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日常問答
《民法典》第九百七十九條規定,管理人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管理他人事務,可以請求受益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務受到損失的,可以請求受益人給予適當補償。管理事務不符合受益人真實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前款規定的權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實意思違反法律或者違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
民法典中人格權為何被「特別關注」?
(兩會·看典)民法典中人格權為何被「特別關注」?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電 題:民法典中人格權為何被「特別關注」? 當前,在世界各國民法典中並沒有獨立成編的人格權制度。有評論指出,中國民法典中人格權獨立成編,不僅彌補了傳統大陸法系「重物輕人」的體系缺陷,更為人格權法未來的發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對於人格權是獨立成編給予「特別關注」,還是涵蓋於侵權責任編之內,曾一度引發廣泛討論。
-
一覽無遺:《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
四、《民法典》"第四編 人格權"涉及的重要變化(一)對"性騷擾"進行了規定1.《民法典》規定了"性騷擾"認定標準即違背他人意願,以言語、文字、圖像、肢體行為等方式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
普法| 民法典學習(16)民法典頒布後史上最全的法律年齡對照表!附送...
0-1歲 0-1歲——父親不能隨便離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條規定:1周歲以內,嬰兒的父親不得向母親提出離婚,但母親提出離婚或者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父親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前男友長期打騷擾電話,使小芳心煩意亂,無法正常安寧生活,算不算侵犯隱私? 答: 私人生活安寧屬於隱私。《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
《民法典》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民法典》規定了加工、附合、混合三種添附形式,如物件加工、材料生產、房屋增建、房屋裝修等。(第三百二十二條)10.三權分置——土地經營權來了以適應「三權分置」后土地經營權入市的需要,《民法典》物權編增加土地經營權的規定,並刪除耕地使用權不得抵押的規定。
-
《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四、《民法典》"第四編 人格權"涉及的重要變化(一)對"性騷擾"進行了規定1.《民法典》規定了"性騷擾"認定標準即違背他人意願,以言語、文字、圖像、肢體行為等方式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
《民法典》:人人必知的49個法律要點|轉需
《民法典》規定了加工、附合、混合三種添附形式,如物件加工、材料生產、房屋增建、房屋裝修等。(第三百二十二條)10.三權分置——土地經營權來了以適應「三權分置」后土地經營權入市的需要,《民法典》物權編增加土地經營權的規定,並刪除耕地使用權不得抵押的規定。
-
《民法典》施行後,人人必知的49個法律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已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頒布實施民法典意義重大,其中有不少新規法條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熟知的內容,特轉載供大家參閱。
-
2020最新整理:《民法典》的88個重要變化(建議收藏)
四、《民法典》"第四編 人格權"涉及的重要變化(一)對"性騷擾"進行了規定1.《民法典》規定了"性騷擾"認定標準即違背他人意願,以言語、文字、圖像、肢體行為等方式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
「好奇害死貓」——喵星人的尾巴碰不得
其實不然,我家的「小老斧」不僅能摸,而且還能吸呢以前就聽別人說,使勁擼貓咪的尾巴會讓主子拉稀這種謠言,但是招財和小黑也沒有躥稀呀~反而每次摸它尾巴的時候,它們都還挺舒服的當然,他倆的尾巴小編只能是輕輕撫摸,如果稍微粗暴一點,那可就不樂意了,畢竟擼貓這種事,可是把尾巴排除在外的喵星人的尾巴特別軟,摸起來的手感特別好,因此他們的尾巴也是特別脆弱的,如果強行擼貓尾巴
-
《民法典》立規矩,不可輕易遺棄寵物!
為了規範養寵,政府大大出手了 《民法典》第1249條規定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動物原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
-
圖解《民法典》| 人格編
圖解《民法典》| 人格編 2020-12-01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評論:以《民法典》實施為契機規範數據使用
制定數據隱私保護制度和安全審查制度。推動完善適用於大數據環境下的數據分類分級安全保護制度,加強對政務數據、企業商業秘密和個人數據的保護」。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民法典》,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
-
「民法典學習在淄川」關於房子、婚姻及繼承等生活50問
前男友長期打騷擾電話,使小芳心煩意亂,無法正常安寧生活,算不算侵犯隱私?答: 私人生活安寧屬於隱私。《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
民法典 | 流浪狗咬人,誰來負責?
但《民法典》又是如何規定的呢?危險寵物傷人《民法典》做出了比較嚴格的責任規定,即便飼養人或管理人做好了相應安全防範措施,也不能免除其民事責任。》第1249條規定:「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動物原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
-
《民法典》正式生效!這些與你息息相關的問題,都做好攻略了嗎?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生效實施,這次民法典的出臺,將對大家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下面一起來學習一下,哪些法律條款進行了調整:
-
走進民法典 ——流浪狗咬人,誰來負責?
已採取安全措施的寵物傷人《民法典》第1245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未採取安全措施的寵物傷人《民法典》第1246條規定:「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造成的,可以減輕責任。」
-
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規定司法解釋及簡要批註
特別說明:這裡要註明的是主張格式條款不成為合同內容,而不是主張無效或沒有約束力,不能成為合同內容和無效、沒有約束力,這是不同的法學概念,我們在訴訟中常常容易將其混為一談。第十條,民法典施行前,當事人一方未通知對方而直接以提起訴訟方式依法主張解除合同的,適用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
-
《民法典》2021.1.1施行,這42條重要變化你肯定不知道!
每個人的每項權利在每時每刻都受到民法典的保護,出臺民法典,標誌著我國依法保護民事權利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民法典草案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頒布實施民法典意義重大,其中有不少新規法條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熟知的內容。那麼即將發布的《民法典》到底有哪些改變呢?
-
解讀《民法典》:「招貓逗狗」被咬傷這樣斷案
東北網8月14日訊 寵物亂叫嚇哭孩子,寵物發脾氣咬傷他人,隨著飼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因不文明養犬引發的衝突也屢見不鮮,由此引發的各種糾紛矛盾,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據了解,即將實施的《民法典》,對飼養動物問題進行了「關注」,那麼,《民法典》對飼養動物損害責任,是如何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