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典考古學家發現8400年前「陪葬狗遺骸」 超完整遺骨驚呆眾人
實習記者周依儒/綜合報導瑞典考古學家日前宣布在瑞典南部瑟爾沃斯堡(Solvesborg)的一處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一隻骨骸保全完整的狗,時間大約可追溯回8400年前,推測應該是當時主人的陪葬品。據了解,依照狗的遺骨推測,這隻狗應該是屬於古代的格雷伊獵犬種,比現代的品種更為強壯。
-
考古學家發現一具土石器時代狗骨架 骸骨保持完好
當地時間11月24日,瑞典南部的卡爾斯克魯納,考古學家發掘出一具石器時代的狗骨架,距今約8400年,在大量掩埋下這具骸骨保持完好。當地時間11月24日,瑞典南部的卡爾斯克魯納,考古學家發掘出一具石器時代的狗骨架,距今約8400年,在大量掩埋下這具骸骨保持完好。當地時間11月24日,瑞典南部的卡爾斯克魯納,考古學家發掘出一具石器時代的狗骨架,距今約8400年,在大量掩埋下這具骸骨保持完好。
-
瑞典8400年前的墓穴有條狗陪葬,石器時代人們已捨不得狗狗了
據美聯社9月25日報導,瑞典的考古學家9月24日在瑞典南部的一個人類墓地發現了八千四百多年前一隻狗的遺骸。而狗狗最早馴化,也是在1.1萬-1.6萬年前的西歐,在亞洲則是1.4萬年前。這項發現說明,石器時代的人們已對狗狗有種戀戀不捨了,在人去世以後,也會讓心愛的狗狗做陪葬。
-
考古學家發現了8400年前狗狗的遺骸,它躺在主人身邊
石器時代狗的遺骸,注意照片中間的牙齒考古學家在瑞典南部的一個定居點遺址裡,發現了一具石器時代的狗的遺骸這表明,這隻狗並不是野生的;相反,它可能生活在8400年前的人類之中。國家歷史博物館的考古學家們表示,這是該國發現的最古老的狗墓穴之一;這隻狗保存得很好,而且它被埋葬在石器時代中期的定居點是獨一無二的。同時,這一時期的人,通常被被埋葬在貴重或具有紀念意義的物品中——所以,這隻狗很可能屬於其中的一類。
-
歐洲發現8400年前「未知狗」,沒有現代犬可以比較,身份成謎
在瑞典南部的海港瑟爾沃斯堡(Sölvesborg),考古學家在調查一個石器時代的人類定居點時,發現了一隻8400年前埋葬的狗遺骸。從狗的葬式來看,它被按照人類的方式掩埋,表明這隻狗被當做了一位良好的夥伴。考古學家斷定,這是瑞典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古老的狗之一,也是在這個新石器時代定居點中間發現的唯一一隻狗。
-
距今10000多年前,衢州開始了人類活動的歷史
2002年發現的衢江區上方鎮蔥洞觀音洞遺址把衢州人類活動史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而其後發現的龍遊青碓遺址、荷花山遺址又把衢州人類活動年代從距今8000多年追溯到距今9000多年前,接近萬年。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即使以最苛刻的目光審視,州有人類活動的歷史至少有9000年了。
-
「秦公一號大墓」直播發掘,出土3000多件文物,186人為之殉葬
「秦公一號大墓」直播發掘,出土3000多件文物,186人為之殉葬最近,中國考古界最激動人心的大新聞,就是國家重啟了對「秦公一號大墓」的發掘工作,並特意在媒體上進行全程直播,吸引了無數歷史和文物愛好者的注意。
-
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巴拿馬猴進入石器時代」或者「黑猩猩進入石器時代」,如此種種的駭人新聞,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幻想。比如巴拿馬猴進入石器時代的說法,來自於一則2017年的報導,內容大致是生活在巴拿馬Jicaron島上的白面捲尾猴,不僅能夠使用石塊砸開食物堅硬的外殼,甚至知道將堅果放在表面較平坦的石塊上,再用另一塊石頭將其砸開……吸睛的標題和「猴、猿可能因此進入文明社會」的大噱頭一出,著實賺足了不少目光。但其實,這些謠言破起來並不難,第一要弄清楚人類的石器時代以什麼為標誌,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
寶雞調查發現秦公大墓 墓主或為開創活人殉葬的秦武公
寶雞陳倉區太公廟村北側的農田裡,還生長著玉米等農作物,而地下就埋藏著2000多年前的秦公大墓 近日華商報記者了解到,我省考古專家在寶雞考古勘探時,發現了一座「中」字形大墓,墓主疑是秦國開創活人殉葬的秦武公
-
【遊俠導讀】世界上最古老的包包在德國被發掘,他的主人在石器時代...
世界上最古老的包包在德國被發掘,他的主人在石器時代顯然是個潮人——鑲嵌了一百多顆狗牙。在那個時代好像很流行的樣子。迄今為止這個考古項目已近發現了眾多石器和青銅器時代人類居住地的證據,包括300多個墳墓,上百件的石頭工具,尖矛,陶器器皿,小骨頭玩意兒和一個琥珀項鍊。 之後又有上千的發現,其中在一個大約公元前50年的女性墳墓中發現了一個一磅(半公斤)重的金質珠寶。即使有這麼多豐富的出土品,這個包包依然很特別,主管這個考古項目的Friederich說,」這是我們第一次像這樣直接展現包的證據。
-
「許昌人」2號頭骨化石出土 或是古人食腦證據
這批新發現的化石,分布在9號探方西部約3平方米的範圍內,和此前發現的「許昌人」頭骨化石相距較近,屬同一地層,年代測定距今10萬年左右。 李佔揚介紹,2007年年底出土的16塊古人類頭骨斷塊,因處在現代人起源敏感時段的10萬年前而引起學術界高度關注。之後,該頭骨被命名為「許昌人」,並被評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
識食物者為俊傑—鹿豬牛雞!
弓箭是太湖流域史前文化中最主要的狩獵工具之一,各遺址大多都有箭鏃出土。箭鏃主要有骨質和石質兩種,木質和牙質的也有少量發現。骨鏃多由動物的長骨(包括肢骨和肋骨等)縱向分割成骨條後再磨製而成,鏃形多為柳葉狀。良渚文化最常見的是石鏃,器形規整,多為柳葉形,橫截面為菱形。▲浙江餘杭卞家山遺址出土的石鏃
-
揚州發電廠出土的「玻璃蟬」,只是為了「不忍死者空其口」?
石器時代的考古發掘豐富了口唅的材質。其中山頂洞人遺址是迄今為止最早的人類活動遺址,同時在遺址中遺骸的周圍也發現了許多隨葬品,例如石質珠子,野獸牙齒等。在新石器時期,我們發現了殉葬文化中口唅文化的萌芽,在大約 6000 年前,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興隆峪文化和遼寧阜新查海等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我們發現死者口中含有石頭,貝殼和蛤蜊的傳統。
-
瑞典考古學家在挖掘中發現一具約8400年的狗骨架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4日,瑞典南部的卡爾斯克魯納,考古學家在Solvesborg郊外Ljungaviken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一具約8400年的狗骨架。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4日,瑞典南部的卡爾斯克魯納,考古學家在Solvesborg郊外Ljungaviken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一具約8400年的狗骨架。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4日,瑞典南部的卡爾斯克魯納,考古學家在Solvesborg郊外Ljungaviken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一具約8400年的狗骨架。
-
真美良渚|古代良渚人吃什麼 —— 識食物者為俊傑【鹿豬牛雞】
浙江海鹽龍潭港遺址就有不少出土,由較小的獠牙簡單磨製而成,斷面為斜三角形,尖端未磨,鋌部磨製較粗。浙江餘杭的廟前遺址則出土過木矛,平面略呈較長的菱形,截面圓角長方形,上端尖端略殘,下部較粗,應為把手或納柄處,殘長22.5釐米。鹿類和野豬(古稱「豕」)是中國分布最廣泛、數量最多的野生動物類群之一。
-
科學家稱南美洲捲尾猴已進入石器時代,什麼時候進入青銅時代呢?
其實所謂的「石器時代」只是考古學家假定的一個時間區段概念,根據距今的遠近共被劃分為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以及新石器時代,分別距今約250萬年~約1萬年前、距今15000年或10000年~8000年前、距今約5000年~2000年前。也就是說總的來講,石器時代大約始於距今200萬年~300萬年,止於距今約5000至2000年左右。
-
南美洲捲尾猴真的進入石器時代了嗎?專家的一席話值得深思
要搞清楚捲尾猴是否進入石器時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石器時代的有關概念。其實所謂的「石器時代」只是考古學家假定的一個時間區段概念,根據距今的遠近共被劃分為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以及新石器時代,分別距今約250萬年~約1萬年前、距今15000年或10000年~8000年前、距今約5000年~2000年前。
-
俄羅斯西伯利亞發現保存完好的冰河時代洞熊遺骸 距今約4萬年
俄羅斯西伯利亞發現保存完好的冰河時代洞熊遺骸 距今約4萬年(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CNET報導,科學家近日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發現了一具可能有3.95萬年歷史的冰河時代洞熊遺骸,其軟組織仍然保存完好。
-
海昏侯墓出土伎樂俑 看來主人喜歌舞 排場相當大
無疑,從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內出土的伎樂俑,就能知道那時候的情景了。據此前新聞通報,海昏侯墓出土的偶車馬和儀仗木俑,為西漢列侯的車輿、出行制度作了全新的詮釋。也就是說,當時海昏侯去世後,將自己的「儀仗隊」帶入了墓葬內。11月12日,本報記者對話中國秦漢考古學會會長、海昏侯墓專家組組長信立祥,請其解讀墓內出土的俑。
-
闢謠:巴拿馬捲尾猴已經進入石器時代,它們很可能進入青銅時代?
石器時代是人類進化的一個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一共分為三個階段,即:舊石器時代(距今250萬年前-1.5萬年前)、中石器時代(距今約1.5萬前-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距今約5000年前到200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