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總要求,其中的「照鏡子」是前提和基礎。只有照好「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才能具有針對性。如果「鏡子」沒有照好,照出的是化妝過的自己、放大的自己,那麼,「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就會無的放矢,教育實踐活動就很難取得預期效果。
在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中,中央提出的「照鏡子」,對照的是黨章之鏡、廉政之鏡、作風之鏡、群眾願望之鏡和先進典型之鏡,查找的是在宗旨意識、工作作風、廉潔自律方面的差距,檢驗的是群眾觀念牢不牢、能力素質強不強、思想作風實不實、工作方法對不對。照好這些「鏡子」,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照清自己的「真容」,不要敷衍了事。「照鏡子」,照出的不僅有優點和成績,也有缺點和問題。正確的態度是實事求是,光明磊落地亮出問題,是什麼樣子就說成是什麼樣子,有多大問題就講多大問題。該著重解決的問題,不可輕描淡寫、文過飾非,更不可避重就輕、避實就虛。尤其是在「四風」問題上,切忌講小的不說大的,說輕的不講重的,把主觀的講成是客觀的,把個人的說成是集體的,以及別人不知道的不說,領導不點的不說,群眾不反映的不說,甚至故意掩飾和歪曲。只有具備敢於亮出自己「真容」的勇氣,才能達到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
照正自己的「身子」,不要東瞅西瞧。這次教育實踐活動要求照的是「平面鏡」,而不是「哈哈鏡」、「放大鏡」,重點是照正自己的身子,解剖自己的靈魂。「照鏡子」,須以黨章、法律、道德規範為判斷是非對錯的標準,自覺嚴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橫不攀、豎不比,老老實實正自己,在作風建設上自我嚴格要求、見諸行動。如果東張西望、東瞅西瞧,總是拿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甚至把一些底線的東西作為標杆來看,作為行為的取捨標準,作為不改正錯誤、拒絕組織幫助的理由,就會使「鏡子」成為「哈哈鏡」,越照自我感覺越好;成為「放大鏡」,越照貪婪之膽越大。
照透自己的「病根」,不要諱疾忌醫。「照鏡子」,關鍵在於照透自己的「病根」。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必須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勇於解剖自己:剖外也剖內,剖小也剖大;既解剖已公開的,也解剖他人不知的。知道了「病根」,就要以不怕、不等、不拖的態度果斷、大膽地醫治,挖掉病根。如果為了所謂的「面子」、「烏紗帽」而漠視問題、藏著掖著,從不屑醫發展到不肯醫、不敢醫、不讓醫,就會將「小病」拖大、「大病」拖垮,直至病入膏肓、不可救藥。
照出自己的「處方」,要敢於刮骨療毒。「照鏡子」是給自己號脈查病,照出「處方」、對症下藥是它的歸結點。對存在的問題,要有刮骨療傷、壯士斷腕的英雄氣概,認真對照黨性原則和黨規黨紀,檢查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剖析產生問題的思想根源,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徹底擯棄作風中存在的頑症。這裡,首先要敢於亮出有問題的「胳膊」,接受公眾檢查,指出問題所在;其次要及時進行專門的手術,需要挖出的問題一定要挖出,決不可因痛而手軟。唯有如此,「鏡子」才能「照」得好、「照」出實效來。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05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