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在位60餘年,退位後仍然掌握大權,嘉慶皇帝為何沒有謀反?

2021-01-11 餓得人間第一春

乾隆是在85歲高齡的時候將皇位傳於自己的兒子,堪稱是歷史當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雖然說他沒有了皇帝的名頭,但是仍然是大權在握。雖然說嘉慶皇帝當上了皇帝,但是他仍然如太子那般,國家大事幾乎都是乾隆皇帝一人決定。那嘉慶皇帝當的可是挺窩囊,為什麼他沒有跟乾隆皇帝反目成仇呢?

年輕乾隆皇帝畫像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曾經發動過很多次戰爭,為了維持國家的穩定。對外不斷的擴張,為了顯示天威從而保護邊境的安全保護,保護國家版圖的完整。可以說,乾隆皇帝一直將兵權牢牢的掌握在其中,除了皇帝,其他人沒有辦法動用任何的權利。即使是嘉慶皇帝,也沒有辦法調錢,任何的部隊想要謀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嘉慶皇帝畫像

不僅僅是君權掌握在乾隆皇帝一個人的手中,平時的國家大事也全部都是由乾隆一個人處理,即使是退位了,他仍然沒有搬出養心殿在處理相關的事情。平時在上朝的時候也是坐在主位上,當上了皇帝的嘉慶帝仍如太子一般,從旁聽著。

《清史稿》:「皇考自上年冬臘,偶感風寒,調愈後,氣色雖遜於前,然猶日親巡政,未嘗稍輟。」

從中便可看出,即使是到了晚年,乾隆皇帝也沒有任何的怠慢。

乾隆皇帝騎馬像

乾隆皇帝在位60多年,可謂是文治武功,在中國歷史當中都是佼佼者。雖然說為人過於自負,但是對於國家也是有一定的貢獻。而且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是清朝時期的一個頂峰,雖然說一個朝代避免不了衰敗,但是他在位期間算是做到了很好的狀態。而在嘉慶皇帝的心目當中,康熙是他的父親,王位只不過是自己的父親所賜予的。普天之下只要是皇帝給予的東西都屬於皇帝的,絕對不可以想拿走就拿走,所以嘉慶皇帝看的是非常的通透的,在乾隆面前仍然以太子自居,以自己父皇的旨意為準,他本來也沒有奪權之意。

嘉慶帝坐像

在做了三年的傀儡皇帝之後,乾隆皇帝88歲的時候去世了,掌握大權之後,他對前朝的一些臣子進行了清剿。但是仍然避免不了一個朝代衰敗的問題,最主要的是乾隆在晚年的時候獨攬朝政,大興土木,導致清朝上上下下腐敗的問題比較嚴重,即使是嘉慶皇帝有想再創輝煌的心,也沒有那個力氣了。

參考文獻:

《清史稿》

《清實錄》

《乾隆皇帝》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系餓得人間第一春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焦點

  • 太上皇和皇帝之間,誰是第一,誰是第二
    看過電視劇的同學都知道,古代朝廷的統治者是皇帝。可有些朝代不但有皇帝還有太上皇,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一國自然沒有二主,那麼太上皇和皇帝哪個權力更大呢?今天我們就通過歷史上幾個著名的太上皇,看一下皇帝和太上皇哪個第一哪個第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上皇—劉邦的父親劉太公。
  • 雍正明明已經中止木蘭秋獮,為何乾隆重啟,嘉慶痴迷其中?
    然而,康熙的皇位繼承人卻中止了木蘭秋獮等遊獵活動,這是為何?雍正繼位之時已經人到中年,康熙留給的盛世背後卻有許許多多問題需要解決,加之很多人認為他的皇位是篡奪而來,故而雍正在位期間忙著收拾攤子、忙著穩定自己的皇權,對於他而言,實在是不敢浪費時間去遊獵,正如雍正自己說的那樣,自己的皇位得來不容易,需要時時防範自己沒有繼承皇位的兄弟們,不敢離開京城。
  • 劉墉欲告老還鄉,嘉慶不允,乾隆說了句宮燈歪了,嘉慶立刻準奏!
    乾隆在即位之初曾立下誓言:假如能在位60年,當傳位於皇太子,不敢和聖祖爺康熙比肩(康熙在位61年)。估計當時乾隆在立此誓言的時候,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能活這麼久,眼看著60年之期將至,乾隆終於在乾隆60年的時候,將皇位禪讓給了皇十五子顒琰,帝號嘉慶,自己當上了太上皇。雖然皇位禪讓給了顒琰,但是大清的權力還是掌握在了乾隆的手裡,而嘉慶只是一個實習皇帝。
  • 嘉慶處死和珅的經過和策略
    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已經89歲高齡的乾隆皇帝,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眼看著就要歸西。不出所料,正月初三這一天,乾隆病情突然惡化,太醫也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看著老皇帝病死。雖然乾隆皇帝在嘉慶元年(1796年)傳位給嘉慶,自己當上了太上皇,但國家大權實際上依然掌握在乾隆手中,嘉慶皇帝處處看父親眼色辦事,隨著乾隆皇帝的病死,他的兒子嘉慶皇帝才算是真正掌握國家大權。按道理說,父親去世了,操辦父親的葬禮才是頭等大事,不過,嘉慶卻沒有這樣做,他做了另外一件令人吃驚的大事,那就是處死和珅。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 嘉慶皇帝:37歲登基,無實權4年,61歲去世,是清朝最平庸的皇帝
    登基初名登基,父為乾隆皇帝,母為鼎鼎有名的令妃,即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寧夏有一位受人愛戴的母親,子憑母貴,6歲起便隨兵部侍郎、工部侍郎學習,13歲時能通讀五經,受到皇帝寵愛。然而在乾隆皇帝的心目中,顒琰並非太子人選。雍正的人品更是讓人心滿意足,可惜他先後立了三位皇太子,前兩位都相繼去世,最後只有顒琰倖存。首先是富察皇后的兒子永璉。
  • 皇帝都自稱「朕」,那太上皇的自稱什麼?乾隆霸道李淵心酸
    中國歷史上的太上皇並不多見,一共只有17位,其中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始皇嬴政的父親秦莊襄王。秦始皇自稱始皇帝後,便追尊其父為太上皇,所以秦莊襄王在生前並沒有體會過當太上皇的感覺。
  • 嘉慶掌權後,第一時間賜死和珅,那老對頭劉墉、紀曉嵐的下場如何
    新皇登基後,通常會重新整肅輔政人員,更換不喜歡的大臣,提拔想用的人才,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嘉慶與和珅。康熙六十年,禪位給嘉慶,自告奮勇當上太上皇,但他退位後仍然掌管國事,有時忙不過來,寧可把國事交給和珅,也不願把兒子嘉慶交給他。
  • 乾隆禪位後又執政三年,這期間都幹了什麼?六件事傷害了國家
    一、不舍皇帝之位,處處搶風頭乾隆能在自己的晚年禪位,看似不易,實際上只是換個稱呼繼續當政。據當時朝鮮使臣的記載,就在禪位大典的當天,乾隆皇帝竟然沒有把傳國玉璽交給嘉慶皇帝。後來還是劉墉和紀曉嵐苦口婆心的勸說,乾隆皇帝才萬分不舍的將玉璽交出。這還不算,乾隆和嘉慶的住處也透露出了一些信息。乾隆皇帝在禪位之後,依然居住在養心殿,而新皇帝嘉慶帝只能繼續住在王府。
  • 劉墉奏請告老還鄉,嘉慶猶豫不決,乾隆的一句話讓嘉慶立即準奏
    其中和珅和劉墉之間的故事最經典的一個電視劇就要算是《宰相劉羅鍋》了,這其中當然都是結合了很多民間的傳說故事,在乾隆年紀大了之後便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嘉慶,自己做起了太上皇。嘉慶十分討厭和珅,但是因為乾隆還在,他也拿和珅沒辦法。劉墉我們知道是清朝一個清官,劉墉在朝堂上一直都是和珅的死對頭,他們倆可以說鬥了一輩子。後來劉墉年紀大了,於是上書請求告老還鄉。
  • 乾隆去世以後, 嘉慶是如何處理乾隆後宮女人的
    說起後宮的那些事情呀,可謂是現在的大家們都為之感概的,那就是後宮的那些妃子們的一輩子了,小編之所以這樣說,想必大家也是有同感,因為大家都喜歡看後宮爭鬥劇,多多少少都是會對其有所了解的,特別是那些在後宮裡面爭寵,然後下場死的特別慘,最終還是會被大家忘記,再說皇帝的妃子那麼多,又怎麼會有人願意記住一個女人呢,從另一方面也能想得到,皇宮裡的女人數不勝數,皇帝也永遠不缺女人
  • 嘉慶掌權後,和珅被賜死家中,乾隆的另一寵臣紀曉嵐結局如何?
    嘉慶掌權後,和珅被賜死家中,乾隆的另一寵臣紀曉嵐結局如何?對和珅和紀曉嵐的形象,我們在的電視《鐵嘴銅牙紀曉嵐》中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電視是經過美化以及虛擬歷史的。可以說。君臣之間的關係,根本不可能存在電視劇中那樣的平和。
  • 嘉慶皇帝為國操勞了一生,為什麼最終卻是個「失敗者」?
    嘉慶元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帝舉行禪位大典,顒琰即帝位,是為嘉慶。乾隆帝親臨太和殿授傳國玉璽。嘉慶尊乾隆帝為太上皇。其後,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嘉慶暫時居住在毓慶宮,並頒詔天下,賜宴宗籓。一直到了嘉慶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帝崩了,嘉慶才開始親政。嘉慶皇帝在位二十多年,因為,政務頗多不順,所以,嘉慶在大部分的時間裡,總是感到痛苦、迷茫、憤慨。
  • 清朝皇帝順序和各個皇帝的詳細簡介
    清朝地圖清朝皇帝順序: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清朝各個皇帝的簡介吧。乾隆代號:乾隆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年)。功績:將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頂峰,他是影響中國18世紀以後歷史進程的重要皇帝。
  • 乾隆皇帝為何「類祖不類父」?
    在乾隆皇帝漫長的一生中,他的爺爺康熙皇帝在其心中絕對是神一般的存在,不管是治國策略還是為人處事方面處處以康熙皇帝為標杆。乾隆皇帝生平最為驕傲的一件事並不是親爹雍正皇帝將皇位傳給了自己,而是自己年幼時候曾經深得康熙皇帝寵愛!那一句「朕自幼便蒙聖祖康熙爺寵愛」掛在乾隆皇帝嘴邊60多年。乾隆六十年,甚至不惜禪位於皇十五子永琰,就是為了不讓自己的在位年限超過康熙皇帝。
  • 繼後烏拉那拉氏為何與乾隆反目,以至斷髮相傷?流言漫天何為真?
    乾隆帝劇照其實無論是在《延禧攻略》中看到佘詩曼飾演的繼後因為乾隆移情魏瓔珞,最終導致兩人漸行漸遠;還是《如懿傳》中周迅飾演的繼後因為乾隆的多疑猜忌,終於致使二人少年相識之情恩斷義絕,在影視劇中這二位烏拉那拉氏皇后都以剪短自己的頭髮來與乾隆一刀兩斷
  • 《乾隆王朝》⑩ | 乾隆與世長辭,一個時代的落幕
    至乾隆時,清朝國力達到極盛,周邊國家幾乎盡為中國的藩屬國。身為宗主國,中國對藩屬國的內政一般都採取不幹涉政策。安南自後黎政權建立後,內亂不已。其間阮文惠兄弟以土豪崛起於西山,稱西山軍,欲取後黎而代之,乾隆起初也沒有管過。
  • 和珅下獄之後,嘉慶皇帝下旨不牽連,為什麼文武百官都噤若寒蟬?
    他一開始做官的時候只是盡心辦事,並沒有其他的想法,直到後來查處的雲南總督貪汙案,才讓他對做官有了「新的理解」,開始了自己欺上瞞下的貪汙生涯,隨著手中權柄的不斷增大,他的膽子也越來越大。後來在乾隆去世之後,嘉慶找藉口囚禁了和珅,並且公布了他的罪狀,將和珅的府邸翻了個底朝天,最終查獲了價值8億兩白銀的家產。
  • 乾隆:養肥犬以飼子
    年輕的獵人對老獵人的話非常聽從,在老獵人死後,這隻肥狗的待遇並沒有改變,年輕獵人如同老獵人般對待它。不久後,一場蔓延了整個東北叢林的雪災到來,年輕獵人一家子被困在家中。食物來源斷絕,如果只是普通的這種狗,年輕獵人一家絕對撐不過這個冬天。還好,這隻肥狗並沒有因為老獵人的死亡而被餓瘦,它一身的血肉都進到了獵人一家的肚子中。他們因為這隻肥狗,從而活過了整個冬天。
  • 古代皇帝和太上皇、皇太后並存的時候,誰更尊貴,權力更大?
    在中國古代王朝中,如果皇帝和太上皇、皇太后並存,那麼誰的地位更高呢?皇帝既然權力最大,那麼是否太上皇、皇太后都要向他下跪呢?中國古代的皇帝都會非常推崇孝道,就是傳說中的以孝治天下,所以作為天子的皇帝,自然要以身作則,他是不可能夠讓太上皇和皇太后向自己下跪了。
  • 和珅被嘉慶賜死前,拿出乾隆給的保命書,只有三字,看完便自盡
    和珅被嘉慶賜死前,拿出乾隆給的保命書,只有三字,看完便自盡歷史上貪官無數,可要說到這個人,那可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他就是清朝大貪官和珅,乾隆的忠實馬仔,即使「忠臣」,又是奸臣,他在乾隆時期風光無限,可沒想到卻栽在了乾隆兒子嘉慶的手裡,當年抄他家時,發現家裡黃金白銀無數,珠寶更是數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