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模擬退火神經網絡的I型FIR數字濾波器設計

2021-01-09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提出一種基於模擬退火神經網絡設計FIR數字濾波器的方法,是對用神經網絡設計方法的一種改進。由於線性相位FIR數字濾波器的幅頻特性是有限項的傅立葉級數,因此構造了一個三層餘弦基神經網絡模型,並用模擬退火算法進行了優化,然後給出了高階濾波器優化設計的實例。仿真表明經優化設計後的濾波器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穩定的效果。
關鍵詞:餘弦基神經網絡;FIR數字濾波器;模擬退火;幅頻特性;優化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8821.htm


0 引 言
IIR濾波器不易做成線性相位,FIR濾波器只要滿足一定條件就可做成線性相位,而現代圖像、語聲、數據通信對線性相位的要求是普遍的,因此具有線性相位的FIR數字濾波器得到廣泛的發展和應用。
FIR濾波器有傳統的設計方法,如窗函數法、頻率採樣法、切比雪夫逼近法等;之後也有一些優化設計算法,如Remez交換算法、線性規划算法、加權最小二乘法、遞推最小二乘法。雖然這些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傳統方法的局限性,但這些方法自身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後,曾湊訓熱頌岢雋艘恢只於餘弦基神經網絡的算法,給出了該算法的收斂條件,並將其應用到高階多通帶FIR濾波器中,用實例說明了該算法在精度、計算速度等方面的優越性。基於這種算法,有人分別將其在數域和維數上做出了推廣。
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基於餘弦基神經網絡設計方法的一種改良,其基本思想首先是使設計頻響與理想頻響之間的全局誤差在通帶和阻帶範圍最小,其次再使用模擬退火算法,以最小阻帶衰減為評價函數優化網絡權值,使最後的結果朝著最優值靠近。由該方法設計的濾波器,通帶和阻帶範圍無過衝、無波動,且阻帶的衰減高,初始條件隨機給定,算法速度快,因而是一種有效的設計方法。


1 I型線性相位FIR濾波器的幅頻特性
若脈衝響應h(n)是實序列,且滿足h(n)=h(N-1-n),N為脈衝響應h(n)的長度,並且N為奇數,則有:


容易看出,此式是由(N+1)/2個餘弦項迭加而成的函數,而此函數在ω=0,π,2π處均不等於零,因此I型線性相位FIR濾波器既可以用作低通濾波器(在ω=0處,幅度函數不為零),也可用作高通濾波器(在ω=π處,幅度函數不為零),而且也可以用作帶通和帶阻濾波器,是應用最為廣泛的。


相關焦點

  • FPGA的FIR抽取濾波器設計
    用FPGA實現抽取濾波器比較複雜,主要是因為在FPGA中缺乏實現乘法運算的有效結構,現在,FPGA中集成了硬體乘法器,使FPGA在數位訊號處理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本文介紹了一種採用Xilinx公司的XC2V1000實現FIR抽取濾波器的設計方法。
  • 基於模擬退火算法的地面電視頻率指配方法研究
    在模擬廣播電視時代,歐洲在1961年Stockholm會議上通過了基于格網法的地面電視規劃方案。我國也在80年代初基于格網法完成了全國地面電視覆蓋網的規劃。  在模擬向數字過渡期間,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更高效的頻率指配方法被廣泛應用於頻率優化。
  • 模擬退火遺傳算法在多用戶檢測技術中的應用
    它模擬自然界中的生命進化機制,在人工系統中實現特定目標的優化。實踐證明,遺傳算法對於NP問題非常有效[8],但是它容易陷入局部最優,即全局搜索能力弱。1.2 模擬退火算法模擬退火算法(SA)是基於金屬退火的機理而建立起來的一種隨機算法。
  • 基於FPGA的高階FIR抽取濾波器有效實現結構
    摘要 針對高階FIR抽取濾波器直接型結構和多相濾波結構中存在乘法器資源使用較多,導致實際系統實現困難的問題,提出了一種適合FPGA實現的高效多相結構。
  • 基於模擬退火法的旅行商問題
    一、緒論自從科克帕垂克、小哥拉特和瓦克奇在前人對於統計力學的研究「基礎上發表了他們開創性的論文」以來,模擬退火算法被贊為解決許多高難度組合最優化問題的「救星」,並且已經被應用於諸如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圖像處理和計算機視覺、電信、經濟以及其它眾多工程和科學領域。
  • 經典算法—模擬退火算法
    這裡描述模擬退火算法的原理及其基本框架結構,給出用模擬退火算法求解TSP問題的具體實現方法算法背景在管理科學、計算機科學、分子物理學和生物學以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代碼設計、圖像處理和電子工程等科技領域中,存在著大量的組合優化問題,其中的NP完全問題,其求解時間隨問題規模呈指數級增長,當規模稍大時就會因時間限制而失去可行性。
  • 基於直接數字合成技術的信號發生器的設計
    基於直接數字合成技術的信號發生器的設計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12-18 08:01:00 1 引言 現代通信技術、雷達技術、電子測量以及一些光電應用領域都要求高精度、高穩定度、高解析度的射頻正弦波信號
  • 模擬退火算法(附代碼)
    上一篇我們講了旅行商問題及遺傳算法來解決此類問題:遺傳算法(附代碼)今天介紹另外一種解決此類NP問題的方法是模擬退火算法(
  • 優化算法系列之模擬退火算法(1)
    模擬退火算法是所謂三大非經典算法之一,它脫胎於自然界的物理過程,與優化問題相結合。在百度百科上對於模擬退火算法的定義是:模擬退火算法來源於固體退火原理,是一種基於概率的算法,將固體加溫至充分高,再讓其徐徐冷卻,加溫時,固體內部粒子隨溫升變為無序狀,內能增大,而徐徐冷卻時粒子漸趨有序,在每個溫度都達到平衡態,最後在常溫時達到基態,內能減為最小。
  • 大白話解析模擬退火算法
    模擬退火(SA,Simulated Annealing)思想爬山法是完完全全的貪心法,每次都鼠目寸光的選擇一個當前最優解,因此只能搜索到局部的最優值。模擬退火其實也是一種貪心算法,但是它的搜索過程引入了隨機因素。模擬退火算法以一定的概率來接受一個比當前解要差的解,因此有可能會跳出這個局部的最優解,達到全局的最優解。
  • 模擬退火算法簡介
    模擬退火其實也是一種貪心算法,但是它的搜索過程引入了隨機因素。模擬退火算法以一定的概率來接受一個比當前解要差的解,因此有可能會跳出這個局部的最優解,達到全局的最優解。以上圖為例,模擬退火算法在搜索到局部最優解B後,會以一定的概率接受到C的移動。也許經過幾次這樣的不是局部最優的移動後會到達D點,於是就跳出了局部最大值A。
  • 模擬退火算法詳解
    它是基於Monte-Carlo 迭代求解策略的一種隨機尋優算法,其出發點是基於物理中固體物質的退火過程與一般組合優化問題之間的相似性。介紹模擬退火前,還是有必要先介紹爬山算法。模擬退火數學原理從上面我們知道,會結合概率突跳特性在解空間中隨機尋找目標函數的全局最優解,那麼具體的更新解的機制是什麼呢?如果新解比當前解更優,則接受新解,否則基於Metropolis準則判斷是否接受新解。
  • 基於路徑成組分離策略的低功耗FIR 設計
    近來,集成電路設計工具已經逐步支持多電壓設計,因而,使得對適合多電壓實現的數位訊號處理部件的算法改進、體系結構、以及邏輯電路[1] 等的研究成為進一步降低功耗的關鍵問題。  通常電路都工作於相同的電壓,多電壓技術是劃分出不同的電壓區,進而採用不同供電電壓以降低功耗。以往的研究大多是按照系統中各個部件不同的頻率或性能來劃分不同電壓區[2]。
  • 改進型CIC抽取濾波器設計與FPGA實現
    摘 要:為了改善級聯積分梳狀(CIC)濾波器通帶不平和阻帶衰減不足的缺點,給出一種改進型CIC濾波器。該濾波器在採用 COSINE濾波器提高阻帶特性的基礎上,級聯了一個SINE濾波器,補償了其通帶衰減。
  • 模擬退火算法
    模擬退火算法作為一種通用的隨機搜索算法,現已廣泛用於VLSI設計、圖像識別和神經網計算機的研究。模擬退火算法的應用如下:1、模擬退火算法在VLSI設計中的應用利用模擬退火算法進行VLSI的最優設計,是目前模擬退火算法最成功的應用實例之一。用模擬退火算法幾乎可以很好地完成所有優化的VLSI設計工作。如全局布線、布板、布局和邏輯最小化等等。
  • 一種低功耗64 倍降採樣多級數字抽取濾波器設計
    摘 要:經典多級結構的數字抽取濾波器佔用系統大量的功耗與面積資源,文章設計的改進型64倍降採樣數字抽取濾波器採用由級聯積分梳狀濾波器、補償FIR 濾波器和半帶濾波器組成,在保持∑- Δ ADC 轉換精度的約束下,實現了最大程度降低系統功耗與面積的設計目標。
  • MATLAB優化算法實例——模擬退火算法
    ❞1 模擬退火算法基本理論上期文章介紹MATLAB算法——遺傳算法,本章介紹模擬退火法及實例應用。MATLAB優化算法實例——遺傳算法1.1 簡介模擬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是一種隨機類全局優化方法。它來源於熱力學中固體物質的退火冷卻過程。
  • 音頻D類功放LC濾波器設計(一)
    LC串聯諧振的意義 有了上一節的基礎,這一節我們來看看D類音頻功放的LC濾波器如何設計,思路是怎麼樣的,可以看作是一個案例。 考慮到有些同學沒接觸過D類音頻功放,我會先簡單介紹下D類功放的工作原理,然後D類功放為什麼要用LC濾波器,再到LC濾波器設計具體過程。
  • 深度學習經典算法 | 模擬退火算法詳解
    模擬退火算法基本思想現代的模擬退火算法形成於20世紀80年代初,其思想源於固體的退火過程,即將固體加熱至足夠高的溫度,再緩慢冷卻。升溫時,固體內部粒子隨溫度升高變為無序狀,內能增大,而緩慢冷卻時粒子又逐漸趨於有序,從理論上講,如果冷卻過程足夠緩慢,那麼冷卻中任一溫度時固體都能達到熱平衡,而冷卻到低溫時將達到這一低溫下的內能最小狀態。
  • 基於FPGA的數字下變頻的研究與實現
    信號通過一次或者幾次的模擬下變頻轉換到中頻上,在中頻對信號數位化,然後再進行數字下變頻。數字下變頻是軟體無線電的核心技術之一。現階段商用數字下變頻晶片都是基於CIC和HBF級聯方式設計的,當採樣率大抽取倍數小時,晶片處理帶寬比較窄,濾波器組的濾波性能也不理想。同時DSP晶片數據處理速度達不到要求,所以採用FPGA實現該數字下變頻系統。2.1 採樣頻率fs的確定 由於過採樣的頻率要求達到150 MHz以上,速率比較高,不易實現,所以設計方案採用帶通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