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體字聖黃自元間架結構92法有其可取之點也有美中不足之處

2021-01-08 田英章歐楷視頻字典

本文由硯田書院學習筆記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黃自元是有清一代著名書家,善歐書,被譽為字聖,其書法剛健舒展,工整美觀。他根據漢字結構的規律,總結提出了九十二種漢字結體的書寫方法,極大地豐富了漢字間架結構的理論,為後人進行漢字間架結構理論的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鑑的寶貴經驗,是一部較完整的楷書間架結構專著,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九十二法講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每法書有相應的四個字例,其規律用口訣形式以小楷書之,其點畫清晰均勻,字形布局嚴謹,堪稱楷模。如此圖文並茂,使學習者易於掌握漢字結構的特點,便於操作和提高學習效率,對廣大書法愛好者自習書法有較大的裨益。

但九十二法也有美中不足之處。第一,九十二法中有些法則多有重複。如「天覆者凡畫皆冒於其下」,「地載者有畫皆託於其上」,「橫擔者中畫宜長」,「上佔地步者聽其上寬」,「下佔地步者任其下闊」,「中間佔者中獨雄」,「蓋下之法撇捺宜均」,「趁下之勢左右相稱」,這些法則均說明一個字上中下不能寫成寬度一致,要麼上寬,要麼中寬,要麼下寬,才顯得靈活多樣,因此可用「突出主筆」四字概括。又如「讓右者右伸左縮」,「左右有直宜左收而右展」,「左撇右直須左縮而右垂」,「左旁小者齊其上」「左豎不嫌短右豎不嫌長」,這些法則可用「左緊右松」四字概括。再如「讓左者左昂右低」,「右邊少者齊其下」等。諸如此類重複之法還有不少,導致條款過多,複雜難記。

第二,有的法則不屬間架結構研究的範疇,而屬基本筆畫形態的內容。如「勾努法其身不宜曲短」與「勾衄法其勢不可直長」,此兩法都是指橫折勾或橫斜勾的寫法,且在九十二法中此兩法的八個字例也看不出有什麼不同的區別。又如「縱腕宜曲勁」,「縱戈之法最忌力弱身彎」,「橫戈不壓曲」等法也是純屬點畫形態的寫法。

第三,某些法則不明確甚至少數論斷還有錯誤。如「雙人旁字準此」,諸如以「準此」為法者就有十條。「準此」即「象這樣」之意,這些「法」,都沒有給學習者一個明確的答案。又如「當懸針而垂露則無韻」,「當垂露而懸針則無力」。這兩法沒有告訴學習者,什麼地方用懸針,什麼地方用垂露。根據漢字書寫習慣和造型規律,左邊豎畫必用垂露,中間和右邊豎畫可用懸針,有時也可用垂露。再如「下畫宜微長以承右豎之末」,此法說的是如「口」等此類字,最後一筆橫畫應穩長一些,使能託其右豎,保持體勢連接。實際上,並非如此,就拿九十二法中此法的四個字例「口」、「曰」、「田」、「由」來看,下橫並不長,也沒有託住右豎,可見本身的理論與實例也不一致。「左旁小者齊其上」和「右旁小者齊其下」這兩法有明顯的錯誤。此兩法應改為「左旁小者中偏上」,「右旁少者中偏下」。這才合乎重心平穩之規律,實際上九十二法中這兩法的字例也並未「齊其上」和「齊其下」。另外,九十二法歸類欠系統欠科學。

黃自元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有其可取之點,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等原因,卻也有它的不足之處。我們學習和借鑑九十二法時,應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採取批判繼承的方法。

相關焦點

  • 書法國展上的歐體楷書,為何更青睞小歐?
    12屆國展上的柳體楷書作品以十二屆國展為例,就有多件歐體作品,尤其是歐陽詢的行書風格的作品比較多。作為楷書,歐體風格的也有好幾件。12屆國展明顯取法歐陽通的作品歐陽通是歐陽詢的二字,其楷書得歐陽詢親傳,自然具有乃父楷書的骨力洞達的面貌,但也有不同之處。
  • 練字有規律,掌握間架結構「黃金規律」,就像套公式,屢試不爽
    上一篇文章我們總結分析了硬筆書法楷書間距結構規律「橫筆等距」橫筆等距黃金規律尤為重要,黃自元和田英章都總結過,這篇最完整深受硬筆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和好評,今天我們一起總結另一個重要間架結構規律「豎筆等距」,這2條規律是硬筆書法最為重要也是使用高頻最好的,熟練運用能讓字立馬有所改觀
  • 楷書間架結構大全(建議收藏)
    書法是一種造型藝術,字寫得是否好看,關鍵在於造型美不美。而每一個字的造型,主要是通過間架結構的安排去實現的。「一字之法,貴在結構」,「結構有道,則字無不佳」。所謂「間架」、「結構」,就是指每個字的組織形式和構成方法。
  • 書法-何為「間架結構」,間架結構分類詳解
    某些間架結構和圖畫布局有時候是吻合的一.間架結構的定義間架結構是書法的兩大要素之一,亦稱:結字或結體布勢,指的是筆畫之間的合理搭配和有機組合,也就是指每個字的組織形式及將其美化的構成方法。其用以說明按照歷代書家開闢出來的途徑和美術圖案構成的法則,也是寫成工整美觀的楷書所必需的方法。當然,不同的書體或者流派有不同的結構法則,然而仔細觀察,卻又發現各種書體的內在神韻、法則、規律又是那樣的相似。其實,楷書結構各個流派均大同小異,所有區別在於筆畫形態和其書寫方法。
  • 如何正確練筆畫、偏旁部首、間架結構
    童子功就是基礎中的基礎。書法是筆法、筆勢和筆意三個部分組成,筆法和筆勢是屬於技巧方面,算是書法的基礎,而筆畫、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等則是基礎中的基礎,正確地練好童子功就是通過科學的方法練好以上這些。一、筆畫漢字是由筆畫組合而成的,學好筆畫掌握其角度、長度、輕重、快慢等變化是寫好字的基本要求。學習筆畫,可以通過「永字八法」來學習,下面我有整理了一份常用筆畫的圖表,採用永字八法和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歸納的,如下圖:1、點點筆畫按照角度等可分為常用的:左點、右點、啄點和撇點,底下並配上例字作說明。
  • 書法技巧:間架結構書法動態圖教學 值得收藏
    不知愛書法的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觸自己也練習書法有幾年的功底,不說能超越某位大師,可為什麼就是沒有古人寫的好看呢?我覺得古人的字這麼好看是因為他們比較注重這兩點:1、用筆。2、字形,字形就是結構之法,也叫間架結構,也叫結體之法。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二組書法動圖看看,那些寫的好看的字是怎麼煉成。
  • 原來毛筆有這麼多字體?想要快速入門的同學看過來!
    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體較籀文容易書寫。2、隸書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 寫好中國字 做好中國人
    在這樣的大潮之下,作為教師如何讓學生熱衷寫好漢字,並能從中體會漢字的「真善美」,從而把幾千年的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傳承下來呢?寫字要寫得正確,寫得好,關健在用心。用心是一個悟的過程。教會學生發現和欣賞漢字本身所具有的美感,真正做到用心去悟字。首先,讓學生認識漢字結構的「真性情」。漢字的線條富有變化,結構勻稱,它猶如人的眼睛,能敲擊人的心靈,震撼人的魂魄。
  • 沈尹默告誡書法愛好者:間架結構是死的,掌握筆法才能成書法家
    一般書法愛好者學習寫字,都喜歡從間架結構入手,而不是從點畫上去下功夫。這種學習方法,由來已久,因為按照傳統書論,這是一種便捷方法。古人通常更重視字的整體結構,認為「先學間架,間架既明,則學用筆」(馮班《鈍吟書要》)。
  • 硬筆書法怎麼練歐體字?一份資料從筆畫到字帖,建議收藏學習
    歐陽詢的字,它第一眼給人的一個印象就是:消瘦、呆板。但是,你持續的練習下去,你會發現歐體字它不只是消瘦,而是相當的粗重。其實歐體字是有粗有細,粗細交替,互相輝映,形成了無限的妙趣。歐體字在「險絕」和「平正」,這兩者的辯證統一,是非常成功的。因此,我們在學習歐體字的時候,並不是靠時間的延長,埋頭去練就能學好的,而是要多動腦筋,在沒有把握下筆的時候寧可不寫,多花時間在讀帖上面,一定要做到「意在筆先」。
  • 「大而化之之謂聖」
    ——《孟子·盡心上》  「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孟子·盡心下》  孟子崇拜聖人。他一再頌揚古代聖人的高尚品質和豐功偉業,同時對聖人何以為聖人進行理論上的思索,作出了具有開創性的結論。上引節選文字即是。  前一章之「君子」,非一般意義的君子,而是「聖人」。
  • 農村興起「大棚養豬」新模式,有啥可取之處?看完明白了!
    這種新型養豬模式到底有啥可取之處呢?今天我們簡單的討論一下! 首先,大棚養豬造價低! 作為農村散戶來說,資金不寬裕,自然要量力而行!大棚養豬初期投入成本低,建設安裝周期短,可以短時間內投入養殖!並且,隨著,國家支持養豬,養豬用地作用農用地管理,也方便了養豬戶辦理手續的流程!
  • 唐人楷書《大字陰符經》的點畫用筆與結構
    張懷瓘《玉堂禁經》用筆法永字八法云:勒不得臥其筆。用筆須挺利勁健。寫橫畫執筆手指須鬆緊適度,注意訓練指實掌虛,掌豎腕平。掌豎,腕發力沉著,腕平方能氣力勻平。若掌不豎,既使腕平,點畫無堅緊細密潤澤之力,若腕不平,點畫宜現欹側之勢。3、豎畫陰符經豎畫直中有曲,下筆法與蘭亭接近。蔡邕《九勢》中云:橫鱗豎勒之規。
  • 怎樣把硬筆字練成書法
    硬筆字比毛筆更有實用意義,對工作、生活、修身養性都有益,尤其在鍵盤時代,誰若能寫手漂亮硬筆書法足以羨煞旁人,若用一手漂亮字給心愛的妹子寫封情書那還得了? 但想要讓硬筆字成為書法,就要有書法的要求。
  • 「間架結構指南」:左中右結構篇
    所謂「左中右結構」的字就是指由左、中、右三個字部組合而成的字。橫向字部較多,所以在書寫時特別容易將這個結構的字寫寬了,寫散了。所以我們在這裡先提出左中右結構的總體原則:① 三個字部要安排的緊湊,各個字部儘量書寫的窄瘦一些,避免整體的字形過寬;② 注意字部、筆畫之間的穿插避讓,做到和諧有序;③ 各個字部的長短、寬窄往往不盡相同,在書寫時也不要寫的一樣大小過於死板,還是要注意整個字的美感。接下來我們根據左中右結構的不同表現形式大體分為四個類型,分別是左中右相等、左窄中右寬、左中窄右寬和中窄左右寬四種類型。
  • 什麼是書法中的「蘭葉撇」?它與「柳葉撇」有無區別?
    撇畫一般處於一字的左側,它活潑舒展、出鋒勁健、風韻瀟灑、遒勁有力,是一種美觀且重要的筆畫,直接關係到字的重心和神態。撇畫之中,經常會見到「蘭葉撇」一詞。其出處,似最早見於《書法正宗·點畫全圖·撇法》,作者清代四庫全書篆隸總校蔣和說:「蘭葉撇,撇有宜以尖接者,如『未』、『東』之類。」
  • 黃庭堅論書 ‖ 字中有筆,如禪家句中有眼~
    餘嘗以右軍父子草書比之文章,右軍如左氏,大令似莊周也。由晉以來難得脫然都無風塵氣似二王者,惟顏魯公、楊少師仿佛大令爾。魯公書今人隨俗多尊尚之,少師書口稱善而腹非也。欲深曉楊氏書,當如九方皋相馬,遺其玄黃牝牡乃得之。—《跋法帖》餘嘗評書,字中有筆,如禪家句中有眼。
  • 急用漂亮字,又沒時間練,用3個速成法,補救難看的字,實用管用
    但是也不要太失望,因為如果抓住最主要的錯誤,將其改正,還是有可能的,短短的時間內,只能選擇最最主要的東西,對醜字進行一次「徹底」的「修理」,使其變得精神起來。那麼,什麼是最最主要的呢?筆畫、結構、章法,是人們寫字用到的三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