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求好風水寧背不孝罵名:宋人如何「尋龍點穴」久喪不葬

2020-11-25 騰訊網

日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團隊,在湖南省寧鄉市壩塘鎮南芬塘村的楊家灣古墓群,意外發現北宋時期的夫妻合葬墓。楊家灣古墓群於2007年發現,不過由於今(2020)年當地要興建高速公路,因此找來考古團隊與文物局針對古墓群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這座合葬墓相當特別,為兩個墓室「同墳異穴合葬」,墓室之間僅開一扇小窗連通。研究人員表示,這個設計為民間俗稱的「過仙橋」,代表夫妻希望來世能再續姻緣。雖然夫妻合葬墓以目前考古發掘來說相當常見,但有「過仙橋」設計的並不多。中國的喪葬風俗,到宋代時有了許多轉變,其中一個特色就是久喪不葬。

北宋夫妻合葬墓裡發現,其墓室僅開一扇窗口,為民間俗稱的「過仙橋」,代表夫妻希望來世能再續姻緣。

久喪不葬的紀錄,最早見於秦代,《漢書.張陳王周傳》載:「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五世相韓故」。秦國滅韓國時,張良(公元前251-前186年)家裡還有300多人,雖然弟弟過世了,不過張良卻選擇將所有家產拿出來請刺客刺殺秦王政(公元前259-前210年),待到諸事完成後才要安葬弟弟。漢唐兩代,久喪不葬的例子極少,最晚都會於一年內將過世的親屬下葬。

到宋代時,因為經濟條件、好風水難覓與歸葬故鄉路途遙遠,讓久喪不葬開始變得普遍。司馬光(1019-1086年)觀察,有部分喪家會先把棺木寄放在佛寺,日後再下葬:「屍柩或寄僧寺,或委遠方,致有終身不葬,或累世不葬,或子孫衰替,望失處所,遂捐棄不葬者」,結果這些被寄放在寺廟的棺木最後多被親屬遺忘或相隔幾十年後才入葬。北宋《李遠墓志銘》載:「宋元佑三年(1088)五月六日卒,政和七年(1117)七月二十三日葬」,就是相隔29年才下葬的例子。儘管宋人知道過世的親屬應早早安葬,拖著不葬不僅違反孝道、讓死者無法安息,還有可能使後代子孫遭到報應。但是為了求得一塊心目中理想的風水寶地,宋人不惜散盡家財、停棺數年,以求後世子孫榮華富貴。《宋史.危稹傳》載:「漳俗視不葬親為常,往往棲寄僧剎」,代表這種暫厝棺柩的風氣,以福建路漳州(今福建省漳州市)最為普遍。

福建昔為閩越之地,自秦漢以來,閩越文化與中原漢文化不斷交融,到宋代時,福建路瀰漫著相當濃厚的宗教信仰氛圍,當地民眾相當重視婚喪喜事,史載:「好佛法,重婚姻喪祭,以儉薄為恥;侈靡無節,親舊知葬或設組祭數月,營辦務求珍異,不計財費,喪家則盛筵席以待之,競為豐侈」,可以看到在喪禮方面,福建地區的民眾在開銷上絕不手軟。

過去學者認為陪葬品應是古代喪禮的最大開銷,不過,宋墓與唐墓相比,陪葬品卻有減少的趨勢。那是由於宋代開始流行紙幣,使得冥幣也逐漸用於墓葬,大幅減少宋人在墳內放置金銀財物的必要性,反而多在墓中放入不那麼值錢的日常用品,故宋代喪葬的開銷,則主要花費在喪禮與墓地上。

「龜殼墓」,因烏龜象徵吉祥長壽,民眾多認為龜殼墓可使家業同龜殼般穩固、庇佑子孫平安。

對習慣土葬的中國人來說,墓地的選擇非常重要。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大多數人相信,家族墓地風水的好壞,僅次於先天已定的命數與運氣,並與家運息息相關,這就導致宋人在找尋墓地上的花費了大筆的喪事開銷。另外,福建東南地區靠海、西北地區多崇山峻岭,山多平原少的地理環境,使人口多集中沿海一帶。耕地不足,再怎麼縮減墓地空間,墳地還是供不應求,且風水寶地,人人皆知其貴重,擁有吉地的人家更是不會輕易出售,導致福建地區的葬地價格相當昂貴。

那麼,為何宋代福建路的百姓們特別看重葬地風水,為此停棺數年呢?這要說到風水師的興起。雖然宋朝福建科舉相當興盛,考取進士的比例為宋代之冠,但考不過科舉的文人也是大有人在,這些考場失意的文人們只好另謀出路,他們多選擇轉行為人算命看相,因為要是一日成名,那可是財源滾滾來。於是,風水師成為熱門職業,加上過去閩越的宗教風俗影響,自然使福建地區的民眾在日常生活上對風水、堪輿有一定程度的依賴與需求。文人投入風水一行,不僅讓風水流派理論變得更加豐富,也讓喪家對於墓地風水要求更加嚴苛。

閩人重視風水,就算離鄉外出打拼也不忘找風水師「尋龍」。曾有莆田人方應龍(1171-1238年)至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時,曾請教方士自身死後的墓地風水,得到:「牛岡尋吉穴,歸葬竹峰前」的批語,方應龍以此選擇歸葬興化縣(今莆田市)廣業裡牛岡的竹峰,其所葬之處與批語相同,應非單純的巧合,而是親屬花費時間金錢尋覓的結果。

宋代的閩人在尋求葬地時,會通過親友鄰居之間的互相探問等各種方式,儘可能地找到能夠信任的風水師,來完成生命的最後一趟旅程。雖然宋人也怕因此遇到行騙的江湖術士,但更怕自家風水不如人。儘管有許多有識之士跳出來駁斥風水玄學,要求以儒家孝道價值觀趕緊為先人下葬,但在堅信風水的民眾看來,為了未來仕途順遂、後世子孫的禍福吉兇著想,只好不得已讓先人停棺多年了。如今,我國早已大力推動火葬,傳統土葬習俗已經過多番簡化,既然「龍脈」難尋,將先人骨灰放置於靈骨塔已成主流。喪葬習俗多有流變,但唯一不變的,是我們對逝去親人的無限追思。

相關焦點

  • 鬼吹燈之怒晴湘西摸金校尉的口訣是什麼 尋龍訣講的是古墓風水
    鬼吹燈之怒晴湘西摸金校尉的口訣是什麼 尋龍訣講的是古墓風水時間:2019-01-22 12:42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鬼吹燈之怒晴湘西摸金校尉的口訣是什麼 尋龍訣講的是古墓風水 大家期待已久的鬼吹燈之怒晴湘西已經和大家見面了,搬山、卸嶺、摸金、發丘是天下霸唱作品中的四大門派
  • 風水中陰陽宅坐山立向的基本方法
    「三年尋龍,十年點穴」,要真正掌握巒頭之法,非八年十年不可。巒頭之法簡而言之,就是要「美」。龍要起伏、過峽、開帳而活潑生機,「無個字不成龍,無分金不出脈」,穴要山環水抱,砂水要山水秀麗有情,堂局要開闊方正,這就基本符合巒頭之「美」了。
  • 猛虎下山好地方,前朝官帽貴氣足!道先生講風水案例
    力大者久而勿替,力小者發即衰也。幹龍結穴,其力就大,發可達數十人,興可數十代。而枝龍結者,其力微,發只一兩人,興一兩代。而判斷當地是不是有地,可以根據當地的山形與水路來尋找。若一個地方,多龍樓,寶殿,御屏,帝座,三臺,華蓋,帳下,貴人,捲簾,殿試,王字,工字,玉尺,玉枕,蛛絲、蜂腰,蘆鞭,仙帶,仙橋,九腦芙蓉,天馬、官帽等形狀的山,多有大貴之地。
  • 風水師傅的七個基本功!有一個不會的都是不合格的
    陰宅下葬,地理師父的工作主要有七個:尋龍點穴、立向分金、看期擇日、挖井開穴、棺材定向、墓碑立向、留下墳譜。其中前五個是關鍵,尤其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地理吉兇的最關鍵。尋龍要尋富貴善良、生動活潑之龍,即前呼後擁,生動活潑,草木蔥鬱,靈氣活現,給人一種以美麗宏大,無限活力,充滿生氣。點穴要注意:陽來陰受,陰來陽受,陰用陽朝,陽用陰應,陰陽相見,福祿永貞。山勢陡峻為陰,山勢平緩為陽,山勢陡峻的位置,點穴需要在平緩地帶,為陰中取陽,地勢平緩的位置,點穴需要在凸起的位置,為陽中取陰。平緩的脈來有脊,入穴處有窩,謂之陰來陽受。
  • 尋龍點穴要領如何看風水寶地,王君植風水大師航拍四川名地下山龜
    2020年5月王君植風水大師帶領弟子,遠赴四川達州實戰楊公風水課程,到陌生地方讓弟子帶隊尋找風水寶地,上圖就是廣西南寧弟子廖冠雄此行尋龍案例,這幅圖是王君植大師用無人機高空航拍的
  • 鬼吹燈之怒晴湘西摸金校尉的口訣是什麼 尋龍訣說的是什麼
    大家期待已久的鬼吹燈之怒晴湘西已經和大家見面了,搬山、卸嶺、摸金、發丘是天下霸唱作品中的四大門派,搬山、卸嶺兩個派系首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心裡還是很期待的,潘粵明飾演的陳玉樓大氣沉穩,幹練果決,還透著股痞氣,不愧是卸領一脈之魁首。與搬山一派結盟攜手入瓶山,下墓、打怪開啟綺麗、刺激的探險之旅。
  • 能讓大家生意紅紅火火的風水秘招
    需要尋找這個地方就是尋龍,亦叫風水寶地,下面風水明師·熊朝民為大家介紹風水尋龍點穴的起碼真訣。1、太祖山  是否廉貞作祖,獨霸一方,然後再看少祖山、父母山,看龍出身和剝換,行走,是否重重開帳,穿田過峽。再看入首,兩沙交會是否有情,龍是否陰陽交配,化氣結穴,為之尋龍。(1)太祖山  太祖山也就是龍的祖宗山、發源地。
  • 傳統風水之「金盤獻花穴、泥水穴、騎龍穴「等怪穴
    :網絡面授實踐三位一體楊公風水專業研修要看本文視頻請識別二維碼參加以下學習:點穴往往常穴好認,怪穴難辨。君如識穴不識怪,只愛左右包者疆。此與俗人無以異,多是葬在虛花裡。虛花左右似有情,仔細辯來非正形。虛花作穴更是巧,仔細看來無甚好。怪形異穴人厭看,如何子孫世襲官。只緣怪形君未識,識得怪穴卻無難。識龍自合當識穴,異在變星篇內說。」楊公《疑龍經十問》變星篇曰:「疑龍盡說總無疑,真龍藏幸便宜知。識得真龍結作處,豈逃真假幹兼枝。貪狼一變巨門星,星方磊落如屏形。頓笏頓鍾如頓鼓,輔弼隨行變祿存。
  • 廣東風水大師點葬祖墳風水,李嘉誠富可敵國,到底有多大的風水寶地
    2019年1月王君植風水大師帶領弟子遠赴廣東潮州現場考察李嘉誠祖墳風水;上圖即是李氏祖墳風水位置。李氏祖墳扦穴於腰部,穴星左右開肩,中出乳脈,順脈而葬,內堂水臨近墳墓數十米。
  • 《山海經》的帝王都葬在哪裡?專家:這幾個位置的墓地風水最好
    大家好,我是閣草。中華民族是十分有儀式感的民族,尤其是涉及生死這種大事,在封建社會,等級越高的階層,死後所葬的地方就越講究。不僅人類是這樣,在《山海經》中的帝王也是如此,天帝天神的埋葬處都是風水極佳的位置。在《大荒經》和《海內經》中,都有關於帝王墓葬的記載。《大荒經》中在東南、東北、西南的方位都有墓葬,剩下的西北方位,在《海內經》中剛好有。
  • 顏好嘴毒的風水師,喜歡靈異懸疑文的,不容錯過!
    《快穿之風水大師》作者:醉又何妨文案:《快穿之風水大師》作者:醉又何妨大佬!求您嘴下留情!」風水大師喬廣瀾業務過硬,臉蛋出眾,尋龍點穴、捉妖算命無一不精,唯一的缺點就是——嘴毒。找他求姻緣符的柔弱白蓮花:「即使他已經有妻有子,可是我還是忘不了他......」喬廣瀾:「沒關係你再忍忍,人死了該忘的想記也記不住。」請他在生日宴上出席表演的全市首富:「我歲數大了,一年就過這麼一次生日......」喬廣瀾:「誰不是一年只過一個生日?我歲數不大也沒過倆。」
  • 傳統風水什麼是「兩儀定穴」?
    真形定是有真穴,只為形多難具說。」中國風水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後人根據楊公理論把堪輿定穴法總結為常有的:太極定穴、兩儀定穴、三勢定穴、三停定穴、四殺定穴、饒減定穴、向背定穴、張山食水定穴、近取諸身定穴、遠取諸物定穴、指掌定穴、八卦定穴等。此文專論兩儀定穴。請先看楊公論述:楊公(楊筠松)《葬法倒杖》曰:「分兩儀:暈間凹陷者為陰穴,凸起者為陽穴,是謂兩儀。
  • 姚玉忠「尋寶」多年未失過手,一找一個準,他是如何做到的?
    在盜墓小說《鬼吹燈》中有這樣一句話,叫做「尋龍分經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其實原文是出自於風水古籍,古代測繪學之最的《撼龍經》中。而這「尋龍」一說,就是指龍脈,也是一座山的主脈。古人的墓葬,特別是有錢人,基本上都講就是一個風水。不論是為了給後人借來龍脈的運氣,還是為了自己下輩子投個好胎。這下葬之地,都必須得是在一個風水極好的地方。而這,也給盜墓者弄來了一個便利。比如說1962年出生的姚玉忠,家中就是一個盜墓的行家裡手。姚玉忠的父親本身就是一個「土夫子」,自身本就明白一些風水以及一些盜墓的手段。
  • 古代對風水的別稱
    堪,地突之意,代表「地形」之詞;輿,「承輿」即為研究地形地物之意,著重在地貌的描述。《史記》將堪輿家與五行家並行,本有仰觀天象,並俯察山川水利之意,後世以之專稱看風水的人曰:「堪輿家」,故「堪輿」民間亦呼之為「風水」。 堪是天道,輿是地道,天地之道為堪輿,所以引申為風水學。
  • 《尋龍》,新書正在印刷中,敬請期待—(木星)
    木星聳直為木星,木有曲直、條達之屬性,其星有立、坐、眠三體,立則為沖天之木,低而端正者為坐木,身長而倒地平直者為眠體之木。木星之體猶如春筍,形體端正清秀,頂部圓平為上格之體,如斜歪側欹則為下格之形。木星有結節,在尋龍點穴時,木星結穴之地在無結柔軟之處。直木在開口之處為佳,倒地木星因氣急不易脫煞,若在凸唇之處點穴,必破財傷丁。龍真穴的之處,木星若為案山或朝山,其形端正秀麗,後代因貴致富,有文昌有成之象。木星主文,出人清秀貴,讀書作文,官近貴人,或才星,才智之星;兇則為刑星、刑兇,有官事、官司、傷痛、疾病之象。
  • 鳴銃、打水、唱夜歌,感受古城長沙傳統葬俗
    古人有賣身葬父者、有撲柩救火者。據《後漢書》記載:「長沙有孝子古初,遭父喪,鄰人失火,初匍匐柩上,以身捍火,火為之滅」。 長沙喪事文書皆用白紙,槽門上懸掛白紙墨書。屋內做法事、佛事、行儒教;屋外鏡炮聲聲、哀樂陣陣,氣氛肅穆、熱鬧非常。親友聽聞噩耗,主動前來幫忙料理,人稱「幫白喜事忙」。喪屬備佳餚款待親友,俗稱「吃爛肉」、「吃白皮肉」。
  • 【三合風水】坐山朝向操作法
    確定坐山朝向,是風水操作中的關鍵環節,其重要性古人已用「千裡來龍一向間」作了概括,又說:「沒有絕人之地,沒有絕人之水,但有絕人之向。」意思是說龍脈再好,若是將山向定錯,前功盡棄。由此可見,立宅安墳,立向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
  • 中國三大龍脈風水圖!
    山勢就象龍一樣變化多端,故風水中借龍的名稱來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又因為山有不同的走勢,因此龍就有不同的姿勢。風水學中把龍勢(山的走勢)歸為九種,即尋龍九勢:回龍、出洋龍、降龍、生龍、巨龍、針龍、騰龍、領群龍。當然,也有人分為5勢:1,南北走向稱為正勢。2,由西向東成為側勢。
  • 正炁先生:風水是迷信嗎?如何正知正視了解風水知識?
    我們不應苛求古人,而應對風水中的封建迷信內容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批判,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對風水不加研究就否定,這本身就是一種迷信。中國傳統的思維方法是直觀感性的和實用理性相結合的,當我們站在以西方思維模式為基礎的現代科學的角度來考察我國傳統的風水理論時,便會感知它的科學特點。
  • 風水師被逼尋寶地,死活不點龍穴,鷹搏兔,誰點誰死
    而且離城不遠,但是附近比較有名的風水師沒有一個透露過,只是平日裡幾個行內比較懂的人相互說著可惜,為什麼是可惜呢?那處風水局用當時的說法講叫「鷹搏兔」,此穴的格局很有意思,寓意是雄鷹撲食佔了一個猛字,而這一撲之後就是一頓大餐,最終吃飽喝足後便會一飛沖天!誰家的先人要是葬在這裡,後人必會出現高官,最不好也是大富大貴!可壞就壞在這一個「猛」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