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陽臺上有個鳥窩 杭州徐阿姨寫日記記錄小鳥破殼

2020-11-30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05月25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裘晟佳)最近,家住杭州城西山水人家的徐阿姨心裡,比吃了蜜糖還甜。

  5月9日下午,她在自家的陽臺外沿發現一個鳥窩,裡面還有4個蛋。到了12日,鳥蛋增加到6個。再後來,鳥爸爸鳥媽媽也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一對烏鶇。

  從天而降的烏鶇一家子,就這樣和徐阿姨夫妻倆成了鄰居。徐阿姨更是從發現小鳥的第二天起就寫起了觀鳥日記,記錄鳥兒生活的點點滴滴。

  半個多月過去了。就在昨天,徐阿姨剛見證了第五隻小鳥破殼而出。

  如今,徐阿姨的朋友們,每天都在QQ空間上追她寫的觀鳥日記。徐阿姨說,這從天而降的小鳥們,既是福氣又是緣分。他們會和這些鄰居其樂融融地生活下去。

5月23日,三隻小鳥聽到手機鈴聲,以為媽媽回來了,爭著張大了嘴。 照片由徐女士提供

  從天而降的「鄰居」

  很可愛很敏感

  徐阿姨今年60歲,退休在家。這烏鶇一家,剛好是她生日前幾天出現在陽臺的。

  那是一個由細密的樹枝緊密編織而成的橢圓形鳥巢,裡面還有4個鳥蛋。

  一開始新鄰居的警惕性很高:「5月12日,晴。今天發現鳥窩已經第四天了,一隻黑身體黃嘴巴的鳥孵在上面,羽毛蓬鬆,眼睛很圓很善良,它看看我,也沒飛……但是,窗簾一動,鳥媽媽立即轉身,敏感性很強……」

  為了能和新鄰居好好相處,徐阿姨四處打聽,還上網查了不少資料。

  「5月13日,小雨。昨天朋友拿出兩種鳥的照片讓我辨認,我終於確認了新鄰居是烏鶇。因為那雙眼,也有一圈黃色的細紋。以前外婆說,小孩不能見鳥的眼睛,會被攝去魂魄。當我與它對視的短短一瞬,我仿佛也被深深吸引定格。一雙清澈無比的圓眼,沒有哀怨,沒有雜念。這可真攝人魂魄。」

  一場暴雨

  拉近人和鳥的距離

  徐阿姨介紹,烏鶇的鳥窩建在她家陽臺的外沿上,大約二十釐米寬。鳥窩正上方剛好被空調外機的一根粗水管遮擋住,十分隱蔽。

  鳥媽媽一直都很警覺。為了不打擾鳥兒生活,徐阿姨一直都躲在臥室一角的窗簾後面觀察它們的動向。如果鳥媽媽飛走了,她才輕輕走到陽臺觀察小鳥。

  直到5月13日晚,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讓人和鳥之間的關係,在不知不覺中親近起來——

  「昨晚天好像被戳個窟窿,雨直接傾倒下來。鳥媽媽你可安好?鳥窩會不會被衝垮?當我急匆匆趕回家,卻發現鳥窩上已經撐起一把大傘。」

  是徐阿姨的丈夫比她提前趕回家撐起了傘:「他說綁傘的時候,鳥媽媽看著他的眼神,好像知道我們在幫它似的。」

  也許是知道徐阿姨是個好心人,第二天下午,鳥爸爸現身了:「定睛一看,房頂上還有一隻烏鶇雄姿傲立,身形矯健,體魄碩大,羽毛閃亮。」

  到了16日,徐阿姨終於拍到了這對鳥夫妻的合影:「一隻烏鶇飛來,兩隻鳥越靠越近,居然放鬆到背對我互相梳理羽毛,慵懶、溫情噴湧而出。「

  一窩小鳥破殼而出

  鳥媽媽育雛讓人擔憂

  自打和小鳥成了鄰居,徐阿姨夫妻倆的生活習慣都跟著改變了。為了不影響它們生活,夫妻倆看書、上網的場地也從書房改到了客廳,晾個衣服什麼的也躡手躡腳。這一切改變,都是為了迎接一窩小生命的到來。

  「5月22日,陰。一早發現鳥窩的肉團,心裡歡樂得鑼鼓打響。看了半天沒有動靜,正在猶豫,手機信息聲響了,設置是鳥鳴,那隻粉嘟嘟的肉團突然向我張開嘴巴。太萌了!」

  第二天,又有兩隻小鳥破殼而出,徐阿姨為它們取名為「鏘鏘」、「哐哐」,充滿喜慶的味道。

  眼見小鳥們一隻一隻出生,徐阿姨心裡特別地高興。可看鳥媽媽育雛如此辛苦,徐阿姨不禁擔憂起來:「小鳥沒出生前,鳥媽媽的叫聲特別空靈、動聽。可自打小鳥出生她就不叫了。還有那鳥爸爸,之前還能看到他身影,可最近都看不見了。只剩鳥媽媽該怎麼照顧這麼多孩子?」

  徐阿姨說,她想去抓些蚯蚓,幫鳥媽媽喂喂雛鳥。但最後她還是決定聽從大自然的安排,不去幹涉它們。

  鳥類專家:

  鳥、人、城市的關係,值得關注

  記者帶著徐阿姨的問題,請教了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鳥類專家陳水華。陳館長介紹,烏鶇是杭州比較常見的一種留鳥。「烏鶇的叫聲特別好聽,它還會模仿很多鳥的叫聲,可以說是一種很有靈氣,智商較高的鳥。」

  陳館長說:「烏鶇是對城市適應力較強的鳥。沒有樹,它們會選擇建築縫隙等相對安全的地方築巢。小鳥出生後,它為了躲避天敵,就不再發生叫聲了。待小鳥長大,這一家子就會飛走。」

  得知徐阿姨一家如此細心地照顧烏鶇一家,陳館長也為她的愛心點讚:「我一直在進行城市鳥類研究,像這樣近距離觀察烏鶇的機會十分難得。希望多一些像她這樣愛護自然、愛護鳥類的人。在現代化的城市裡,像烏鶇這樣的鳥類如何與人類和諧相處,都值得我們共同關注。」 (感謝讀者徐女士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八哥媽媽陽臺搭窩生蛋 13歲女孩圖文記錄小鳥誕生
    前天17:56,網友「大指島」微信都市快報:五一假期我們回老家,回來後發現陽臺上一個空花盆裡多了個鳥窩過了兩天裡面多了四個鳥蛋,後來又多了兩個,共六個。我們一直關注,原來是一窩八哥蛋。今天已有兩隻八哥孵出來了。自從陽臺上來了新鄰居,女兒很興奮,一直寫觀察日記,用圖文記錄小鳥的誕生。我們家陽臺上養了很多綠色植物,大概是它們引來八哥來築巢吧。  網友「大指島」姓江,家住杭州西湖區紫荊公寓,小區綠化很好,房子買了2年多,70多平米。
  • 陽臺5年「惹」來6個鳥窩 人鳥相處直呼心情好
    周和平 東爹 攝影報導  記者 周和平 實習生 楊樂  天氣轉涼,家住嶽麓區嶽麓大道附近的東爹家卻仍是一派春的氣息:除了前後陽臺藤蔓繚繞花香撲鼻外,綠茵叢中隱藏的一個個鳥窩內,更是鳥影翻飛熱鬧不已,並在近日迎來了今年第六窩小鳥的孵化。本期《街坊故事會》,就為您講述東爹家陽臺上演人鳥和諧相處的故事。
  • 3隻烏鶇寶寶破殼而出!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
    昨天,市民程女士在朋友圈裡曬起了自家陽臺上的烏鶇鳥窩,牽出一則舍花護鳥、幫助一對烏鶇鳥成功孵育出3隻雛鳥的故事。朋友圈曬「鳥圖」這窩鳥在她家已一個月「見證生命不一樣的神奇,陽臺上花盆烏鶇鳥出生記,從築巢到孵出,鳥爸爸鳥媽媽辛苦了,期待你們健康成長。」昨天,程女士在朋友圈裡曬出了一組圖片,並且配上了這樣一段話。
  • 女生褲子晾陽臺,鳥兒飛來做窩下了4個蛋,還孵出了小鳥
    近日,在貴州師範學院某女生宿舍陽臺上迎來了喜事:有4隻小鳥破殼而出了。而鳥窩的位置卻頗為搞笑,居然是在一名女生晾曬的牛仔褲裡!據該寢室女生「魚兒」介紹,4月中旬一名室友將洗好的牛仔褲晾在陽臺上。過了4天去收褲子,發現褲子裡居然多了一個鳥窩。
  • 家有小鳥展翅飛
    於是,監控系統建成啟用,攝像頭直對鳥巢,24小時記錄。女主人享受手機隨時觀看的特權,負責拍攝和視頻收錄,並實時在全家人微信群播報。清晨早起,夜幕降臨,閒暇時刻,看家裡的「小鳥現場」成為一家人最大的樂趣。 攝像頭下,我們看到了鳥兒的責任心。白天黑夜,無論是烈日下還是風雨中,一窩鳥蛋總有一隻鳥在守護,這段孵化的日子達20天之久。
  • 有對斑鳩把巢築在陽臺上
    杭州一居民家人鳥和諧相處令人稱羨  實習生 張勝波 本報記者 陳宏/文  本報記者 徐彥/攝  早報訊「有兩隻鳥兒跑到我家的陽臺上安家築巢,孵寶寶了。」接到報料後,昨天上午,記者趕到杭州柳浪東苑19幢的何大媽家。
  • 女大學生離校一月宿舍變鳥窩 任雛鳥築巢(圖)
    ­  5月22日上午11點左右,結束實訓的胡元泓回到宿舍,在陽臺發現了一些散落在地的枯草、樹枝,她先以為是風颳進來的,但仔細查看又有些奇怪,草似乎集中在一堆。抬頭一看,她才發現,離校前舍友們晾曬在陽臺上的衣服上,竟然有一個鳥窩。因為鳥窩的位置正好在衣架上,胡元泓用自拍杆套上手機,才拍到一隻灰色的大鳥安靜地匍在窩裡,警惕地打望著。「我就想,它不是在產蛋就是在孵蛋。」
  • 持續20多天 一群「鳥保姆」 守護8個小生命孵化破殼
    6月8日早上,愛鳥人士謝偉也來這裡拍照,卻有了驚喜。  「在田埂上走,用相機隨便掃,突然發現有一隻黑水雞從一處水田裡跑出來。」謝偉仔細觀察,發現雜草叢生的水田中央,好像有一個鳥窩。他馬上用長焦鏡頭拉近來看,裡面還有幾枚鳥蛋,「應該正在孵化。」  在水田邊,謝偉看到兩個村民,正在操作一臺耕地機。他們說,這片水田當天就要翻耕播種了。
  • 杭州一位教授家陽臺似花園 鳥兒築巢產一窩小鳥
    4月30日,賀女士來電:我一個朋友住在文一西路的高教新村,四十多歲,她是副教授,去年在陽臺上種了很多綠色植物,家裡綠化搞得很好。她家發生了一件很驚奇的事情,可能是因為她家陽臺上的綠化太好了,引來了一種小鳥,好像叫烏鶇,小鳥居然在她家陽臺上做了窩,還生了五個鳥蛋,我朋友也沒有去打擾,現在五隻小鳥都孵出來了,真的覺得好新奇啊!記者胡信昌核實報導 賀女士說的朋友,姓曾,是浙大城市學院建築系的副教授。昨天下午,曾教授在家裡畫國畫,聽到我們要去拍她的鳥兒,連說,歡迎歡迎。
  • 斑鳩陽臺安家 市民發朋友圈記錄孵化全程(組圖)
    住在長沙雨花區山水洲城小區的雷先生就在一天早上發現了這樣一堆枯樹枝。過了幾天再看就發現有鳥蛋。原來,有一對準備繁衍後代的珠頸斑鳩在這裡安家。雷先生拍照發朋友圈記錄了鳥爸鳥媽從孵蛋到呵護寶寶的全過程。「等小鳥長大,它們一家肯定會飛走,來年它們也不會記得這裡,也不會再來這裡築窩了,但有這樣一次經歷,真好。」雷先生4月21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 古人寫日記始於何時?都寫了些啥?
    兩千年前中國人已開始寫日記西漢「日記牘」為考古發現中最早的日記 中國人似乎有一種寫日記情結,古人留下來的日記相當豐富。中國人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寫日記的?研究中國日記史的專家陳左高早年認為,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就是一種最原始的日記,或者說日記的濫觴。但由於日記是「私人性質」的,陳左高后來又否定了此觀點。
  • 鳥媽媽陽臺築巢 老伯每天拍照記錄成長日誌
    圖片說明:三隻小傢伙在鳥巢裡嗷嗷待哺。新民晚報實習生 楊鈺瑩 攝(下同)  「看著這幾隻小鳥一天天長大,我的心情也變好了。」近日,市民趙老伯打進新民晚報962555熱線,反映不久前,一隻「鳥媽媽」在他家窗臺上築巢。如今,三隻雛鳥先後破殼而出,煞是可愛。  趙老伯家住楊思路1121弄。今年4月1日前後,他家窗臺上突然多了一個小小的鳥窩。
  • 78歲老人寫日記60載 點滴記錄生活變化
    任梅女老人的日記本「又到歲尾年初,防護新冠疫情出門要戴口罩,儘量減少不必要的人員流動。」「又過年呀,孩子們快回來了!」每天,家住託克託縣新營子鎮乃同村78歲的任梅女老人都會在日記本上記錄著當天發生的事或新聞,這一習慣一直堅持了60年。
  • 女子在新房吊頂發現3個鳥窩6個綠色鳥蛋(圖)
    昨日上午,網友「曼珠沙華9292」在自家發現了3個鳥窩及6個綠色鳥蛋,與鵪鶉蛋一般大小。這樣的事,她從未遇過,隨後,她微博求助:「有人知道這是什麼鳥的蛋嗎?」  記者在「曼珠沙華9292」發布的9張圖片中看到,3個鳥窩由枯樹枝和枯竹葉築造,還夾雜了一兩根白色的羽毛,鳥窩中則靜靜躺著幾枚藍綠色的蛋,顏色豔麗,大小類似鵪鶉蛋。
  • 重慶一群小學生設計製作鳥窩 消防員幫忙掛樹上
    春天是鳥類繁殖的季節,給小鳥安個家,鳥媽媽是不是能更好的照顧好鳥寶寶呢?­  20日下午,重慶市江北區玉帶山小學的一群小學生在消防員叔叔的幫助下,把20個廢物利用的新型鳥巢掛在了學校的大樹上。
  • 攝像機記錄下鳥兒繁殖過程
    4月9日回到家後,她就發現兩隻黑羽毛、紅嘴巴的野鳥往她家放在陽臺上的花盆裡銜草。「花盆放在陽臺的花架上,上面還有遮陽篷,能遮風擋雨,我意識到這兩隻鳥相中這裡做窩了。」王女士說,正好家中有攝像機,此時不用更待何時。於是,她隔著陽臺的玻璃拍攝兩隻鳥兒如何銜草築巢。  沒兩天,一個精緻的鳥窩就做出來了。
  • 小小白頭翁安家鏟車中 5個鳥蛋現已孵出4隻小鳥
    小小白頭翁安家鏟車中 5個鳥蛋現已孵出4隻小鳥2006-06-07 13:22:27破殼而出的小鳥嗷嗷待哺(徐鵬攝)鳥媽媽站在廠子上空的電纜上為鳥寶寶「站崗」 (徐鵬 攝)  小嘴張得大大的,閉著眼睛的小傢伙努力伸長脖子,等待著媽媽餵上美味的蟲子。「快來看、快來看,4隻小鳥被孵出來啦。」
  • 天下的母愛都是無私的,全程記錄陽臺上白頭翁小鳥孵化全過程
    大約在5月初,陽臺的月季花樹上有白頭翁小鳥來做窩,接著便生下4枚蛋。5月10號左右,鳥媽媽就開始孵化小鳥了。鳥爸爸每天找來好吃的慰勞自己的妻子。5月15號小鳥要出殼了,鳥媽媽獨自站在窩邊,整整一天一動也不動,自己不吃也不喝望著窩內的寶貝們 。直到第二天寶貝們一個一個的出殼。為了孵化小鳥,十幾天過去鳥媽媽腹部的羽毛都磨掉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