國內郵輪產業起步晚發展快 人才供需缺口突出

2021-01-08 半島網官網



  郵輪人才缺口太大了,就拿我們公司來說,每年能給國際郵輪公司輸送六百到八百名員工,但他們一年要招聘中國籍員工在五六千人,真是供不應求!」我市一大型郵輪人才培訓及招聘公司負責人說。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中國郵輪業雖起步較晚,卻是全球郵輪旅遊發展最快的新興市場。為了服務好中國遊客,國際郵輪公司開始大幅增加中國籍服務人員。為了搶佔這一市場,我市已有多所大專院校開設國際郵輪乘務等相關專業,並與郵輪公司合作開設「訂單班」。

  國內郵輪業起步晚發展快

  根據國際郵輪協會(CLIA)數據顯示,中國乘坐郵輪出入境的人數從2006年的16萬人次增長至2012年的66萬人次;2013年乘坐郵輪從上海、天津、三亞三大郵輪港口出入境的中國遊客達到106萬人次,同比增長165%。據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遊艇分會(CCYIA)統計,2015年我國有10個港口接待過郵輪,包括大連、天津、青島、煙臺、上海、舟山、廈門、廣州、海口、三亞,全國共接待郵輪629艘次,同比增長35%;郵輪旅客出入境2,480,454人次,同比增長44%。而據相關預測,到2020年我國通過郵輪出境旅遊的人數將達到500萬人次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郵輪旅遊市場爆發性增長,持續升溫。伴隨快速增長的中國郵輪市場,世界各大郵輪公司紛紛加速在中國的布局,已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並開設多條郵輪旅遊航線。如此高速增長的郵輪業,為我國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據估算,到2020年,我國郵輪、遊艇、遊船和水上旅遊的人才需求量將超過30萬,郵輪人才供應缺口仍將達到28萬人,郵輪產業人才供需缺口突出,對郵輪專業人才的需求已迫在眉睫。特別是青島郵輪母港的興建及投入使用,確立了將青島全力打造成為中國郵輪產業 「模式創新的先行區」、「高端服務的前沿區」和「產業升級的示範區」,最終實現將青島建設成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 「中國北方郵輪中心」和「東北亞區域性郵輪母港」的發展目標。

  「此前公司以貨輪運營為主,2006年開始做郵輪人才培養,起初那幾年每年我們向國際郵輪公司輸送的也就幾十人,規模很小。現在每年至少600人,有時能達到八九百人,呈現出幾十倍的增長。但郵輪公司每年向我們要五六千人,根本供應不過來。」青島鵬騰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君說,該公司是目前我省乃至國內實力最強的郵輪人才培訓及招聘公司之一。

  郵輪專業人才嚴重匱乏

  中國郵輪產業經濟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然而郵輪來了,支撐郵輪運營的人才在哪兒?

  周君說,郵輪運營需要三類人才:一是郵輪管理人才;二是郵輪銷售人才;三是郵輪服務人才。郵輪人才有三個特徵,一是勞動密集性,郵輪的乘客與員工比例約為2.2∶1;二是服務多樣性,郵輪提供娛樂、運動、休閒、療養、觀光等多種多樣的項目和服務,每種崗位要求的技能和素質各不相同;三是品質特殊性,郵輪是旅遊消費中的奢侈品,顧客要求提供量身定做的個性化服務。

  素有 「海上移動度假村」之稱的郵輪,涉及航海、住宿、餐飲、海關、醫療、法律、通訊等眾多部門,都需要相關的專業人才進行組織、管理、協調和運作。目前,無論從哪個層面來看,國內的郵輪人才都很欠缺。青島也是如此。

  「以山東省為例,山東省共有高等學校126所,其中開辦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的高等學校屈指可數。」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負責人尹萍介紹說,每年培養的人才數量不超過500人,人才培養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郵輪產業人才需求。尤其是90%的院校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比較弱小,師資力量、實訓條件等嚴重滯後,不能形成規模優勢和質量優勢,人才培養的質量不能符合行業產業的需求。國際郵輪乘務專業人才嚴重缺乏和設立國際郵輪乘務專業的學校相對較少的現狀已遠遠不能滿足郵輪產業的迅猛發展。因此去年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申請設立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並於同年成立了國際郵輪乘務特色班。此外青島遠洋船員職業學院前年開設國際郵輪乘務專業。

  可以說,大量培養郵輪專業人才,滿足青島郵輪母港開港後大量人才需求,對於郵輪產業升級和青島郵輪母港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高校與郵輪企業合作「訂單班」

  由於郵輪人才培養的專業性,各大專院校在開設此類專業時大多與郵輪輸出機構或郵輪公司合作開設 「訂單班」,如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與郵輪人才輸出機構——青島鵬騰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籤約合作,已向其輸送郵輪人才300餘人,同時與英國嘉年華集團公主郵輪公司、美國皇家加勒比郵輪有限公司等公司積極洽談,預備成立「國際郵輪乘務管理訂單班」、「區域性人才培養基地」和「專業實習實訓基地」。世界第三大國際郵輪公司——挪威郵輪公司中國區郵輪培訓中心也落戶該校。

  青島大學旅遊與地理科學學院旅遊管理系主任張言慶說,伴隨郵輪經濟的迅猛發展,陸續有高校開設郵輪專業課程,然而單純就郵輪服務人員而言,國內的郵輪一線工作人員在語言、法律法規的理解把握遵守方面,都不佔優勢,語言能力強、服務意識好、綜合素質高的服務人員目前仍不能滿足郵輪公司的需要。究其原因,高校郵輪專業教學模式是通過傳統的餐飲管理和酒店管理轉型而來,沒有深入系統研究郵輪從業人員所需的綜合素養,多數只是技能上的培訓。

  他建議相關教育及旅遊主管部門加快郵輪旅遊人才培養,鼓勵國內高校加強郵輪旅遊學科專業建設,深化與國外專業機構和高校的交流與合作,加大培養郵輪旅遊業發展所亟須的郵輪經營管理、郵輪旅遊銷售、郵輪旅遊服務等多種類、多層面專業人才,逐步建立起郵輪行業教育培訓體系。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引導,出臺郵輪人才培養的利好政策,加大對郵輪人才培養的財政投入力度,統籌規劃布局和資源配置。同時,發揮橋梁作用,搭建企業與院校溝通交流的平臺,提供優惠政策吸引合作項目落地,為郵輪人才培養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在郵輪上工作是什麼樣體驗

  青島小夥邊文龍今年28歲,6年前從中國旅遊管理幹部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畢業後選擇了從事郵輪服務,經過培訓面試等前期準備工作,2010年到美國邁阿密正式上郵輪工作,在郵輪上服務2年後因為家庭原因回到陸地上,繼續從事郵輪旅遊管理培訓工作。

  「我服務的是美國皇家加勒比郵輪有限公司旗下的郵輪,皇家加勒比公司有幾十艘巨型郵輪,分布在全世界各大洲,都是按路線循環航行的,比如綠洲號有兩條航線,東線和西線,都是一個星期航程,從母港城市邁阿密出發,這周跑東線,下周就跑西線,循環往復。」邊文龍介紹說,每條航線都會停靠三個港口,當然都是美麗的島國,員工只要有時間都可以下船遊玩購物,體驗當地別樣的人文風情,極大地開拓了他的眼界。

  邊文龍從最基礎的清潔服務開始,然後轉為客房服務。「到了船上,經理還要再培訓才讓正式上崗。每個剛畢業上船的服務員都是從基礎的清潔工作開始,別小看清潔工作,細節摳得很細很細,有很多標準,都需要背下來。幹不好這個,其他服務就更難了。郵輪服務就是這麼專業,遠遠超過五星級酒店的服務要求。」邊文龍說,除了專業性要求高外,每天工作時間10個小時,確實比較辛苦,不過一年在郵輪上幹滿8個月後就能下船回國休假一兩個月。

  專業和辛勞換來的是頗高的薪水待遇。邊文龍做了一段時間的清潔員後升級為助理客房服務員,月薪也從1000元美金漲至2000元美金。「當年我們班上大多數去北京一些五星級酒店工作,月薪多數也就是三四千元人民幣,個別表現優秀的高一些,但也很難超過8000元人民幣。所以對年輕人來說,郵輪工作的薪水確實很誘人。」邊文龍說,他在兩年的郵輪工作中收穫最大的是,隨著國際視野的打開,對歐美文化的認識更加深刻,當然還有英語能力的極大提升。 記者 孫靜芳

相關焦點

  • 郵輪專業人才缺口28萬
    從東北某旅遊職業學校畢業後,崔倩就來到上海,先後在三艘郵輪上工作過。崔倩說:「同樣是做服務員,在地面上,即便如今人們普遍收入都漲了,再漲,按照2018年的行情,到五星級酒店端盤子,也就三四千塊錢收入吧。在這裡,可以掙兩千美元。」   郵輪產業能夠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且比地面上類似崗位收入豐厚。然而,隨著中國郵輪產業的飛速發展,急缺專業人才。
  • 國內郵輪產業回暖破局之勢強勁 海南瑞澤大旅遊業務蓄勢待發
    視線轉至國內,新冠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國家各部門扶持郵輪產業的政策接連發布,各大企業加緊布局郵輪產業,然而,布局只是開始,如何將此次郵輪產業「黑天鵝」轉危為機、如何啟動差異化的運營,或將才是本土郵輪破局全球寡頭的關鍵。全球郵輪停擺 國內迎來新機對於境外郵輪企業來說,新冠疫情可以說是巨大的危機,但是對於本土郵輪產業來說,或將蘊藏著更大的機會。
  • 天津市政協調研天津郵輪產業發展 力爭打造世界一流的郵輪母港區
    天津郵輪產業從2010年起步,經過十年努力,截至2019年底,有10家郵輪公司的20艘郵輪在天津運營母港航線,2019年接待國際郵輪121艘次,出入境遊客72.55萬人次,比2014年分別增長120 %和223 %,年均增長24 % 和44.8 %。在全國各城市中排第二位,形成南上海北天津的市場格局。
  • 中國郵輪產業加快構建完整產業鏈實現高質量發展
    李小年表示,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應把握時機、化危為機,當前階段應儘快打通郵輪旅遊國內市場大循環的痛點和斷點,深化制度改革,補齊郵輪產業鏈短板,進一步開放郵輪相關服務業,大力發展郵輪研發設計製造業,挖掘江海河湖水上休閒觀光資源,發揮我國抗疫的制度優勢,促進國際國內郵輪產業雙循環。
  • 四人服務百萬人 我國康復治療供需矛盾極其突出
    隨著醫療水平不斷發展,康復治療越來越受到患者重視。從產後恢復到腦癱偏癱、從老年失能到運動保健以及殘疾人康復治療,都離不開康復治療。然而,有數據顯示,我國康復醫師佔基本人群的比例約為0.4∶10萬,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我國人口老齡化、殘疾人群增加、慢性病患者增多,而康復治療師、康復醫學教育發展嚴重滯後,康復治療普及進程中的供需矛盾凸顯。
  • 新店暴增vs人才缺口,或將成就寵業人才培訓藍海市場
    寵物職業培訓行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舊依賴於產業增長的需求。寵物產業爆發仍未催動背後教育行業的相應增長,一方面來源於寵主對於寵物行業專業化概念的模糊,另一方面也來源於我國相關支持政策法規仍處於空白狀態,就業形式還比較混亂。
  • 郵輪專業人才需求旺盛
    而面對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各大國際郵輪公司又不得不面對另一個現實,那就是急需從中國招聘大量郵輪專業型人才。  目前國際郵輪公司在國內人才招聘的渠道和現狀如何?赴國際郵輪工作要具備哪些素質?國際郵輪從業者回國後的就業方向又是什麼?帶著一系列問題,筆者走訪了目前國內最大的國際郵輪中國招聘總代理——威海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海國際)。
  • 國產郵輪配套項目外高橋開建,拉開百億郵輪產業投入序幕
    外高橋郵輪產業內裝製造平臺項目是外高橋加速布局產城融合,「十四五」開局首個開工建設重點產業項目,創造了「管鎮企聯動」助力「三高」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落地的「郵輪速度」。該項目由外高橋集團股份下屬上海外高橋保稅區聯合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總建築面積約6.7萬平方米,達產後預計每年銷售收入10億元。
  • 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如何應對體育人才缺口大難題?
    人才缺口大,師資良莠不齊,成行業發展痛點今年3月,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共同舉辦「中美體育管理發展與人才培養論壇」上,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曾表示,中國體育發展過程中市場力量快速進入、科技創新勢不可擋、改革壓力空前巨大、改革任務和發展任務交織而沒有緩衝期和磨合期,因此現階段體制短板和人才短板很明顯,到2020年和2025年體育產業從業人員的缺口分別是
  • 園林景觀領域發展迅猛 專業人才緊俏
    中國園林網11月7日消息: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功能的日臻完善,園林景觀、綠色建築、公共綠地、綠化廣場已逐漸開始成為現代化城市的標誌,成為了人們生活、文化、品質的追求。而城市園林綠化也是我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在建設領域中重點支持的產業之一。
  • 緩解中國郵輪遊艇設計專業人才緊缺,VYD項目或成留學新趨勢
    同年2月,中船集團與嘉年華郵輪集團、義大利芬坎蒂尼集團籤署了中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建造備忘錄協議,並且首艘Vista級(13.5萬噸)大型郵輪,由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承建,第一艘預計於2023年交付,後續還將有四艘在華建造的郵輪,訂單總額超過300億人民幣。但我國目前的郵輪遊艇設計專業人才處於緊缺狀態,無法滿足激增的行業需求。
  • 信息技術應用專業群:重慶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迅猛 人才缺口高達40萬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綜合發展指數研究報告》中指出,以重慶、四川、湖北等為典型的中西部省市正緊抓產業轉移承接機遇,發揮資源、環境生態等方面的優勢,加速產業發展步伐。    「根據我們了解到的信息,現在全國電子信息產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光是重慶本地每年就有40萬的人才缺口。」
  • 小微企業人才供需情況如何?超10年工作經驗求職者更青睞
    原標題:小微企業人才供需情況如何?超10年工作經驗求職者更青睞
  • 助推「雙十工程」 墊江晚柚產業發展推介會舉行
    墊江晚柚產業發展推介會現場。 黃麗平攝人民網重慶1月9日電 1月8日,以「好柚不怕晚 墊江正當時」為主題的墊江晚柚產業發展推介會在重慶墊江縣舉行。重慶市農業農村委、重慶市園藝學會、國內柑橘研究領域知名專家,川渝地區毗鄰區縣農業農村部門領導、柑橘種植銷售加工行業代表、柑橘(柚類)種植經營大戶等200餘人參加活動。
  • 1900萬,技能型人才缺口新高,職校生卻在逃離,原因很現實
    01一千九百萬,國內職業技能人才缺口創下歷史新高現在工人一人難求,公司上負責外牆的小工日薪400,這薪資比很多白領的公司都高。普通白領一個月四五千塊錢,也就是工地工人月工資的三分之一,想一想就覺得自己大學讀了個寂寞。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重點領域的技能型人才缺口將超過1900萬,預測到2025年這個人才缺口將達到3000萬。
  • 張德芬空間CEO盧熠翎:心理健康行業持續發展,人才缺口難題待解
    近五年,心理健康市場蓬勃發展,融資總額持續增加。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有超10萬家名稱或經營範圍含「心理諮詢」的相關企業。玩法眾多,商業模式多樣化一般而言,健康服務模式的玩家,根據業務購買的對象分為to B型和to C型,目前國內市場以to C型企業為主,主要有線上與線下心理諮詢、線上心理教育平臺、社群、電商等多樣化服務模式。
  • 彌補保育人才缺口當亡羊補牢
    (人民視覺)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斯涵涵「幼師和保育員缺口超過300萬人。」日前,這一話題衝上微博熱搜。西南大學一份研究報告預測,2019年,學前教育階段因「全面二孩」政策新增近600萬適齡幼兒。到今年,幼兒園或將缺少幼兒教師和保育員超過300萬人。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起始階段,意義重大。
  • 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很吃香的!
    10月13日,位於朱家尖西岙的舟山群島國際郵輪港正式開港,喜迎來自寶島臺灣的「寶瓶星」輪靠泊。  郵輪港的開啟,使舟山成為繼天津、上海、廈門、三亞後國內大陸第五個建設有國際郵輪碼頭的城市,也是浙江省第一個國際郵輪碼頭。  郵輪母港開港,舟山人在家門口也能登上國際郵輪出海度假,無疑是一大喜事。
  • 觀點|郵輪市場舉步維艱,行業發展瓶頸亟待解決
    我國郵輪發展時間短,加之「鑽石公主號」等郵輪的巨大消極影響,短期內我國消費者對郵輪安全性認知降到低谷,消費意願將顯著低於歐美遊客。郵輪旅遊屬於非剛性需求,相較航空、酒店等行業,郵輪市場恢復時間會更晚,且受經濟放緩造成收入下降、暑假和休假時間縮短及出入境政策等因素影響,難以產生補償性反彈需求。
  • 新旅界研究筆記 | 中國旅遊集團布局郵輪免稅業務 四川省文旅專項...
    按照項目方《共同發展郵輪產業的全面項目合作協定》,該郵輪免稅綜合體項目計劃總投資30億元,是集免稅購物、郵輪文化、郵輪體驗、餐飲娛樂於一體的國內首個高端郵輪免稅綜合體。   新旅界研究院觀點:我國郵輪產業的發展可謂「一波三折」,在從小眾向大眾化發展階段,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高速發展,但自2017年開始,外資郵輪企業陸續在我國削減業務,個別郵輪公司還提出退出中國豪華郵輪運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