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門失弛緩症是一種以吞咽困難為主要症狀的疾病,需要醫生和患者共同配合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發病原因是什麼?
賁門失弛緩症是由食管內神經缺乏導致的食管肌肉功能障礙性疾病,其主要症狀為吞咽困難。
常見症狀有哪些?
1. 固態食物或液態食物吞咽困難;
2. 胸痛或燒心;
3. 食物反流(夜晚可能加重);
4. 攝食或喝水時出現嗆咳。
上述症狀類似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症狀,而GERD為常見疾病,故許多賁門失弛緩症患者剛開始接受的是GERD治療。
加重症狀的因素有哪些?
1. 某些食物,諸如肉類、麵包、米飯及某些蔬菜。因此,建議患者在醫生及營養專家的幫助下選擇飲食;
2. 進餐時飲水或碳酸飲料(一些患者發現可緩解症狀,但另一些患者發現可加重胸痛等症狀);
3. 睡前飲食。因此,建議患者在睡前4小時內勿進食,睡覺時加用枕頭。
4. 服藥時藥物殘留於食管。一些口服藥可加重症狀,但不同藥物導致症狀的嚴重程度並不一致,因此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
診療手段包括哪些?
可通過一系列檢查幫助診斷:使用X線成像或內鏡可幫助醫生看清患者食管內的情況;一些其他檢查可以對食管肌肉狀態進行檢測。賁門失弛緩症不能治癒,但可採用一些治療手段緩和症狀,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1. 藥物治療可用於不能手術的患者,也可用於暫時緩解症狀。
2. 一些藥物有助於恢復食管肌肉功能,但這些藥物可能對緩解症狀並無作用。此外,這些藥物不能阻止症狀加重。因此,此類藥物只能暫時性的使用。
3. 內鏡下藥物注射,此類藥物可以通過降低食管內壓力而緩解症狀,但通常只能療效只能持續6個月。因此,患者需要每年都接受治療。
4. 手術治療:
(1)球囊擴張術:治療常效果較好,但可能需要多次擴張才可達到最佳療效。
(2)腹腔鏡Heller肌切開術:治療效果好,但相對於球囊擴張術風險較高。
(3)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絕大部分患者治療有效,但也可能需要多次手術才可達到最佳療效。
對患者有何建議?
1、飲食控制:患者應該避免食用可加重症狀的食物及飲料。
2、保持隨訪:賁門失弛緩症不可治癒,患者需要保持隨訪以防止疾病加重。
3、注意併發症:就醫時,患者需要告知醫生症狀是否加重以及體重是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