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10000多年前,衢州開始了人類活動的歷史

2021-01-08 孔豔說歷史

距今90006000年前的衢州

到了距今10000多年至8000年前,即全新世早期,依照王開發、張玉蘭先生對滬杭地區所作的孢粉組合分析結果,在距今103009500年(前北方期),滬杭地區氣候冷涼乾燥;距今95007500年屬北方期)左右,氣候轉為溫涼略幹,平均氣溫比目前約低1℃2℃。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衢州開始了人類活動的歷史。

人們常說「中華上下五千年」,是從三皇五帝開始算起的,說的是建立國家、劃分社會階層的中華文明史的概念。今天我們說的「衢州九千年」是一個人類活動時間節點的概念。

2002年發現的衢江區上方鎮蔥洞觀音洞遺址把衢州人類活動史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而其後發現的龍遊青碓遺址、荷花山遺址又把衢州人類活動年代從距今8000多年追溯到距今9000多年前,接近萬年。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即使以最苛刻的目光審視,州有人類活動的歷史至少有9000年了。

(一)衢江上方蔥洞觀音洞遺址,距今6000年前

20世紀60年代初,考古專家在原衢縣上方鎮蔥洞村發現了3號蔥洞。洞內基層分為三層:上層為堅硬的淡黃色土與石灰巖角礫,含印紋陶片,厚48釐米。

中層是石灰膠結的黏土,厚20釐米,含少量軟體動物及哺乳動物化石;下層為棕色黏土夾灰巖角礫,厚10釐米(尚未見底),含有錐狀石片石珠等石器,說明其年代似乎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

為了進一步探尋浙江的舊石器時代遺存,浙江考古研究所對上方鎮蔥洞、觀音洞遺址進行了發掘。蔥洞、音洞位於溪流之上的一個二級臺地上,前有河流,背靠大山,為原始人提供了很好的生活條件。考古人員在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獸骨,屬於野豬、犀牛、大熊貓等,它們為當時的人們提供了相當廣泛的食物來源。

從出土的情況看,當時的人們使用直口圜底釜、平底罐等炊器,質地主要為夾砂紅陶、泥質紅陶、灰黑陶等。其中,陶釜的形制原始、繩紋拍印到口沿;由於燒結溫度高因此火候較好。

造型與浙江省河姆渡文化和馬家浜文化陶釜明顯不同,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夾砂陶是一種耐火材料,適宜人們在火上熬煮食物。其中一件夾砂陶釜設計得非常人性化,在近口沿部還帶有兩個鋬,利於提取。不少陶片上飾有繩紋,既是一種結網捕魚生活方式的體現,也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審美觀。

還出土了棕紅色的環形石器、黑色的石錛等石器。特別是環形穿孔石器,推測可能是一種石制紡輪是用於紡麻的工具,說明當時人們已經有「衣可以蔽體;石錛則是原始農業開闢耕地時的重要農具,說明當時的衢州先民至少已處於刀耕火種階段,原始的農耕文化已經產生。正是根據這一遺址的出土文物,衢州的人類活動史提早到距今6000年前。

在距今約6000年前,當浙北平原地區已是稻作農耕文化之時,浙西山區還存在相對原始的穴居現象。就這一點而言,主要以盆地、丘陵、低山為主的衢州地區,發展程度相對晚於平原地區,也是與地理環境相適應的。

(二)龍遊青碓遺址,距今9000年

青碓遺址位於今龍遊縣龍洲街道寺後村西面500米處,靈山江西岸,海拔約50米。現遺址分布範圍南北長約170米、東西寬約160米,面積約3萬平方米。2010年浙江省考古所對其進行了初步試掘。在一南一北兩條探溝揭示的遺址文化層發現了夾炭紅陶器、石磨盤、石磨棒等上山文化特徵的遺物。

遺址兩個階段的文化層分別為陶器和石器。下層陶器以夾炭紅衣陶為主,石器豐富。從類型學的比較來看,青碓上層陶器等遺物與浦江上山遺址中層的文化面貌基本一致,具有明顯的跨湖橋文化特徵,距今約8000多年。

下層遺物具有濃鬱的上山文化晚期特徵。青碓遺址中上山文化、跨湖橋文化時期文化遺存基本完好,也把龍遊史從距今5000年上溯到距今9000年。

(三)龍遊荷花山遺址:世界稻作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2011年4月,因為農田改造,荷花山遺址被發現。遺址位於龍遊縣湖鎮邵家自然村南側的一個山丘上,衢江南側,海拔4—64米。遺址因鄉鎮經濟開發而遭到破壞,於2011年4月被發現。

2011年9月下旬開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龍遊博物館開始發掘該遺址,發掘分東西兩區進行,面積共約900平方米。在發掘的同時,還對荷花山約50000平方米範圍作了進一步的考古調查。

遺址最深厚位置包含7個文化層堆積,發掘清理了灰坑、柱洞等遺蹟現象和豐富的陶、石器。初步復原陶器20多件包括大口盆、平底盤(淺腹、深腹)圜底盤、圈足盤、雙耳罐等器形,陶質以夾炭紅衣陶和細砂粗泥陶為主。從這些復原陶器和大量帶有器形特徵的陶片分析,物屬於典型的上山文化。

西區晚期出現了不少跨湖橋文化的因素,如侈口微斂、沿外側置對稱舌形的繩紋陶釜和圜底缽、錛形石錘、青灰巖石錛等,都具有跨湖橋文化特徵。

也具有自身的特色,如大口盆器耳的多樣化、平底盤中出現筒腹較高的器形、圜底盤以及多鏤孔的圈足盤等。石器形態粗糙,但數量豐富。有磨石、石錘、穿孔器等,多數為鵝卵石簡單加工而成,或直接使用,留下了摩擦、錘擊的痕跡。

少量為精加工的磨製石器,如錛、鏃等。文化層中發現大量的鵝卵石,當取自附近河灘、作為石器原料而帶入遺址。夾炭陶片中同樣羼和了大量稻殼,通過調查,荷花山遺址的遺存堆積存在片區分隔的不連續現象,這一現象在上山、小黃山遺址中已有顯露,在保存較好的荷花山遺址中得到了更完整的體現。

特別是西區探方中,發現一處「石堆」遺存,在百餘平方米範圍內,鵝卵石密集分布,分層累積,其中雜有大量的粗石器,包括石磨盤、石磨棒石錘、穿孔器等。

這些跡象,對復原原始人類聚落生活內容,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隨後浙江省考古所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主持發掘的蔣樂平先生最初認為遺址的年代約相當於上山文化晚期,但延續時間較長。

2013年9月,由浙江省文物局、龍遊縣政府舉辦的「龍遊荷花山遺址暨錢塘江早期新石器時代文化學術研討會」召開。與會專家認為,組成了以金衢盆地為中心的錢塘江地區至今所見到浙江省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群。

這一遺址群的面貌與以往所見到的長江中下遊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不同,是另一種文化譜系的考古學文化(上山文化)。該遺址群的1C年代檢測數據為距今100009000年。南京博物院林留根先生認為,以荷花山遺址為典型代表的上山文化是浙江省的「根」,甚至是長江下遊的「根」。

中國科技大學博物館張居中先生對荷花山遺址5件石器、3件陶器進行殘留物分析,實驗結果發現了多種澱粉粒沉積。這表明,至少9000年前,衢州就開始加工水稻了。專家們一致認為:龍遊荷花山遺址以及錢塘江,充分反映了水稻栽培在早期階段的馴化變異,證明龍遊所在的錢塘江上遊地區是世界稻作農業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相關焦點

  • 揭秘丹尼索瓦人DNA 將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推早至距今19萬年
    該研究將丹尼索瓦人的空間分布首次從西伯利亞地區擴展至青藏高原,將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從距今4萬年推早至距今16萬年,成為丹尼索瓦人研究和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研究的重大突破。 儘管夏河人的發現極大地推動了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但它所揭露的信息卻也非常有限。夏河人是從何時開始生活在世界第三極?
  • 揭秘丹尼索瓦人DNA 青藏高原人類活動史推早至距今19萬年
    該研究將丹尼索瓦人的空間分布首次從西伯利亞地區擴展至青藏高原,將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從距今4萬年推早至距今16萬年,成為丹尼索瓦人研究和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研究的重大突破。  儘管夏河人的發現極大地推動了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但它所揭露的信息卻也非常有限。夏河人是從何時開始生活在世界第三極?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有怎樣的生活習慣和文化?這些問題亟待考古攻克。
  • 「三葉蟲化石」距今5億多年,上面為何會有人類腳印,誰能解釋
    依據如今人們已掌握的信息內容看來,人們在地球上的活動,最開始能夠上溯百萬年之前。專家的這種發現多虧有化石的產生,這種化石的出現能夠幫大家更快的科學研究遠古文明和全部生物系統的組成。可是還有一些化石的出現,破除了我們曾經對地球生命演變的認識,就例如以前發現的這種足跡化石及其三葉蟲的化石,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科學家發現距今12000年的「黃金洞」現史前文明遺蹟!顛覆人類歷史
    ,通過不斷進化和發展,如今已經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當看到浩瀚的宇宙才知道人類是如此的渺小,同時也產生了一個疑問,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的智慧文明。雖然近些年來人類探索地外生命和文明並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但是科學家在地球上卻發現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東西,通過這些考古發現的遺蹟和一些文明氣息,讓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意識到我們人類並不是地球誕生以來唯一出現過的文明。
  • 同裡,建鎮一千多年,江南六大古鎮之一,距今已有五千多年歷史
    品讀旅遊歷史多長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底蘊如何,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地方歷史已有五千多年與良渚文化屬於同一時期,新石器時代這裡被稱為「富土」,宋代的時候開始這裡建鎮,唐初興盛,明清繁華。同裡古鎮夜色我們今天要說的景區就是同裡,始建於宋朝,建鎮歷史距今已有1000多年,主要景觀包括明清街、耕樂堂、同裡溼地公園、王紹鏊紀念館、陳去病故居、松石悟園、三橋、退思園等景點。
  • 沙特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腳印,網友:旁邊還有一塊警示牌!
    沙特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腳印,網友:旁邊還有一塊警示牌! 9月17日,據相關媒體報導稱,沙特遺產委員會當地時間16日下午向外界宣布,考古學家在沙特北部塔布克地區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和動物足跡,這是迄今為止在阿拉伯半島上發現的最古老人類活動痕跡,報導稱,在考古團隊十年多的研究中,共發現了屬於7個早期人類、107頭駱駝、43隻大象以及其它動物的足跡,還發現了233塊動物化石,這些發現將為考古學家們研究人類、動物遷徙以及人類定居提供一定的線索和證據
  • 人類是怎樣馴化狗的?考古發現幾萬年前證據,改寫人類進化歷史
    人類是怎樣馴化狗的?考古發現幾萬年前證據,改寫人類進化歷史智人在冰川時期結束前就到達了世界各地當 然極端荒涼的不毛之地除外。但是甚至更早,即4萬年前,智人移民歐洲後不久,其文化經歷了一次難以想像的繁榮,它表現為真正的精神高度並伴隨著優秀藝術作品的創作,甚至包括首批樂器的出現。它的文化成就和現代人的文化表現功力在歐洲體現得淋漓盡致。智人在歐洲的出現標誌著所謂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開始,即冰川時期結束前舊石器時代的最後階段。
  • 沙特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腳印 什麼樣子?
    【沙特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腳印】沙烏地阿拉伯文化部遺產委員會16日宣布,考古學家在沙特北部泰布克地區發現12萬多年前的古代人類和動物足跡,是迄今在阿拉伯半島上發現的最古老的人類生命證據。遺產委員會執行長賈西爾·赫爾比什當天在利雅得舉行新聞發布會說,包括沙特研究人員在內的一支國際考古學家團隊在泰布克地區共發現了7個屬於古代人類的腳印,另外還有107匹駱駝
  • 三葉蟲化石上的人類腳印:那些不為人知的遠古文明
    三葉蟲化石上的人類腳印:那些不為人知的遠古文明文/高登權人類文明,在我們的理解中,就是從石器的製作開始到今天的高級文明,這是目前我們比較清楚的人類文明,這一文明的時間大概在10000年左右,超過一萬年,用現在的科學來進行分析,原則上是沒有人類文明的。
  • 40億年前的一個細胞,是怎樣演化成了如今的人類?
    而luca出現在距今38億年前。最早的細菌都屬於原核生物,也就是沒有成型的細胞核,具有成型的細胞核的生物被稱為真核生物,人類就屬於真核生物,而最早的真核生物出現在距今14億年前,所以在14億年前,人類的祖先是一個真核生物。
  • 如何認識古代動物與人同行的歷史
    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先民大約在距今12000年前開始逐步掌握栽培農作物和製作陶器的技術,中國考古學界把這些新技術的出現視為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開始,我的研究主要是探討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古代人類與動物相關的各種內容。具體地說,就是通過鑑定、分析距今12000多年來的考古遺址中出土的動物遺存,認識古代存在的動物種類和當時的自然環境,研究古代人類跟動物的各種關係以及古代人類的行為。
  • 人類進化歷史:藍田人,並非我們的真正祖先
    人類進化歷史:藍田人,並非我們的真正祖先藍田猿人」屬早期直立人,生活的時代為更新世中期、舊石器時代早期。「藍田猿人」比「北京猿人」要早出現數10萬年左右,因此「藍田人」的外貌更接近於猿猴,他們的智力與四肢沒有「北京猿人」發達。
  • 人類是什麼時候開始馴化狗的?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生活的山洞外堆積這各種廢物。狼是食腐動物,來到原始人類的山洞附近,聞到了腐敗食物的味道,叼走了被人類丟棄的骨頭。隨後狼群中的其他成員也來效仿,久而久之,這些狼狗也長了定居者的一部分。這些狼狗還額外承擔起了看家的作用。
  • 中國科學家研究距今約4億年前的「水下掠食者」
    中國科學家研究距今約4億年前的「水下掠食者」 2016-06-04 20:25:0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北京6月4日電 (記者 張素)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朱敏課題組最新研究了距今4.1億年前的「水下掠食者」,有望揭開肉鰭魚類演化之謎,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
  • 「南孔聖地」浙江衢州:以「有禮」品牌營造「有禮之治」
    衢州古城新市 許軍 圖孔氏家廟,南北各一,位於浙江衢州市的謂之「南孔」。2005年9月6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第五次到衢州考察時指示:「衢州歷史悠久,是南孔聖地,孔子文化值得很好挖掘、大力弘揚,這一『子』要重重地落下去。」
  • 西藏建在雲端上的廟宇:鑲嵌於崖縫壁間,距今已用1500多年歷史
    王安安旅行,只為遇見:西藏建在雲端上的廟宇:鑲嵌於崖縫壁間,距今已用1500多年歷史世間的一些事物,有時真的難以說清楚,都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還真是那麼回事,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一些旅遊景點之所以會吸引遊客的光臨,是因為它們擁有其它景點所沒有的特殊景致。
  • 浙江衢州:「南孔聖地」的文明新風
    中新網衢州12月8日電(張斌)浙江最西部的內陸城市——衢州是孔子後裔的世居地和第二故鄉,是儒學文化在江南的傳播中心,歷史上儒風浩蕩、人才輩出。位於該市市區的衢州孔氏南宗家廟,是全國僅有的兩座孔氏家廟之一。  「東南闕裡、南孔聖地」是伴隨當地發展的美譽。
  • 中國安文化主題教育——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27種瘟疫
    導讀:2019年年底至2020年發生並蔓延在全世界170多個國家的非冠病毒疫情,給人類的生命安全、生存環境、經濟建設、國防安全等,構成了巨大威脅,也是國防人防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人類不必要恐懼瘟疫,人類就是在和各種各樣的病毒的鬥爭中成長起來的。為了了解並戰勝非冠病毒,我們有必要回顧人類歷史上曾經遭遇並戰勝過的各種瘟疫。
  • 「兩山」實踐丨衢州:打造「兩山」實踐標杆地
    出境水水質合格率續十多年保持在100%,連續4年奪得「五水共治」大禹鼎,2017年出境水全部達到Ⅱ類水標準。△石樑溪治出「一片藍天」。過去5年PM2.5濃度下降38.2%,降幅居全省第二,2018年上半年空氣品質狀況排名居全國各城市第16位。△ 「衢州藍」種下「滿眼皆綠」。
  • 考古發現:湯恩幼兒化石頭骨,把人類歷史提到距今350萬年
    我們人類有一種好奇心,就是喜歡追根溯源。我們也常常會思考,我們人類從哪裡來?我們遠祖來自哪裡?人類在地球存在了多少年?我們都知道,中國最早的人種是元謀人,而那並不是人類最早的祖先。我們來看一個考古發現吧。1924年年底,在南非約翰尼斯堡的一個普通庭院裡,正舉行一場常規的婚禮。然而不尋常的是,新郎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