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大多數的魚友在養魚老道的文章評論處,敘述自己的經驗或者觀點,養魚老道都會給大家分享,因為我覺得這也是魚友們用自己的辛苦實踐所換來的經驗。
他們在我的文章評論處碼字也很不容易,養魚老道把這些評論借鑑在文章中和大家分享,本身也是對於各位魚友的尊重。
以下四點,是一位飼養觀賞魚多年的魚友精闢的經驗總結,養魚老道給大家共享
飼養觀賞魚的新手總會犯錯誤,就算你說N遍,由於對生物的理解問題,他們還是會選擇性忘記,我也說說新手容易犯的幾個錯誤:
1、貪多,魚缸裡魚已經很多了,還是不停的往裡加魚,很理直氣壯的說我問了買魚的,他說你的魚缸還可以養多點魚,後果是,買回來的病魚有可能感染缸裡所有魚,過濾系統承受不住,系統崩潰。
2、每天餵魚3次或者更多,把魚理解成人,一頓不吃餓的慌,魚是冷血動物,一天一次足矣,每次餵很多,想讓魚快點長大,最後系統崩潰。
3、相信賣魚缸的,我賣的這魚缸永遠不換水,還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看著這水很清不用換水,其實水質已惡化了,我想說的是白酒也很清,能養魚嗎?
4、篇幅有限,最後提醒,你的缸能養多少魚要根據魚缸的過濾系統,不是看主缸大小,過濾系統強大就可以多養,過濾系統不行的,想多養,那就要控制餵食量或者飼養密度。
簡單的理解就是,你的過濾系統是一個汙水處理廠,每天可以處理多少魚屎,你就要投餵多少能產生魚便的飼料,或者飼養多少觀賞魚。(後面還有兩萬字,碼累了,此處省略……)
一、貪多,永遠是新魚友怎麼也走不出的心理障礙
首先,我們非常感謝這位魚友的精彩評論,謝謝!
可以說這位魚友把我們剛開始飼養觀賞魚的某些心理和行為描述的很透,養魚老道也相信,大多數的新魚友剛開始飼養觀賞魚,上述的行為或者心理表現都會有的,其中也包括了我自己。
盲目的貪多,不但表現為我們飼養觀賞魚數量上的貪多,還包括了我們飼養觀賞魚的品種上的貪多、投餵量上的貪多、換水頻率的貪多、魚缸各種造景、植物的貪多、過濾或者氧氣供應上盲目的貪多、各種藥物和試劑、濾材購買上的貪多等等。
盲目貪多不要緊,但是我們所飼養的觀賞魚,一定要和我們的魚缸配置相匹配,這一點才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比如說,對於很多五六十釐米的小型上濾魚缸,只有一個三合一水泵和一個小濾盒,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是不可以飼養中大型觀賞魚,包括了大型的草金魚、錦鯉、金魚等都不一定適合。
正如上述這位魚友所說的,盲目貪多,我們還要給自己找藉口,把魚店老闆也給搬出來了。
從某種程度上講,哪個魚店老闆不想多賣幾條魚?但是他們也不會無限制的慫恿新魚友去購買,魚店老闆可能也僅僅只是提個建議,否則魚死了,有時候他們也脫不了干係。
很多情況下,其實是新魚友們自己感覺自己魚缸裡的魚太少了而已,說來說去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魚友們自己的手裡。
養魚老道早就說過這個問題,那就是:
要麼我們想要購買什麼樣的觀賞魚,就去配置什麼樣的魚缸和過濾,要麼就是我們有什麼樣的魚缸和過濾,就去按照這個魚缸和過濾的配置,去選擇我們對應可以飼養的觀賞魚,這才是比較正確的選擇。
千萬不要我們所飼養的觀賞魚和我們的魚缸與配置,它們之間根本就不搭邊,那可就完蛋了。
二、希望觀賞魚快快長大不是不可以,但是它也得有命長大
其次就是觀賞魚的投餵問題,這是一個我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話題。
關於觀賞魚的投喂,會出現兩個極端:
一種是投餵隨意,甚至於很長時間不管,以為觀賞魚有口水喝就能夠吃飽。
另一種就是恨不得我們的觀賞魚第二天就能長大,整天盯著魚缸兩三個小時不挪地,就看著自己的觀賞魚它到底長了沒長?一個勁的往魚缸裡投餵魚食。
養魚老道早就說過,觀賞魚少食多餐不是不可以的,但是這也要有個總體的投餵量,比如我們每天定量給觀賞魚投餵一兩的魚飼料,我們不是不可以分三次投喂,每次餵三分之一兩就可以了,這就叫做少食多餐。
少食多餐絕對不是我每天投餵一兩的魚飼料,然後分三次投喂,結果總量變成了三兩甚至於更多。
希望我們的觀賞魚快快長大,人人都想,但是至少得要它們先有命活下來,否則的話,觀賞魚連命都沒了,何談長大一說?
三、魚缸和過濾系統其實是死的,只有觀賞魚的數量和投餵量才是活的
養魚老道發現,很多魚友把這個問題似乎搞反了,總以為我們魚缸裡放了多少條魚,它就是個死數了,我們把一切精力全部放在了過濾系統上。
事實上我們嘴裡說著魚缸的魚兒不能增減了,所以要從過濾上去想辦法,其實呢,我們魚缸裡的觀賞魚總是不斷的有增無減。
而魚缸的水體永遠是死的,過濾系統加到了一定程度,它也是死的了,我們再去想辦法改善,連個可利用的空間也沒有了,這個時候我們的目標,就應該放在了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和投餵量上,要不乾脆更換魚缸。
正如上述魚友所說的,他是把這個問題徹底看透了。
我們的魚缸過濾系統其實就是一個汙水處理廠,它們每天到底可以處理多少魚屎或者雜物,一定是有數的,我們是要根據我們的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的處理能力,來選擇我們到底要投餵多少的魚飼料,或者飼養多少條觀賞魚,超過了一定的極限,過濾系統就是形同虛設了。
假設所有條件都是一定的了,我們的過濾空間和水體大小已經無法改善,這個時候的魚缸水質渾濁,一定就是出現在了飼養密度和投餵量上,再不就是觀賞魚有病,就是這麼幾種比較簡單的原因。
這個時候,我們所能夠做的只有三點:要麼減密、要麼少餵、要麼適當換水保持。
四、小型魚缸的設計本來也沒想讓我們飼養中大型觀賞魚,一塊濾棉的魚缸,本來也不能飼養過多的魚
人家任何魚缸的設計都沒有錯,包括了沒有任何過濾系統的小圓缸,都是一個道理。
在這種小圓缸裡,除了飼養孔雀魚的小魚苗,也就能夠飼養兩條斑馬魚或者一條鬥魚,但是很多魚友仍然會使用它們飼養金魚或者草金,塞上它三五條甚至更多,這樣做就違背了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當然觀賞魚就會被輕易地養死了。
至於其他的魚缸也是一樣的道理,在此就不在囉嗦了。
正如這位魚友所說的,就算你說N遍,由於對生物的理解問題,他們還是會選擇性忘記。
只有我們自己親自去實踐,在連續遭遇了幾次死魚的打擊之後,自然就會學乖了,該換水換水,該定量餵魚定量餵魚,該減密減密,該調整過濾系統就會去調整過濾系統。
但是歸根結底,飼養觀賞魚的核心問題還是密度和投餵量。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