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物理學家為中國量子計算機寫了首詩,中國科學家的翻譯絕了

2021-01-08 中國日報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中國在科技領域取得許多成就,其中一個裡程碑式的突破是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的問世。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a light-based prototype quantum computer which manipulated 76 photons to do calculations) 。科學家們根據中國古代數學專著《九章算術》將計算機命名為「九章」。

光量子幹涉實物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供圖)

根據目前最優的經典算法,「九章」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富嶽」快一百萬億倍,等效地比谷歌2019年發布的53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

It can perform an extremely esoteric calculation, called Gaussian boson sampling, in 200 seconds. The same task would take the world's fastest classical supercomputer, Fugaku, around 600 million years. It is about 10 billion times faster than the 53-qubit computer, Sycamore, developed by Google, which uses superconductive materials.

相關論文於12月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雜誌的網站上,最近該雜誌又將此論文刊印出來。

為了向潘建偉團隊表示祝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Peter Shor還專門寫了一首詩,12月19日發布在他的推特帳號上。

先說說這位Peter Shor是誰。

他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了基於量子計算機的質因數分解算法,即Shor算法,從理論上證明,在當前最快的計算機上需要上萬年才能完成的計算任務,量子計算機瞬間即能完成。他被稱為質因數分解算法的發明人,是量子計算奠基人之一。

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主任Michel Goemans曾經如此評價Peter Shor:

Peter Shor的量子算法從他的分解算法起步(即Shor算法),為量子計算領域帶來了革命。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做出的深刻而重大的貢獻,這一領域的研究就永遠不會起步。Peter Shor's quantum algorithms, starting from his factoring algorithm — known as Shor's algorithm — has revolutionized the field of quantum computing. One could even say that the field would never have taken off without his deep and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it.

關於寫這首詩的目的,Peter Shor本人是這樣說的:

為了慶祝潘建偉等人令人驚嘆的量子計算優越性實驗(昨天《科學》雜誌刊登了這篇文章),我寫了一首詩,送給那些對量子計算持懷疑態度的人。In celebration of Jian-Wei Pan's amazing quantum advantage experiment (which was in yesterday's print edition of Science,) here is another poem for quantum computing skeptics.

雙語君很努力地翻譯了一下,拋磚引玉:

Variation on a Theme of von Neumann

馮·諾伊曼主題變奏詩

(Theme: Anyone who considers arithmetical methods of

producing random digits is, of course, in a state of sin.)

(馮·諾伊曼主題:任何考慮用算術手段來產生隨機數的人自然都是有原罪的。)

Is it not blasphemous of us to hope

That all of Nature, in her boundless scope,

Can be reduced to voltage on a chip?

大自然無邊無界,

若希望一塊小小晶片就可將她的萬物歸結,

這難道不是一種褻瀆?

If God's great handiwork does not have more computing power

Than do our jury-rigged contraptions, how are

We to believe that it could be His finest workmanship?

若上帝的妙手算力

不及我們粗製濫造的裝置,

我們又如何相信那是上帝之神工?

這首詩大致可以這樣理解:

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人類製造的小小晶片顯得十分粗鄙。而量子計算進一步揭示了自然科學的神奇,讓我們相信人類過去在計算能力方面的小小進步,終將被大自然的神奇偉力碾壓。

對於這首詩,國內的科學家們也興致盎然地做起了翻譯,一展文學功底,一起來欣賞。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王冠中教授是這樣翻譯的:

天地無垠,

有神居之。

萬物有靈,

唯神作之。

晶片電位,

豈能擬之?

眾稚且狂!

自然之玄,

唯神營之。

超算逆天,

器械難匹。

若非神機,

何由信之?

眾妙之門。

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陳向軍教授是這樣翻譯的:

天地造化兮

唯神營之

方寸電位兮

豈可擬之

眾生之妙兮

造物作之

器械不工兮

焉得神機

看到兩位物理學家的翻譯,雙語君忍不住拍手稱讚。

你會怎麼翻譯這首詩呢?

編輯:左卓

相關焦點

  • 只要兩個量子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能可能攻破這一難題。研究者最初做這樣任務可能只是為了展示量子計算機的威力所在,但是也有可能生成真正可以驗證的隨機數。「我們非常激動,」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物理學家、谷歌量子計算項目負責人 John Martinis 說,「我們希望這是量子計算機首次得以應用。」
  • 1961年,郭沫若因何翻譯魯迅的這首詩?與毛澤東的指示有關
    詩作錄畢,毛澤東還說:「這一首詩,是魯迅在中國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裡寫的。」這首詩,辭彙驅遣、意象選擇以及內涵的表達,都較為繁複,理解起來有相當難度,何況又是贈送給有語言隔膜的外國人。毛澤東估計到了這一點,便對日本友人說:這首詩不大好懂,不妨找郭沫若翻譯一下。郭沫若與日本,有極深的淵源。
  • 量子計算機潛力巨大 被看作未來技術制高點
    說起顛覆性技術,量子計算機都是當下科技界的閃耀明星。  30多年前,物理學家提出了利用量子構建計算系統的設想,此後科技界就沒有停止過探索。量子計算機究竟有何能耐,如今走到了哪一步?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可以抵禦一切已知黑客攻擊!
    據悉,量子通信作為新型通信方式,能夠為量子通訊方式提供了無法被他人竊聽和計算破解的絕對安全性保證,這樣的信息優勢,一旦誰能搶先一步建立量子通信網,可謂是率先實現在軍民之間通信方面的絕對的通信安全型保證
  • 再揭量子真相:薛丁格的貓,到底在說什麼?
    本號前面文章《為什麼說量子通信是一個科學騙局?》《為什麼說量子計算機是科學界的又一騙局?》中指出,在中國,量子已經成為一種騙局的代名詞,帶頭行騙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無良商家,而是某些鼎鼎有名的所謂科學家。有人該說了:你真是大放厥詞,學過《量子力學》嗎?在《科學》雜誌上發表過文章嗎?第一個問題,我學過《量子力學》嗎?
  • 專治不明覺厲:深度解密IBM黑科技量子計算機
    在本周三,IBM的科學家首次將該公司的量子計算機接入雲端服務向大眾公開。科技的發展總是令人震驚不已。並且IBM希望幾年之內就能開發出可用於量子計算機的實驗晶片。目前,IBM還沒有正式公開量子計算服務,但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登錄IBM Quantum申請試用。IBM正在研發的是基於超導效應的量子邏輯門架構的通用量子計算機。
  • 中國「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算出量子霸權標準
    隨著量子物理裝置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實現量子霸權似乎日益臨近。稱霸標準已成為量子計算領域最重要的科學問題之一。記者11日獲悉,國防科技大學吳俊傑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合作,在國際上最先開啟了稱霸標準的研究。最近,《國家科學評論》在線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報導了玻色採樣案例的稱霸標準。
  • 量子退火機工作原理及其競爭格局分析
    D-Wave,全球首家量子計算公司,成立於1999年,但直到2007年首臺量子退火計算機Orion才宣告成功。八年間,谷歌已經從初創公司成長為科技巨頭。D-Wave受到人們關注,但又飽受非議,許多研究人員認為D-Wave的機器根本不是量子計算機,因為做不到每個量子比特相互連接。
  • 丹麥科學家稱可將物體轉化為量子實現瞬間移動
    瞬間移動也許將不再是夢  丹麥科學家首次通過將物質轉化量子信息,以光子為媒介實現遠距離傳遞  將人化為光束,瞬間傳送到遙遠的另一個地點,這樣的場景目前還只能在《星際迷航》等科幻電影中看到。不過,丹麥的物理學家們已經成功地將物體轉化為量子信息,然後用光子進行傳遞,使物體在不通過外界接觸下,實現了遠距傳送。  「遠距傳送」是指,通過將物體分解成量子,再利用量子遠距效應,把原型量子的性質傳送出去,瞬間到達目的地後,再把這些量子合成物體。即「用非物質接觸聯接的手段實現物理的傳遞」。
  • 《新民周刊》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
    槓精、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本來想諷刺一把量子力學,可命運弄人,他的貓卻成了量子力學最致命的代言人。這隻既生又死的貓到底是何方神聖?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神奇的量子世界在遨遊神奇的量子世界之前,我們先要從日常生活的世界,也即經典世界說起。
  • 量子計算機200秒完成的運算,最強超算需1萬年,谷歌實現量子霸權
    谷歌量子人工智慧實驗室的預期研究方向為圖中紅色曲線,他們希望通過建立糾錯量子計算機,降低錯誤率,從而將這項技術推入右下角的綠色可用區域。什麼是量子霸權量子霸權,也叫量子優勢,即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功能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可以完成經典計算機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比如在一天之內破解原本幾萬年才能破解的密碼、實現通用人工智慧、快速模擬分子模型。
  • 2016:觀察者網讀者最愛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 2016年8月16日,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在酒泉成功發射升空。對於中國發射的全球首顆量子衛星,這不僅僅是中國邁出構建量子通信網絡的第一步,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用於做遠距離糾纏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的基礎科學研究的平臺,用來做遠距離糾纏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的基礎科學研究,對量子物理的發展有重大推動作用。
  • 量子計算機已可取代經典計算機?12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量子計算機無所不能?這些都是謠言。今天上午,2020年12月「科學」流言榜發布,揭開一些近期傳播流言的真相。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1.復原乳沒營養是「假牛奶」,堪稱奶中「地溝油」流言復原乳沒營養,是一種「假牛奶」,甚至可以說是牛奶中的「地溝油」。
  • 物理學家可以預測薛丁格貓的跳躍
    結果揭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這與丹麥物理學家玻爾的既定觀點相矛盾 - 跳躍既不突然也不像以前認為的那樣隨機。對於諸如電子,分子或含有量子信息的人造原子(稱為量子位),量子躍遷是從其一個離散能量狀態到另一個能量狀態的突然轉變。在開發量子計算機時,研究人員必須處理量子比特的跳躍。
  • 騰訊科技新增「量子晶片、量子處理器及量子計算機」專利
    騰訊科技新增「量子晶片、量子處理器及量子計算機」專利 其中包括「量子晶片、量子處理器及量子計算機」專利,該專利公開日為11月20日。
  •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十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只排第二,第一是他
    9、沃納·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海森堡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有作為的科學家之一。與愛因斯坦受普朗克的量子理論的啟發而提出了光量子假設一樣,海森堡也是得益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思路而於1925年創立起了矩陣力學,並提出不確定性原理及矩陣理論。量子力學是人們研究微觀世界必不可少的有力工具。
  •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兼投資人張首晟團隊找到「天使粒子」
    該成果由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王康隆課題組和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張首晟課題組、上海科技大學寇煦豐課題組等多個團隊共同完成,通訊作者為何慶林、寇煦豐、張首晟、王康隆,均為華人科學家。只有天使,沒有魔鬼的完美世界在物理學領域,構成物質的最小、最基本的單位被稱為「基本粒子」。它們是在不改變物質屬性前提下的最小單位。
  • 品讀《飲湖上初晴後雨》,這一首詩,寫絕了西湖的美
    影視劇中的蘇軾這首詩是蘇軾於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七年間,任杭州通判時所寫,蘇軾在此期間寫過大量關於西湖的詩詞,而我個人最喜歡的,便是這首《飲湖上初晴後雨》,總記得自己第一次讀這首詩的時候,立刻被驚豔到了,世上還有這樣美麗的句子
  • 專訪:中國量子隨機數研究新突破領先世界——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新華社倫敦9月20日電  專訪:中國量子隨機數研究新突破領先世界——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  新華社記者張家偉  中國科學家團隊19日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報告說,他們在國際上首次製造出器件無關的量子隨機數產生器,將量子保密通信安全提升到新高度
  • 外國人擔心的事在發生,中國成這一領域領頭羊,日本被甩開20年
    今年10月份,美國再次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那就是量子計算機,谷歌公司利用50個量子比特元素組裝成為了一臺量子自算計,並且成功進行了試運營,結果超過了大部分人的意外,這讓美國人歡迎鼓舞。然而,讓美國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因為中國在這一黑科技的領域的技術已經領先了全球,成為了該領域的領頭羊,而日本則被甩開了2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