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市場上,有人懷抱期許想要大展拳腳,也總會有人留下唏噓黯然離場。
2021年首隻退市股的結果算是塵埃落定了。
*ST金鈺接到了這一「死亡通知單」。
資料來源:官方公告
從曾經風光無限的「翡翠第一股」,再到2021年A股首家退市公司,可以說是一起從雲端之上直接臉朝地的墜落慘案。
三分感慨,七分更多的是一種意料之中,畢竟在這個年頭,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什麼因種什麼果,而自己作死是真的「會死的」。
「賭石大王」的傳奇之路
*ST金鈺的故事很有「料」,它的成功與失敗都與背後的一個男人有關。
趙興龍,它的創始人,一手孕育了公司的崛起,也在一念之差下走上了一條沒有歸期的岔路。
這名趙姓男子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貧困農民的背景令他為維持生計,放棄念書,走上了「務農人」的道路。
也許在那個時候,趙興龍以為自己會就這麼平凡地過完這一生。
殊不知,人無法預測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轉機在18歲那年悄悄來到他身邊,埋下了因緣的種子。
數據來源:網絡
成年伊始,趙興龍順其自然的參軍入伍,常常往返於雲緬邊境。就在他近而立之年之時,在一個翡翠市場,開啟了屬於他的「二次人生」。
眾所周知,緬甸出產的翡翠幾乎承包了世界玉石九成以上的產量,但由於其稀缺性,成色不佳則無人問津,成色上乘則極其昂貴,「賭石」這門生意也就孕育而出。
正所謂,一刀生,一刀死,手起刀落,是璞玉還是砂石,玩的就是心跳。
2019年河北省霸州市一知名鋼鐵企業董事長馬某波賭石,花了8000萬元買了塊18公斤重的翡翠原石,切開後發現這一玉石市場價僅在436.97萬元左右。
你瞧,賭石人常常遊走在風險與暴利的邊緣。
數據來源:網絡
趙興龍,應該說大多數人都難以抵住這一博弈的誘惑,看看現在火爆的盲盒,就明白這一刺激極具吸引力。只不過比起盲盒的隱藏款,玉石的暴利更加直觀。
興許是老天爺給飯吃,趙興龍在賭石方面展現了不同尋常的天分,憑藉80%的賭石成功率名震江湖,成為行內公認的「賭石大王」。
靠賭石賺得盆滿缽滿的他並沒有止步,畢竟賭徒的胃口只大不小。
在成立雲南興龍實業有限公司後,上市成為他的新目標,通過一系列股權轉讓和資產轉換,趙興龍成功借殼上市,將其旗下雲南興龍珠寶的翡翠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湖北多佳股份,2006年正式更名「東方金鈺」。
登陸資本市場之後,趙興龍的日子過得好不春風得意,上個報紙都帶著一股凡爾賽的味道。
數據來源:網絡
2007年他以27億身家現身胡潤百富榜單,成為雲南首富。
五年之後,趙興龍家族以35億元資產再次坐穩雲南首富的寶座,排名全國富豪榜第573位,同比上升了123位。
數據來源:網絡
而東方金鈺的股票也漲得漂亮。2010年,其股價暴漲160.3%成為一大妖股。又借著2015年的大牛市熱潮,疊加翡翠市場的高景氣,在當年7月一度攀升至61.44元/股,市值逼近280億元,可謂是「牛氣沖天」。
數據來源:同花順
人人見此景,都稱其為「瘋狂的石頭」,真實中帶著魔幻,而魔幻中帶著泡沫。
昔日牛股是怎麼作死的?
事實證明,人壽有限,物慾無窮這句話沒有錯。
尤其是對於那些賭徒而言,通過僥倖心理以達到逐利目的更是常見。
東方金鈺就像是一襲華麗的外袍,裡面爬滿了蝨子。
上市公司遺留的歷史問題使得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公司自然是承壓不斷。
趙興龍也想要走走捷徑,來個逆風翻盤,一來二去竟和「私募一哥」徐翔搭上了。
2014年5月,東方金鈺發布了15億元的融資預案,擬以15.27元/股的價格向瑞麗金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定向增發9771.83萬股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瑞麗金澤」僅有的兩位股東,分別是趙興龍和朱向英,持股比例為51%、49%,其中,朱向英在瑞麗金澤所持有的股份,系徐翔出資、為徐翔代持。
受消息利好,股價大漲,徐翔迅速拋售手裡的東方金鈺,獲利近10億元,參與定增的帳面浮盈則高達17.9多億元。
原來,表明上的定增舉措只不過是一場「量身定製」的內幕交易。
結果便是兩人通過定向增發、高送轉、公司業績利好消息等抬高股價而吸引資金介入,進而獲利。
而這一樁交易的秘辛也隨著徐翔被抓入獄,為大眾所知。
圖片來源:網絡
趙興龍翻了車後,從此退居一線,令其子趙寧接任董事長,但東方金鈺掀起的風浪並沒有完。
他的兒子高喊著「三到五年內,努力將100億元市值的貨幣單位從人民幣換作美元」,雄心壯志不減,但卻做著見不得光的晦暗之事。
2016年至2019年,東方金鈺業績疲態盡顯,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億元、22.51億元、2.31億元、-17.2億元、-18.3億元。
要是盡了人事,業績還是低迷,只能說是時運不濟,沒有這大旺的命。
但這一業績也不過只是經過層層粉飾出來的造假結果。
證監會的一紙文書下來,原來該公司在2016年、2017年年度報告等在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利潤總額存在虛假記載行為。
在2016、2017年年報、2018年半年報中,分別虛增營業收入1.42億元、2.95億元及1.2億元;虛增營業成本0.47億元、1.1億元及0.41億元;虛增利潤總額0.95億元、1.84億元以及0.79億元。
真相總會大白,東方金鈺的困局也浮出水面,近六萬股民這才驚覺踩了一個巨雷。
債務高壓、業績連續兩年巨額虧損、2019年審計報表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連續兩年內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見....幾番下來,公司股票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截止到2020年前三季度,*ST金鈺實現營收216.94萬元,同比下滑93.73%;淨利潤為-6.57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4.01%。同時,負債合計110.69億元,總資產為107.64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102.83%。
數據來源:同花順
其中,報告期內,*ST金鈺持有存貨高達84.64億元,佔公司總資產78.63%,主要為翡翠原石。
顯然,對著翡翠原石「買買買」的狂熱成為了壓死其資金鍊的致命稻草。
畢竟囤積居奇並不是通用法則,其價值不具備客觀公允性,流動性也較差,易引發債務危機。
真可謂是成也翡翠,敗也翡翠。
*ST金鈺的經營能力已然不濟,牆倒眾人推不過是順勢而為,如今的股價從高點跌幅累計超過96%。
數據來源:同花順
觸發麵值退市就在一瞬間。
當然,這不是什麼特別的個例。回顧2020,可以發現,上一年已成為我國股市歷年退市公司波及股東戶數最多的一年,也是首次波及股東數突破百萬的一年。
年內退市的18家公司,合計擁有106.2萬戶股東,合計蒸發市值7107億元,創出蒸發市值新高。而截至1月14日收盤,A股共有89隻股票股價低於2元(剔除退市股)。
春風吹不盡,韭菜吹又生。
股民確實容易被炒作衝昏了頭腦,但到底還是績差股總是喜歡博出位,擾亂資本市場生態。
好在真實的基本面是不會騙人的,隨著註冊制的穩定推行,退市制度改革不斷推進,優勝劣汰才是自然法則,那些利用盤面信息誇大利好的,以及非理性追高的人終究還是會自食惡果。
結語
常言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但事在人為,而人定勝天也不是虛話。
趙興龍通過賭石獲得了自己的生意,同時也因自己無限膨脹的欲心在一夜之間,從壕氣的首富變成了負債的囚徒。
*ST金鈺頭頂著「金玉」的光環,但層層剖析下來,可以發現,這其裡不過是一團敗絮,手裡超80億的翡翠原石成了燙手山芋,這樣的垃圾股得到退市的結果乃是必然。
畢竟一夜暴富不算罕見的故事,運氣是一回事,而投機造假的逐利行為一定會顯出原形。
在證監會的拍板下,這一標的拉開了2021年退市股的序幕,應使人警醒,資本市場的良性發展需要殭屍股、績差股的出清,也需要股民擦亮眼睛,遠離績差股,從價值投資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