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芬空間CEO盧熠翎:心理健康行業持續發展,人才缺口難題待解

2021-01-16 艾瑞網

【環球網 記者 劉藝】疲憊、乏味,不安、焦慮……,位於城市「中心」的我們,生活節奏加速,競爭激烈,時常出現負面情緒,而以焦慮症、抑鬱症的為代表的心理問題也走進大眾視野。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心理健康,與此同時,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消費的升級,消費者為心理健康服務類產品的付費意願日漸增強,催生了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的持續增長,資本紛紛進入賽道。

心理健康市場需求持續擴大

「近年來,我國居民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的人群逐漸增加,民眾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常繼樂此前在新聞發布會中指出,「根據2019年數據顯示,我國抑鬱症的患病率達到2.1%,焦慮障礙的患病率是4.98%,抑鬱症和焦慮症這兩個患病率接近7%。」

「親子關係、伴侶關係、學業壓力,為最常見的情緒煩惱,無論白領、公務員還是家庭主婦,各行各業都會有存在情緒煩惱。」 多年從事心理健康行業的張德芬空間合伙人兼CEO盧熠翎認為心理健康問題和情緒煩惱存在於不同年齡段和職業中。



(張德芬空間合伙人兼CEO 盧熠翎)

面對這些心理健康問題,盧熠翎認為消費者獲取心理健康相關服務需求不斷增長,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空間巨大,根據多年從業經驗,30歲至50歲的女性面對情緒煩惱,有更強的意願尋找解決方案,並願為心理健康服務付費。

隨之而來的是心理健康行業規模的持續擴大,據公開信息顯示,全球2020年心理健康領域發生51起融資事件,累計融資10.48億美元,同比增加76%;而單筆融資平均融資金額已達2054萬美元,約2019年的2倍。 近五年,心理健康市場蓬勃發展,融資總額持續增加。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有超10萬家名稱或經營範圍含「心理諮詢」的相關企業。

玩法眾多,商業模式多樣化

一般而言,健康服務模式的玩家,根據業務購買的對象分為to B型和to C型,目前國內市場以to C型企業為主,主要有線上與線下心理諮詢、線上心理教育平臺、社群、電商等多樣化服務模式。

眾所周知,以往心理諮詢者大多通過精神病專科醫院和公立醫院裡的精神專科就醫,但是受到機構選擇、區域等因素限制。基於此,以安肯醫療、泊恩醫療為代表的企業,開啟連鎖的商業模式,從而打造精神心理連鎖門診,建立品牌效益。

而伴隨著「網際網路+」模式的普及,以壹心理為代表的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將線下的心理諮詢搬到線上平臺,從而節省租金、人力、維護等成本費用,同時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線上心理課程、心理測試等新型模式的商業化模式也在不斷出現。

面對輕量級心理知識普及需求的旺盛,以微信公眾平臺為代表的心理健康類媒體平臺雨後春筍般的成長,成為人們獲取心理健康知識的重要途徑。以張德芬空間為例,已打造平臺矩陣,全網用戶突破1500萬,包含微信公眾號,喜馬拉雅FM、荔枝FM音頻類平臺,抖音、快手視頻類平臺。

商業模式逐漸成熟和升級,部分企業開始挖掘心理健康行業相關的市場。張德芬空間CMO於琳琳介紹道:「張德芬空間希望以喜聞樂見的方式,提高大眾接受度。搭建了新媒體矩陣號、電商平臺『遇薦生活館』、線上線下課程『時空心靈學院』多條業務線,根據張德芬個人IP衍生內容和商品兩大板塊:包括書籍、話劇以及自有產品研發精油、水晶、服飾等。」

「心理健康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內容。內容是觀點價值觀的輸出,它能夠影響到大眾。所以未來的張德芬空間不僅是一個多元化、生態化的垂直平臺,也會變成的更加開放化,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一起樹立權威心理領域IP。」於琳琳說道。



(張德芬空間 CMO 於琳琳)

行業痛點凸顯,人才缺口難題待解

心理健康市場發展空間巨大,然而,我國在心理講師方面仍存在缺口,面臨缺乏講師能力的訓練、缺少專業選擇方向的判斷、更缺少就業平臺和專業導師指導的現狀。

同時,心理諮詢行業缺乏科學的準入標準,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自2017年人社部將心理諮詢師證書從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中移除的,職業資格考試在全國範圍內取消。短時間內,心理諮詢師沒有統一的權威資格認證。

消費者在需求與獲取諮詢服務之間也存在不對等現象。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共同發布的《心理健康藍皮書》顯示,有74%的受訪者選擇了「不便利」,民眾的心理健康需求與目前能夠提供給民眾的心理健康服務之間的差距很大。

對於心理健康市場現狀,盧熠翎認為心理講師派別、技術方法等不一會造成消費者選擇的困惑,因此需培養出一批專業技能過硬、同時熱愛心理教育行業的講師們,培育人才已經迫在眉睫,為心理健康講師提供施展平臺也極為重要。

在接受環球網記者採訪時,盧熠翎稱,「我們希望每位心理教育講師和愛好者都能發揮價值,張德芬空間推出講師選拔培訓計劃,『螢火蟲計劃』預計於三年內培養出1000名選拔專業知識紮實、熱愛心理教育行業的心理教育工作講師,為行業服務。」 盧熠翎表示,對心理健康行業未來發展仍然充滿期許,並為之努力。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

相關焦點

  • 張德芬空間CEO盧熠翎榮獲「2019心理產業突出貢獻年度人物」
    2019年12月21日,由經濟日報社(集團)《經濟》雜誌社主辦的「心聆視界·2019健康中國心理健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凱迪克格蘭雲天大酒店舉辦,活動旨在廣聚科技、資本、智庫、產業、媒體要素,打破傳統心理行業壁壘,促進產業結構持續升級調整。來自心理健康領域的金牌機構創始人、行業大咖、心理界一線明星等出席了本次活動。
  • 張德芬空間CEO盧熠翎:打破底層認知,助力中國心理產業良性發展
    【天極網IT新聞頻道】張德芬空間CEO盧熠翎:打破底層認知,助力中國心理產業良性發展   2020年11月8日,張德芬空間攜手中國青年出版總社、今日頭條情感頻道,發起了「第二屆橙光計劃-優質內容創作者合作計劃」,於北京未來場舉辦了「橙光計劃發布會」。
  • 張德芬空間CEO盧熠翎個人抖音:透視心理健康,開啟成長密碼
    突發的疫情,打亂了很多公司的經營節奏,張德芬空間也不例外。那時,盧熠翎看到抖音上都是關於疫情的消息,他看到了98年的白衣天使,主動請纓,也看到了耄耋之年的鐘南山依舊奔走在抗疫前線。盧熠翎說:「張德芬空間作為中國深具影響力的個人成長教育平臺,我們也應當做一些事情。」
  • 張德芬空間CEO盧熠翎-快手「情緒解憂館」直播間:解讀心理健康與...
    2020年12月20日,快手發起「情緒解憂館」活動,張德芬空間CEO盧熠翎受邀參加。盧熠翎在活動直播間與粉絲分享關於「心理健康和外在生活之間的秘密」,不僅為大家解讀心理健康與生活之間的相關性,更是講解了如何運用健康的心理為生活帶來更多的富足。
  • 張德芬、盧熠翎做客CCTV發現之旅,暢談個人成長
    張德芬空間創始人張德芬女士及CEO盧熠翎先生受邀參加CCTV發現之旅《一億中流》欄目,作為中國心理健康行業、健康中國行動的積極踐行者,共同接受了知名央視主持人朱軼專訪,與其探討心理健康行業發展新趨勢。
  • 螢火蟲丨張德芬空間大型心理教育講師選拔培訓大賽80人入圍初賽
    (張德芬空間-螢火蟲計劃-初賽現場)現場,一名參賽選手表示,自己雖然有過很多場心理健康類活動舉辦經驗,但第一次作為一個選手參加此類的心理健康講師大賽,有些緊張,但更多的是激動,並希望能在臺上能夠發揮出最好的水平
  • 盧熠翎:跟隨內心的聲音,在「折騰」中尋找無限可能
    (張德芬空間合伙人兼CEO 盧熠翎)求學時代,盧熠翎無意間接觸了心理學課,自此之後,宿舍裡面堆滿了心理學書籍。對他來說心理學的出現,打破了原有的平靜生活,讓他的世界變得豐富起來。在大家都還處於碼字階段時,盧熠翎選擇了音視頻、直播等方式去運作自己的公眾號。也是那年,公司開始盈虧平衡。盧熠翎那時經常把查爾斯·史考伯的一句話掛在嘴邊激勵自己——人幾乎可以在任何他懷有無限熱忱的事情上成功。2017年,「心靈的圈子」和個人成長頭部大號「張德芬空間」合併。盧熠翎與知名個人成長作家張德芬女士決定共同打造一個中國深具影響力的個人成長教育平臺——張德芬空間。
  • 直播:盧熠翎做客青聽對談夢想季,暢談與夢想和解
    2019年12月26日,張德芬空間合伙人兼CEO盧熠翎先生與行動派聯合創始人李婉萍女士攜新書《與生命和解——療愈原生家庭的傷與痛》與《敢行動,夢想才生動》做客中青心文化主辦的「青聽對話夢想季」活動,與觀眾分享了「原生家庭與夢想對現代人的重要性」,引導還在困惑和迷局中的年輕人,如何破局與自己和解,與夢想和解,從而實現自己的夢想旅程。
  • 張德芬空間自有品牌電商-遇薦生活:垂直領域的新探索
    【天極網IT新聞頻道】引言:張德芬空間CMO於琳琳女士:「電商市場未來最重要的一個增量就是垂直產業電商化,心理健康領域垂直電商將強勢崛起」   2020年,被資本忽視的心理健康電商產業從角落走到了聚光燈下。政府的扶持為心理健康產業的發展推波助瀾,又因其需求的增長與資本的加入,我國心理健康領域新型垂直電商產業將強勢崛起。
  • 比心陪練ceo注重為用戶創造價值,推進陪玩app行業發展
    在享受快速增長紅利的同時,線上平臺推動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勢所必然。如何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與行業齊頭並進,是擺在每一個企業面前的重大問題,比心ceo也深諳這個道理。「比心陪練始終在探索、突破和超越傳統發展模式的短板。實踐證明,兼顧內生與外延雙向發展,對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有著關鍵作用。」比心副總裁吳狄表示。
  • 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如何應對體育人才缺口大難題?
    人才缺口大,師資良莠不齊,成行業發展痛點今年3月,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共同舉辦「中美體育管理發展與人才培養論壇」上,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曾表示,中國體育發展過程中市場力量快速進入、科技創新勢不可擋、改革壓力空前巨大、改革任務和發展任務交織而沒有緩衝期和磨合期,因此現階段體制短板和人才短板很明顯,到2020年和2025年體育產業從業人員的缺口分別是
  • 比心陪練CEO注重人才培養,推出線上青訓招募體系
    在遊戲剛需和電競風潮驅動下,連接「大神」與「老闆」的電競陪練開始從「平臺化」走向「品牌化」,且頭部效應逐漸顯現,比心ceo也看到了這一發展前景。硬幣的另一面是,自2018年「百團大戰」過後,行業的規範化和職業化建設仍在路上。
  • 盧熠翎淺談《隱秘的角落》:父母是我們生命的來源,也是愛的來源
    張德芬空間合伙人兼CEO盧熠翎,在觀看了《隱秘的角落》後,不禁感嘆: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未來。原生家庭這個話題近兩年慢慢走進了大眾的視野,而隨著電視劇《隱秘的角落》的熱播,又把話題熱度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 中國超4000萬失能老年人面臨照護難 護理人才缺口大
    專業老年醫療護理人才缺口大 6部委發文首建「國標」  上海是我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之一,在上海市楊浦區滬東老年護理院,七成以上是失能失智老人。滬東老年護理院黨支部書記李曉琳說,醫院現有護士27人,一半以上是90後,她們長期承擔著護理病區200位高齡患者的重任。
  • 國內郵輪產業起步晚發展快 人才供需缺口突出
       郵輪人才缺口太大了,就拿我們公司來說,每年能給國際郵輪公司輸送六百到八百名員工,但他們一年要招聘中國籍員工在五六千人,真是供不應求!」我市一大型郵輪人才培訓及招聘公司負責人說。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中國郵輪業雖起步較晚,卻是全球郵輪旅遊發展最快的新興市場。
  • 彌補保育人才缺口當亡羊補牢
    (人民視覺)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斯涵涵「幼師和保育員缺口超過300萬人。」日前,這一話題衝上微博熱搜。西南大學一份研究報告預測,2019年,學前教育階段因「全面二孩」政策新增近600萬適齡幼兒。到今年,幼兒園或將缺少幼兒教師和保育員超過300萬人。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起始階段,意義重大。
  • 園林景觀領域發展迅猛 專業人才緊俏
    而相對於國外的園林景觀行業的發展,我國的景觀設計這一行業還很年輕,有待發展的空間還很大,越來越多的需求會應運而生,未來前景無限。景觀類職位受企業與求職者青睞2012年是落實「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國家也出臺了多項政策,扶持、管理、規範各行各業的發展。
  • 新店暴增vs人才缺口,或將成就寵業人才培訓藍海市場
    2020年1月1日至5月31日,我國新增8.8萬家寵物相關企業,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與接近41%的新店開業速度,高速發展的寵物行業的背後是寵物行業專業人士的人才需求。寵物職業培訓行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舊依賴於產業增長的需求。寵物產業爆發仍未催動背後教育行業的相應增長,一方面來源於寵主對於寵物行業專業化概念的模糊,另一方面也來源於我國相關支持政策法規仍處於空白狀態,就業形式還比較混亂。
  • 1900萬,技能型人才缺口新高,職校生卻在逃離,原因很現實
    01一千九百萬,國內職業技能人才缺口創下歷史新高現在工人一人難求,公司上負責外牆的小工日薪400,這薪資比很多白領的公司都高。普通白領一個月四五千塊錢,也就是工地工人月工資的三分之一,想一想就覺得自己大學讀了個寂寞。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重點領域的技能型人才缺口將超過1900萬,預測到2025年這個人才缺口將達到3000萬。
  • 杭州全瓚謝何銘:入局跨境電商,如何人才孵化實現單點突破
    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跨境電商人才出現緊缺現象,跨境電商人才「一將難求」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阻礙之一。目前跨境電商行業的人才缺口還很大,一是數量不足,二是人才質量尚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根據《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未來三年中國跨境電商相對領域的人才缺口將高達450萬,且每年以39%的速度在增加,缺口持續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