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長假,好人志願服務「不打烊」
長沙晚報記者走近4位首屆「雷鋒傳人 長沙榜樣」候選人,感受他們的好人情懷、溫暖初心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匡春林 周輝霞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活躍在志願服務崗位,倡導文明禮讓;他們走進困難群體家中,送去新年問候……今年春節前後,朱豫剛、楊士泉、李良義、池鳳英這4位首屆「雷鋒傳人 長沙榜樣」候選人,以志願者的身份,不忘初心、堅守崗位,為身邊人送去溫暖和關愛。
堅持:34年風雨無阻千裡祭掃
好人名片
朱豫剛,長沙三珍林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今年春節前,朱豫剛(右)輾轉長沙、株洲、新邵等地,探望犧牲戰友的父母,並送去新春祝福。
春節行動
今年春節前,朱豫剛像往年一樣,馬不停蹄地輾轉長沙、株洲、新邵等地,替犧牲的戰友「回家」,與他們年邁的父母團圓。在株洲,烈士王幼連的媽媽劉芝蘭在朱豫剛的陪伴下,開開心心地吃了一頓團圓飯;在新邵,烈士孫公平、孫青平的父親因病住院,朱豫剛來到病房,為老人送去新年的問候;在長沙,朱豫剛喊上戰友,陪著烈士左正強的父親母親一起團圓過節。「代表老人們犧牲的兒子盡孝,讓烈士白髮蒼蒼的父母感覺自己的兒子仍然站在他們的眼前。」這是朱豫剛樸實的心願。
新年心願
今年清明節,將是朱豫剛千裡祭掃戰友的第34個年頭。朱豫剛告訴記者,今年,他早早預訂了3000束鮮花。今年3月30日,他將從長沙啟程趕赴廣西憑祥。清明節前,他將前往當地3個烈士陵園,為長眠在此的烈士們送上一束鮮花、敬上一杯酒。對自己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千裡祭掃的舉動,朱豫剛說:「希望通過我的堅持,發揚烈士精神,傳承烈士遺志,激發愛國熱情。」
感人故事
朱豫剛16歲進入部隊,便接到命令前往戰場前線。在戰場上,作為偵察兵的他,因為右肩、右腿、右腰腎負傷,加之右耳失聰,不得不從戰場撤了下來。此時,他的3位戰友已長眠邊陲。退伍後,朱豫剛在艱苦創業的同時,一直堅守戰場的承諾,照顧同鄉犧牲戰友家屬,視戰友父母為親生父母,為其養老送終。34年來,朱豫剛風雨無阻往返於長沙和南疆邊陲,每年清明節雷打不動準時給烈士掃墓,並在身體力行中踐行著,精心照顧3位戰友的家人,替兄弟「回家」,與「父母」團圓。
堅毅:「小蜜蜂」投身公益服務不停歇
好人名片
楊士泉,天心區暮雲小蜜蜂志願者協會會長
正月初四開始,楊士泉(右一)帶著「小蜜蜂」志願者,在景區、地鐵站點、公交站臺等地開展文明倡導志願服務活動。
春節行動
正月初四起,楊士泉就帶著小蜜蜂志願者協會的志願者忙碌起來,他們來到長沙生態動物園、地鐵1號線中信廣場站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手持「相互禮讓,請自覺排隊」等倡導牌,開展文明旅遊、文明禮讓、文明出行等志願服務活動。雖然氣溫驟降,但身穿紅馬甲的「小蜜蜂」志願者堅守各自崗位,引來市民嘖嘖稱讚。
新年心願
在「小蜜蜂」綜合志願服務基地,楊士泉帶領小夥伴全身心投入公益服務:通過「小蜜蜂雷鋒超市」,他們為社區的弱勢群體送去關愛;立足「小蜜蜂圖書館」,他們為更多社區居民添上一抹書香。今年,「小蜜蜂」志願者將開展「彩虹計劃」「網絡公益微心願」等活動,搭建更多愛心平臺,深入開展助學、助老、扶幼、幫困等愛心公益活動,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感人故事
2005年起,楊士泉投入慈善公益事業,在扶貧幫困、捐資助學、愛心支教、關愛老人等方面不遺餘力。十餘年來,其團隊所奉獻的愛心資金超過600萬元,其個人累計捐獻資金400餘萬元,並將自己一棟800多平方米安置房改造成了小蜜蜂綜合志願服務基地。多年來,他幫扶困難家庭10餘個,關注未成年人700餘人,照顧老人30餘名。依託小蜜蜂綜合志願服務基地,他帶領小蜜蜂志願者常態化開展「小蜜蜂雷鋒超市」「小蜜蜂圖書館」「小蜜蜂彩虹課堂」「網絡公益微心願」等志願服務項目,每年紮實開展敬老、助學、扶貧、環保、助殘等志願活動。
堅守:全年奔跑在生死急救線上
好人名片
李良義,長沙市第四醫院急診急救中心副主任
今年春節期間,李良義(左一)在醫院看望患者,送去新春問候。
春節行動
不是在值主班,就是在值副班,李良義的春節長假處於無休狀態。「急救工作是與死神賽跑的工作,今年科室來了許多新醫生,我擔心新醫生經驗不足,春節假期我沒有當值,也時刻牽掛著,值副班協助當班醫生。」李良義說。
新年心願
2018年,奔跑在生死急救線上是李良義工作的常態。2019年,這樣的狀態將持續。今年,長沙市第四醫院將急救站和急診科合併為急診急救中心,這意味著,李良義和他的同伴將迎來更多挑戰。為提高醫院急救學科的力量和水平,李良義計劃更多地帶領團隊成員進社區、進學校開展急診急救的宣講,開展「中國夢,勞動美」勞模宣講及文明辦組織的道德模範宣講,更大範圍傳播志願服務精神。
感人故事
2016年11月15日晚上11時許,長沙市第四醫院急救站接到急救電話,迅速出動的李良義和司機任藝趕到呼救者所在的小區和樓棟之後,由於位置信息不全,無法找到求救者,回撥求救號碼也無人應答。李良義憑藉十餘年急救經驗分析,判斷患者和家屬可能遇上突發情況,不願放棄的兩人便挨家挨戶敲門「掃樓」尋找,終於在一樓架空層的一個小房間發現了因一氧化碳中毒暈倒的夫妻倆,最終將兩人成功救下。平時,李良義在工作之餘深入敬老院、學校、社區等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堅定:「慈娭毑」服務社區永遠在崗
好人名片
池鳳英,荷花園街道德政園社區志願者
昨日,池鳳英(起立者)和「慈娭毑」乘務崗的成員齊聚一堂,一起商議社區志願服務計劃。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春節行動
作為「慈娭毑」乘務崗的崗長,池鳳英春節期間堅守在「崗位」不打烊,「我們既然擔負著協助管理商業內街的責任,就有義務做好志願服務工作。」將承諾當作責任,她在春節前夕逐一上門走進芙蓉區德政園小區商業內街的90餘家門店,為店主送去新年祝福,了解各門店在春節期間的經營動向,提醒關店歸家的店老闆回家路上注意安全。商業內街經營服裝店的李群感慨:「池娭毑的新年祝福像自己奶奶的關懷,讓我這個異鄉人在長沙感受到家的溫情。」
新年心願
昨日是春節假期後上班的第一天,池鳳英和「慈娭毑」乘務崗的成員一起為社區志願服務活動定計劃、展藍圖,「謝謝德政園社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平臺,新的一年裡,更多的『慈娭毑』將著力協助管理社區商業內街的經營環境,進一步精細管理巡邏等義務工作,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和諧、友好的生活環境。」
感人故事
自2002年退休以來,池鳳英牽頭成立了社區黨員志願服務隊——「慈娭毑」乘務崗,為社區義務服務,為社區居民解難事,為貧困學子捐款助學,為清潔工送溫暖、捐衣物,到福利院看望老人和殘疾兒童。截至目前,池鳳英帶領隊員義務巡邏1026次,義務工時達到32125個小時,調解糾紛76次,她個人志願服務達到2896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