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普洱:白鷳原雞同框 「觀鳥經濟」帶動村民脫貧

2021-01-08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現在正是雲南省普洱市芒壩布朗山寨的觀鳥旺季。日前,記者在村民搭建的鳥塘旁近距離拍攝到白鷳、原雞同框的畫面。

       清晨,白茫茫的雲海籠罩著布朗山寨,在一片溝谷雨林地帶,白鷳和原雞正在林間悠閒覓食。鳥類專家介紹,白鷳和原雞都是雞形目的鳥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通常會因食物和棲息地發生爭鬥,能拍攝到它們和諧共處比較罕見。

       芒壩布朗山寨地處瀾滄江東岸,位於糯扎渡自然保護區邊沿。這裡氣候宜人、森林植被較好,特別是村口40餘株百年古榕樹吸引了眾多鸚鵡和珍稀鳥類在這裡繁衍棲息,加之這裡的村民愛鳥護鳥,近幾年來,通過搭建人工鳥塘,在冬季食物匱乏的時候進行適量投喂,如今這裡鳥類已達200多種,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觀鳥拍鳥。

       據了解,茨竹林村有越來越多的村民當起護鳥人,一起發展「觀鳥經濟」。目前,有6戶建檔立卡戶20人在「觀鳥經濟」的帶動下脫貧致富。

相關焦點

  • 珍稀白鷳原雞罕見同框 雲南布朗山寨鳥類種數達200餘種
    當地村民通過發展觀鳥經濟,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日前,記者在村民搭建的鳥塘旁,近距離拍攝到白鷳、原雞罕見同框的珍貴畫面。清晨,白茫茫的雲海籠罩著整個芒壩,在一片溝谷雨林地帶,4隻白鷳和1隻原雞正在林間悠閒覓食,據鳥類專家介紹,白鷳和原雞都是雞形目的鳥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通常會因食物和棲息地發生爭鬥,能拍攝到它們和諧共處極為罕見。
  • 珍稀白鷳和原雞罕見同框 思茅布朗山寨鳥類種數達200餘種
    日前,記者在村民搭建的鳥塘旁,近距離拍攝到白鷳、原雞罕見同框的珍貴畫面。清晨,白茫茫的雲海籠罩著整個芒壩,在一片溝谷雨林地帶,4隻白鷳和1隻原雞正在林間悠閒覓食,據鳥類專家介紹,白鷳和原雞都是雞形目的鳥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通常會因食物和棲息地發生爭鬥,能拍攝到它們和諧共處極為罕見。
  • 村民撿回4個鳥蛋孵出白鷳 當寵物飼養被查獲
    【村民撿回4個鳥蛋孵出白鷳 當寵物飼養被查獲】2月26日,雲南普洱,@寧洱森林警察 在一村民家中查獲4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鷳,以及斑鳩、八哥。村民介紹,4隻白鷳是從地裡撿回的鳥蛋孵出來的,因為喜歡,當作寵物養了起來。因涉嫌非法馴養繁殖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對李某作出行政處罰,並沒收其圈養的野生動物。
  • 原雞、白鷳、山鷓鴣 海南這些特色雉類你可能沒見過
    有學者指出,原雞可能是家雞最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祖先。但其馴化過程一直存在爭議。  作為家雞的「遠祖」,原雞與家雞相似,只是體型偏瘦而長,在雲南、廣東、廣西南部和海南都有分布。紅原雞 陳慶 攝  資料顯示,早期原雞的棲息地與人類刀耕火種的生活方式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向次生林演替的荒廢空地,耕種後的稻穀、木薯、草籽、各種種子和水果等,為原雞提供了棲息地和食物來源。它們喜歡在灌木叢中活動,而且一般是幾隻結為一群,很像一個「家族」,到處遊蕩。
  • 原雞、白鷳、山鷓鴣海南這些特色雉類你可能沒見過
    有學者指出,原雞可能是家雞最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祖先。但其馴化過程一直存在爭議。  作為家雞的「遠祖」,原雞與家雞相似,只是體型偏瘦而長,在雲南、廣東、廣西南部和海南都有分布。  資料顯示,早期原雞的棲息地與人類刀耕火種的生活方式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向次生林演替的荒廢空地,耕種後的稻穀、木薯、草籽、各種種子和水果等,為原雞提供了棲息地和食物來源。它們喜歡在灌木叢中活動,而且一般是幾隻結為一群,很像一個「家族」,到處遊蕩。
  • 石磧白鷳圖
    當天,他就把這組鳥兒的照片發到微信朋友圈,很快便有鳥類專家告訴他,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國白鷳。這在石磧村常見的鳥竟然是「國寶」!這讓吳葉生非常興奮。吳葉生是個愛琢磨的人。組織上讓他到石磧村來,任務自然是脫貧攻堅。石磧村全村6個村民組632人,貧困戶18戶53人,山深林密,交通不便。其中一個倒塢裡村民組,近70戶分居在山坳兩邊,2018年才通車。
  • 雲南保山讓觀鳥經濟插上致富「翅膀」,帶動當地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財經《天下財經》)進入12月,雲南保山市的高黎貢山迎來了觀鳥旺季,觀鳥經濟也為當地群眾插上了致富的「翅膀」。隨著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來到這裡,當地村民保護鳥類的意識有了明顯提高,他們當上了嚮導,帶領遊客觀鳥、拍鳥。觀鳥嚮導侯體國:(以前)我們就是種點莊稼、打點鳥兒,現在我們村民看到了觀鳥拍鳥帶來的效益,個個都養成了愛鳥護鳥的好習慣。
  • 觀鳥經濟:與鳥類有距離的共處
    眾多景區觀鳥季吸引各地「觀鳥客」2010年,亞太溼地論壇在無錫召開,無錫官方推出一本《走進溼地 與鳥同飛》的圖冊,其中收集到無錫地區的鳥類計有187種。10年後,這個數字已經增到了300多種。無錫動物保護專家謝決明告訴記者,無錫民間拍鳥者拍攝到了大量寶貴的資料。這些數字就是眾多資料的積累,對於無錫這種人口稠密的城市,能發現300多種鳥實屬不易。
  • 男子將山上發現鳥蛋拿回家孵出4隻白鷳 警方:非法飼養涉嫌違法
    雲南網訊(記者 趙黎浩 通訊員 楊東 畢曉東)雲南普洱江城縣一養殖場的鬥雞在孵蛋時孵出了白鷳,這讓養殖場主十分意外,然而由於非法飼養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近日,當地森林公安民警對其進行了查處。鬥雞如何孵出白鷳?
  • 普洱:全國勞動模範李娜倮——把幸福吉祥帶給拉祜同胞的快樂天使
    李娜倮的家位於雲南省瀾滄縣酒井鄉勐根村老達保村民小組,距瀾滄縣城約40公裡,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山區貧困村寨。作為老達保拉祜文化的代言人,李娜倮這個普通的拉祜族農家婦女,既沒有上過音樂學校,也沒有受過一天的專業訓練,卻憑著對民族音樂的摯愛,用她那雙勤勞的雙手譜寫出了一首首朗朗上口的歌曲,讓深山裡的拉祜族文化走進大眾視野。
  • 2020年普洱榮譽榜:60個亮點寫就普洱「高分答卷」
    11月14日,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瀾滄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標誌著9個貧困縣全部摘帽,60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普洱徹底消除了延續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具有時代特徵和普洱特色的脫貧工作委員會、新時代農民講習所、深度貧困人口培訓中心、「賓弄賽嗨」民族團結互幫互助機制、瀾滄攜手中國工程院深化科技扶貧等做法和經驗得到國務院扶貧辦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人民日報內參、央視新聞聯播等作了深入報導,湧現出「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西盟佤族自治縣、「時代楷模」朱有勇、「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李娜倮等一批先進典型。
  • 100項榮耀見證普洱時代風採
    「本能」——雲南鎮沅以精準培訓促脫貧》的典型事例,在國家人社部公布的60個典型事例中點讚達到130萬餘次,排名全國第一,創造了一個新的「普洱奇蹟」。會上,西盟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西盟縣以「村民小組脫貧工作委員會」為載體,走出了一條脫貧攻堅與基層黨建、鄉村治理有效融合和貧困群眾精神與物質「雙脫貧」「雙摘帽」的新路子,受到各級領導、各界人士和各大媒體的充分肯定和廣泛好評。
  • 脫貧攻堅中的「景谷綠」
    同時,景谷縣通過建立「4+N」產業扶持模式,抓龍頭企業帶產業振興,鼓勵支持龍頭企業與各鄉(鎮)、村開展訂單化農業生產合作,打造果汁飲品全產業鏈,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扶持、培育的「普洱景谷多上果汁飲品有限公司」成為國內一流、雲南省最大的現代化食品工廠,2019年全年生產果汁原漿1.3萬噸、果汁飲料3萬噸,實現產值1.35億元,帶動3000餘戶農戶增收致富。
  • 心心念念,我終於見到生存大師原雞了
    但原雞不同,兩年三次雲南,盈江、瑞麗、那邦,走遍了這裡所有的原雞生境,連一個影子也不曾撞見。2018年2月,你若身在海南坡鹿保護區,在黃昏時分,在你的四周都能聽到原雞的叫聲(這裡的原雞是一個亞種,又稱白耳原雞),甚至從你的眼前跳過或飛過,但你卻無法快速按下過一次快門,哪怕是一張模糊的圖片。
  • 福建三明:一隻折翼白鷳和一個村莊的起飛
    楊美林手執長竹柄的糧罐,把穀子和玉米點在樹幹和巖石上,兩隻白鷳翩然踱步而出,隨著點食路線展翅啄食。相機咔嚓聲立即密集響起。 折翼白鷳與「深山喚鳥人」 白鷳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別處不常見,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卻成群結隊闖入攝影家鏡頭。
  • 六頭非洲白犀牛雲南普洱開始重建種群新生活
    【解說】3月31日,經過一天一夜的裝籠運輸,六頭非洲白犀牛終於順利抵達它們的最終目的地,雲南普洱國家公園。這是滅絕80年後,雲南普洱再次有犀牛活動的開始。  原本有七頭犀牛要從雲南野生動物園運輸到普洱國家公園,但由於一頭難訓的犀牛在經過工作人員十幾個小時的誘導和努力後,仍然沒有進入籠子,不得不暫時放棄,擇機再送,最終只有六頭犀牛運輸到普洱國家公園。
  • 職業村支書劉曉金養羅氏沼蝦 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發展村集體經濟出實招   確保脫貧不返貧  設施齊全的村委會辦公室、乾淨整潔的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四通八達的村道路……如今的幸福橋村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雖然已經全部脫貧,但防止返貧的任務依然示十分艱巨。」劉曉金說。  2019年,為了帶動村民致富,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水產養殖專業的劉曉金經過多番考察後,以集體經濟入股的方式流轉土地57畝,在幸福橋村建立起了羅氏沼蝦養殖基地。   劉曉金告訴記者:「發展集體經濟,就是為了起到示範作用,帶動村民共同致富。羅氏沼蝦對養殖技術的要求不高,適合粗放的稻田養殖,且市場潛力巨大。」
  • 白鷳日記
    下午4.30我們車先往外出去,當我們看到查灣第一個點有三五隻白鷳在活動,我就很興奮,但我們決定從外面往裡面餵食,當我們到達八腳嶺竹園時,看到對面我們餵食點有十來只白鷳在那裡活動,忍不住拍了一段視頻,怎麼這麼多啊,都在等我們餵食嗎?當我們去三板橋的時候,對面樹木裡的白鷳已經在那裡等候。
  • 雲南紅河州在脫貧攻堅中幫到點子上扶到根子上
    雲南紅河州在脫貧攻堅中幫到點子上扶到根子上 原標題:   「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責任、最大的機遇、最大的事業。」紅河州委、州政府堅定有力地發出了「精準脫貧,務實脫貧,不落一人」的動員令。  初夏,雲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採訪組走進紅河的村村寨寨。在脫貧攻堅最前線,一個個新氣象、新變化令人振奮。
  • 中國雲南普洱精品手衝咖啡豆 小粒咖啡品種 卡蒂姆咖啡品種
    提起雲南普洱,相信不少小夥伴都會第一時間想到普洱茶。除了普洱茶,近年雲南的咖啡也逐漸有了新趨勢,慢慢走進了精品咖啡豆行業。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雲南普洱咖啡。普洱有三寶:普洱茶、咖啡和石斛,作為三寶之一的咖啡,在世界範圍內已頗具名氣,全市種植面積達77萬畝,年產量約5.4萬噸,位居雲南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