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的除溼和製冷有什麼區別?

2021-01-10 你給我的暖陽

現在正值南方的梅雨季節,特別是南方的天氣經常潮溼悶熱,我們使用空調的除溼功能一來能夠降低房間裡的溼度抑制黴菌的生長,二來還可以使我們的皮膚感覺舒適乾爽,這樣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在使用空調過程中有很多朋友對空調的製冷功能和除溼功能不是很明白,今天我抽出一點時間來聊聊這個事情。空調的除溼原理其實空調的除溼功能也是在製冷狀態下實現的,在空調除溼的狀態下如果房間內的熱交換器的表面的溫度低於房間內的溫度時,房間內的熱空氣經過熱交換器時,空氣中的水分就會在熱交換器表面結成很多露珠。

這樣一來得到的結果是使房間裡的空氣溫度下降的同時也會使房間裡的溼度下降。在這個過程中,空調櫃機裡的風扇轉速會降低,室外機裡的壓縮機也會間歇性的運轉。這種現象在我們平時生活中也能見得到,比如夏天時我們從冰箱裡冷藏室拿出像西紅柿,黃瓜等蔬菜時,過了一兩分鐘就會發現在這些蔬菜的表面就會出現一層很小的水珠,那麼這些水珠就是空氣裡的水分凝結在蔬菜表面上的,這也是一種除溼的自然現象。空調的製冷原理,我們再看看空調製冷的時候的情況,在製冷時空調裡的壓縮機把低壓和低溫的製冷劑吸入並壓縮成高溫和高壓的熱蒸氣後排到冷凝器中,然後室外的空氣經過冷凝器後會帶走製冷劑放出的熱量,這樣製冷劑就變成了高壓液體,高壓液體經過節流毛細管後會降溫降壓流入蒸發器,在低壓下蒸發並吸收周圍的熱量,從而達到室內降溫的目的。

總結空調的除溼功能與製冷功能的異同最後我們再看看在製冷和除溼狀態下這兩者的區別,其實我們通過原理介紹可以知道,空調在製冷和除溼狀態下其工作原理是一樣的,只不過此時空調參數的設置不一樣罷了。我們知道在空調的製冷模式下,空調是根據房間溫度和設置溫度決定功率大小的,一般都是直接運行在大功率狀態下運行到所設置的溫度。除溼功能時空調也一直在運行,但是功率要比製冷低,運行時間長,而且降到設定溫度仍然運行,就是為了除溼效果好。我們用除溼功能都知道,當到了設定溫度時,空調聲音會變小,可是空調還會運行,要經過很長時間才會停機,但是也是很長時間才會開機,在製冷狀態下時,停機時間相對較短,當室內外溫差大的時候會頻繁開關機,這個情況是由空調控制決定的。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儘快降溫時就用製冷模式;如果想使溫度舒服點的話,當降到設定溫度後再用除溼功能,當晚上時我們最好用除溼加睡覺模式。因為在這兩個模式下它們的耗電是差不多的。另外當空調在除溼狀態時風量小,因為空調在除溼的時候,要防止冷凝器表面結霜,空調除溼的時候,要求空氣通過表冷器的速度要降低,讓空氣充分和表冷氣接觸,並加大通過標表冷器的時間使其充分達到露點溫度,讓空氣中的水分離出來。當空調製冷時風量大,空氣通過冷凝器的速度大,不能很充分達到露點溫度,空氣中的水,不能夠更多地分離出來。

相關焦點

  • 空調除溼與製冷有什麼區別
    炎熱的夏天又到了,現在大家在家肯定都開空調了吧。聽到一些人說空調在除溼模式的時候更省電,這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來解釋一下,製冷模式和除溼模式到底有什麼區別?到底哪一種更省電?讓我們一起往下看一看。
  • 空調除溼功能和製冷功能有什麼區別
    清涼一夏,離不開空調。但都是清涼舒爽,空調除溼功能和製冷功能到底有什麼區別? 所謂製冷,通過製冷劑在空調的室內蒸發器內汽化帶走熱量,使流過蒸發器散熱片的室內空氣降溫。 汽化的製冷劑在室外通過壓縮機壓縮液化釋放熱量,並把熱量通過散熱片傳遞給室外空氣。如此不斷循環達到室內空氣降溫的作用。
  • 空調開除溼模式製冷快又省電?空調的除溼功能,原理是什麼?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空調開除溼模式製冷快又省電」這個概念開始流行起來。我身邊的很多人也給過我類似的建議,但聰明如我,自然不能被謠言蠱惑。空調打開除溼模式,真的可以製冷,而且還更省電嗎?當然不是!這一切,都要從除溼模式與製冷模式說起。
  • 別再傻傻分不清 空調的除溼和製冷有什麼區別?
    隨著冬天到來,一些消費者又將封存了幾個月的空調重新清理打掃,準備開始使用。有一些消費者對於空調的不同功能也感到好奇,其中就包括不常用到的除溼功能。而製冷模式與除溼模式究竟有什麼不同?讓我們一起了解一番。
  • 空調的除溼和製冷有什麼區別?兩者之間哪個更省電?90%的人不知道
    最近國內進入了雨季,全國各地許多地方都在下雨,而空調作為現在人們入夏的必備單品,其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現在的空調功能已經十分的強大,除了常規的製冷、制熱和送風之外,許多空調還擁有除溼模式。而製冷模式和除溼模式有何區別?兩者之間哪個更省電?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講解一下空調製冷和除溼模式的異同。
  • 都能降溫 空調除溼和製冷到底有啥不同?
    在空調的使用過程中,除溼和製冷都能達到降低室內溫度的作用,這兩個功能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很多人容易混淆。下面,我們仔細剖析一下這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空調模式圖標含義:空調除溼和製冷的區別以及哪種模式最省電?
    空調的遙控器上按模式鍵,遙控器上會依次顯示三角、雪花、雨滴、風扇、太陽;功能依次是自動模式、製冷模式、除溼模式、送風模式、制熱模式。常用的空調模式一般有4-6種,您都知道他們的含義嗎?有沒有考慮過各個模式的使用場景?
  • 改善空調吹太多帶來的危害 你可知除溼與製冷的區別
    如何改善空調吹太多帶我們都知道夏季到了很多人因為天氣太熱會開一整天的空調,可是空調吹太久也會得空調病,那麼空調吹太多有什麼危害呢?如何改善空調吹太多帶來的危害?空調吹多有什麼危害?與此同時,換熱後的冷空氣從空調出風口吹出。不同點:當空調運行製冷模式時,在降低空氣溫度的同時必然同時除去了水蒸汽,製冷的溫度和風速可以調高或者調低。空調按照人工選擇的溫度和風速以製冷模式運行,實現降低空氣溫度的目的,並且排出冷凝水,吹出的冷風比較強勁。
  • 別再傻傻分不清 空調的除溼和製冷區別在此
    隨著冬天到來,一些消費者又將封存了幾個月的空調重新清理打掃,準備開始使用。有一些消費者對於空調的不同功能也感到好奇,其中就包括不常用到的除溼功能。而製冷模式與除溼模式究竟有什麼不同?讓我們一起了解一番。
  • 襄陽中央空調:開製冷還是除溼?什麼時候使用中央空調除溼功能?
    雖然立秋已過,但是襄陽這天氣還是這麼熱,悶熱+潮溼是無法忍受的,恨不得24小時開空調。裝了這麼久的中央空調,除溼功能你用過沒,什麼時候需要用除溼功能呢?今天德能舒適家襄陽中央空調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夏天開中央空調,製冷還是除溼?
  • 空調除溼和製冷模式哪個更省電?大部分人搞錯了,難怪費電不涼快
    夏天來了,開空調是家家必須的事,那隨之而來的就是高電費了。據網上言論,空調在除溼模式下可以製冷並省電,這倒是是不是真的呢?接下來由有我來為大家解釋什麼是製冷模式和除溼模式,這兩種模式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到底哪一種更省電呢?讓我們繼續往後看一看吧。
  • 聽說空調開除溼製冷又省電,是真的嗎?效果如何?
    「晚上睡覺的時候空調開除溼,屋裡溫度會下降,但是又不像製冷那麼涼,還省電」,前兩天我家母上大人不知道從哪裡聽到的消息,強行給我科普了一番。可是這種「除溼模式舒適、製冷還省電」的說法真的正確嗎?當然不是!否則空調何必再出一個製冷模式。除溼模式能製冷嗎?
  • 空調的除溼和製冷模式你都用對了嗎?
    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起了除溼機器,但是如果沒有除溼機的朋友大可不必專程去買一臺,因為大多數家庭的空調就具備除溼功能。這時候很多人會有一個疑問了,空調製冷降低溫度的同時不是就可以除溼減少溼度嘛?為什麼還有一個獨立的除溼功能呢?
  • 空調開除溼模式,製冷又省電?錯了!不懂空調的人才會這樣說
    每年的夏天,人們最關心的話題大都圍繞著空調,比如說空調如何省電,空調開多少度比較舒適,空調怎麼選購等等。院長記得以前聽過這樣的話「空調開除溼,溫度會下降,而且更舒適更省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呢?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今天院長跟大家詳細聊聊這個話題。空調工作原理要探究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從空調的工作原理來說起。
  • 空調「除溼」製冷又省電 但空氣更乾燥且傷壓縮機
    「空調除溼模式下可以製冷又省電」靠譜嗎?   紅網長沙8月3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楊淑華)「最近在朋友圈裡一則消息,說空調在除溼模式下可以製冷又省電。」對此,她表示疑惑,空調「除溼」與「製冷」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空調「除溼」製冷製冷又省電,這個說法到底靠不靠譜?為了體驗「製冷」和「除溼」的不同,8月3日上午,紅網記者做了一個實驗進行調查驗證。   實驗 空調「除溼」模式確實可以降溫又省電   記者用以測試的房間為大約20平方米客廳,空調為普通的變頻空調。
  • 夏天空調能否一直開著?製冷與除溼,開啟哪個模式更合理
    一,長時間開啟空調是否合理這裡以變頻空調為例,當室內溫度達到空調機預設的溫度時,壓縮機就會自動停止工作;當室內溫度有所抬升,超過設定的數值時,壓縮機才會再次啟動。而反覆開啟空調肯定會對壓縮機有影響,每一次的開關都需要其重新運行才能產生降溫功效。從這一點上說,一直開著空調對壓縮機的使用壽命有好處。然而空調在一直開啟的狀態下電錶指數也沒「閒」著。
  • 空調除溼比製冷更冷涼快更省電?
    炎炎夏日,特別是現在這種高溫天氣,我們幾乎離開不了空調!講到開空調,大家一般都是採用製冷模式來,可開時間長了總覺得冷,不舒服,而且心痛電費。最近就有網友就介紹了一個「好辦法」,說將空調開到除溼模式也可以達到製冷效果,省事省電。這是真的嗎?
  • 空調除溼模式下,製冷還省電,靠譜嗎?
    最近各種熱門說空調開除溼模式,不僅能降溫,而且更省電,這是真的嗎?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說法並不準確。當氣溫超過30℃時,除溼和製冷模式的用電量其實差不多;氣溫在20多攝氏度時,除溼模式的確比製冷模式省電。
  • 除溼機除溼與空調除溼的區別在哪?哪一個效果會更好?該如何選?
    有一種痛苦是所有南方人都懂的,那就是回南天和梅雨季節的到來。家中的衣服總是曬不幹散發出一股黴味,地板總是溼滑的,一不小心就會摔個四腳朝天。冰箱門上都是水,就連衣櫃、鞋櫃都是潮溼得很,一打開就有股特別難聞的味道。
  • 同樣是開空調,「製冷」和「除溼」哪種才省電?網友:原來搞錯了
    首先當然是溫度方面,空調是有標準溫度的,夏天最好開在26度比較合適,這個溫度既不會很冷,也不會很熱,最重要的還是最省電啦;其次是時間,持續開空調要比一直開關空調要更加省電,因為空調在啟動的時候,需要從把冷氣散發出來,消耗的電量就更多,而一直開著空調,空調一直都處在出冷氣的狀態,所耗費的電量就更少。還有最關鍵的一點,也是大家都想知道的,那就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