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3月29日在臺北市立動物園拍攝的雌性臺灣梅花鹿。臺灣梅花鹿是臺灣一種特有亞種,曾廣泛分布於臺灣東部山地,棲息在針闊混交林的邊緣和山地草原地帶。以草、樹葉、嫩芽、樹皮、苔蘚等為食,黃昏和清晨是它們最為活躍的時期。體型較大,體長大約150釐米,背部中線呈現黑色。全身的皮毛在夏天是淡慄色,白色的梅花形狀斑點散布其上;冬天皮毛會變成淺褐色。1969年以後,野生梅花鹿逐漸在臺灣各地絕跡,後經人工復育成功,現在島內有近千隻梅花鹿存活。臺灣贈送大陸的梅花鹿與長鬃山羊各一對將於4月16日運往山東威海劉公島。
這是4月7日在臺北市立動物園拍攝的長鬃山羊。臺灣長鬃山羊又稱臺灣野山羊、臺灣羚羊、臺灣氈鹿,是臺灣特有種的動物,也是臺灣唯一的野生牛科動物。目前野生數量已經很少,屬於珍稀保護動物。臺灣贈送大陸的梅花鹿與長鬃山羊各一對將於4月16日運往山東威海劉公島。
威海市委書記:臺灣梅花鹿與長鬃山羊適應良好或有「喜」訊傳出
中共山東威海市委書記王培廷17日對新華社記者表示,臺北市立動物園贈送給威海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的梅花鹿與長鬃山羊,已於16日解除為期1個月的隔離檢疫,將於5月28日與遊客見面。兩對動物對新環境適應良好,「喜羊羊」和「樂羊羊」近期已有多次交配,如果成功懷孕的話,最快今年底會產下小寶寶。
正在臺北出席「威海·臺北旅遊懇談會」的王培廷說,經過1個月的隔離檢疫,梅花鹿「繁星」「點點」和長鬃山羊「喜羊羊」「樂羊羊」狀態良好。目前,兩對動物已通過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的親近訓練、飼料轉換等技術測試,與當地飼養員建立了親密關係,並且喜歡上了山東栽種的桑樹與構樹葉,食量有時甚至超過在臺北時的水平。在生活上,兩對動物每天按時入睡,作息很有規律,體重有所增加。
他表示,1個月來,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的飼養員和防疫人員非常關心「繁星」「點點」和「喜羊羊」「樂羊羊」,24小時監控它們的健康情況。公園還專門設立大棚種植桑樹,為兩對動物提供飼料。在硬體設施方面,公園專門建設了原生態仿真的室外活動場地、生態飲水池,還專門鋪裝了地暖設施,讓兩對動物適應威海的溫度,以實踐動物福祉至上的保育目的。
臺北市立動物園園長葉傑生表示,目前兩對動物對新環境適應得非常好,臺北市立動物園赴劉公島的技術人員已全部返臺。他對威海有關部門對兩對動物認真、細緻、高規格的照顧,表示衷心感謝。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儘快處理。齊魯網所轉載的內容,其版權均由原作者和資料提供方所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