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6歲女子熬夜玩遊戲險猝死 一定要記住這些腦中風前兆

2020-11-27 騰訊網

深圳市急性腦卒中和急性心肌梗死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分布圖 2018年9月

先來看一個案例。去年12月5日凌晨,家住龍華區的26歲曹女士熬夜玩電腦遊戲時突然出現頭暈嘔吐、四肢無力、意識不清,家人立即撥打120將其送至龍華區人民醫院急診科,CT顯示其急性腦梗死,醫務人員立即啟動靜脈溶栓治療,同時安排急查CT血管成像,明確為左側椎動脈閉塞繼發基底動脈血栓形成。與患者家屬緊急溝通後,神經內科介入團隊於凌晨5點行機械取栓,一小時後順利開通閉塞的基底動脈,取出形態像「蚯蚓」樣的紅色血栓一塊。一周後,曹女士順利康復出院。

長時間玩遊戲為何會引發腦梗塞?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朱雙根博士介紹,長時間玩遊戲可導致頸部肌肉緊張,突然轉動脖子時誘發椎動脈夾層(俗稱「血管撕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進而引發腦梗塞。

年輕人發生腦梗塞,往往與吸菸、熬夜、工作壓力大等有關。「特別是在深圳高強度和高壓力的工作環境,中風概率非常高,三四十歲的病人很多。」朱雙根表示,市民需要了解腦中風的相關知識,才能做到預防以及發病後及時治療。

什麼是腦中風?

腦中風,學名叫「腦卒中」,是一種由於大腦血管突然發生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腦缺血、缺氧所致的急性疾病。

中風分為缺血性腦中風(腦血栓)和出血性腦卒中(腦溢血)。腦中風是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在我國每12秒鐘就有一名腦中風新發患者,每21秒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腦中風已經成為我國第一大致殘和死亡疾病。

上述案例中的曹女士保住了性命,也沒有留下什麼後遺症,這是非常幸運的。要知道,腦中風的傷殘率相當高。10%的患者有嚴重殘疾需要長期護理,30%的患者需要有人照顧起居一整年,60%的患者社交活動或戶外活動受限。同時,中風給患者和家庭帶來長期的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

80%的中風可預防

中風危害性這麼大,然而大家對中風的認識仍有很多誤區。比如認為中風不可預防、中風無須治療(治不好)、只有老年人才會發生中風、中風後治療6個月就會好轉,這些都是錯誤的。

實際上,80%的中風都可以預防。發生中風後儘快就醫,在三四個小時之內在有救治條件的醫院完全可以把血管打通,能最大程度減少殘疾和降低死亡風險。中風的發生沒有年齡限制,小到幾歲的小孩,上到七八十歲的老人,所有年齡段的人都可能發生中風,而且可能終身無法恢復。

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了解中風、預防中風,也就是做好中風的一級預防,讓它別發生是最好的。

發生腦中風怎麼辦?

如何快速識別卒中———簡易FAST原則。這是全球通用的中風通用方法,叫「FAST」。如果出現嘴巴歪了、面癱、肢體無力、言語不清,就快速撥打120。

深圳有個溶栓地圖,發生中風馬上撥打120,120會把患者就近送到有溶栓能力的醫院。記住,中風一定要搶時間,一定要及時撥打120送到醫院,越快越好。

目前,治療腦血栓有效的兩種方法就是靜脈溶栓和機械取栓。靜脈溶栓一定要在3個小時到達醫院,機械取栓最好是在6個小時之內到達醫院,這樣才能挽救腦組織。中風早發現,早就醫,就能減少殘疾。

哪些人容易發生中風?腦中風的危險因素分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制因素。

不可控因素:

年齡:年齡增高,發病率增加。

性別:男性>女性。

家族史:有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

年齡、性別、種族這些因素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是我們要改變可控因素。

可控因素: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菸、酗酒、肥胖,甚至是打呼嚕,這些都是引起中風和冠心病的常見危險因素,而且是可以改變或控制的因素。

控制好血壓和血糖,調整血脂服用他汀類藥物,必要時口服抗血栓藥物,這是預防發生中風的三大基石。

高血壓

高血壓病人在醫生指導下,堅持服藥,保持血壓穩定。另外在寒冷季節還要適當地增加降壓藥物的服用量。

控制高血壓要注意以下原則:合理選擇、規律服藥、長期堅持、效不更方。要24小時平穩控制血壓,不能上午血壓控制好,下午就高一點;降壓一定要達標,糖尿病的人對血壓要求控制更嚴格。

高血壓四大誤區:認為沒症狀就不管用、只高一點沒關係、只吃藥就可以降血壓、一旦開始吃藥就會上癮。

高血脂

每個人要了解自己的血脂。高血脂主要包括高膽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

膽固醇有好也有不好,「好」膽固醇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是越高越好。「壞」膽固醇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LDL是越低越好。

壞的膽固醇一定要把它控制在低於1.8,LDL含量過多時,會鑽入動脈壁,沉積成斑塊,堵塞血管,引起冠心病、中風等事件。

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應注意定期監測血糖,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降血糖藥物。

糖尿病和中風密切相關,糖尿病使腦血管病的患病危險增加2.6倍,其中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危險增加3.6倍。

糖尿病患者首先控制飲食、加強體育鍛鍊,2-3個月血糖控制仍不滿意者,規律藥物治療。糖尿病患者更應積極治療高血壓、控制體重和降低膽固醇水平。

心臟病

心臟不好跟中風有什麼關係?中風病人有20%是因為心臟原因猝死的。其中最主要是心房纖顫,房顫引起的中風非常嚴重,心臟跳動不規律會引起心臟有血栓,有房顫的人一定要控制好房顫,如果控制不好會導致嚴重的中風。

超過40歲以上的人一定要定期檢查心臟,看自己是不是有房顫。引起房顫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甲亢導致的,如果有甲亢一定要重視。有房顫在醫生的建議下一定要用華法林等抗凝藥物,這是預防心臟血栓最重要的藥物。

吸菸

別以為吸菸只跟肺癌有關係,它跟心腦血管病也非常密切。很多中風病人沒有高血壓、高血糖,只是長期吸菸就足以導致中風事件發生。被動吸菸同樣容易引起中風。

肥胖

腹部肥胖與腦血管病的關係更為密切。我們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飲食習慣,提倡經常性體力活動或體育鍛鍊。體重指數(BMI)的計算公式是「體重÷身高的平方(kg/㎡)」。成年人體重指數應小於28,腰/臀圍比>

頸動脈狹窄

頸動脈狹窄是發生中風非常重要的因素。65歲的男性頸動脈狹窄超過50%的人數達到7%-10%,也就是十個人裡面有一個。對於狹窄程度大於60%的人群,年中風發生概率超過3%。對於年輕人,應避免熬夜和長時間固定坐姿,更要避免劇烈轉頸和不適宜的頸部按摩等。

採寫:坪山通記者 李榕

相關焦點

  • 熬夜猝死的前兆有哪些
    核心提示:熬夜在日常生活中屬於非常不好的生活習慣,尤其是對於經常加班熬夜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如果經常熬夜,身體健康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健康方面的影響只是其中一方面,如果長期熬夜會讓自己感到非常的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幸出現熬夜猝死的現象,並且還是在毫無防備的出現猝死的現象,那麼,熬夜猝死的前兆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冬季是腦中風的高發期,這5個症狀,可能是腦中風的前兆
    雙手無法同時平舉如果在平時幹家務時,發現自己的雙手手臂不能同時平舉,大多數人會以為是患上了肩周炎,如果經過治療沒有很大改善,很可能是腦中風引起的。如果大家感覺自己的一側肢體出現了異常,比如手腳不靈活,手臂力量減小,或者不能穩定抓握物體,這些也可能是腦中風的前兆。
  • 突然發現自己有猝死前兆,做哪件事可以活下來
    隨著人們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大和人們的不良生活習慣,現在社會人們發生猝死的概率不斷增大,其實人在猝死前是有一定的預兆的,忙碌中的人們往往忽視了身體的變化,從而導致了意外的發生。所以為了身體的健康著想,我們應該了解一下猝死的徵兆及搶救方法,做到提早預防,避免悲劇的發生。
  • 猝死前兆別忽視,醫生:這2個表現是「警示燈」
    最近的新聞經常看到白領在電腦前猝死、動漫作者在夜間猝死、業務員在工作途中猝死......等等這些案例,看著這些年輕鮮活的生命匆匆離別人世,讓人扼腕嘆息的同時也不僅在思考為什麼會出現猝死,難到在猝死發生前真的毫無徵兆嗎?
  • 熬夜玩遊戲,她們可能永遠要不了小孩了
    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長期熬夜玩遊戲。」毛增輝提醒:「最好能在晚上10點就上床睡覺。」 20歲的小娟是長沙某高校大三學生,兩年前,她迷上了一款手機遊戲,經常和幾個朋友熬夜玩遊戲,玩到凌晨兩三點是常事。
  • 一個月內深圳多人因這種突發疾病倒地!身體發出這些信號一定要重視
    深圳醫護人員接力搶救上演「生死時速」11月28日,26歲的小湖(化名)騎自行車時突然倒地,心臟驟停,幸運的是,他倒在羅湖區靜安社康附近,剛剛參加完急救培訓的社康醫生、護士拿著救命神器AED迅速趕上,現場急救,挽回了小湖年輕的生命。
  • 女大學生得卵巢早衰,熬夜玩遊戲成罪魁禍首,年輕人為何不願早睡
    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本原因,是由於這些女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熬夜玩遊戲。正常來說,女性的平均自然絕經年齡應該為50-52歲,卵巢早衰的患者,則會在40歲之前閉經。雖然人們的飲食習慣和生活壓力也會影響人體激素的分泌,但是毛增輝主任認為,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患上卵巢早衰,這和長期熬夜的生活習慣關係密切。
  • 凌晨1點,23歲拼夕夕姑娘猝死街頭,這血淋淋的教訓,你一定要記住……
    八歲和三歲半的孩子,永遠地失去了保護他們的爸爸。我再也等不到那個和我白頭偕老的愛人,年邁的婆婆白髮人送黑髮人。人生至痛,情何以堪?」如果他們早一點意識到,「挺不住了,該緩緩了」,然後停下來了,好好休息一下,不再熬夜加班,不再殫精竭慮,大不了辭職不幹,應該總是能保住一條命的。可偏偏這時,狼性蓋過了人性。
  • 提醒:當高血壓患者有這幾個症狀,或是腦中風的前兆,應學會預防
    高血壓會引起多種併發症如冠心病、腦中風以及慢性腎功能損害等,其中最嚴重的就是腦中風。換言之,腦中風就是高血壓的最大危害。因此患有高血壓的人群必須引起重視,平日裡除了要注意控制自身的血壓,也要注意觀察身體是否出現了腦中風的前兆症狀。
  • 小象健康熱點聚焦:熬夜猝死,下一個輪到誰
    在搶救室裡,醫生說必須要聯繫家屬,因為手術是要把鋼絲插進腦血管裡打通;風險就是會腦出血、癱瘓或者智障。  隔壁病房裡還有好幾個30歲左右,因為熬夜直接癱瘓了的年輕人。  這位朋友算是萬幸,躲過一劫。但同時也有更多的人,當熬夜病來索債,致命一擊,一擊即倒,一點反應餘地都沒有。
  • 過度酗酒猝死的25歲女演員:我真的太愛喝酒了
    (也包括過度勞累、熬夜等)孫僑潞離世的消息引發很多人悼念以及回憶,褪去《巴啦啦小魔仙》的光環,孫僑潞並沒有在娛樂圈留下更多的作品,相比較她的演員身份,如今的孫僑潞更像是一名網紅活躍在各大網絡平臺,其中包括抖音以及bilibili,2020年12月26號她在B站更新的最後一條視頻。視頻結尾她說:「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支配自己身體的權利,但是也要小心三思而後行。
  • 腦中風發生的前兆,就是輕微的「小中風」,要抓緊時間去醫院
    有一位朋友問華子,她的媽媽得了輕微的腦中風,能不能治好?她說媽媽一周前發病,在私人診所針灸和拔罐治療,結果越來越嚴重,開始的時候還能走動、抱小孩,但現在連床都難下了,筷子都拿不穩,記憶力也越來越差。 華子給她的建議,要儘快轉去正規的醫院治療。
  • 「熬夜會變傻」「熬夜會猝死」有科學依據,你還敢熬夜嗎?
    近日,「猝死」事件頻頻出現在大眾面前。25歲知名女星「小魔仙」孫僑潞跨年夜猝死;23歲拼多多員工凌晨加班猝死別以為只有出來社會的工作者,才會離「猝死」這詞貼得近,它和學生也離得不遠。事實上,就在前一段時間,也發生了這麼一件令人悲痛的事——哈爾濱工業大學一名大二學生凌晨在自習室猝死。
  • 熬夜玩遊戲,3名女大學生恐終身不孕!醫生提醒→
    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長期熬夜玩遊戲。」毛增輝提醒:「最好能在晚上10點就上床睡覺。」20歲的小娟是長沙某高校大三學生,兩年前,她迷上了一款手機遊戲,經常和幾個朋友熬夜玩遊戲,玩到凌晨兩三點是常事。最近半年,她發現自己老是失眠、愛出汗、月經也不正常,於是央求媽媽陪著來到長沙市婦幼保健醫院求診,被確診為卵巢早衰。聽說可能終身不孕,母女倆傷心欲絕。
  • 熬夜玩遊戲,3名女大學生恐終身不孕!熬夜的危害比你想像得還要大!
    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長期熬夜玩遊戲。 」毛增輝提醒:「最好能在晚上10點就上床睡覺。」 ▲圖源網絡,圖文無關 20歲的小娟是長沙某高校大三學生,兩年前,她迷上了一款手機遊戲,經常和幾個朋友熬夜玩遊戲,玩到凌晨兩三點是常事。最近半年,她發現自己老是失眠、愛出汗、月經也不正常,於是央求媽媽陪著來到長沙市婦幼保健醫院求診,被確診為卵巢早衰。
  • 熬夜玩遊戲,3名女大學生恐終身不孕!醫生提醒
    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長期熬夜玩遊戲。」毛增輝提醒:「最好能在晚上10點就上床睡覺。」 20歲的小娟是長沙某高校大三學生,兩年前,她迷上了一款手機遊戲,經常和幾個朋友熬夜玩遊戲,玩到凌晨兩三點是常事。
  • 怎樣判斷自己會不會猝死?經常熬夜的人,快點進來看!
    猝死的大部分原因是由心臟引起的,心臟在短時間內停跳,呼吸停止,氧氣無法正常供給到身體和大腦,最終導致死亡,這種猝死在醫學上叫做心源性猝死。所以,有冠心病、嚴重的心律失常、心肌病、高血壓、腦中風和心衰的病人更容易發生猝死,但也並不意味著只有心臟病患者才會猝死。
  • 24歲男子流連網吧通宵猝死,桌上有白酒,網吧員工:睡覺睡死了
    別以為你還年輕就可以毫無節制的加班加點工作、或是通宵、或是玩遊戲,這樣是很要命的。現在各種猝死事件還少嗎?年紀輕輕,有的才幾歲、十幾歲、二十幾歲就發生了猝死事件,所以大家引以為鑑吧。上個月初,深圳某網吧一名男子連續「奮戰」58小時發生中風,人倒是救回來了,就是人已癱。而在近日,深圳某網吧則發生了一起猝死事件,猝死的小夥才24歲...
  • 熬夜或為猝死誘因 專家支招如何自救
    近日,《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因心梗猝死,年僅25歲。另有網傳一23歲網際網路企業員工,連續加班後在下班路上猝死離世。在逝去的生命面前,我們提出了關於猝死的8個問題……1、什麼是猝死?【同期】北京天壇醫院心臟及大血管病中心學科帶頭人 金澤寧猝死應該是首發症狀,從患者感覺到不舒服,到死亡一個小時之內的這種過程,稱之為猝死。
  • 長沙32歲男子長期熬夜玩遊戲,患「肺栓塞」差點沒命
    在這個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打遊戲已經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常態,特別是中青年人。適當的玩遊戲可以身心放鬆,可是過度遊戲,不僅會打亂生活節奏,還會嚴重影響到身心健康。近日,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32歲的張山(化名)就因遊戲,發生肺栓塞,差點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