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家都會有說話打磕巴的經歷,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自己太過緊張,一緊張就會出現明明在面試前準備得非常充分,一走進面試場瞬間大腦空白,甚至在面試官看著自己的時候,吞吞吐吐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在這種情況下,你很有可能就把一個本來勝券在握的面試機會給丟掉了。那麼,到底該如何緩解面試時的緊張情緒呢?
「憶」高人膽大
不是藝術的藝,而是記憶的憶。要把功課做在前面,了解應聘公司及職位的情況,提前複習專業知識,準備好對常見面試問題的解答,上場前預先演練,將內容爛熟於心。肚裡有糧,心裡才能不慌;兩眼一抹黑,你怎麼可能不怕?所以,自我介紹一定不能掉鏈子,提前寫好背熟,去面試前反覆練習,倒背如流,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你可以在家自己演練幾遍,這樣可以在面試的時候遊刃有餘,消除緊張,更有自信。
把自己打扮得精神一點,這樣可以從外在給自己增加信心,同時一身正裝還能給面試官一個良好的第一形象,在這一點已經給自己加分了。
在面試之前,提前到達面試地點。可以在外面跟陌生人聊二十分鐘天,也可以看看周圍的環境。這可能會讓你的大腦產生一種對這個環境的熟悉感,從而讓你更有自信面對接下來的面試。
除了心理,還有生理上,如果發現自己緊張,就不要久坐在面試門口外,多起來活動活動,多做幾個深呼吸,看看窗外,讓自己平靜一下。多給自己加油。
客觀看待緊張
一般情況下面試之前或面試剛剛開始的時候最容易緊張,隨著你和面試官的交談,你緊張的感覺會逐漸降低,因此開場的自我介紹如果能夠發揮好的話,給面試官一個好印象,你就會不由自主地放鬆下來。
面試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緊張的,一種是假裝不緊張的。當你發現自己脈搏加快、呼吸急促,不用慌張,這是你的肉體對外界的刺激敏感,它需要你做出反應,淡定一點,如果把這些生理上的反應處理好,你就能夠更迅速地思考,更加專注,甚至比不緊張的情況下表現得還好。緊張很正常,客觀看待。
心理暗示每個人都知道,它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我們在面試前都會對自己進行類似「我可以」、「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行」這樣的心理暗示,這樣正能量滿滿的心理暗示往往對最終結果起到推動作用。
但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我也對自己進行心理暗示啊,我經常暗示自己「別緊張!你是最棒的!」,怎麼反而越來越緊張呢?這時,你就要考慮到可能是自己的自我暗示不對了。當你反覆暗示自己「別緊張」的時候,你的關鍵點是落在「緊張」上面的。
人的大腦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系統,它會選擇性地記憶有效信息。大腦會優先記憶「實詞」也就是「緊張」。所以就相當於,你以為給自己暗示的是好幾遍「別緊張」,實際上你的大腦卻是在不斷加強「緊張」的暗示……同理,還有「別擔心」「別害怕」等等,這些心理暗示往往會起到和預期相反的作用。也就是說,你在心理暗示時,不要用「否定+壞情況「,而要用」肯定+好情況」。
處理緊張的終極大招就是:大大方方地承認緊張。
如果你實在無法克制緊張,可以嘗試如實說出自己的感受,直接和面試官講:「不好意思,我太在意這次面試機會了,我特別喜歡貴公司,所以有點緊張。」
坦誠更容易贏得別人的好感,對於用人企業來說,面試官一定會給你鼓勵,你藉機不僅緩解了緊張情緒,還表達了「我對你們公司愛得深沉」,一舉兩得。
放慢語速 目視考官
不管是誰,一旦緊張起來,說話就會像機關槍一樣,速度極快,而且,說得越快,就越緊張,造成惡性循環。要控制自己說話的速度,讓字一個一個地從口中吐出來,速度放慢了,心情也就沒有那麼緊張了。每句話說得清楚明白緊張時,容易使語尾含糊,給人一種有氣無力的感覺,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加重語尾發音,說得緩慢響亮,有助於消除緊張。
面試時目光的位置要放到好的地方,兩眼盯著考官的雙眼,自然感到緊張,低著頭或東張西望,又給人一種不沉著的感覺,最好的辦法是:面對考官坐下後,臉對著考官的眼睛,但目光卻落在考官的額頭上,這樣既可以給主持人一種專心聽講的良好印象,又會使自己的緊張情緒得以緩解和消除。
看淡得失
從心理學方面來看,造成面試緊張的根源,是面試發展的實際情況和你事先期望之間的距離。事情發展和期望之間的差距越大,緊張的程度就越大。
如果你剛開始找工作,實在太緊張,建議你先把前三次面試當作是練習,盡最大的努力,抱最小的期望。這樣至少前三次面試你沒有心理負擔,可能會放輕鬆一點,而且,說不定還會有意料之外的收穫。對於面試太少的情況,上量是第一要務。只有一次次的實戰,才能不斷進步。
另外,每場面試後的分析也至關重要。不是說我覺得這場面試完蛋了、沒希望了,就把它撂在一邊,去準備下一場面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下一場面試。而是要對每一次面試進行全過程的復盤反思。不要給自己每次面試太大的心理壓力,一擊即中的幸運兒,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人都要面試多次,這家不行換下一家就是了,平常心來面對得失。
學會在實戰中審視自身得失,每次提高一點點,就已經很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