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輪專業人才缺口28萬
日期:2018-09-21 【 來源 : 新民周刊 】 閱讀數:0
閱讀提示:由於中國郵輪產業的增長,未來的新船員,許多人將不是會說英語就OK的了。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非中國籍船員,特別是服務崗位,得持有漢語水平考試證書了。
「明年我不會跟著船去阿拉斯加的。」站在諾唯真喜悅號的自助餐廳裡,看著蔚藍的大海,服務生崔倩(化名)如此說道,「我可以休息一段時間,然後看有沒有其他適合的航線。」 從東北某旅遊職業學校畢業後,崔倩就來到上海,先後在三艘郵輪上工作過。崔倩說:「同樣是做服務員,在地面上,即便如今人們普遍收入都漲了,再漲,按照2018年的行情,到五星級酒店端盤子,也就三四千塊錢收入吧。在這裡,可以掙兩千美元。」
郵輪產業能夠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且比地面上類似崗位收入豐厚。然而,隨著中國郵輪產業的飛速發展,急缺專業人才。在急缺人才的情況下產業迅速擴張,導致的就是服務能力的下降。由此,所謂的文化影響力,就更無從談起。
服務不好就吃不好飯 領著每月兩千美元的薪水,可實際上崔倩的服務水平是否達到了哪怕地面上四星、五星酒店餐廳服務員的檔次呢? 顯然沒有。 記者獨自用餐時,將餐布放在座椅上,起身準備去拿食物。崔倩立即上來,將桌上喝到一半的飲料收走,並同時收起餐布。原來,她以為客人起身就是用餐完畢,便要抓緊時間清理桌面以備後續有客人來用餐。 「餐布放在座椅上,表示客人還在用餐、餐布放在桌子上,表示客人結束用餐。這一點,你真的不知道?」記者問崔倩。 「我真的不知道。」崔倩答。儘管在旅遊學校讀的旅遊英語專業,儘管來到喜悅號後也參加了一些崗前培訓,但對於這些西餐領域的常識,崔倩卻感覺像是雲裡霧裡一般,完全不懂。 實際上,在喜悅號的絕大多數場合,她也無需懂得這些禮儀。原因是登船的中國遊客,絕大多數心裡也沒有這樣的西餐禮儀概念。於是乎,喜悅號在號稱專為中國遊客打造的情況下,每一套餐具只是用西式餐布包裹著的一雙筷子加一把中式調羹。問題是其供應的餐食中,有一多半是西餐。 「反正中國人更習慣用筷子。」一位遊客如此理解。崔倩和喜悅號上的絕大多數中外服務員,則也很適應中國遊客們的習慣——大多數遊客在吃自助餐時,仍會一次性地取上滿滿一盤,各種冷菜熱炒煎炸食物混為一盤,坐定下來猛吃一頓之後離開。而確實有些菜餚不對胃口,只能剩那兒。於是服務員見到有人起身,不管餐桌上盤中是否還有食物、杯中是否還有飲料,一律拿走。而如果遇到有人為自己前菜、冷菜、熱菜、水果、甜點一盤一盤自助的時候,崔倩就失去了服務章法。那麼對自助餐也有些「窮講究」的客人,自然就很難吃好飯了。 喜悅號各餐廳也有一些歐美、東南亞服務生。比之中國服務生,他們首先能夠做到微笑待客。從多方反饋下來的情況看,從吳淞碼頭出發的中國遊客,對盛世公主號、天海新世紀號的服務滿意度較高,而對諾唯真喜悅號的服務滿意度較低。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公主號和新世紀號的外籍服務生較多,他們經驗更老到,且能做到微笑服務。而由於中國郵輪市場發展太迅猛,導致了從最基本的服務生到各種技術人員急缺。更為驚人的是——到底缺多少人,目前來說沒有一個靠譜翔實的統計數據。目前業內通常用到的還是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陳心德教授2012年公布的研究數據:「到2020年,我國郵輪、遊艇、遊船和水上旅遊的人才需求量將超過30萬。」當時,我國約有10所學校培養郵輪專業人才,按照每所院校招收100人計算,每年的郵輪人才供應量是1000人。照此推算,到2020年,我國培養出的郵輪人才為兩萬人左右,郵輪人才供應缺口將達到28萬人。 隨著近兩三年郵輪市場的發展——2016年以來,中國郵輪市場增長率達35.2%,增速是全球市場3倍,國際郵輪公司加大在華布局,相關學校及專業對郵輪人才的培養力度正在加大,但業內普遍認為,人才缺口或仍將在28萬左右,原因是近幾年來郵輪,特別是從海洋量子號開始運營於中國的14萬噸以上大船,讓人才需求量成幾何級增多。 一艘大船,遊客達四千多人,相應的船上各種工作人員一千多人。從哪兒一下子招募如此多工作人員呢?外籍服務員、船員跟船而來的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則是通過本地招聘。
不是會說英語就OK 總體來說,什麼樣的人才是郵輪所需要的呢? 陳心德教授認為,從素質結構上說,郵輪人才需要具備郵輪理論素養、綜合心理素質、人際交往能力、創新組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而郵輪人才基本要求包括專業的服務精神、熟練的業務技巧、良好的溝通能力、流利的英語交流和持久的工作興趣。
去年9月,鬱小姐通過某船務公司招聘,獲得了到喜悅號做客艙服務員的機會。在船上幾天工作下來,她的感受是:「喜悅號上的工作人員英語水平是真的好。本來以為自己大學六級600分的水平應該能在同事前嘚瑟一下,結果聊了幾句,被秒殺。在此懺悔自己不夠努力。」誠然,在國際郵輪界通用的認知是——郵輪人才的英語水平必須過硬,但在如今的中國市場,這樣的認知似乎有點過時了!
盛世公主號在中國運營時,做了全員基本中文對話培訓。比如餐廳服務員,無論是哪國人,口音如何,基本上都會說牛奶、水、寶寶、請、謝謝等詞彙。喜悅號在這方面略遜一籌。特別是客房服務員。記者在客房區域看到,有遊客將泳池附近領用的毛巾放在走廊裡,然後進了房間。一位菲律賓籍客房服務員怒氣衝衝去敲門,然後用威脅的口吻用英語說:「這樣有礙觀瞻,是不允許的,下次別讓我看到這樣的情況!」這位服務員的意思是——可以將毛巾帶到房間裡,讓他來收,或者請客人自己帶到甲板上還掉。但郵輪本身並沒有這樣的硬性規定,反而要求客人將帶到客房的餐具於用餐後放到房間門口的地上,由服務員來收即可。至於毛巾如何收放,服務員自然可以與客人和氣溝通,不用這麼氣急敗壞。而被服務員訓斥一番的中國遊客根本沒聽懂他說的是什麼,尷尬笑笑後關了房門。 這些細微之處的溝通出現問題,也許無傷大雅。但今年以來,喜悅號已經出現過幾次遊客在船上「集體維權」的情況。今年3月,發生過因開船時間到了船仍在岸邊靠泊,第二天船仍未出發。帶團上船的導遊張女士告訴記者:「船上許多人,都是從成都、廣州、寧夏、湖北、江西等地方趕過來的,當然還有我們也是從青島飛到上海,大家維權的心情都是可以理解的。最後船方給出了每間房100美元的消費補償,保險公司受理賠償600元,船方退長崎的靠港稅12美元。」但船到第三天仍未出發,人們對船方提出的退了船票,補了100美元消費券和600元人民幣的保險理賠還是不滿意,要求喜悅號贈送下一航次的行程,最終船方沒有再次讓步。 張女士說:「如果喜悅號上的服務能多一點熱情,多一點微笑,豐富一下自己的船上節目、船上活動,大家會無聊到天天琢磨怎樣維權怎樣投訴嗎?中國有句老話,伸手不打笑臉人,服務到位了,大概也不會有人好意思這麼得寸進尺吧?」 7月2日的喜悅號,又出現遭遇颱風無法在日本港口靠岸遂取消岸上活動等情況,最終除了賠錢,船方也不知道該做什麼。 由於包船的原因,導致船隻因某種情況無法完成預定航程的時候,船方仍硬著頭皮接遊客上船,甚至出海。最終又由於缺乏與乘客溝通的技巧,而導致賠了錢還遭罵。 就全球郵輪業來說,據統計,目前僱傭了大約25萬名船員,每年需要僱傭7萬名新船員來替換退休人員或離職人員。再加上新船的下水,大約1萬名新船的人員投入服務。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十年裡每年會有8萬名新船員加入。由於中國郵輪產業的增長,未來的新船員,許多人將不是會說英語就OK的了。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非中國籍船員,特別是服務崗位,得持有漢語水平考試證書了。 至於技術性崗位,目前各大郵輪從船長、副船長到主要技術崗位中,中國人幾乎沒有。以喜悅號為例,船長、副船長全部是瑞典人。這一情況,更非一朝一夕能夠改變。
岸上觀光怎成購物陷阱 今年2月,記者搭乘盛世公主號5天4晚到福岡的行程。遊客可以在福岡免籤證遊玩一天。由於目前郵輪公司在中國必須通過旅行社銷售船票,包船模式下的遊客被組成若干團隊。從福岡,以及九州各地,甚至衝繩海運過來的數十輛大巴等在港口接客。這些大巴被各旅行社租用,司機是日本大叔,導遊都是在日中國人。一天的行程,第一個景點也是全程唯一的景點是太宰府。之後,大巴一路開。在車上,一位女導遊循循善誘,稱日本小孩在學校裡,政府會發一種藥丸,吃了聰明云云。還有什麼納豆吃了長壽,某種水杯日本政商界高層人人隨身攜帶之類鬼話。開到一個「免稅店」,實則這家店根本沒有日本顧客——清一色都是郵輪上下來的中國「待宰羔羊」。
倒是沒有強制購物。導遊差不多按照進店人數與店方結算自己的回扣費用。但即便這樣,記者所見,一位與該女導遊是同鄉的大哥一家五口,生生買了近十萬日元的東西,折合人民幣達6000元。 「是給人代購的?」記者問。 「不是,覺著俺老鄉導遊說的好,就買了。本來沒打算買的。」這位大哥如此回答。 這位女導遊的眼光很敏銳,上車後經過攀談,發現這位老鄉原本沒來過日本,這次坐飛機到上海,一家五口人玩郵輪。還來問她有啥可買的。這樣的人,自然是她的主攻對象。 逛完「免稅店」,大巴開到一中國人開的飯店。這家飯店有點像國內的一些美食廣場,中餐、西餐、日餐都有。一碗拉麵的價格約為福岡本地館子的一倍多。由於規定的用餐時間只有半個多小時,對絕大多數沒來過福岡的客人來說,也只能在這裡解決問題了。由於一下子擠進來幾輛大巴的遊客,這家餐館人滿為患。記者轉身走出,到步行約五分鐘的附近一家本地小麵館,發現只有幾位本地人在用餐,空座位還很多。於是在那裡吃了碗地道的福岡拉麵。用過午餐,大巴拉遊客去了另一家「免稅店」,東西和上午去的那家大同小異。然後又到福岡塔,下車時導遊稱,由於時間有限,只有15分鐘自由活動。 8月,記者搭乘諾唯真喜悅號5天4晚的佐世保之旅。由於佐世保是喜悅號新晉全新靠泊的港口,加之城市規模小,更少有遊客可觀光的景點。數十輛大巴在紛紛到九十九島外展海峰展望臺停留一番後,就直奔「免稅店」。先去的一家是在幹盡町的所謂生活廣場。裡面的樣貌和中國超市差不多,指引牌、商品說明都是中文,導購也是中國人。再去的一家「免稅店」已經出了佐世保市到了靠近長崎機場的大村,此地距離佐世保港車行兩個多小時。看店招,原本的「大村商店」痕跡還在,新的JTC大村免稅店字樣很粗糙地貼在上面。這一天,全程連午餐都免了——幸好中途大家在便利店補充了一些食物和飲料。 那麼,佐世保是否沒什麼商店可逛呢?當然不是,最後一站五番街,有許多特色商店,連最大的那家超市都可以流連一番,在那裡逛一天都可以玩得很盡興,更值得推介的是——五番街步行到郵輪碼頭,只不過十分鐘路程。但許多遊客在兩家「免稅店」買了大包小包,加之在外遊了一天甚至沒吃午飯,到了五番街附近就匆匆步行趕著上船,而錯過了當天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 郵輪遊的岸上觀光出現此種問題,關鍵是旅行社超低價售賣船票導致。由此導致了遊客體驗變差,最終損害的是郵輪公司的利益。如何解決,恐怕還得從變更包船這一售賣方式上動腦筋,逐步讓中國郵輪產業與世界主流的銷售方式接軌。
※版權作品,未經新民周刊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