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語:寫完第一集韓路後,竟然被韓老師圈粉了。在做陳震這一集的素材準備的時候突然有點猶豫,竟然有點想放棄寫他的想法,但又不甘心,沒法,硬著頭皮寫下去吧,誰讓自己是他的粉呢。
陳震簡介
陳震
1982年人,賽車手,知名車評人,微博大V,人送外號「二環十三郎」「蘿蔔哥」。
必殺技:評車,摩託車比賽,倒買二手車
我眼中的陳震
知道陳震是在微博上看了他的作品《越野路書》 ,後來又扒了他的過往。印象中的陳震是個相當低調的人,雖然自己也是個逆襲的大V,但不像韓路那麼愛吹牛逼。當然,這可能也有性格有關,熟悉他的朋友都說他平時也是侃侃而談的那類,只是在不熟人的人面前表現的不愛說話,惜字如金。從他的作品中其實也不難發現,陳震是那種看上去有點高冷的人,很少會在節目裡笑(當然,我並沒見過他,只是很多他熟悉的人這麼說而已)。
其實,如果你不刻意去扒他的往事,你可能怎麼也想不到,陳震是個高中都沒畢業的「程序猿」出身。高中沒畢業是因為自己覺得受不了現有的教學制度(據說有一回上計算機課,老師考核五筆打字,而寫字不按筆劃順序的陳震打了16個「的」交工),而且對摩託車特別著迷,他向父母要錢買摩託車,父母沒給他,然後他就自己退學了。(了解他這段往事的時候我一直在想,陳震得是個多調皮的孩子啊,自己退學估計是父母實在也拿他沒法了吧,乾脆愛怎麼著怎麼著吧)。
退學後的陳震通過寫代碼掙了點小錢,然後開始了他一直著迷的玩摩託車的過程。又據說,他買第一輛摩託車時自己並不會騎,而且花了8000大洋。後來不斷的換了很多輛摩託車,玩摩託車的習慣也一直堅持到了現在。只不過原來是大馬路上玩,而現在成了職業的摩託車賽車手,在專業的賽道上玩。
在車163工作的過程中讓陳震更多的接觸了汽車,然後也就自然的有了從事汽車行業的途徑。開過修車廠,搗騰過二手車,這讓陳震對汽車的了解更深,後面就有了受邀去汽車之家做視頻節目的經歷。在汽車之家工作,陳震一直做視頻的主持,也給他後來自己做遊記做了很好的鋪墊。看過陳震遊記的人都知道,他的遊記做的很細,很精彩,更實用,也對很多想去自駕遊玩的人幫了很多的忙。
「二環十三郎」
其實陳震並不喜歡「二環十三郎」這個稱號。一個是因為很土,另外在陳震看來這並不是一光彩的稱號,更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
2006年2月10日,陳震和朋友打賭,準備用13分鐘跑完車流量非常大的北京二環,結果在西直門橋被提前設卡的警察叔叔給抓了。從此也就有了「二環十三郎」的稱號。當時的陳震也經常和玩車的朋友們這樣飆車,據說十一次都拿了第一。而且陳震火起來也是因為這次飆車事件,畢竟這次事件後很長一段時間都經常被央視等大媒體拿來說事。這樣的免費的宣傳,陳震不想出名都難。
事後,陳震並沒有像一些屌絲因為出名而嘚瑟,而是選擇了正視問題,並承認這樣做其實並不對,也不希望有人再去模仿他。這點要為他點讚,三觀很正。
「而立之年」
而立之年的陳震選擇了低調,專心的去做一名賽車手,一名車評人,一個好父親。過了年輕氣盛的年紀,陳震顯的更不願發聲,更看不見去懟誰,而是做心收了回來,更用心的是做事情。做為陳震粉來說,我們當然更希望他能出更多的作品,車評也好,遊記也罷。去和更多的人去分享汽車帶來的快樂。
前一段陳震去了南極,我們也期待著他南極遊記的作品。
註:此作品為原創作品,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