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開胸開腹,南陽醫專一附院消化內科一病區成功開展首例POEM手術

2021-01-08 網易河南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出現進食困難、吞咽不暢,一定是食管癌、賁門癌嗎?進食困難並非都是癌!

患者為趙某某,女,53歲,以「進食後嘔吐半年餘」入院,半年餘來因進食困難,反覆入住社旗縣某醫院,行3次胃鏡檢查均提示膽汁反流,給予相關治療,症狀無明顯好轉,入南陽醫專一附院時已出現明顯咽部異物感、吞咽困難、消瘦、營養不良、電解質紊亂等,生活質量不僅受到嚴重影響,思想上也背上了「食管癌」、「疑難雜症」的沉重包袱。經南陽醫專一附院胃鏡、食道鋇餐、胸部CT等檢查後明確診斷為「賁門失弛緩症」,困擾了患者及家屬表示半年多的疾病終於診斷明確,患者及家屬也迫切希望儘快治療。消化內科一病區何明科主任,立即組織診療小組對患者的病情展開討論,綜合考慮,經口內鏡下食管肌切開術(POEM)手術相比開腹或胸腔鏡手術具有費用低、創傷更小、癒合快等優勢,是目前最先進的微創治療,遂決定行POEM手術。


手術過程:

2020年11月6日15:30於南陽醫專一附院麻醉手術室內,南陽醫專一附院消化內科一病區何明主任醫師團隊及消化內鏡朱琳副主任醫師在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鄭權教授指導下,在麻醉醫師李中巧副主任醫師及相關醫護人員共同努力配合下,對患者首先進行全身麻醉、氣管插管,然後成功實施了我院首例經口內鏡下食管肌切開術(POEM)。通過內鏡相關微創器械先在患者食管黏膜「開窗」後,再沿食管黏膜下層開闢一條黏膜下「隧道」,並在內鏡直視下切開食管周圍的環行肌、縱行肌,最後再用金屬鈦夾封閉開口,手術過程不足30min,術中順利,術後很快甦醒返回病房。術後禁食3天,給予質子泵抑制劑、抗感染、加強營養支持治療。目前患者已開始流質飲食,進食後感覺通暢無阻,患者及家屬非常高興地說:「半年多沒這麼順暢的吃過一頓飯了!」,並連聲感謝。

POEM手術的成功開展標誌我院消化內科內鏡微創技術再上新臺階,是繼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SD)等一系列內鏡下治療技術後的又一重大飛躍。




什麼是賁門失遲緩症?

賁門失弛緩症,又稱賁門痙攣、巨食管,是由於食管賁門部的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所致的食管功能性疾病。其主要特徵是食管缺乏蠕動,食管下端括約肌(LES)高壓和對吞咽動作的鬆弛反應減弱。臨床表現為吞咽困難、胸骨後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誤吸入氣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狀。本病多見於20~50歲的青壯年,但其他年齡段也可發病,病程多較長。迄今為止,病因不明,一般認為是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所致,發病與食管肌層內神經節細胞變性、減少或缺乏以及副交感神經分布缺陷有關,也可能與感染、免疫等因素有關。

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OEM)的優勢:

以往的賁門失遲緩症治療包括口服藥物、內鏡下注射藥物、球囊擴張、支架治療或外科手術等方法。與前幾者相比,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OEM)是一種通過隧道內鏡進行肌切開的微創新技術,其特點在於病人無需開胸開腹,卻可以達到外科手術同樣的治療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復食管的生理功能並減少手術併發症,術後可早期進食。我國於2010年開始臨床使用POEM,目前已經成為治療賁門失遲緩症的首選。這一手術具有創傷小、時間短、恢復快、費用少等優點,充分體現了微創治療的優越性,成為目前賁門失遲緩症的最佳治療選擇。

南陽醫專一附院消化內科一病區目前正在開展肝癌的微創治療-肝動脈介入栓塞術(TACE),胃癌局部灌注化療術;消化道黏膜下腫物及消化道早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SD),內鏡下止血等新技術。消化1病區全體醫護人員時刻鞭策著自己以嶄新的精神風貌,團結協作,奮力拼搏,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以更高超的醫術、優質的服務,為充滿挑戰和希望的未來而努力!一如既往在您的身邊,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消化內科一病區護士站: 63328352

消化內科一病區醫生辦公室: 61175223


相關焦點

  • 關於胃腸鏡檢查的八大謠言——南陽醫專一附院消化內科二病區
    2、無痛內鏡技術:目前我院消化內科內鏡中心成功開展無痛胃腸鏡檢查技術,通過靜脈注射藥物,使患者在深睡眠狀態下完成整個檢查治療過程,操作簡便,甦醒快,無任何不適感覺,為內鏡檢查患者減輕了痛苦。消化內科已成功開展80餘例,有效率達到98%。4、經頸靜脈肝內門腔分流術(TIPS):是在肝內門靜脈屬支與肝靜脈間置入特殊覆膜的金屬支架,建立肝內門-體分流,降低門靜脈壓力,減少或消除由於門靜脈高壓所致的腹水和頑固性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目前南陽醫專一附院已成功開展25例,取得了較好療效。
  • 關愛乳房 呵護健康與美麗——南陽醫專一附院普通外科二病區「粉紅...
    2020年12月24日,南陽醫專第一附屬醫院普通外科二病區示教室,成功舉辦第一期「粉紅絲帶」聯誼會。此次聯誼會邀請現住院患者、家屬共30餘人,由普通外科二病區(胃腸外科)護士長徐磊主持,李好朝主任、吳勤祥副主任醫師、謝曉副主任醫師、乳腺專科護士王靜雅等現場講課、解答互動。
  • ——南陽醫專一附院消化內科二病區
    4、素食達人如果一個人每天只吃素食,其實是營養不足的。做一做以下3種運動,既日常又簡單,重要的是對身體有益處,幫助預防膽結石。1、每天20分鐘慢跑跑步是一種有氧運動,能夠鍛鍊身體,提高抵抗力。每天至少堅持用20分鐘的時間來運動,注意補充水分,對預防膽結石有幫助。慢跑前,先用3~5分鐘來熱身;飯後不宜馬上跑步,應在飯後2~3小時再開始。
  • 記錄南陽醫專一附院的「神荼和鬱壘」
    在這個人心惶惶的戰疫時刻,我們都在為奮鬥一線的戰士們擔憂,為他們加油鼓氣時,也不能忽略了站在我們身後的這兩個門神,他們就是南陽醫專一附院醫學裝備科和後勤保障科,是他們在戰疫開始之時即刻到位,隨叫隨到,不分晝夜保證一線人員的防護措施,設備充足,隨時供應,他們可以做到大型設備消毒到位讓一線臨床人員沒有後顧之優,小到一日三餐葷素搭配,營養均衡,讓一線人員有充足的抵抗力及免疫力,他們就像神荼和鬱壘門神一樣守護著我們的戰士
  • ...南陽醫專一附院產二科為妊娠合併糖尿病的貧困孕婦捐款獻愛心
    2020年11月21日,南陽醫專第一附屬醫院產二科這個大家庭加入一個新成員,一名孕30周,妊娠合併糖尿病的孕婦,她的血糖控制不平穩,需住院調整血糖,經過初步檢查,患者還合併有早髮型子癇前期我想這眼淚是滾燙的,因為那是南陽醫專一附院產二科的溫度,是人心的溫度。。。這心意雖小,但白衣天使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用實際行動溫暖了患者的心。
  • 肝硬化「早期」的蛛絲馬跡——消化內科二病區
    2021-01-03 11:31:20 來源: 南陽醫專第一附屬醫院 舉報
  • ——消化內科二病區
    是誰在「咕咕咕」?  比如一些乳糖不耐受的人,一喝牛奶就容易腹、嘔吐,肚子就會發出比較大的「咕咕」聲。  03、慢性胃腸炎  如果腸鳴次數增多持續一個月以上,且伴有腹部不適、消化不良、便秘、腹瀉等其他併發症狀,可能預示著腸炎、胃炎。
  • 青大附院牛海濤教授成功開展世界首例5G+超遠程泌尿外科...
    中國教育在線訊 9月24日,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牛海濤教授帶領手術團隊成功開展了5G+國產原研手術機器人輔助泌尿外科手術,為身處近3000公裡外的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人民醫院的膀胱癌患者實施了膀胱根治性切除手術,這是牛海濤教授團隊繼2019年9月進行了世界首例5G超遠程泌尿外科動物手術後,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 重慶市腫瘤醫院消化內科首例兒童食管入口狹窄內鏡下治療獲得成功
    華龍網7月21日13時訊 記者從重慶市腫瘤醫院官網獲悉,7月19日上午,重慶市腫瘤醫院消化內科陳偉慶主任及其團隊為一例「食管入口狹窄」的11歲男性兒童患者成功施行了經口內鏡下食管入口狹窄擴張及電切松解術。這是重慶市腫瘤醫院消化內科開展的首例兒童經口內鏡下食管入口狹窄擴張及電切松解術。
  • 棗莊市臺兒莊區中醫院內鏡中心成功開展ESD手術
    魯網訊月27日訊(記者 張程) 4月24日,臺兒莊區中醫院內鏡中心成功開展首例ESD手術,完整切除了手術病灶,達到了滿意的預期效果,受到病人及其家屬的一致好評。該手術相對於傳統外科開腹手術,具有侵襲小、安全性高、術後併發症少、經濟等特點。患者張某,女,85歲,因下腹部不適,大便帶血,來院就診,經腸鏡檢查後,進一步評估病情,最終決定為張某實施內鏡下黏膜剝離術。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手術,張某的病變部位被成功切除。
  • 【西安發布】一附院完成世界首例頸內靜脈穿刺反向封堵術
    在心房進行卵圓孔反向封堵手術就像倒著走路或開車玩「倒庫」一樣……近日,西安交通大學一附院結構性心臟病科張玉順手術團隊歷時五小時,成功實施了全球首例頸內靜脈穿刺反向完成經導管卵圓孔未閉合併房間隔膨出瘤封堵術,創造了一項新的奇蹟!「醫生,我愛人才四十多歲,怎麼就腦梗了?肺栓塞了?」
  • 雲南省阜外醫院成功實施的這一例聯合手術 為國內首例
    患者在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月4日,記者從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下稱:雲南省阜外醫院)獲悉,該院近日開展了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二尖瓣球囊擴張成形聯合手術,為國內首例。患者為57歲來自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楊女士。
  • 我院成功開展兩例不開胸超聲引導下經皮經心尖射頻消融治療肥厚型...
    日前,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超聲醫學科牽頭聯合心臟外科、麻醉科等學科,採用超聲引導下不開胸經心尖室間隔射頻消融術,為兩名嚴重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實施精準微創治療,術後左室流出道梗阻即刻緩解,手術順利。本次手術突破了在跳動的心臟上精準消融這一技術上的難關,這一手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河南省超聲介入診療水平又上一個新臺階。
  • 「新技術」我院消化內科成功完成首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精準...
    近日,我院消化內科成功開展了首例內鏡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精準斷流術(ESVD),標誌著我院消化道疾病診療技術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CT提示患者胃—左腎靜脈分流11月13日,今年49歲,家住灣塘鄉的李先生因間斷嘔血3個月,腹脹、解黑便3天,再發1小時來到我院消化內科就診。李先生自述3個月前飲酒後突發嘔血,伴乏力症狀。
  • ...患者的福音——單縣中心醫院消化內科成功開展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
    魯網8月20日訊 近日,單縣中心醫院消化內科杜煒主任團隊成功開展了一例高難度POEM(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治療賁門失弛緩症,為進食困難的患者解除了病痛。不久前他來到單縣中心醫院就診,經過檢查,確診為賁門失弛緩症,後住入消化內科二病區。為了獲得最佳治療效果,消化內科杜煒主任團隊帶領全科人員,認真研究病情,組織科內疑難病情討論和院內多學科病例會診,充分評估病情和麻醉評估,制定詳細的符合患兒情況治療方案和應急預案,並報告醫院有關職能部門,在得到醫院和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決定對其進行經口內鏡食管下括約肌切開術(POEM)。
  • 【科創醫療】仁濟醫院寶山分院心內科成功開展寶山首例ICE指導下...
    【科創醫療】仁濟醫院寶山分院心內科成功開展寶山首例ICE指導下房顫「一站式」介入治療 2021-01-16 1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功開展該院首例 內鏡下食管狹窄擴張術
    近日,微山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首例內鏡下食管狹窄擴張術,患者術後吻合口狹窄明顯改善,吞咽困難症狀得到有效緩解。此項技術的順利開展,標誌該院內鏡治療技術又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據了解,該院首例內鏡下食管狹窄擴張術的治療對象是中年男性患者,患者此前接受過食管癌手術,術後出現食管胃吻和口狹窄問題,後因吞咽困難入院治療。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後,醫療團隊為患者實施了內鏡下食管狹窄探條擴張術,手術進展順利,患者術後吞咽困難症狀較前明顯改善,現已能夠正常進食。
  • 濱醫煙臺附院泌尿外科推行日間手術 患者1天出院
    經多方打聽,得知濱醫煙臺附院泌尿外科二病區主任王英磊妙手仁心,不僅醫術高明,還時時刻刻為患者的快速康復著想,便來到了王英磊門診。王英磊查看患者整體情況後給出的治療方案就是腎囊腫日間手術。「之前聽說腎囊腫的手術得住好幾天院,還要插尿管,在你們這裡真的住1天院就可以嗎?」患者和家屬起初都持懷疑的態度,當聽到王英磊說,「當然可以!」時,一家人喜出望外。
  • 南昌大學二附院成功治療一例布加症候群並繼發肝硬化門脈高壓出血...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7月13日,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介入治療團隊在科主任溫志立教授帶領下採用下腔靜脈球囊成型術聯合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成功治療一例布加症候群並繼發肝硬化門脈高壓出血患者。
  • 雅安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創新超聲引導下注水 腸套疊被成功解套
    四川新聞網雅安4月30日訊(周代慶 文/圖) 4月28日,雅安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外三科(以下簡稱雅職附院)吸收國內外先進成功經驗,成功開展雅安市首例超聲引導下腸套疊生理鹽水灌腸復位術,成功為患兒「解套」。女性患兒1歲半,入院前兩天無明顯誘因出現陣發性腹痛伴隨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