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鶴齊聚濱湖戲灘涂,高新白鶴小鎮「主人」回家越冬

2020-11-15 南昌高新區

初冬的暖陽高照

在南昌高新區鯉魚洲管理處

圩堤外湖的灘涂上

成千上萬隻鳥兒在湖邊的淺水灘上棲息

時而展翅翱翔,時而追逐戲水

嘹亮的鳥聲不絕於耳

......

11月8日,央廣網記者走進高新白鶴小鎮,探尋「主人」回家記。


候鳥在淺水灘上棲息(央廣網發 通訊員章斌 攝)

候鳥在淺水灘上棲息(央廣網發 通訊員章斌 攝)

南昌高新區鯉魚洲管理處鄱陽湖圩堤內外灘涂地帶生態環境良好,水草豐裕,水美草肥,是各種候鳥理想的棲息地,每年冬季都有數以萬計的各種候鳥飛抵這裡越冬,特別是大雁、白鶴等大型候鳥更是成群結隊在這裡安家,成為當地一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優美自然景觀。


候鳥展翅翱翔(央廣網發 通訊員章斌 攝)

候鳥展翅翱翔(央廣網發 通訊員章斌 攝)

自今年入冬以來,各種候鳥早早的就飛回了它們理想的家園,在濱湖堤外水肥草美的灘涂上駐足棲息,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賞鳥。

候鳥展翅翱翔(央廣網發 通訊員章斌 攝)

據悉,為了更好的保護白鶴棲息地,積極響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政策,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設鯉魚洲白鶴小鎮的發展規劃,要求進一步優化提升鯉魚洲生態環境,完善配套設施建設,築巢引鳥,打造「候鳥天堂、旅遊勝地、科創智谷」,使之成為南昌高新區乃至江西省的生態景觀新名片。為此今年5月南昌高新區面向全球啟動了白鶴小鎮規劃設計招標工作,為更好的保護鯉魚洲良好的生態環境,營造更加有利於候鳥生活和保護的條件提供了保證。


候鳥展翅翱翔(央廣網發 通訊員章斌 攝)


候鳥展翅翱翔(央廣網發 通訊員章斌 攝)

據不完全統計,這批聚集在鯉魚洲管理處外堤灘涂上的候鳥已達數千隻,其中以大雁(天鵝)、成群的野鴨為主,也不乏有威武高大的白鶴的身影。隨著初冬已到隆冬將至,預計各種大雁、白鶴等大型候鳥將更加集中地到這裡來越冬,屆時將上演群鳥棲息鳥語歡歌聲聲脆、遊人賞鳥紛至沓來的美麗場面。


追逐戲水(央廣網發 通訊員章斌 攝)

候鳥展翅翱翔(央廣網發 通訊員章斌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為了更好為遊人提供觀鳥旅遊以及進行生態研究的條件,目前南昌高新區鯉魚洲管理處加大了對鯉魚洲地區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對周邊環境進行了大力整治改造,通往南昌高新區鯉魚洲管理處白鶴小鎮項目地實施了道路亮化、白改黑、環境美化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在高新區鯉魚洲管理處白鶴小鎮觀鳥點各種指示牌、停車場、候鳥保護區建設已經初具規模,為人們前來賞鳥觀光旅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相關焦點

  • 江西:雁鶴齊聚濱湖戲灘涂 白鶴小鎮「主人」回家來越冬
    ,水草豐裕,水美草肥,是各種候鳥理想的棲息地,每年冬季都有數以萬計的各種候鳥飛抵這裡越冬,特別是大雁、白鶴等大型候鳥更是成群結隊在這裡安家,成為當地一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優美自然景觀。候鳥展翅翱翔(央廣網發 通訊員章斌 攝)候鳥展翅翱翔(央廣網發 通訊員章斌 攝)自今年入冬以來,各種候鳥早早的就飛回了它們理想的家園,在濱湖堤外水肥草美的灘涂上駐足棲息
  • 東北「落單」丹頂鶴乘飛機到鹽城灘涂越冬
    入冬後瀋陽氣溫跌破零下15攝氏度,作為候鳥的丹頂鶴已陸續飛到南方越冬。而落單的「小五」此時已變得不太怕人。王唯彥擔心再這樣下去,「小五」的野性會失去。經反覆論證,瀋陽林業部門決定將其送到鹽城這個全國最大的丹頂鶴越冬地過冬。考慮到「小五」的長途飛行能力還不行,又擔心它單獨遷徙會遇不測,瀋陽方面取得南方航空公司支持,安排「小五」一行搭乘CZ6581航班前往南京。
  • 菲律賓蛤仔育苗與越冬技術獲突破
    該項目由前期室內育苗和培育的9.8億粒菲律賓蛤仔苗,獲得越冬苗3.96億粒,室外培育和越冬的平均成活率超過40%,體長1.5至6.5mm,超過了預定的技術指標。    該項目的檢索查新報告表明,國內尚未見有進行菲律賓蛤仔大規模人工育苗並取得室外中間培育和越冬成功的研究文獻報導。
  • 越冬水鳥齊聚長白島
    12月5日上午,在長白島附近,越冬水鳥時不時翩翩起舞。據護鳥人任建國介紹,目前有三四千隻越冬水鳥聚集在這裡,主要有綠頭鴨和赤麻鴨,並夾雜斑嘴鴨、秋沙鴨和鵲鴨等,最多時候能有五千多隻越冬水鳥飛來長白島覓食。
  • 海南:黑臉琵鷺溼地越冬
    ↑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休息。近日,不少黑臉琵鷺飛臨位於海南儋州市光村鎮的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越冬。黑臉琵鷺在溼地公園飛翔、嬉戲,成為冬日裡一道獨特風景。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12月28日,一隻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飛翔。↑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覓食、嬉戲。↑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覓食。↑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休息。
  • 河南三門峽:白天鵝黃河溼地越冬
    河南省三門峽市,初冬時節,靈寶市後地黃河灘涂溼地大量白天鵝在此越冬棲息。隨著三門峽黃河溼地生態修復工作的深入推進,當地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每年有大量白天鵝等珍稀水禽來到黃河岸邊越冬覓食。 孫猛/IC photo
  • 成群越冬鸕鷀,齊聚東湖鳥島
    鸕鷀是冬候鳥,每年11月遷徙來此越冬,來年二、三月離去。東湖鳥島位於湖中,是鸕鷀等候鳥越冬的天堂。楚天都市報記者梅濤攝
  • 遷徙中轉站 廈門翔安一灘涂迎數十種鳥類歇腳覓食
    遷徙中轉站 近期「貴客」多  翔安一灘涂迎數十種鳥類歇腳覓食,其中不乏珍稀鳥類  翹嘴鷸 魚鷹 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唐光峰)翔安濱海東大道大嶝橋頭下的灘涂,蘊藏著豐富的海洋底棲生物。昨日,潮水退去後,成百上千隻大濱鷸在此歡快覓食。
  • 灘涂上的鴴鷸類
    但繁殖地、越冬地和遷徙途中的艱難險阻,使其種群數量近年來急劇下降,目前全球已不足700隻。其中,遷徙中轉站棲息地的減少(特別是灘涂類的濱海溼地),就是它們以及其它候鳥們生存的挑戰之一。這些候鳥們對灘涂溼地有多依賴?看Ta們的嘴就知道了啊。
  • 候鳥蹁躚青島海洋公園越冬
    隨著入冬氣溫持續下降,山東省青島市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紅島街道後陽社區段)灘涂上陸續迎來成群翹鼻麻鴨、白腰杓鷸、反嘴鷸等候鳥回遷越冬。十裡岸線,鳥兒歡躍漁舟輕馳,繪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王海濱/IC photo
  • 世界最大的丹頂鶴越冬地,就在江蘇鹽城溼地上,一入冬成觀鳥天堂
    因為坐擁大陸最大的灘涂溼地,鹽城成了丹頂鶴和候鳥最愛棲息生活的地方,出色的灘涂溼地生態系統,成為保護丹頂鶴等珍稀野生動物及賴以生存的最佳環境,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片溼地和這些珍稀的野生動物,便造就了丹頂鶴溼地生態旅遊區,連場館的造型都設計成了仙鶴的樣子,遠遠望去,就像是一隻從湖面飛向天空的仙鶴。
  • 萬隻冬、夏候鳥同聚都昌馬影湖越冬
    近日,江西都昌縣多寶鄉馬影湖區的越冬候鳥逐漸多了起來,成群結隊的豆雁、白額雁、白琵鷺、灰鶴等30多個種群的近萬隻冬候鳥與當地的夏候鳥留鳥白鷺一起覓食、棲息,成為湖區觀鳥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原本作為候鳥棲息地的灘涂面積大量減少,高水位也給越冬草食類鳥類的覓食增加了難度。因此,越冬候鳥將在鄱陽湖沿岸村莊的農田落腳,這也將給都昌縣候鳥保護工作增加一定難度。為此,都昌候鳥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加強湖區宣傳、巡護,密切關注候鳥的覓食情況。
  • 遼寧大連成世界瀕危鳥類白尾海雕越冬棲息地
    中新社大連2月21日電 (記者 楊毅)近日,二十餘只白尾海雕現身遼寧大連金州灣越冬,這是全球瀕危物種白尾海雕連續14年築巢大連金州灣。
  • 江蘇因鹽而生的城市,有全國最大的丹頂鶴越冬地,毗鄰揚州南通
    海鹽文化,雖然「滿城皆鹽場」已經成為一段歷史,但是海鹽文化一直是鹽城文化的精髓和主體,這裡還有全國最大的丹頂鶴越冬地。灘涂,是江河與大海的獨特創造,全國海岸灘涂面積的四分之一在江蘇,江蘇765公裡的海岸線,鹽城溼地涵蓋了582公裡,鹽城溼地是東北亞與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驛站,每年的春秋兩季,有將近300萬隻候鳥會在此停留補給,在這個候鳥的大軍中,丹頂鶴總是格外醒目。
  • 海南越冬水鳥調查:5名年輕人會文趕海尋鳥 發現瀕危鳥類
    來源標題:海南越冬水鳥調查:5名年輕人會文趕海尋鳥 發現瀕危鳥類 3女2男,5名調查員泡在冰冷的海水裡,肩挎相機,手拿望遠鏡,苦苦尋找越冬水鳥。這是1月16日下午2點,記者在文昌市會文鎮南興村海邊看到的一幕。
  • 「流浪狗」 每天步行20公裡只為了去小鎮睡覺,主人很無奈 !
    : 帶你看旅行 舉報   ▲在美國的一個偏向鄉村,有一隻狗狗成了當地的奇聞,這隻狗有一個主人
  • 濱湖煤礦嚴禁「撇勾延點」
    我的煤炭網>新聞>礦企資訊>濱湖煤礦嚴禁「撇勾延點」 濱湖煤礦嚴禁「撇勾延點」   棗礦集團 發布日期:2014-08-01 10:03:10 新聞歸檔     「員工休息不好就是隱患,讓職工『撇鉤延點
  • 鹽城越冬地首次發現自然繁殖成活丹頂鶴
    近日,無人機在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灘涂溼地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