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4位首屆"雷鋒傳人 長沙榜樣"候選人 感受他們的好人情懷

2020-12-01 湖南在線

春節長假,好人志願服務「不打烊」

長沙晚報記者走近4位首屆「雷鋒傳人 長沙榜樣」候選人,感受他們的好人情懷、溫暖初心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匡春林 周輝霞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活躍在志願服務崗位,倡導文明禮讓;他們走進困難群體家中,送去新年問候……今年春節前後,朱豫剛、楊士泉、李良義、池鳳英這4位首屆「雷鋒傳人 長沙榜樣」候選人,以志願者的身份,不忘初心、堅守崗位,為身邊人送去溫暖和關愛。

堅持:34年風雨無阻千裡祭掃

好人名片

朱豫剛,長沙三珍林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今年春節前,朱豫剛(右)輾轉長沙、株洲、新邵等地,探望犧牲戰友的父母,並送去新春祝福。

春節行動

今年春節前,朱豫剛像往年一樣,馬不停蹄地輾轉長沙、株洲、新邵等地,替犧牲的戰友「回家」,與他們年邁的父母團圓。在株洲,烈士王幼連的媽媽劉芝蘭在朱豫剛的陪伴下,開開心心地吃了一頓團圓飯;在新邵,烈士孫公平、孫青平的父親因病住院,朱豫剛來到病房,為老人送去新年的問候;在長沙,朱豫剛喊上戰友,陪著烈士左正強的父親母親一起團圓過節。「代表老人們犧牲的兒子盡孝,讓烈士白髮蒼蒼的父母感覺自己的兒子仍然站在他們的眼前。」這是朱豫剛樸實的心願。

新年心願

今年清明節,將是朱豫剛千裡祭掃戰友的第34個年頭。朱豫剛告訴記者,今年,他早早預訂了3000束鮮花。今年3月30日,他將從長沙啟程趕赴廣西憑祥。清明節前,他將前往當地3個烈士陵園,為長眠在此的烈士們送上一束鮮花、敬上一杯酒。對自己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千裡祭掃的舉動,朱豫剛說:「希望通過我的堅持,發揚烈士精神,傳承烈士遺志,激發愛國熱情。」

感人故事

朱豫剛16歲進入部隊,便接到命令前往戰場前線。在戰場上,作為偵察兵的他,因為右肩、右腿、右腰腎負傷,加之右耳失聰,不得不從戰場撤了下來。此時,他的3位戰友已長眠邊陲。退伍後,朱豫剛在艱苦創業的同時,一直堅守戰場的承諾,照顧同鄉犧牲戰友家屬,視戰友父母為親生父母,為其養老送終。34年來,朱豫剛風雨無阻往返於長沙和南疆邊陲,每年清明節雷打不動準時給烈士掃墓,並在身體力行中踐行著,精心照顧3位戰友的家人,替兄弟「回家」,與「父母」團圓。

堅毅:「小蜜蜂」投身公益服務不停歇

好人名片

楊士泉,天心區暮雲小蜜蜂志願者協會會長

正月初四開始,楊士泉(右一)帶著「小蜜蜂」志願者,在景區、地鐵站點、公交站臺等地開展文明倡導志願服務活動。

春節行動

正月初四起,楊士泉就帶著小蜜蜂志願者協會的志願者忙碌起來,他們來到長沙生態動物園、地鐵1號線中信廣場站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手持「相互禮讓,請自覺排隊」等倡導牌,開展文明旅遊、文明禮讓、文明出行等志願服務活動。雖然氣溫驟降,但身穿紅馬甲的「小蜜蜂」志願者堅守各自崗位,引來市民嘖嘖稱讚。

新年心願

在「小蜜蜂」綜合志願服務基地,楊士泉帶領小夥伴全身心投入公益服務:通過「小蜜蜂雷鋒超市」,他們為社區的弱勢群體送去關愛;立足「小蜜蜂圖書館」,他們為更多社區居民添上一抹書香。今年,「小蜜蜂」志願者將開展「彩虹計劃」「網絡公益微心願」等活動,搭建更多愛心平臺,深入開展助學、助老、扶幼、幫困等愛心公益活動,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感人故事

2005年起,楊士泉投入慈善公益事業,在扶貧幫困、捐資助學、愛心支教、關愛老人等方面不遺餘力。十餘年來,其團隊所奉獻的愛心資金超過600萬元,其個人累計捐獻資金400餘萬元,並將自己一棟800多平方米安置房改造成了小蜜蜂綜合志願服務基地。多年來,他幫扶困難家庭10餘個,關注未成年人700餘人,照顧老人30餘名。依託小蜜蜂綜合志願服務基地,他帶領小蜜蜂志願者常態化開展「小蜜蜂雷鋒超市」「小蜜蜂圖書館」「小蜜蜂彩虹課堂」「網絡公益微心願」等志願服務項目,每年紮實開展敬老、助學、扶貧、環保、助殘等志願活動。

堅守:全年奔跑在生死急救線上

好人名片

李良義,長沙市第四醫院急診急救中心副主任

今年春節期間,李良義(左一)在醫院看望患者,送去新春問候。

春節行動

不是在值主班,就是在值副班,李良義的春節長假處於無休狀態。「急救工作是與死神賽跑的工作,今年科室來了許多新醫生,我擔心新醫生經驗不足,春節假期我沒有當值,也時刻牽掛著,值副班協助當班醫生。」李良義說。

新年心願

2018年,奔跑在生死急救線上是李良義工作的常態。2019年,這樣的狀態將持續。今年,長沙市第四醫院將急救站和急診科合併為急診急救中心,這意味著,李良義和他的同伴將迎來更多挑戰。為提高醫院急救學科的力量和水平,李良義計劃更多地帶領團隊成員進社區、進學校開展急診急救的宣講,開展「中國夢,勞動美」勞模宣講及文明辦組織的道德模範宣講,更大範圍傳播志願服務精神。

感人故事

2016年11月15日晚上11時許,長沙市第四醫院急救站接到急救電話,迅速出動的李良義和司機任藝趕到呼救者所在的小區和樓棟之後,由於位置信息不全,無法找到求救者,回撥求救號碼也無人應答。李良義憑藉十餘年急救經驗分析,判斷患者和家屬可能遇上突發情況,不願放棄的兩人便挨家挨戶敲門「掃樓」尋找,終於在一樓架空層的一個小房間發現了因一氧化碳中毒暈倒的夫妻倆,最終將兩人成功救下。平時,李良義在工作之餘深入敬老院、學校、社區等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堅定:「慈娭毑」服務社區永遠在崗

好人名片

池鳳英,荷花園街道德政園社區志願者

昨日,池鳳英(起立者)和「慈娭毑」乘務崗的成員齊聚一堂,一起商議社區志願服務計劃。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春節行動

作為「慈娭毑」乘務崗的崗長,池鳳英春節期間堅守在「崗位」不打烊,「我們既然擔負著協助管理商業內街的責任,就有義務做好志願服務工作。」將承諾當作責任,她在春節前夕逐一上門走進芙蓉區德政園小區商業內街的90餘家門店,為店主送去新年祝福,了解各門店在春節期間的經營動向,提醒關店歸家的店老闆回家路上注意安全。商業內街經營服裝店的李群感慨:「池娭毑的新年祝福像自己奶奶的關懷,讓我這個異鄉人在長沙感受到家的溫情。」

新年心願

昨日是春節假期後上班的第一天,池鳳英和「慈娭毑」乘務崗的成員一起為社區志願服務活動定計劃、展藍圖,「謝謝德政園社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平臺,新的一年裡,更多的『慈娭毑』將著力協助管理社區商業內街的經營環境,進一步精細管理巡邏等義務工作,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和諧、友好的生活環境。」

感人故事

自2002年退休以來,池鳳英牽頭成立了社區黨員志願服務隊——「慈娭毑」乘務崗,為社區義務服務,為社區居民解難事,為貧困學子捐款助學,為清潔工送溫暖、捐衣物,到福利院看望老人和殘疾兒童。截至目前,池鳳英帶領隊員義務巡邏1026次,義務工時達到32125個小時,調解糾紛76次,她個人志願服務達到2896個小時。

相關焦點

  •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故事匯基層巡演走進湘潭、長沙:致敬大愛之美...
    自2007年評選首屆全國道德模範以來,湖南已有16人(組)當選全國道德模範,55人(組)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一個個閃亮的名字,猶如一盞盞精神明燈,影響並激勵著更多人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砥礪前行。 真情演繹動人故事,彰顯道德力量 本次巡演由中央文明辦、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曲藝家協會、湖南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等單位承辦。
  • 知情者說雷鋒: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同時,全軍青年英模代表、全國青年典型代表將分別向全軍官兵、全國青少年發出倡議,號召廣大官兵和青少年自覺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爭做雷鋒傳人。雷鋒,億萬中國人半個多世紀來的偶像。他22歲短暫的生命,鑄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今天,為您推薦焦凡洪散文《他們心中的雷鋒》,敬請關注!他們心中的雷鋒一月的長沙,清風習習,細雨濛濛。
  • 搬好小板凳~全國道德模範巡演進長沙啦!一起來聽聽榜樣們的故事
    圖片來源:長沙文明網 記者 丁木村 攝當晚,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故事匯第三輪示範巡演走進長沙。活動現場,多位著名表演藝術家演繹道德模範感人故事,展現道德模範崇高品德,傳遞道德模範榜樣力量,為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帶來一場精神盛宴。中國曲協名譽主席、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帶來評書《大孝惟忠》。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2017年難忘中國之聲·首屆「十佳中國榜樣」人物...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2017年難忘中國之聲  首屆「十佳中國榜樣」人物評選揭曉  央廣網北京1月23日消息 作為國家性專業新聞頻率,中國之聲除了專業新聞訴求之外,一直承擔著「
  • 農發行點讚中國好人候選人「陳子珺」
    鄖陽網訊為充分發揮「道德模範」精神引領示範作用,樹立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良好社會風尚,不斷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自11月3日開始,農發行鄖陽區支行集中積極組織全體幹部職工學習道德模範典型事跡,為鄖陽區入圍中國好人榜的陳子珺點讚助力,在該行上下營造學習道德模範、關愛道德模範、崇尚道德模範、爭當道德模範的濃厚氛圍
  • 讓雷鋒成為更生動的文化符號
    ,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一個在不同年代、不同社會背景下始終具有榜樣意義的人物,更是一個因強大的感召力而成為中國符號的精神象徵。許多聲音呼喚像雷鋒一樣的好人,但同時又有太多的人不願做好人、不敢信好人,甚至嘲弄好人、怨恨好人。這種矛盾的大眾心理恰恰反映出當下的文化貧瘠和精神缺失,它提醒我們應當把文化建構視為一項極其重要的事業來完成。  文化的建構當然要與時代的發展相協調。
  • ...雷鋒窩子」:黨風促民風生動實踐系列報導(三)——萬家燈火
    紅網時刻記者 朱友芳 洪雷 長沙報導56歲的姚建剛站在蘇蓼垸大堤上,看著一派田園風光中的萬家燈火,想起今年7月經歷的那場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依然心有餘悸……茶亭鎮黨委書記鄭波和蘇蓼垸堤委會主任姚建剛等黨員幹部,帶領守堤的群眾、人民子弟兵以及志願者6000多人,從7月1日到7月6日,和洪水大大小小搏鬥180餘次,逼退洪魔,垸內1萬多名群眾和數千房屋安然無恙。
  • 第五屆「長沙新東方杯」教師候選人大賽閉幕
    新東方網>資訊>新聞動態>正文第五屆「長沙新東方杯」教師候選人大賽閉幕 2013-12-12 09:56 來源:新東方長沙學校
  • 江津:「德」行天下「感」恩於民 德感街道開展首屆「崇德•感恩...
    今年來,該街道以「德感」兩字的內涵為突破口,堅持面向基層、服務群眾,創作、編排了一系列蘊含「崇德•感恩」內容的音樂、舞蹈、戲劇、曲藝、民俗等文藝節目,舉行了首屆「十大榜樣人物」評選,開展了一系列成果展示和志願服務,讓「崇德•感恩」內化於心、外化於形,著力弘揚風尚美德、打造幸福新德感。
  • 這裡有長沙超全的旅遊景點和親子項目 五一去哪兒隨你挑
    親子創意遊  今年五一,長沙親子遊的打開方式特別多。無論是去遊樂園、買禮物、吃大餐,還是帶著孩子到離家不遠的地方,去感受大自然,小手拉大手,都是棒棒噠。舒緩都市生活的壓力,不如遠離喧囂,來長沙各區縣的休閒農莊放鬆吧。距離不遠,內容有趣,最適合快節奏的你。  星海農莊 田園探秘有機農業  地址:嶽麓區坪塘鎮太平村樟木塘組  在星海農莊感受有機農業的種植全過程,親手採摘蔬菜、挖野菜,充分感受初夏明朗時節。
  • 長沙「虎哥」與權威媒體合創全球首家「大貓頻道」今日試播
    人民網長沙9月28日電 36次千裡跨越湘桂兩省,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為犧牲戰友祭掃並照顧烈士家人的「中國好人」「湖南道德模範」「長沙雷鋒傳人」老兵朱豫剛,又迎來了人生重要時刻,他和長沙晚報共同創辦的全球首家以老虎為網紅的全媒體直播平臺
  • ...2018年度學雷鋒先進集體和個人優秀事跡展播——望城公益救援協會
    編者按為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參與學雷鋒的濃厚氛圍,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望城發布開設「學雷鋒 在行動」專欄,展播2018年度學雷鋒「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優秀事跡,充分發揮榜樣示範作用,鼓勵先進、弘揚正氣。
  • 全國"學《毛著》標兵第一人":雷鋒視其為榜樣
    曾和雷鋒同志有過這樣三天難忘的交情  1962年,也就是在雷鋒同志因公殉職的前夕,作為瀋陽軍區裝甲兵汽車連的節約標兵、模範共青團員、撫順市人民代表的雷鋒同志,慕名前來三連請教廖初江學《毛著》的經驗。  一見面,真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因為廖初江是湖南人,雷鋒也是湖南人。兩人的個頭都不算高,只是廖初江瘦點,雷鋒胖些。
  • 長沙寧兒婦產醫院正式開業
    揭牌儀式籤約儀式紅網時刻6月28日訊(通訊員 丁麗娜)6月28日上午,湖南省首家五星級三級婦產醫院,長沙寧兒婦產醫院正式開業。醫院首期開放207張床位,為廣大婦女提供科學孕育—安全分娩—坐月子—產後形體康復—抗衰老的完整「幸福鏈」。
  • 「當代雷鋒」孫茂芳:希望雷鋒精神成為每個中國人心裡的道德豐碑
    作者:孫茂芳我叫孫茂芳,今年76歲,是一名學了54年雷鋒的老兵。我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母親去世前留給我三個字——做好人。母教立本,從小時候起我就立志報效祖國,爭做好人。我20多歲在部隊當兵時,是連隊裡的學雷鋒標兵;50多歲在北京工作時,是全軍的學雷鋒標兵;70多歲時,我獲得了全國學雷鋒的最高榮譽——「當代雷鋒」稱號。
  • 大愛接力,「好人精神」薪火相傳
    許氏姐妹接過了「最美母親」許張氏的愛心接力棒;劉氏兄妹沿襲父親的公益之路,繼續扶危濟困;一名名公安民警向身邊榜樣看齊,讓「好人現象」蔚然成風……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模範就是一座豐碑;一個好人帶動一群好人,一群好人溫暖一個地方、帶動一方發展。
  • 軍事科學院首屆「最美軍科人」評選揭曉
    1月15日,軍事科學院首屆「最美軍科人」評選揭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魏寅 王麗珊 邵龍飛)1月15日下午,軍事科學院舉行首屆「最美軍科人」評選活動頒獎典禮,張樹德、王祥山、譚鳳旭、強曉剛、姜濤、劉瑞朝、易主任、王銳華、郭修起、徐凱旋等10名入選者先後登臺領獎。
  • 家國情懷:課本中的遼寧
    在開幕式現場,三位老師為讀者朋友帶來的迷你網課,不僅帶我們再一次走進積澱深厚的遼寧和建設發展中的遼寧,也讓無私奉獻、拼搏奮鬥的家國情懷深植心中。 遼寧是一個充滿奉獻熱情的地方,課本中的雷鋒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讓無私奉獻和愛崗敬業的精神接力傳承。「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
  • 鄉郵路上的「活雷鋒」
    1996年10月,趙清龍來到方山郵政所接過了大哥幾十年跑過的方山鄉郵路開始了給鄉親們送報送信,傳遞信息的光榮任務,他也為自己能成為一名郵遞員而倍感自豪,立志要以哥哥為榜樣把這份工作幹得更好。「山大溝深崾峴寬,不是爬坡就翻山」。這是方山鄉自然地貌的真實寫照。方山鄉位於鎮原、環縣、慶城三縣交界處,一條東西走向的蒲河將全鄉一分為二,是一個山區偏遠鄉鎮。
  • 望城區雷鋒路社區提質提檔 建特色「雷鋒小區」
    長沙晚報記者 王志偉 攝 長沙晚報訊(記者 朱華 週遊)白牆上描繪了一個個精彩的雷鋒故事;雷鋒亭裡,居民在歇息聊天;原本分割成15個小院的老宿舍拆了圍牆,成了大花園……分類決策、居民參與、拆圍透綠,通過社區提質提檔,望城區高塘嶺街道雷鋒路社區這個曾經的破舊小區變身社區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