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一字之改」,讓這個彝族舞蹈走向世界,連周恩來都跟著起舞

2021-01-09 雲南信息報

說起彌勒,吃貨會想到滷雞米線,驢友會想到這裡有個可邑小鎮,我則會想到在月下起舞的窈窕身姿。

月亮露出雲層,笛子與三弦相伴,木葉與月琴交融,一對對戀人相依偎,只聽得大三弦一響便起舞於月下。

他們跳著唱著:

彌勒西山是阿細,石林圭山是撒尼,彌勒石林山水相連,阿細撒尼是親兄弟。

這就是極具特色的非遺文化——阿細跳月

刀耕火種裡誕生的舞蹈

「阿細跳月」的來源眾說紛紜。有一說,古時其祖先以狩獵和刀耕火種為生。當先輩們砍倒樹林放火燒荒後,為了搶時間,往往不等炭灰完全冷卻就進行耕種,因而經常有人腳底被燙,便急忙抬起腳來,一邊跳一邊抖動,把粘在腳上的炭灰抖下來,嘴裡還發出「阿嘖嘖」的聲音,後來就逐漸演變為「阿細跳月」的舞蹈動作,直到現在跳舞時嘴裡仍喊著「阿嘖嘖」。也有人說,「阿細跳月」是彝族為祭祀祖先「阿娥」和「阿者」,表達敬仰及懷念之情而自發創造出來的。

「阿細跳月」源於彌勒,阿細語稱「嘎斯比」 (意為跳歡樂) ,是彝族支系阿細人個個喜歡的民族民間舞蹈,以其優美悅耳的音樂旋律,熱烈奔放的舞姿人見人愛。而且「阿細跳月」的獨特律動及韻味,皆來自胯而帶動雙腿似火而起的交替彈跳,故特具感染力和爆發力,旁觀者皆會萌生躍躍欲試之感。

「阿細跳月」據考證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其走出彝族阿細人地區並被外人所熟悉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

而這一切離不開詩人、學者、作家聞一多先生的努力。

聞一多「一字之改」

1945年2月,西南聯大費孝通、聞一多等先生帶領學生到現彌勒縣可邑村、鳳凰村採風時,與當地村民舉行「跳樂」的娛樂過程中意外發現了這種音樂及舞蹈。聞一多當時很激動,當即要求組織一場節目到昆明演出。經過一年的準備,次年在昆明國民黨黨部禮堂得以成功演出。據記載,當時演出效果非常好,一票難求,報紙連篇報導,成為當時昆明街頭巷尾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演出結束後,聞一多根據人們常愛在月光下跳起這一個舞蹈的特點,就建議將原名「阿細跳樂」更名為「阿細跳月」 ,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成為了如今通用的名詞。

解放以後,彌勒「阿細跳月」獲得了新生,走出了雲嶺大地,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1950年10月,「阿細跳月」演出隊在中南海演出,毛澤東主席看了說:「你們的民族歌舞跳得很好! 」周恩來總理看了情不自禁地跟著跳起來。接著,這支演出隊伍開赴硝煙瀰漫的朝鮮戰場到前線慰問。1954年10月,在波蘭第三屆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會上,「阿細跳月」獲得金獎載譽而歸。改革開放以後,「阿細跳月」頻頻走出國門,先後到美國、日本、英國、瑞士、奧地利及東南亞國家和我國香港等地演出,逐漸被世界所認知和接受。

獨有「135」核心韻律

阿細跳月樂是阿細語言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它突出了阿細音樂中特有的「135」核心韻律,每一句弦聲笛韻都能對譯成完整的阿細五音節句式。

阿細跳月樂是阿細語言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它突出了阿細音樂中特有的「135」核心韻律,每一句弦聲笛韻都能對譯成完整的阿細五音節句式。

在現代音樂人的眼裡,這樣的韻律,又代表著什麼呢?

看看這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吧,那些恍惚的片段,是我們追尋的田園詩意、奔放的快意。

文化部非遺司、中央電視臺《文化十分》欄目組,結合騰訊科技+文化的發展戰略,以2018年春節為契機,通過製作幾支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及發展為主要內容的視頻,邀請我們一起度過一個文化年。

【昆明市工人文化宮15位書法家揮毫潑墨送春聯 】2月13日下午,由昆明市總工會主辦,昆明市工人文化宮承辦的新春年味系列活動之「迎新春·送春聯」公益活動在文化宮廣場舉辦,為得到書法家們親手寫的春聯,許多職工群眾前來排隊等候。

相關焦點

  • 每日彝記|彝族舞蹈知多少
    彝族舞蹈多姿多彩,動作優美,富有濃厚的情趣和民族風格。同時,舞蹈又以特定的方式反映出彝族人民的生產方式、社會生活方式和民族遷徙、戰爭經歷等。彝族舞蹈種類繁多,現介紹各地彝區一些代表性的舞蹈。大三弦舞又叫「阿細跳月」,流傳於雲南撒尼和阿細民間的一種舞蹈。
  • 石林彝族撒尼大三弦:跳躍著的音樂和舞蹈
    石林風景區內「天然舞場」中跳舞的老年大三弦舞蹈隊 「石林」,著名的世界自然遺產,位於中國西南邊陲雲南省的石林彝族自治縣內,是世界唯一位於亞熱帶高原的喀斯特地質地貌奇觀在這片自然遺產的懷抱中,流傳著以「阿詩瑪」為代表的彝族撒尼文化,其中,《阿詩瑪》口傳敘事長詩、石林彝族撒尼大三弦、撒尼刺繡這三項,由於極具代表性和流傳有序,先後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歡快奔放的「石林彝族撒尼大三弦」舞蹈,是人們表現生產、生活中的歡樂情緒的自娛自樂的集體舞蹈,在彝族撒尼族(撒尼族世代居住於石林,是彝族的一個支系)中廣為流傳。
  • 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丘北彝族弦子舞
    到過丘北普者黑仙人洞村採風的中國著名作家蔣子龍對此曾撰文感嘆道:「晚飯後的篝火晚會……無論老少,無論民族,大家都被氣氛感染……盡情歡之、舞之、蹈之。不知今夕何夕,吾身何身……」言語間展現了丘北彝族弦子舞的獨特魅力。
  • 端午節必看2019年中國最火的舞蹈節目!《起舞吧!齊舞》開啟全民齊...
    既然是以「齊舞」之名展開的競技,那麼東鵬特飲《起舞吧!齊舞》的評判標準自然不同於以往的舞蹈選秀類節目啦——只有跳得最「齊」的舞團才能通過層層關卡成為王牌舞團。 接下來,就帶你一層一層剝開「齊舞」黑科技。 第一層:節目中首次運用「子彈時間」,不得不說,這是360度攝像矩陣動態的子彈時間,可大大地不同於其他公關公司的靜態版,更加鮮活,真正實現讓舞者在空中「飛」一會兒。
  • 周恩來的初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同學們紛紛回答:為父母報仇,為做大學問家,為知書明禮,為讓媽媽妹妹過上好日子,為光宗耀祖,為掙錢發財……等到周恩來發言時,他說:「為中華之崛起!」魏校長聽到一驚,又問一次,周恩來又加重語氣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的回答讓魏校長大為讚賞。周恩來是如何確立起這一初心呢?  幼年童年時期的家庭變故使周恩來比同齡人更早成熟。周恩來一出生的第二天,他的外祖父萬青選就去世了。
  • 黑猩猩隨音樂不自覺起舞 舞蹈基因百萬年前或已存在
    黑猩猩能隨音樂節拍起舞研究結果表明舞蹈「基因」或在600萬年前已存在人們聽到音樂,往往會不自覺地搖擺身體。最新研究表明,黑猩猩也會如此!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5日報導,日本研究人員發現,黑猩猩也會自發地隨音樂起舞,這或許表明,音樂和舞蹈的「基因」在約600萬年前人類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身上就已經存在了。音樂會使人情不自禁地搖擺。此前有研究表明,某些動物(例如鳳頭鸚鵡)在聽音樂時會搖動。
  • 我想到巴黎去跳舞,醜之魚學舞蹈
    醜之魚要學舞蹈,她想到巴黎去跳舞,去跳芭蕾舞。她就跳呀跳呀,向上,向上,她要學《天鵝湖》中的小天鵝。輕盈得像天鵝一樣起舞。來,轉個身子,再轉個身子,轉個身子,但她顯然有些站不穩,喲,要跌到了。還是找個舞蹈老師吧!跟著老師跳,感覺真的不錯!你看,我的動作,怎麼樣?一個小跳。
  • 周恩來一生四次痛哭!
    周恩來住這裡時間並不多,因為它離國民黨首腦機關所在的上清寺地區太近,周圍環境相當複雜,無論去哪裡,都須經過一條通向崖邊的馬路,而路旁一所白色磚牆的三層小樓,就是國民黨軍統特務頭子戴笠的住宅。「周公館」進出之人,都要在特務頭子眼前曝曝光。為了安全起見,周恩來住紅巖村,只有在城裡辦公辦得太晚時,才在曾家巖50號休息。
  • 不可思議:周恩來是武林高手
    在人們的印象中,周恩來總理是一位溫文爾雅的的白面書生,如同諸葛亮「羽扇綸巾」,運籌帷幄,是絕對儒雅的文職官員。但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遵義會議以前,周恩來長期擔任的是中央軍事部部長,軍委書記,甚至創建並親自領導「中央特科」,專門懲奸除惡,這些可都是赳赳武夫才能幹的事。
  • 從「文學弄臣」到「人民詩人」:聞一多眼中的屈原
    如果認定了屈原的奴隸身份,而最終這個奴隸卻又做了「人的導師」,這個評價不可謂不高,而聞一多的思路不可謂不委曲。理由之三是屈原同時刻畫了自己「高冠長劍」的男子形象,更在《離騷》中以男子的深沉感情抒寫對女子的愛慕:「我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為理」,「溘吾遊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芳草香澤與高冠長劍都被屈原認為是「修身行潔的最好徵象」。
  • 雲南玉溪易門白沙坡彝族虎掌舞:薪火相傳 虎虎生風
    於是當地人視虎為祖先,自稱是虎的後裔,認為萬物都是由虎創造,久而久之,便演變出了今天的虎掌舞。 每年跳虎掌舞之前,都要先行祭拜山神廟,而後是土主廟,所有人裝扮都在土主廟前進行。從正月十二至十五,整個村莊就成了跳虎掌舞的場地,文藝表演隊挨家挨戶跳虎掌舞表達祝福。全套的虎掌舞有九個套路,包括:虎拜四方、虎穿花、虎翻身、虎解手、虎花笙、虎挫身、虎玩耍、虎合腳、虎種田,以虎的形象再現著犁田、耙田、背糞、撒秧、拔秧、栽秧、割谷、打穀等農事場景。
  • 【脫貧後的彝族年】喜德彝族老家熱鬧非凡
    彝族人民忙碌著買賣年豬、年貨,打掃環境衛生,同高遠的藍天迎接新年的到來。2020年,是值得慶賀的年份,這一年,包括喜德實現了脫貧摘帽,136個貧困村退出了貧困序列,全縣16553戶71485人口全部脫貧,實現了奔向小康的幸福生活。而這一年,彝族老家彝族人民擇日公曆11月21日為彝歷新年日,以各種隆重的形式舉行迎接彝歷新年的到來。
  • 周恩來的領導藝術和領導作風:信念光輝照亮他的一生
    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在中國勝利實現,一定要結合中國的實際,做許多艱苦的具體工作,不屈不撓地前進,長期地奮鬥,努力爭取大多數的人民,爭取大多數的青年群眾跟著我們走,而不是靠著我們這個小隊伍。學習毛澤東,還要學習毛澤東日夜不息、從不滿足的學習精神。縱觀周恩來偉大光輝的一生,學習毛澤東思想,學習毛澤東領導藝術,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前進,是貫穿其中的鮮明主線。
  • 朱一龍隱藏的舞蹈天賦,像八音盒起舞的娃娃,轉圈是他暈的卻是我
    文/梧弋檸朱一龍隱藏的舞蹈天賦,就像八音盒裡起舞的漂亮娃娃,轉圈的是他暈的卻是我。成熟男人朱一龍先生穿得西裝革履的,卻躲在大屏風後面偷偷轉了個又快又完整的圓圈,速度還很快。別問,問就是成熟男人都愛轉圈圈,難道你們不知道嗎?朱一龍先生候場的時候要轉圈圈,彩排的時候要轉圈圈,背臺詞的時候要轉圈圈,被嚇到的時候要轉圈圈,一個人的時候要轉圈圈,不知道做什麼的時候也要轉圈圈!「旋轉圈圈我不停歇」,難怪這個男人總是迷路,看來是轉圈轉多了就找不著北了(昨天中秋就是轉圈圈給轉暈了才沒有更博噠,嗯!
  • 海棠芍藥紅葉成為周恩來鄧穎超兩地相思的見證
    上世紀末,日本關西地區日中朋友會原會長原田親義,不顧已過古稀的高齡,先後在幾年時間內36次到訪江蘇淮安,並於1992年至1994年共3次向淮安周恩來紀念館贈送了1000株櫻樹。原田親義每次都是跟著櫻樹苗來到中國,並親自參加在淮安周恩來紀念館對櫻苗的栽植。
  • 《海獸之子》曝舞蹈視頻 攜手胡沈員演繹視覺盛宴
    11月10日,電影《海獸之子》發布由青年舞蹈藝術家、《舞蹈風暴》第一季總冠軍胡沈員為電影全新創作的舞蹈宣傳片《海獸之靈》,以生命為題,創造性地將唯美夢幻的電影畫面和輕盈靈動的舞蹈融為一體,在久石讓悠揚動聽的韻律下演繹一場如夢似幻的生命之旅,電影已官宣11月20日全國上映。
  • AR式神舞蹈應援《陰陽師》現世集結之章情報
    抽式神不如跳舞的《陰陽師×極樂淨土》、地表最萌告白的《平安奇妙物語》……有沒有想像過,當式神們出現在真實世界中為你歌舞應援時,會是怎樣一番情景? 專區>> 禮包>> IOS下載>> 安卓下載>> 5月20日正式上線的「現世集結之章」主題資料片中,《陰陽師》將新增AR式神舞蹈應援的功能!
  • 弗拉明戈舞劇《血婚·集萃》廈門,舞蹈大師安東尼奧·加德斯之作
    西班牙舞蹈大師安東尼奧·加德斯的舞劇——2020弗拉明戈舞劇《血色婚禮》《集萃》廈門站來演,華麗經典的弗拉明戈舞蹈藝術之作!(大河票務網)時間:2020-03-22周日20:00地點:廈門|廈門嘉庚劇院《血色婚禮》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曾被西班牙詩人洛爾迦編為戲劇,1974年由安東尼奧·加德斯改編為舞蹈。後來《血婚》登上了眾多世界頂級舞臺,並成為了西班牙戲劇舞蹈中最輝煌的作品之一。
  • 聞一多:詩人的心 學者的魂
    左起:朱自清、羅庸、羅常培、聞一多、王力。  回到母校,父親倍感親切。這裡是哺育他成長的地方,他曾「餓著腦筋,燒著心血,緊張著肌肉」(《園內》)像靈芝一般在這裡茁壯開放,由一個天真少年成長為一個熱血青年,也曾懷著赤子深情在大洋彼岸為她熱情謳歌:「你是東方華胄的學府,你是世界文化的盟壇!」(《園內》)  闊別十年,學校在軍閥混戰的動亂局勢中幾經波折。
  • 雜技節】從雜技之鄉到世界雜技之都,這一字之變,變在哪裡?
    長城網10月26日訊(記者蔡洪坡 張曉明)10月26日,在第十一屆國際馬戲論壇上,吳橋縣委書記張長瑞在發言中表示,吳橋作為雜技之鄉美名遠播,但是吳橋的終極目標是將雜技之鄉打造成為世界雜技之都,一「鄉」一「都」,雖只有一字變化,但是內涵卻很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