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網訊(記者 李亞芬)12月18日至22日,2019年中國保山第四屆高黎貢山國際觀鳥節將在保山舉辦,主會場設在保山永昌會堂,分會場設在高黎貢山旅遊度假區百花嶺村。
據悉,此次活動由中共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主辦,以「探秘高黎貢·邂逅明星鳥」為主題,通過舉行國際觀鳥攝影對抗賽;「講扶貧故事」,發布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公約;「美麗高黎貢山」徵文比賽,「高黎貢山鳥類與我的生活」繪畫比賽;國際生態旅遊學術論壇;高黎貢山航拍大賽等五項活動,旨在充分展現和宣傳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展現保山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營造人類與鳥類和諧相處的氛圍,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通過活動強化公眾的鳥類保護意識,尊重自然、珍惜珍愛自然的饋贈,守護好高黎貢山的精靈,同時推動「世界高黎貢山·世界自然遺產」保山旅遊品牌走出去。
高黎貢山鳥 保山市委宣傳部供圖高黎貢山是中國鳥類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鳥類種類多,分布集中,已知分布有鳥類19目58科525 種,佔雲南鳥類總數958種的54.8%、中國鳥類總數1400種的37.5%。其中,有白尾梢虹雉、金雕、黑兀鷲、黑頸長尾雉、血雉、紅胸角雉等40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鳥類,分布有白尾梢虹雉、紅胸角雉、灰腹角雉、紅喉山鷓鴣、山皇鳩、綠喉蜂虎、血雀等野外罕見的鳥類。
高黎貢山鳥 保山市委宣傳部供圖高黎貢山上的鳥類特色鮮明,一是體色五彩斑斕,二是鳴聲婉轉動聽,三是體態變化多端,四是雉類豐富多彩。遊客從山腳往山頂走,可以看到綠孔雀(分布怒江邊),鵪鶉(常見於農地中),進入森林隨處可以看到棕胸竹雞、灰腹角雉、紅腹角雉等形態各異的雉科動物。走上山頂,是血雉與白尾梢紅雉的世界。雉科動物在如此狹窄的地帶高度富集,是生物學上的一個奇觀。
高黎貢山鳥 保山市委宣傳部供圖百花嶺可以說是高黎貢山的一個縮影,是了解高黎貢山的一個窗口。百花嶺景區作為高黎貢山最早開發出來的觀鳥大本營,該區域自然環境保護良好,物種豐富,鳥類區系複雜,迄今共記錄343種,分別屬18目,52科,另4亞科。所錄鳥類總數約佔雲南省記錄鳥類總種數的43.3%。其中,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種類5種,國家二級保護種類33種。這裡每年冬春季吸引著世界各地8萬多的攝影愛好者前來觀鳥,成為雲南現有最經典的觀鳥目的地之一,被譽為「中國的五星級觀鳥勝地」「中國觀鳥的金三角地帶」「飆鳥的最好地帶」。
高黎貢山鳥 保山市委宣傳部供圖1995年,中國第一個農民生物多樣性保護協會——「高黎貢山農民生物多樣性保護協會」在百花嶺村誕生,通過發動群眾參與保護,增強了村民生態環境意識,生態環境逐步變好。漸漸地,村民們從「獵鳥人」變成了「護鳥人」,護鳥帶來了觀鳥產業,「觀鳥經濟」助力群眾脫貧致富。
據了解,百花嶺觀鳥發展至今已有30年的歷史,最開始由本地鳥導帶著拍鳥愛好者、鳥類專家、生態保護者等漫山遍野扛著機器跑,觀鳥產業處於傳統的「野拍」模式。經過多年的探索和改進,傳統的「野拍」模式逐漸步入了體系化、規範化軌道。隨著外來拍鳥的人數增多,鳥塘規模不斷擴大,觀鳥模式不斷成熟,百花嶺陸續形成了「背包、鳥導、餐飲、銷售、民宿、物流」等一系列的旅遊服務,逐漸形成了觀鳥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