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怎樣馴化狗的?考古發現幾萬年前證據,改寫人類進化歷史
智人在冰川時期結束前就到達了世界各地當 然極端荒涼的不毛之地除外。但是甚至更早,即4萬年前,智人移民歐洲後不久,其文化經歷了一次難以想像的繁榮,它表現為真正的精神高度並伴隨著優秀藝術作品的創作,甚至包括首批樂器的出現。它的文化成就和現代人的文化表現功力在歐洲體現得淋漓盡致。智人在歐洲的出現標誌著所謂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開始,即冰川時期結束前舊石器時代的最後階段。
舊石器時代晚期在歐洲又細分為四個文化時期:即距今3.8萬年到3.2萬年的奧瑞納( Aurignacien) 文化,距今3.2萬年到2 4萬年的格拉維特( Gravttien )文化,距今2-3萬年到2萬年的梭魯特( Sotuten )文化,以及最後距今1.7萬年到1.2萬年的馬格德林( Magdalenien )文化。
智人的生活方式從根本上並沒有區別於他們的祖先:他們是慣於群體協作、經驗豐富、善於戰略思考的獵人。他們對植物十分了解,具有豐富的認知,知道哪些適合食用或哪些有其他用途。
此外,他們選擇一些臨時的宿營地,便於定期更換,這樣無疑使他們在很大程度上適應了自然界的季節性變化。智人向我們展示了專業的野生獵取者的形象,他們對周邊環境了如指掌,知道如何運作, 並在-定程度上知道如何控制它。
不僅如此,他們還發明了新的器具,體現出了巨大的創造力。魚在智人的飲食中佔有固定比例,他們發明的用獸骨做的魚叉顯著地方便了漁獵。他們發明的另一件器具是標槍的投擲器,極大地提高了標槍的速度、穿透力和命中率。
在更新世結束前後,大約距今1.2萬年前,智人又發明了弓和箭一一種直 到近現代仍為人類所使用的武器,直到火藥發明後才漸漸失去其意義。智人所有這些發明都是伴隨著優化其狩獵策略而來的,具有徹底的革新性。
人類是怎樣馴化狗的上述情況也適用於人類最早的馴化成就,即馬格德林文化時期對狗的馴養,自更新世晚期,這種四足動物發展演變成現代人的持久伴侶。狗不僅是最古老的家畜,也是被當時以狩獵和採集為生的人類馴化的唯一的一 種動物。值得注意的是,馴化狗的主要目的不是獵取食物,因為狗沒有被當作肉食來食用,而是人類從一開始就想贏得一個狩獵時的伴侶和助手 ,而且狗
還可以用於警戒。毫無疑問,在人與狗之間自始至終還存在著情感方面的關係。僅狗與人在馬格德林文化時期被葬在一起的這一事實 ,就已經完全彰顯出這種非常特殊的關係。這種特殊現象實際上同狗的群生天性有關,這一點與人類的社會行為有相似之處一所以狗作為群生動物,也可以服從和聽命於人類。此外,狗還能領會人的手勢和面部表情,這對人與狗之間的溝通和共存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