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腳印 什麼樣子?

2020-11-28 中國網河南頻道

【沙特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腳印】沙烏地阿拉伯文化部遺產委員會16日宣布,考古學家在沙特北部泰布克地區發現12萬多年前的古代人類和動物足跡,是迄今在阿拉伯半島上發現的最古老的人類生命證據。

遺產委員會執行長賈西爾·赫爾比什當天在利雅得舉行新聞發布會說,包括沙特研究人員在內的一支國際考古學家團隊在泰布克地區共發現了7個屬於古代人類的腳印,另外還有107匹駱駝、43頭大象和一些其他動物的足跡;同時還發現數百塊化石,其中包括233具大象和羚羊的骨骼遺骸。通過鑑定遺骸上發現的牙印,考古學家還發現了食肉動物存在的跡象。

赫爾比什說,這是在阿拉伯半島發現的最古老的人類生命證據,也為研究這片區域當時的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情況提供了線索。

赫爾比什說,沙特擁有許多跨越數千年的豐富遺產,這一考古發現有助於人們更好地了解先輩們從古代文明走到今天的旅程,了解早期人類在阿拉伯半島和沙漠地區遷徙和定居的歷史。

據介紹,遺產委員會目前正在監督許多考古遺址的保護和修復工作,這些遺址最終將向遊客開放。另外,沙特在國內外舉辦考古展覽的計劃也在進行當中。

這項研究發表於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

相關焦點

  • 沙特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腳印,網友:旁邊還有一塊警示牌!
    沙特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腳印,網友:旁邊還有一塊警示牌! 9月17日,據相關媒體報導稱,沙特遺產委員會當地時間16日下午向外界宣布,考古學家在沙特北部塔布克地區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和動物足跡,這是迄今為止在阿拉伯半島上發現的最古老人類活動痕跡,報導稱,在考古團隊十年多的研究中,共發現了屬於7個早期人類、107頭駱駝、43隻大象以及其它動物的足跡,還發現了233塊動物化石,這些發現將為考古學家們研究人類、動物遷徙以及人類定居提供一定的線索和證據
  • 阿拉伯現12萬年前人類足跡,智人與動物蹤跡,覓食或同行?
    近期看到報導說在阿拉伯的內夫得大沙漠發現了12萬年前的人類足跡,考古學家兼團隊負責人麥可·彼得拉格裡亞和他的團隊在內夫得沙漠中的一個阿拉伯語意為「蹤跡」的古老淡水湖的湖床上發現了數百個腳印,動物留下了將近400條痕跡,其中包括野驢,巨型水牛,大象和駱駝。
  • 智利發現最古老人類腳印和原始大象骨頭:1.56萬年前人類存在的首個...
    智利發現最古老人類腳印和原始大象骨頭:1.56萬年前人類存在的首個證據  Winnie Lee • 2019-04-28 16:50:51 來源:前瞻網 E1131G0
  • ...發動機、動物精子、「新北極」、人類腳印、系外行星繞白矮星旋轉
    科技話題:全病毒精細結構、柴油發動機、動物精子、「新北極」、人類腳印、系外行星繞白矮星旋轉 2020-09-18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泥河灣遺址群發現160萬年前草原猛獁象腳印
    本報訊(記者龔正龍)日前,記者從省文物研究所獲悉,考古工作者近期在泥河灣遺址群馬圈溝遺址發現了20餘個160萬年前草原猛獁象腳印及大量石製品、動物化石,為進一步研究泥河灣早期人類行為、生存環境補充了新材料。
  • 又發現史前文明證據,10萬年前的「三相插頭」,到底是誰製造的?
    ,而根據考古發現,猿人最早的祖先森林古猿生活在距今3500萬年,也就是說人類從最原始的動物進化成為現代高智慧生物僅僅用了3500萬年,即使按照5億年孕育一個高智慧生物和高等文明,地球用20億年時間至少可以孕育出4個高智慧生物和高等文明,顯然從時間上看僅僅誕生人類一個文明不是很合理。
  • 紐西蘭南島發現恐鳥腳印化石 距今可能已數百萬年
    中新網5月13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13日報導,紐西蘭南島首次發現滅絕動物「恐鳥」(moa)的腳印化石,距今可能已有數百萬年歷史。報導稱,麥可·約翰斯頓是一名卡車司機。有一天,他帶著狗穿過奧塔哥的開伯恩河時,意外發現河床上的黏土層有動物腳印的痕跡。
  • 三葉蟲化石上的人類腳印:那些不為人知的遠古文明
    三葉蟲化石上的人類腳印:那些不為人知的遠古文明文/高登權人類文明,在我們的理解中,就是從石器的製作開始到今天的高級文明,這是目前我們比較清楚的人類文明,這一文明的時間大概在10000年左右,超過一萬年,用現在的科學來進行分析,原則上是沒有人類文明的。
  • 考古發現人類已知最古老細繩製作 距今4.1萬至5.2萬年
    【每日科技網】  中新社北京4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一期發表的一篇考古研究論文稱,考古學家在法國中南部阿爾代什河附近一處遺址中,發現約4.1萬至5.2萬年前的一段6毫米長細繩。
  • 揭秘丹尼索瓦人DNA 青藏高原人類活動史推早至距今19萬年
    白石崖溶洞遺址發現的石片。  該研究將丹尼索瓦人的空間分布首次從西伯利亞地區擴展至青藏高原,將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從距今4萬年推早至距今16萬年,成為丹尼索瓦人研究和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研究的重大突破。  儘管夏河人的發現極大地推動了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但它所揭露的信息卻也非常有限。夏河人是從何時開始生活在世界第三極?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有怎樣的生活習慣和文化?這些問題亟待考古攻克。
  • 100萬年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科學家:生命可能實現永生!
    2020-11-27 00:32:40 來源: 都市風景 舉報   100萬年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
  • 揭秘丹尼索瓦人DNA 將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推早至距今19萬年
    該研究將丹尼索瓦人的空間分布首次從西伯利亞地區擴展至青藏高原,將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從距今4萬年推早至距今16萬年,成為丹尼索瓦人研究和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研究的重大突破。 儘管夏河人的發現極大地推動了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但它所揭露的信息卻也非常有限。夏河人是從何時開始生活在世界第三極?
  • 西伯利亞發現遠古生物遺骸,距今5萬年,專家:對人類是危險信號
    近日,國際上某知名科學雜誌報導了這樣一則消息,科學家們揭開了一具在5.7萬年的遠古生物屍體的秘密。與此同時,北極地區又發現了一具全新的遠古生物屍體。而此次是科學家們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之中發現了史前動物「披毛犀」,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遠古生物再次現身北極?不少科學家們發出疑問,難道北極真的已經進入到「氣候臨界點」了嗎?如果這樣的現象繼續出現的話,那麼人類就真的要開始警惕了。
  • 360萬年以前的腳印意味著什麼呢?
    呂海峰眾所周知,對於在萊託利爾地層所發現的360萬年以前5個人類的腳印,曾經一度引發世界轟動。那麼,它的發現對於我們意味著什麼,又能說明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首先,這5個腳印的發現,徹底地證實了在360萬年以前的地球,人類的直接祖先已經可以以自由的姿態,用兩腳自由地直立行走了。當然,對於直立行走,我們也許認為它在人類的進化史上僅僅是關鍵一步。然而,這關鍵一步實在是太關鍵了。一方面,在實現直立行走之後,人類就把自己同靈長類動物開始區分開來。另一方面,在直立行走之後,人類才逐漸把自己的雙手解放出來,從而去勞動、去創造。
  • 科學家發現「地獄螞蟻」距今約9900萬年
    來源:快科技現在,科學家發現了距今約9900萬年前,被稱為「地獄螞蟻」的蹤跡。據外媒報導,「地獄螞蟻」(Haidomyrmecine)是一種生活在白堊紀時期的昆蟲。這些小而奇怪的生物中的一種被發現被困在9900萬年的琥珀中。但這還不是全部。當科學家發現這個特殊的標本時,觀察到它牢牢地抓住了一隻蟑螂類昆蟲的蛹。
  • 「三葉蟲化石」距今5億多年,上面為何會有人類腳印,誰能解釋
    也是由於在後人對達爾文進化論科學研究的進程之中,發現有愈來愈多的直接證據正在不斷推倒進化論。依據如今人們已掌握的信息內容看來,人們在地球上的活動,最開始能夠上溯百萬年之前。專家的這種發現多虧有化石的產生,這種化石的出現能夠幫大家更快的科學研究遠古文明和全部生物系統的組成。
  • 日俄團隊發現滅絕動物「穴獅」 距今至少5萬年
    2017年11月16日訊,中新網11月16日電 據日媒報導,俄羅斯和日本的共同研究團隊於本月15日在東京公布消息稱,此前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區,再度發現冰河時期已滅絕的肉食動物——「穴獅」寶寶,發現時呈冰凍狀態。
  • 考古發現:湯恩幼兒化石頭骨,把人類歷史提到距今350萬年
    我們人類有一種好奇心,就是喜歡追根溯源。我們也常常會思考,我們人類從哪裡來?我們遠祖來自哪裡?人類在地球存在了多少年?我們都知道,中國最早的人種是元謀人,而那並不是人類最早的祖先。我們來看一個考古發現吧。1924年年底,在南非約翰尼斯堡的一個普通庭院裡,正舉行一場常規的婚禮。然而不尋常的是,新郎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
  • 30萬年前?遠古人類?遠古大象?到底發生了什麼?
    最新研究顯示,考古學家在德國北部小鎮舍寧根發現了一具大約30萬年前已滅絕的巨大大象的幾乎完整骨架。科學家推測這頭歐亞大陸的直齒象可能死於老年,但食肉動物們很快就把它吃掉了,它骨頭上的咬痕表明食肉動物正在享用這頭死去的大象,在大象附近發現的燧石片和骨制工具表明,人類已經把剩下的東西都吃光了。大象死在一個巨大的湖的西邊,這暗示著它是自然死亡的。
  • 韓國宣布發現1億年前可站立鱷魚,科學家:只是一串腳印而已
    然而,當他們出示證據時,卻只拿出了一排腳印……在韓國泗川市(Sacheon)的一個挖掘場,韓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的研究人員共同發現了一排腳印,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古老的鱷魚留下的,它長約13英尺(4米),用兩條後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