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用「陪嫁十二禮」
新華社臺北4月15日電 (記者查文曄、陳斌華)「這裡是諾亞方舟,載著動物,一起探索世界的奧秘,一起探尋幸福的天空……」在歡快動感的歌聲中,臺北市政府、臺北市立動物園用十二樣「陪嫁大禮」歡送梅花鹿和長鬃山羊。
臺北市副市長邱文祥在歡送會上說,他代表260萬臺北人民,以一顆嫁女兒的心來參加送行活動,在高興與感動之餘,仍舊有著不舍的心情。此前大陸贈送給臺灣同胞的大熊貓「團團」與「圓圓」,為臺灣人民帶來了許多歡樂;此次梅花鹿和長鬃山羊將前往大陸,代表兩岸動物保育合作進入新的階段,希望它們能「永浴愛河」,早日繁衍下一代。
山東省威海市常務副市長趙熙殿表示,「兩岸一家親」,互贈動物是兩岸血緣親情的體現。威海已經做好一切準備,迎接兩對動物的到來。此前已修建專用圈舍和配套設施,在疫病防治方面也做了充分準備,並派了優秀的飼養員提前到臺北市立動物園學習技術,熟悉動物。威海有信心照顧好兩對動物,讓它們健康快樂地生活。
2008年11月,海協會與海基會在臺北舉行恢復協商後的第二次會談,海基會宣布將向大陸同胞贈送梅花鹿和長鬃山羊。2009年底,大陸有關方面確定山東威海劉公島森林公園作為梅花鹿和長鬃山羊的「新家」。
梅花鹿「繁星」與「點點」、長鬃山羊「喜羊羊」與「樂羊羊」16日將飛赴威海,入住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為了表達「娘家人」的「嫁女」情意,臺北市立動物園特意挑選了十二樣「陪嫁大禮」,表達對兩對動物「六六大順」的祝福,包括:青牧草、構樹葉、桑葉、山黃麻、粒狀飼料、食盆、六禮喜糖、喜餅、鳳梨酥、包種茶、響板和謝籃。
臺北市立動物園園長葉傑生說,這裡面的植物都是兩對動物的日常飼料,喜糖中有花生和桂圓,寓意它們「早生貴子」「團團圓圓」,響板則是日常訓練動物反應的工具,希望它們能早日適應新的環境。
在歡送會上,臺北市和威海市互贈了禮物。臺北贈送威海的禮物是貔貅造型的彩陶雕塑,寓意福祿雙全,喜樂連連。威海贈送臺北的禮物是刻有大熊貓、梅花鹿和長鬃山羊圖案的金鑲玉花瓶,寓意保育交流,平安順利。
據葉傑生介紹,目前「繁星」與「點點」、「喜羊羊」與「樂羊羊」身體健康,狀態良好。它們將於16日早上8時從臺北市立動物園出發前往桃園機場,10時10分乘坐揚子江快運航空公司的波音737貨機前往山東,中午1時抵達威海機場,下午3時半左右抵達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臺灣方面將派出由葉傑生等人組成的「臺灣歡送梅花鹿和長鬃山羊代表團」赴大陸。在空運過程中,兩對動物將用專用的動物運輸箱裝載,貨機還攜帶有山黃麻、桑樹等飼料84箱,低蛋白粒料18包,並由臺北市立動物園派出1名保育員陪同,隨時觀察動物情緒是否穩定,視情況予以餵食。
新聞連結
梅花鹿
長鬃山羊
臺灣
臺灣梅花鹿是臺灣一種特有亞種,曾廣泛分布於臺灣東部山地,棲息在針闊混交林的邊緣和山地草原地帶。以草、樹葉、嫩芽、樹皮、苔蘚等為食,黃昏和清晨是它們最為活躍的時期。體型較大,體長大約150釐米,背部中線呈現黑色。全身的皮毛在夏天是淡慄色,白色的梅花形狀斑點散布其上;冬天皮毛會變成淺褐色。1969年以後,野生梅花鹿逐漸在臺灣各地絕跡,後經人工復育成功,現在島內有近千隻梅花鹿存活。
此次將赴大陸的梅花鹿公鹿「繁星」,出生於2005年10月17日,目前體重76公斤,健康強壯,愛吃地瓜與胡蘿蔔。它已經習慣與人相處,每天餵食時總會主動向管理員要吃的。母鹿「點點」出生於2008年9月30日,目前體重31公斤,仍舊保持了梅花鹿「害羞」的習性,當管理員把食物放下後才會從遠處慢慢靠近。
長鬃山羊又稱臺灣野山羊、臺灣羚羊、臺灣氈鹿,是臺灣特有動物,也是臺灣唯一的野生牛科動物。從200米的低海拔地區到玉山南峰、南湖圈谷和雪山圈谷附近等高海拔地區,都有分布。因為蹄的構造特殊,長鬃山羊可以輕鬆行走在裸露的巖石崩塌處和險峻陡峭的山區,「輕功了得」。長鬃山羊的頭及軀幹長80至114釐米,尾長約6.5釐米,體重25至35公斤。全體為深褐色,背頸中央一帶為黑色。腮、喉部和上頸為淺黃褐色,雌雄皆有一對圓椎狀洞角,頂端尖銳、略向後曲,終生不脫落。喜食植物及草,如冷杉、鐵杉、圓柏的葉子以及芒草等。清晨與黃昏是其活動高峰。
此次將赴大陸的長鬃山羊公羊「喜羊羊」,出生於2005年5月22日,目前體重22公斤,行動敏捷,身手矯健。雖然「喜羊羊」對陌生環境與遊客仍易產生畏懼心理,但經過管理員的適應性訓練後,它已經能比較自然地在管理員面前表現一舉一動。母羊「樂羊羊」,出生於2008年3月13日,目前體重24公斤。由於從小成長於長鬃山羊展示場,它生性較為大膽,在絡繹不絕的遊客面前總能「落落大方」,而且性情溫和從不「打架」,深得遊客喜愛。
(據新華社)
作者:查文曄 陳斌華
(責任編輯: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