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有妖精,人也有人精,不能成人精,成人妖也是可以的。
《西遊記》裡有一個特別的人物,觀音禪院的主持金池長老。金池長老是個人,但他的歲數已經270歲了,這遠遠超過了一般人的壽命。他沒有成佛,也沒有成仙,整日和黑熊精、蛇精和蒼狼精在一起,叫他「人」精是不為過的。
得「道」的高僧,禮「佛」的妖怪
佛是不講長壽的,講究輪迴。即便是大德高僧也會死,法門寺裡的佛指舍利就是釋迦摩尼的舍利子
道家就不一樣了,不但可以肉身不死、長生不老,還可以羽化成仙。另外一方面,道家講究萬物有靈,即便不能成仙,也可以修煉成精怪。
金池長老之所以能活270歲,是跟著黑熊怪、凌虛子和白花蛇精學了道家的竅門,才得以長生。
金池長老是觀音禪院的主持,是學佛的,而他卻跟著黑熊怪學了道。作為觀音菩薩的弟子,不好好吃齋念佛也就罷了,竟然轉換門廳,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個學道的黑熊怪,為什麼對袈裟那麼感興趣?趁火打劫,把袈裟搶過來後,還要做「佛衣會」。袈裟雖然是個寶,但做佛衣會卻不是個妖怪該幹的事。
幾個疑點
金池長老是佛教的叛徒,是佛教裡面三心二意的人,菩薩知不知道?我想,神通廣大的觀世音菩薩菩薩肯定知道的。知道了為什麼不處理?
錦襴袈裟是個寶貝,上嵌七寶,水火不侵,可以防身趨祟,但是整個取經路上卻從沒有發揮效力。第二次出場勾起金池長老的貪念後,就沒再有戲份了。那為什麼觀音在大唐的時候那麼賣力地誇耀推銷袈裟?
沒有來路的妖怪孫悟空一般都能打得過,打不過的叫來幫手也就順便打死了。為何觀音來了,沒有打死黑熊怪,反而收了黑熊怪做守山大神。菩薩看中了黑熊怪的什麼,還是有別的緣由?
合理推論
光袈裟就有近千件,聽說東土大唐來的人就問有沒有寶貝,觀音菩薩肯定知道金池長老很多的齷齪,而且十分不喜。於是在安排唐僧去西天取經的時候就設計了這個事情。袈裟的作用便是給對袈裟痴迷到極點的金池長老的魚餌,引誘他進一步犯錯,然後利用孫悟空師徒除掉金池長老。
觀音菩薩不自己出手,是因為金池長老把觀音禪院打理得非常好,僧侶眾多,香火鼎盛。對於善於經營,成績顯著的人,觀音菩薩作為領導不好直接出手,怕傷了別人的心。
便,只好用些權謀了。
也許觀音菩薩只是想給金池長老一個教訓,但金池長老羞惱不過,一頭撞死了。作為人「精」的金池長老為什麼自殺,值得玩味。
些許啟示
僧學了道,道從了佛,從側面說明,中國人的宗教觀是相通的,儒釋道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
金池長老雖然學了道,但黑熊怪能如此喜愛佛衣,不曾有過什麼罪孽,肯定也是受了他的佛法影響。觀音菩薩能收了黑熊怪,肯定早看清了緣由,也是對金池長老的一種認可。
領導之所以能成為領導,肯定會有些你不知道的能力,一些事他不說,並不代表不知道。
屬下有工作失誤,肯定要以預防為主。270歲的金池長老貪慾很旺盛,肯定不是一天了,等發生到不可收拾的程度才採取措施,這是一種不負責任。所以,觀音菩薩的責任和罪過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