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約朋友去逛古玩城,在一家茶樓中聊天,剛好聽到兩位資深和田玉玩家的辯論,期間雖然有太多唇槍舌劍,甚至是人身攻擊,一時間也陷入面紅耳赤的抬槓拌嘴,但有些內容對於咱們日常購玉也可作為警醒與參照,在此且摘錄下來與同好諸君分享,只是將二人姓名以「小微」和「老實」為替代,便於理解,也可保人隱私。
小微:我喜歡在網上看玉買玉,最主要還是因為每天足不出戶,躺在床上就可以看直播,買東西,學知識,撿漏,省時省力還省錢。
老實:你還是給我省省吧,你那天天看手機能學到啥?周末到實體店來,是得耗費個一天半天的時間,但我就能看著新鮮玩意兒啦,又可以和老闆那學到些知識掌故,真正搞收藏能整天泡網絡麼?你看哪個不是親自去博物館看實物,哪個拍賣會又是只通過網絡完成預展和拍賣的?
小微:您是歲數大了,沒跟上時代,我們天天在網上拍東西,而且經常有人花幾萬、十幾萬買個籽玉,就昨個兒晚上,我還花兩千買了個小玉佛呢!您說自己到人家店裡聽老闆講會兒故事就漲知識啦?你那是聽他們裝神弄鬼忽悠你去啦。
老實:誰說我跟不上時代啦?你手上那幾個直播APP我都下過,那些主播噴子的言論我都聽過,驢唇對不上馬嘴,還什麼老鐵666,他們還少給你加濾鏡看仙圖,餵藥吃,洗腦啦?過去講叫眼見為實,現在讓你們這手機拍照鬧的,所有東西要上手,才能看出玩意兒的真假。先不用說別的,你小子用網絡相過幾回親了?上回你不還說:「照片兒看得想犯罪,見了真人想後退嗎?」手機這東西,看圖片不靠譜。
小微:真沒想到,老爺子您還挺潮啊!說良心話,起初那些主播說啥我就信啥,但吃了幾回虧,上了幾次仙圖的當以後,我現在也是分析著聽他們的忽悠,但您說這古玩城裡,不也都是大忽悠加大騙子嗎?有幾個真的是飽學宿儒、文物鑑定大家到這兒開店的?
老實:你要這麼說呀,還是有點兒道理,我也和你好好說道說道,這古玩玉器店裡肯定是假的多,真的少,這不才練你的眼力麼?沙裡淘金才見你小子的真本事,而且玉器不像古玩,你真打了眼,是可以堵著他店門口找後帳的。你的網絡呢,一拉黑啥都幹不了,你知道賣你東西的那人長什麼模樣?太虛無縹緲了。
小微:這您就不懂了,很多網絡平臺可以退貨,而且可以給他差評啊。
老實:我不懂?!實話告訴你吧,我也從網上買過這東西,你看這手鍊就是。
說著老頭兒從手上擼下一條漆黑的手串放在桌上。這就是前些天我從那個最出名的W拍堂上買的,看的時候賣家吹得天花亂墜,拍胸脯子說:不對就包退。可這東西一上手我就知道它不是墨玉,再找人一看,連新疆的都不是。可是要退貨的時候就開始跟我墨跡啦,讓我去做證書,可人家檢測實驗室說成分和所有珠寶玉石都對不上,就是黑色大石頭,出不來證書。那賣家說我不能證明它是啥東西,就不給退。就這麼著,我也只好吃個啞巴虧,你說你這網絡坑不坑人?
小微:說實話,像您上的這種當我也曾經上過,而且還不止一次。可實體店裡的東西能比這強多少呢?玉器比核桃、瓷器、字畫還強點,還有個靠譜的實驗檢測。您看看這一古玩城就上百家店,全國這樣的古玩城恐怕得有個千八百家吧,那麼多古董,哪來的?要不是新做的,就是你們這一代破四舊的時候沒賣力氣。
見這爺倆兒爭論火藥味漸淡,參玉不禁要出來打個圓場:其實您二位講的這些都對,玉器行亂,那古玩行更亂。這實體店裡的假貨多,可網上就更多啦。但你們發現沒有?現在這不少實體店沒事也都發個朋友圈,而稍有實力的網上商家也都會租個店鋪了。
咱們僅靠他們的傳播和銷售途徑去區分二者,現在看,意義不大。但從實際情況上說,對經營珠寶玉石的店鋪,也確實缺乏監管。那網絡商家,就自然更加肆無忌憚了。作為咱們這種買家,最好的避免吃虧上當的做法就是多讀些好書,用科學的準繩去審視,那些鑑寶類的電視節目、直播上和實體店家口中的知識信息,並且要經過長期的跟蹤對照,看他們的言行中是否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再判定這個人究竟可靠與否,同時也鑑定出他賣的東西是真是假,這樣才能最終撿到漏。
至於是從網上買,還是從實體店裡買,這就和我們當年面對網戀一樣,網絡上可靠性必然更低,但它終歸也只是個認識的途徑而已,真要談婚論嫁,那還是要經過長期的接觸了解。還是那句老話「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別你前腳剛買了資深和田玉專家的籽玉,一轉眼他就去賣面膜乳膠枕了,那才是交了智商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