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鳥經濟:與鳥類有距離的共處

2021-01-10 中國江蘇網

2017年,管社山莊的觀鳥人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不同,根據國家規定各地的「愛鳥周」時間可以在4月至5月初的某一個星期自行擇定。4月20日至26日是江蘇省愛鳥周,今年的主題是「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

近年來,觀鳥,這項觀察自然狀態下野生鳥類的活動,在無錫的參與者逐年增多。觀鳥雖是小眾愛好,卻已漸成規模。它究竟有什麼魅力,何以成為一種新的時尚?

眾多景區觀鳥季吸引各地「觀鳥客」

2010年,亞太溼地論壇在無錫召開,無錫官方推出一本《走進溼地 與鳥同飛》的圖冊,其中收集到無錫地區的鳥類計有187種。10年後,這個數字已經增到了300多種。無錫動物保護專家謝決明告訴記者,無錫民間拍鳥者拍攝到了大量寶貴的資料。這些數字就是眾多資料的積累,對於無錫這種人口稠密的城市,能發現300多種鳥實屬不易。鳥類是生態環境的重要指徵,近年來,隨著無錫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一些候鳥如白鷺、夜鷺、池鷺長期在此安家,變成了留鳥。

近日,一組叉尾太陽鳥的照片,讓特殊時期宅家的無錫鳥友們「興奮不已」。頭戴鱗狀頂盔,肩披金屬盔甲,常備堅堅尾叉的叉尾太陽鳥成了他們眼中的「明星鳥」。「叉尾太陽鳥是一種以花為食的鳥類,之前無錫根本沒有這種鳥,但隨著綠化的豐富,它也快成了留鳥了,每年都能在黿頭渚、梅園等景區被觀鳥者拍攝到。」正因為鳥類越來越多,「觀鳥活動」漸漸也成了無錫各大景區的熱門旅遊活動,如影視城的紅嘴鷗、梅園的翠鳥,都成了全國觀鳥者眼中的「網紅」,每年有大量遊客慕名前來觀賞,有的景區還以此作為賣點。觀鳥有望從小眾愛好演變為一種新業態,觀鳥經濟已有雛形。

「鳥塘」催生觀鳥產業

已有13年左右觀鳥經驗的「江南」,至今已拍攝到了600多種鳥類。在觀鳥愛好者中,他屬於「外向型」,就是經常在四處觀鳥的那種。為了方便全國各地奔波觀鳥,他加入了好幾個觀鳥群,近年他發現觀鳥正逐漸成為一門生意。「現在特別流行的一個觀鳥名詞,叫『鳥塘』。」「江南」說,「鳥塘」是指一些擁有多種珍稀鳥種的觀鳥勝地,當地並以鳥為媒,發展出旅遊經濟。比如雲南的盈江、百花嶺等地。當地村民原來以狩獵為生,禁獵後他們轉為保護生態環境,當地吸引了不少鳥類,就發展起了觀鳥經濟,為讓鳥兒留下來,他們營造出適宜鳥類生存的環境,並提供鳥兒喜歡的食物。

「鳥兒多了,觀鳥的人群也多了,村子裡就以此謀生,我們每人交50元,就可以到專門的拍攝位上去拍鳥。」「江南」介紹,「鳥塘」賣門票,提供吃住,還發展起農家樂。村子裡幾乎家家戶戶都以此為營生,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產業。觀鳥既讓他們脫了貧,也對生態環境起到了保護作用,甚至一些國外的觀鳥遊客也慕名前來。一些絕佳的拍攝機位甚至賣到了100元。記者了解到,滇西的那邦鎮溼地曾飛來一隻中國境內極其稀有的大型翠鳥——鸛嘴翡翠,從它第一次被記錄到,到最終不幸身亡的197天裡,竟為小小的那邦鎮帶來了50餘萬元的收入。

觀鳥旅遊帶出「鳥導」新行業

「這行有種職業叫作『鳥導』,無錫也有人當過,去外地觀鳥順便兼職下,賺個差旅費。」觀鳥愛好者小王透露,一種新的「職業」已經誕生,「鳥導」都是鳥類專家,他們見過的鳥類至少有上千種,說起觀鳥和鳥類知識來都是如數家珍。「江南」介紹,「在觀鳥群裡的一些鳥導,他們經常會組織觀鳥團,吃住行全包,還提供專業觀鳥服務,你如果是個菜鳥級的觀鳥愛好者,他們會指導你在什麼地方、什麼角度看鳥拍鳥最合適。」即使像他這樣的資深觀鳥者,也離不開鳥導們的指導,從他們那裡會定期收到各地觀鳥的信息,還能學到許多鳥類知識。特別是自然攝影方面,他們往往很精通,可以給予專業方面的指導。有的鳥導精通外語,專門陪外國觀鳥愛好者觀鳥。

「『鳥導』的線路比普通旅遊要貴點,畢竟提供的服務比較專業。」無錫一家旅行社一位「半個愛鳥人」的導遊表示,他也曾帶過隊伍去外地觀鳥,主要負責跟當地的導遊對接,一般四五天線路的費用為四五千,幾乎一天耗資1000元左右,還是挺貴的。

觀鳥除了需要一些鳥類知識外,還需要一套裝備,望遠鏡一般要用進口的,比如施華洛世奇光學望遠鏡,普通的就要5000元以上,好的要兩三萬。單眼相機更是沒底了,一個好的長焦鏡頭,就得要幾萬。

蘇濤是無錫的資深觀鳥愛好者,他常去長廣溪等地觀鳥,他說無錫還沒出現職業觀鳥者,目前的自然生態條件也夠不上建立「鳥塘」之類的觀鳥點。他認為,如果無錫要發展觀鳥經濟,還需要繼續營造對鳥類比較友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引導保護鳥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有關人士表示,無錫景區的觀鳥現象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專業觀鳥經濟,只能說是一種旅遊活動,來的大都是普通遊客,這些鳥兒與人類形成了依賴關係,長期駐留,遊客觀鳥也是來看個壯觀和熱鬧。而對專業觀鳥人士來說,這種觀鳥遠遠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

打造適宜鳥類生活的觀鳥點

梁鴻國家溼地公園、長廣溪國家溼地公園、尚賢河溼地公園、貢湖灣溼地公園、太湖大溪港省級溼地公園、古莊白蕩省級溼地公園、宛山蕩省級溼地公園等地,都是無錫觀鳥圈裡有名的觀鳥點。而讓他們有點遺憾的是,個別觀鳥點因為城市規劃的緣故,逐漸消失了。「在馬山有一個廢棄的魚塘,因微生物比較豐富,吸引了不少鳥,可惜因為要造房子,被填平了。」資深鳥友老李說,這讓無錫的鳥友們一陣惋惜,同樣還有貢湖灣溼地公園以前鳥非常多,因為在公園深處的一些地方是遊人走不到的,容易讓鳥停下來,如今也是不可能了。管社山莊也是有名的觀鳥點,前幾年在全國也小有名氣。但各地趕來拍鳥的人一多,這個觀鳥點「受到了很大破壞」。沈生華獲得國際大獎的作品《鬧春》就是2014年在管社山拍的「紅頭鳥」。後來隨著大批拍鳥客的湧入,觀鳥環境逐漸被破壞。前兩年陽山有個很好的觀鳥點,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白鷺,後來也是因為類似原因如今已很少見到那麼多白鷺了。

「在打造溼地公園時,可以考慮給鳥留一塊地,形成1+1大於2的效果。」謝決明告訴記者,無錫的綠水青山條件優渥,城市打造溼地公園也越來越多,如果在規劃時可以適當地給「鳥」留一塊嬉戲地,為此地多了一處「風景」。隨著觀鳥團體的壯大,也可帶動城市旅遊的產業鏈發展。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發展觀鳥經濟首先就要對本地鳥群鳥種和溼地環境進行充分調查,著力打造適宜鳥類生活的觀鳥點,這種親鳥環境並不是讓市民跟鳥類零距離互動,而是讓他們保持一定距離可以看到更多珍稀鳥種,這也是他們努力的方向。

(巫曉凌 馬晟/文 陳大春/攝)

相關焦點

  • 雲南普洱:白鷳原雞同框 「觀鳥經濟」帶動村民脫貧
    鳥類專家介紹,白鷳和原雞都是雞形目的鳥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通常會因食物和棲息地發生爭鬥,能拍攝到它們和諧共處比較罕見。這裡氣候宜人、森林植被較好,特別是村口40餘株百年古榕樹吸引了眾多鸚鵡和珍稀鳥類在這裡繁衍棲息,加之這裡的村民愛鳥護鳥,近幾年來,通過搭建人工鳥塘,在冬季食物匱乏的時候進行適量投喂,如今這裡鳥類已達200多種,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觀鳥拍鳥。
  • 珍稀白鷳原雞罕見同框 雲南布朗山寨鳥類種數達200餘種
    當地村民通過發展觀鳥經濟,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日前,記者在村民搭建的鳥塘旁,近距離拍攝到白鷳、原雞罕見同框的珍貴畫面。清晨,白茫茫的雲海籠罩著整個芒壩,在一片溝谷雨林地帶,4隻白鷳和1隻原雞正在林間悠閒覓食,據鳥類專家介紹,白鷳和原雞都是雞形目的鳥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通常會因食物和棲息地發生爭鬥,能拍攝到它們和諧共處極為罕見。
  • 珍稀白鷳和原雞罕見同框 思茅布朗山寨鳥類種數達200餘種
    清晨,白茫茫的雲海籠罩著整個芒壩,在一片溝谷雨林地帶,4隻白鷳和1隻原雞正在林間悠閒覓食,據鳥類專家介紹,白鷳和原雞都是雞形目的鳥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通常會因食物和棲息地發生爭鬥,能拍攝到它們和諧共處極為罕見。據中國科學院哀牢山生態站實驗師羅康介紹,原雞和白鷳在一起活動,說明它兩個喜歡的棲息地比較一致。
  • 2019保山第四屆高黎貢山國際觀鳥節即將開幕 觀鳥經濟逐漸形成產業...
    ,通過活動強化公眾的鳥類保護意識,尊重自然、珍惜珍愛自然的饋贈,守護好高黎貢山的精靈,同時推動「世界高黎貢山·世界自然遺產」保山旅遊品牌走出去。高黎貢山鳥 保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高黎貢山是中國鳥類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鳥類種類多,分布集中,已知分布有鳥類19目58科525 種,佔雲南鳥類總數958種的54.8%、中國鳥類總數1400種的37.5%。
  • 玉帶海雕首次現身雲南青華海溼地 鳥類總數增至236種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市民生態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鳥類在此停留棲息。據了解,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今年新監測到的鳥類有64種,鳥類總數增至236種,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3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2種。鳥類種群數量的增加,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和攝影愛好者來此觀鳥、拍鳥,也帶動了觀鳥經濟的發展。
  • 蠡湖溼地公園完成首次鳥類調查 24種鳥類不用望遠鏡就能觀賞
    昨日獲悉,無錫市最大的國家級溼地公園——蠡湖國家溼地公園剛完成首次鳥類調查,並將通過3到5年時間逐步摸清動植物「家底」,評估生態保護成效,加強對溼地公園生物多樣性、尤其是本地物種的保護。調查選取了溼地公園內渤公島、寶界湖濱、長廣溪、金城灣4個具有代表性的區域進行,用一年時間,共記錄到鳥類16目47科136種,其中包括鶚、林雕、鳳頭鷹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2種。
  • 湖城銀川 人鳥和諧共處
    近年來銀川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上百個湖泊、溼地公園吸引大批鳥類在這片土地上安家,繁衍生息,湖城銀川成了候鳥的天堂。今天,本報推出「安家」銀川系列報導之三「和諧篇」,用一幅幅精美圖片呈現出人鳥和諧共處,共享幸福生活的美好畫卷。銀川這座宜居的城市被稱作「塞上湖城」,這裡的人們臨水而居、依水而行。
  • 易危鳥類「安家」!增城城市客廳上演「千鳥歸巢」
    大洋網訊 在增城,距離熙熙攘攘的萬達商圈、地鐵口只有2公裡處,一座巨大「鳥巢」——聖皇洲江心小島,坐落於增江河上、雁塔山下。四面環水的生態綠洲,是增城的城市客廳,「千鳥歸巢」的盛況常年上演。今年6月,增城區愛鳥協會會員在增城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仙八色鶇,該鳥類十分珍貴,全球不到一萬隻,已被確定為全球性易危鳥類。
  • 為見它,各地鳥類攝影發燒友都來了!
    近日,中國鳥網籤約攝影師、德陽觀鳥愛鳥協會志願者羅義華在旌湖清晰拍攝到藍胸秧雞,他在朋友圈分享之後,受到了全國各地鳥類攝影發燒友的關注。9月1日,來自全省各地的眾多鳥類攝影發燒友們頂著烈日,齊聚在我市旌湖北公園邊拍攝珍稀鳥類——藍胸秧雞。
  • 人與野生動植物應和諧共處
    他指出,上海幾年前就制訂了一批野生動植物保護區的規劃,有些規劃已經得到很好的落實,特別是位於全球鳥類三大遷飛路線中端的上海東灘、九段沙自然保護區,對鳥類及其棲息地的保護所取得的成就為世人矚目。「眾所周知,對待野生動植物的態度,已經成為現代文明的重要衡量尺度。所以,上海所做的這一切都向世人證明: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正在建樹高度的現代生物文明、生態文明。
  • 鳥類成為遷徙距離最遠的動物,只因它們擁有別樣的飛行能力
    各種各樣的鳥類以不同的方式遷徙,它們幾乎佔有了所有的遷徙之最。毫無疑問,鳥類因為具有飛行能力,讓它們成為遷徙距離最遠的動物。這有什麼好處呢、—它們每年都可以比其他生物享受到更多的陽光,因為它們在北極附近度過北半球夏季,在南極洲附近度過南半球夏季。
  • 這裡是「鳥類天堂」
    白眼潛鴨、紫水雞、牛背鷺隨著一系列湖泊保護治理措施的實施以及杞麓湖國家溼地公園建設的推進杞麓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昔日難得一見的珍稀鳥類紛至沓來杞麓湖國家溼地公園已然成為鳥類快樂生活、快活遊戲、快意棲息的天堂
  • 山鷦鶯現身雲頂山刷新廈鳥類新紀錄 生態保護有成效
    上周末,它剛剛被觀鳥愛好者在同安雲頂山發現,成為我市有記錄的第387種野生鳥類。接下來,我們就去認識一下這種可愛的小精靈。  廈門市觀鳥協會秘書長 陳躍生:當時上去的時候,就聽到一個比較不熟悉的聲音,以我們的經驗,可能會有一些不是那麼常見的鳥會出現,所以我就循著,在灌木叢裡面找了半個多小時,後面就發現了山鷦鶯的身影。
  • 撿到鳥類怎麼辦?
    讓野保120救援手把手教您怎麼做~一般來說健康正常的野生鳥類是不會被人類撿到的能夠到人類手中的那一般是樹上掉落的幼鳥和出現了問題的鳥類需要我們人類伸出援手來幫助它們,每年的五月至七月是鳥類繁殖的時期,這個階段有很多幼鳥在學習捕食和飛翔的本領,如貓頭鷹等部分鳥類是夜行動物,白天的行動能力相對較差,因此會不時地從巢裡或樹上掉落到地上。
  • 如何讓貓狗和平共處,主人應該怎麼做?
    如何讓貓狗和平共處,主人應該怎麼做?經常聽人說,貓和狗在一起就打架,千萬不可以讓它們共處一室。但很多人家裡養了狗,還想養一隻貓,如何讓這對冤家對頭能夠同住一個屋簷下呢?事實上,貓狗同居可不是天方夜譚,只要做到了以下幾點,汪星人和喵星人同樣可以和平共處,而不是貓飛狗跳。如果讓貓狗一起生活,首先我們要了解有些貓狗是天生不合適混養的。譬如訓練來參加賽跑或者打獵的大型犬,它們會把同居夥伴當成追逐和捕獵的對象。同樣,有些品種的貓也不適合和其他動物同居。譬如暹羅貓。
  • 鳥類也應保持社交距離!德國逾11000例藍山雀染肺炎病死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自2020年3月初以來,德國多地(特別是西部地區)發現有11000多隻藍山雀(Blue Tit)突然死亡或患病。藍山雀是一種羽毛顏色靚麗的小鳥兒,常常有藍、黃、白、綠混合的絢麗毛色,是歐洲一些國家許多老百姓的後院常客之一。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園子多隻藍山雀覓食。許多人在後院花園裡設置了餵食站,享受觀鳥和餵鳥的樂趣。
  • 三江源鳥類再添生態「安居房」
    三江源鳥類再添生態「安居房」 2020-07-26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