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馴養了狗還是狗馴化了人,新研究揭示了狗進化的秘密

2020-10-10 自然與歷史博物館

從生物學上講,它們幾乎都是狼,現存的狗構成了一個單系群,是狼的一個亞種。但狗其祖先狼有著本質上的不同,這個故事是如何發生的呢,一直以來,我們更傾向於相信一個人類是馴化狗的故事。很久以前的某天,一個聰明的獵人從森林裡抱回來一隻可憐的小狼,狼崽後來慢慢養大,它們的後代變成了狗。從此人類塑造了一個新物種,它們幫忙我們狩獵,看家,甚至成為我們的朋友。


但越來越多的新研究表明,狗才是這個故事的主角。很久以前,是一群狼主動把他們的命運跟人類綁在一起,開始了一段非凡的關係,人與狗開始上萬年的合作。


儘管考古學可以幫助我們確定狗馴化的時間和地點,目前的主流觀點認為發生在1.5萬年前的中國南方,一群狼馴化成了狗,這群中華田園犬是今天全世界所有狗的共同祖先。但關於馴化的方式和原因,一直眾說紛紜。

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物種,狗的馴養者可能是定居的狩獵採集者,也可能是最早的農民。在人類徵服世界這一過程中,狗是作為看家護院和狩獵的幫手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為什麼狗與其他人類馴化的動物牛和羊等有顯著的區別,一些研究者認為,狗的社交能力是他們與眾不同的原因,另一些研究者則指出主要原因是忠誠和對人類的依戀。


德米特裡.別列耶夫在20世紀50年代早期是一名蘇聯遺傳學家,他希望一個實驗重複祖先馴化野生動物的過程,他選擇了另外一種犬科動物,銀狐來做實驗。這項研究是1959年在西伯利亞開始的,別列耶夫剔除了好鬥和膽怯的狐狸,選擇了130隻冷靜不容易驚恐的銀狐,進行繁殖。

新出生的銀狐根據對人類的冷靜程度進行分級,將等級相同的銀狐繼續生活與繁殖。銀狐一代代性情更溫和,就連毛色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僅僅四代之後,新出生的銀狐的毛色出現了黑白花和斑點,耳朵也像狗一樣出現下垂。1963年,當實驗者柳德米拉.特魯特走近籠子時,一些銀狐開始對著她搖尾巴,一些銀狐開始像小狗一樣舔人。


銀狐的馴化過程比預想快太多,只通過系統馴養,動物就會出現"馴養綜合症",出現更幼態的行為和身體上的變化,比如毛色出現色塊和斑點、耷拉的耳朵、更短的鼻子和更小的牙齒。


馴化的銀狐與野生的銀狐出現了什麼變化,大腦是如何進化的,馴化的神經關聯是什麼。哈佛大學進化神經科學家艾琳.赫克特對此產生了強烈興趣。為了尋找支持自我馴化相關理論的證據,艾琳.赫克特向俄羅斯狐狸馴化實驗成員之一柳德米拉.特魯特發了一封電子郵件,收到對方寄來的幾十個俄羅斯狐的標本。

通過核磁共振技術測量這些狐狸大腦中各種結構,赫克特發現,大腦邊緣系統和前額葉皮層中與情緒和社會行為有關的部分發生了變化。這些數據可以支持"馴化假說",但也不能排除其他有爭議的觀點。這個最初的發現在很大程度上證實了你認為不同的大腦區域實際上是不同的。


為了得到更精細的圖像,哈佛大學博士後克裡斯汀娜.羅傑斯.阿羅約為分析增加了另一個維度,她將狐狸的大腦切成組織薄的薄片,並用染料染色,以揭示它們的神經化學成分。她正在研究產生神經激素後葉加壓素的神經元路徑以及血清素子系統,兩者都與攻擊性有關。

她還在研究產生催產素的細胞,催產素促進社會聯繫。有許多可能的神經改變可以導致馴服的行為,比如加強與社會聯繫有關的迴路,或者削弱引發暴力攻擊的系統。通過將阿羅約的研究與大腦掃描結合起來,再加上第三位合作者,伊利諾斯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遺傳學家安娜.庫克科娃的基因研究,這個小組可能會確定一個關於馴服的大統一大腦理論,或者至少是它的神經網絡圖。


當狗凝視著人的眼睛時,狗和我們的大腦可能會分泌出少量的催產素,催產素促進了感情的結合,這可能就是為什麼狗對於那些創傷倖存者來說是非常好的治療或情感支持動物。狗的特性的本質與情感聯繫有關,具體來說就是愛。

狗會粘人,而狼不會,即使是人工飼養的狼。狗更善於交際,即使是和其他物種的成員。每一隻幼犬生來就有這種能力,這種能力也解釋了為什麼狗會守護家裡的綿羊或鴨子。


最近,普林斯頓大學進化生物學家布裡奇特.馮.霍爾特通過研究發現,狗不只是擁有更好社交技能的狼。研究發現,狼在一起工作效率很高,在測試狼-人、狗-人的合作夥伴時,狼會自己解決問題,而狗雖然知道如何解決問題,但會退縮,等待人類幫忙。


霍爾特最終發現了這種情感的根源,她和她的團隊在狗的DNA中6號染色體上發現了進化壓力的標誌。狗與狼基因組在WBSCR17附近是不同的,而狗與人的基因組的在這一區域是相似的。在人類中,類似的突變會導致威廉士-伯倫症候群,這種基因缺陷會導致人對社交過分熱情。霍爾特認為也許狗也有犬類的這種綜合症。 在這一點上,改變最初也是在它們身上產生的,而不是通過我們人類故意做的事情。


科學家通過研究鄉村狗,以了解更多關於狗的社會結構以及它們如何對人類做出反應。與我們的寵物相比,這些自由放養的動物可能更像早期的狗,一些友好,一些害羞。


2005年,人類學家布賴恩.黑爾和心理學家麥可.託馬塞洛重新解釋了狗的馴化過程,最開始是一些異常勇敢的狼克服內心的恐懼,在人類駐地周圍遊蕩,尋找一些人類丟棄的殘羹剩飯,逐漸形成了一個不那麼膽小的亞群。幾代以後,由於沒有恐懼的阻礙,這些原始的狗不斷發展社交技能,開始理解我們,並與我們開始交流。

狗完成了自我馴化,這正是狗的本質。黑爾和託馬塞洛認為,減少恐懼提升了其社交技能,發展出一種理解我們的能力,他們稱之為"馴化假說"。事實證明,狗崽不需要任何教導就能理解我們,即使是黑猩猩也很難理解人類的的手勢,但大多數狗馬上就能理解。


人類可能會殺死膽大妄為的狼,但他們可能會容忍順從,見人就逃避得原始狗在營地周圍鬼鬼祟祟獲取施捨。現代具有攻擊性的狗是後來人類為了看家護院重新培育出來的品種。



哈佛大學人類進化生物學系的靈長類動物學家理察.蘭厄姆指出,至少從達爾文時代開始,人類自我馴化的概念就一直存在爭議,但今天已經有了確鑿的證據。除了我們不尋常的(對靈長類動物來說)對陌生人的容忍和我們漫長的青春期,我們還表現出一些與馴化綜合症相關的身體特徵。與我們的古人類親戚相比,我們的臉更短,牙齒更小。

關於人類的自我馴化和幼態延續,可閱讀我的另一篇文章

2014年,理察.蘭厄姆和他的合作者甚至提出了一種可能的神經嵴細胞的生物機制,這種細胞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幫助塑造了許多身體部位。這句話的含義是,我們人類進化是為了與他人和平相處,這在當今時代似乎難以置信。


2019年12月,一個歐洲研究小組發現位於個威廉士-伯倫區域的相關基因,即BAZ1B,該基因能調控神經嵴細胞的遷移,並通過引導這些細胞來影響面部形狀。而威廉士-伯倫綜合症同樣跟威廉士-伯倫區域的相關基因有關。


相互理解,用愛和忠誠取代恐懼和攻擊。也許這就是為什麼狗那麼討人喜歡。也是人與狗一萬年來的相處之道,不然我們為什麼會在某些區域基因變得相似,很難說是人馴化了狗還是狗完成了自我馴化,其實我們人也一樣。

相關焦點

  • 狗是什麼時候被人類馴化的?古代狗的DNA測序揭示其馴化歷程!
    人類遷徙對狗的影響最近,生物學家對大量古代狗基因進行測序,結果揭示了狗的馴化歷程。大約7000年前,中東的古代狗與撒哈拉以南的現代狗有關,這可能是當時部分中東人類往非洲移動有關。研究還表明,在過去4000年中,歐洲狗的血統變得越來越少,而此期間內,人類的基因波動也少。此次研究雖然揭示了狗的遷徙與人類遷徙大致相同,但是並沒有說明人類具體是什麼時候開始馴化狗的,研究人員對此也非常疑惑。
  • 科學家揭示人類馴化狗的歷史
    科學家揭示人類馴化狗的歷史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0 14:39:15 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Pontus Skoglund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了人類馴化狗的歷史。
  • 人馴化了狗?還是狗利用了人?數萬年前DNA揭開了狗的更多秘密
    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但沒有人確切知道人與狼第一次接觸互動發生在什麼時候。但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告可能揭開了這個秘密。通過基因追蹤技術發現,狗通常是在人類陪伴下世界各地遷徙擴散衍化的。但是,對於狼是在何時何地被馴化的這一問題,這項報告並沒有做出任何答案。至今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研究人員,有時還會引發激烈的討論。倫敦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的人口遺傳學家本圖斯•斯科格倫德說:「狗是人類歷史的一種單獨的示蹤染料。」他是這項研究的負責人之一,研究結果發表在10月29日的《科學》雜誌上。「有時候,人類的DNA可能無法分析出我們史前時期的歷史,但可以從狗的基因組中發現些許端倪。」
  • 人類最早如何馴養馬,新研究揭示相關秘密
    不過《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與以前的認知相反,普氏野馬並非一直野生,大約5500年前,哈薩克北部的博泰(Botai)人就開始馴養它們,它們恐怕要換一個新的身份,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馴養馬。因此,看起來人類在當時遇到了另一種新型的馬匹,而這種馬變得非常流行,最後成了現代所有馴養馬的祖先。
  • 狗是在什麼時候被人類馴化成功的?目前有3種主流假說!
    人們普遍認為狗是由狼進化而來,並被人類馴養。然而,兇猛嗜血的狼是如何被馴養成一隻溫順而忠誠的狗的,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亞洲人,歐洲人,甚至非洲人和全世界的人一直在爭論是誰第一個把狼馴養成狗。
  • 狗是在什麼時候被人類馴化成功的?目前有3種主流假說
    人們普遍認為狗是由狼進化而來,並被人類馴養。然而,兇猛嗜血的狼是如何被馴養成一隻溫順而忠誠的狗的,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亞洲人,歐洲人,甚至非洲人和全世界的人一直在爭論是誰第一個把狼馴養成狗。從消化澱粉的基因突變可以看出,現代狗的祖先是從吃富含澱粉的食物進化而來的,與肉食狼相比,這是早期狗馴化過程中的關鍵一步。在吃了人類給予的澱粉食物幾個世紀之後,狗終於獲得了消化澱粉食物的基因。因此,這項研究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狗是由早期人類聚居區遺留下來的狼所吸引而進化而來的。
  • 人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馴養家畜的,狗是第一個被馴化的嗎
    世界各文明起源地區的考古發現證實,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古人在狩獵謀生時,發現史前的狗比其他動物更善於交際,不那麼兇猛,性情好,聽話,於是開始了漫長的馴犬過程。狗被認為是人類最親密的動物「朋友」。但是人類什麼時候開始養狗的?
  • 狗到底是被哪裡人馴化的?中東,歐洲還是東亞?
    研究顯示,狗與灰狼的親緣關係最近,這意味著,狗最可能來自人類對灰狼的馴化。在某個特定品種的狗之間,基因的相似度很高,而不同品種的狗基因存在一定差異。這種差異就像不同種族的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一樣。儘管所有狗的99%的基因是相同的,但剩下1%的基因差異卻決定了狗的品種。是一次馴化,還是多次馴化?
  • 人類是什麼時候開始馴化狗的?
    據統計,每七個人就有一條狗,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甚至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夥伴。它們小到可以陪主人嬉戲玩耍,大到可以看家護院,陪主人外出打獵。但是你想不到,你家中可鹽可甜的小可愛,它的祖先灰狼曾經是人類的勁敵。那狗被馴化的歷程是到底怎麼樣的呢?
  • 人類是怎樣馴化狗的?考古發現幾萬年前證據,改寫人類進化歷史
    人類是怎樣馴化狗的?考古發現幾萬年前證據,改寫人類進化歷史智人在冰川時期結束前就到達了世界各地當 然極端荒涼的不毛之地除外。不僅如此,他們還發明了新的器具,體現出了巨大的創造力。魚在智人的飲食中佔有固定比例,他們發明的用獸骨做的魚叉顯著地方便了漁獵。他們發明的另一件器具是標槍的投擲器,極大地提高了標槍的速度、穿透力和命中率。
  • 研究發現:狗不是由狼馴化而來,他們有著共同的祖先但已經滅絕
    我們常說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然而馴養狗的過程至今仍然未知,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研究利用狼和狗的整個基因組序列來同時研究給出答案,狗是否是由狼進化而來。根據他們的分析,研究小組得出結論,狗和狼在9000年至34000年前的某個時間裡偏離了進化的道路。
  • 人類馴化最成功的十種動物,狗是最好的馴養寵物
    古往今來,人類馴化過的動物有很多種,馴化動物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的一種文明實踐活動,不同動物的馴養方式方法也不盡相同。那麼你們知道人類馴化的動物有哪些嗎?今天呢就由探秘志小編為大家揭秘馴化最成功的10種動物,感興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
  • 在馴化出狗和牛之前,人類先馴化了……—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JPM/Getty Images 一項日前發表於《科學進展》的研究顯示,一個基因控制人類面部的大部分發育。同樣的基因也參與了狗的馴化——這表明人類作為一個物種馴化了自己。 這一發現成為證明人類是自我馴化的有力證據之一。
  • 人類祖先最先家養的動物是誰?從狼到狗只需要馴化15代!
    人類祖先第一個家養的動物是誰?是豬?是牛?還是是禽類?都不是,它是狗的祖先----狼。狼在自然界中以群居生活為主,其本性兇猛殘暴,當時跟人類處於生存競爭關係地位,人類很難對其進行馴化,我們的祖先是如何讓這種生存競爭關係改為共生關係的呢?換句話說是如何讓狼走進人類的生活呢?
  • 是人類選擇把狼馴化成狗,為自己服務;還是狼選擇了臣服於人類
    >作為人類第一個被馴化的物種,最早可以追溯到14700年前,以至於更早,卻無從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那個時期生存在這片大陸的人類,處在主要已狩獵和採集獲取食物的階段。狗是由狼馴化而來,這是一個被大多數人認可的結論,科學家通過對世界各地狗DNA的研究,證實分布在東亞地區的狗,DNA有最多的遺傳變種,也許正是我們生存的這片炎黃大地,見證了狗的出現。那麼狼是怎麼被馴化的呢?是人類最先選擇了狼,還是狼選擇了臣服於人類?
  • 狗狗為何要靠近人類?研究發現,11000年前狗已經被馴化
    那麼狗是從什麼時候就成為了人類的好朋友呢?最新研究指出,狗或許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它在1.1萬年前就已經被馴化了。,相比起其他動物,人類馴化狗的時間要更早。在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對來自西伯利亞、亞洲西部和歐洲的27隻狗進行基因測序,結果發現它們的基因都存在一定的相似度,而且最早被馴化的狗至少分化為5個種類。
  • 狗狗為何要靠近人類?研究發現,11000年前狗已經被馴化
    如今許多家庭內都會養狗,它不僅是人類忠實的伴侶,還能夠用獨特的本領來幫助人類,例如緝毒犬、導盲犬。那麼狗是從什麼時候就成為了人類的好朋友呢?最新研究指出,狗或許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它在1.1萬年前就已經被馴化了。根據報導,近期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相比起其他動物,人類馴化狗的時間要更早。
  • 中美洲珊瑚礁魚能「馴養」糠蝦 或揭示人類如何馴化動物
    【原標題】新研究:一種中美洲珊瑚礁魚能「馴養」糠蝦新華社雪梨12月13日電(記者陳宇)一個由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和迪金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發現,在中美洲貝里斯海域生活的一種珊瑚礁魚能馴養浮遊糠蝦為其食物海藻施肥。相關發現或為進一步揭示野生動物最初如何被人類馴化提供線索。
  • 馴化貓狗,人類圖什麼?
    狗是人類最古老的夥伴,對狗的馴化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改變了人類社會的農業革命之前,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員,狗至少已經存在3.3萬年了。而基因組分析表明,貓是在1萬至1.2萬年前才加入人類家庭的。卻能以後來者的身份迅速上位,力壓狗頭,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寵物,貓與狗的數量比大約是3:1。
  • 人類可以將狼馴化成狗,為何不能馴化老虎和獅子?
    對於狗的起源,人們一直存在著很多的爭議,不過目前比較普遍認同的觀點是: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此外,狗還是人類馴化的第一種動物。這其實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因為狼是一種非常兇猛而又狡猾的動物,而原始人類竟然可以馴化狼,顯然這個過程一定十分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