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昭世人,英名耀千秋——高金城烈士紀念館簡介

2020-11-25 中國張液網

  高臺烈士陵園由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紀念亭,烈士公墓,紀念碑等紀念建築物組成。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坐落於有「塞上水鄉、北涼古都」之稱的高臺縣城,前身為高臺烈士陵園,始建於1957年,現佔地面積200畝,館內掩埋著紅西路軍轉戰河西、血戰高臺而壯烈犧牲的紅五軍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等3000多名紅西路軍革命烈士。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先後被命名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是目前全國反映中國紅西路軍歷史最全面、最具權威性的紀念館,年接待遊客量達到26萬人(次)。2008年,紀念館進行了改擴建,改擴建後的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整體布局呈「7」字型,依中軸線由西向東依次遞進排列,建有通透式大門及大門組雕、「血戰高臺」英雄群雕、紅西路軍紀念碑、紅西路軍陣亡烈士公墓、紅西路軍紀念館。前園南、北建有對稱的三簷雙層五角亭各一座。紀念碑南北兩側分別建有董振堂、楊克明紀念亭。西南角建有1.6萬平方米的生態園,北面兩亭間建有紅西路軍戰史陳列館。館內珍藏文物3000多件。紀念館採用傳統的文物、圖片、照片展示和多媒體景觀箱、光電模擬場景、壁畫、雕塑、投影等現代陳展方式,有效提高了紀念館的影響力、震撼力和吸引力。現已成為集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廉政教育、青少年德育教育的一流教育基地,又是旅遊觀光的理想勝地。

  高金城烈士紀念館建於1998年,1999年完成布展,2000年9月正式啟用並對外開放。前身為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烈士張掖紀念館。2005年11月經中共張掖市委批覆,更為現名。該館以紅西路軍西徵為背景,著重反映民主愛國人士高金城於1937年8月1日接受中共駐甘肅代表謝覺哉和紅軍聯絡處處長彭加倫的委託,以甘涼肅抗敵後援會主任的公開身份,以重開福音堂醫院為掩護,在張掖開展營救紅西路軍流落失散將士。在半年多時間裡,不畏艱難、千方百計、救治傷員並營救紅軍300多名。最終被國民黨新二軍駐張掖三百旅旅長韓起功秘密殺害在其司令部後花園內的感人事跡。同時,陳列展出紅西路軍徵戰河西的珍貴歷史圖片、實物、圖表、沙盤、雕塑等。

  該館佔地面積8532平方米,館舍面積6668平方米米,固定資產1500萬元,職工30人,展廳面積2850平方米,固定展出《高金城烈士生平事跡》、《紅西路軍徵戰河西甘州史》、《張掖紅色革命史》,輔助展出《弘揚民族精神》、《甘肅精神》等。收藏相關圖片、電文、手稿1200餘幅,實物400餘件。開館至今接待遊客、觀眾185萬人次,先後接待黨和國家領導人、省部級領導、紅西路軍將帥子女150餘次,接待央視八套、軍事欄目組、鳳凰衛視、四川衛視、甘肅電視總臺、張掖電視臺、甘州電視臺等主流新聞媒體記者和專題拍攝人員30餘次。經過歷次修繕和改擴建,現已初步形成了集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中共黨史教育、美學教育於一體,融陳列展出、培訓、收藏、研究、宣傳為一爐的多功能的基地。是全國首批免費開放的愛國教育示範基地、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省國防教育基地、全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全市禁毒教育基地、全省基層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市雙擁共建先進單位。

  該館坐向西東,大門朝東正對解放巷。大門左側是兩間警務室,右側是潔白的漢白玉標識牌,上面鐫刻著鮮紅的炳森隸書體「高金城烈士紀念館」八個大字。大門前由九級臺階,拾階而上進入北院紀念園。正對大門矗立著一座臥式紀念碑,基座為紅色花崗巖貼面,碑身為白色鋼掛漢白玉。紀念碑前為長方形花壇,栽植松柏,象徵烈士精神長青不老。紀念碑正面是王定烈將軍親筆題寫的「先烈英靈,浩氣長存」八個紅色行書大字。碑的背面鐫刻著全國著名詞賦作家張佩榮先生撰寫的紅西路軍賦,該賦1310字,句句妙語,飽含深情,感天動地,字字珠璣、引經據典、文採飛揚。紀念碑長12.28米,寓意紅五軍軍長董振堂率領的五軍於1936年12月28日從山丹進入甘州,碑高2.18米,寓意過河西徵的21800名紅西路軍將士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豐碑。

  繞過紀念碑,在中軸線中點是無名烈士景觀公墓,該墓為下沉式半地下室建築,地下墓室安放著該館從甘州區東教場和長沙門萬人坑裡清理出來的西路軍烈士遺骨。公墓基座為正六邊形,外接圓直徑9.9米,寓意烈士英靈永久安眠於甘州大地。墓室上方的漢白玉圍欄上雕有梅蘭竹菊,周圍地面上南、北兩側各有4塊鏤雕的梅蘭竹菊方塊大理石。墓室周圍栽植松柏和迎春花,寓意烈士凌寒高潔幽香馥鬱的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梅蘭品格。墓室上方中央樹立的是一尊「浴血祁連」主題群雕,群雕中9名紅西路軍將士手握鋼槍、大刀、長矛、手榴彈、石塊奮勇殺敵。他們凝視遠方、神態莊重、同仇敵愾、團結協作,表現了紅軍不畏強敵、戰鬥到底、赴湯蹈火、血沃甘州的悲壯場面。

  墓室後面是高金城烈士銅雕像和生平事跡浮雕牆。半身銅像為青銅材質,通高3.3米,寓意烈士頂天立地,精神與天地共存。銅像刻畫了烈士的柔腸俠骨和大義凜然,座西向東,遙望延安,紅心向黨。銅像後面是高金城烈士生平事跡浮雕牆,浮雕基座高52釐米,寓意烈士終年52歲;牆長18.86米,寓意生於1886年;浮雕高1.938米,寓意烈士於1938年遇難。浮雕內容分八個板塊:敏慧好學,志存高遠;行醫濟世,樂善好施;支援北伐,救治傷員;追求真理,嚮往光明;臨危不懼,不負重託;傾心竭力,營救紅軍;身陷魔窟,慷慨赴死;精神不死,豐碑永存。整個底座長21.8米,寓意烈士生前心繫紅軍。浮雕牆左右兩側,是兩座對稱的六角垂簷碑亭;左側碑亭裡矗立著高金城先生的妻子牟玉光攜子女於1951年為其立的紀念碑(原碑為省級文物,現存於大佛寺,破壞嚴重,此碑為複製),右側是甘州區人民政府於2007年清明節為其勒石刻立。碑文彰顯其偉大而不凡的一生。

  最西面為將帥碑林,碑林前是仿古碑廊,長62.4米,共37間,為明清建築風格。歇山頂式,上掛青灰色瓦。廊柱、廊梁上均為彩繪並配有緬懷革命烈士、彰顯英雄業績的楹聯。橫額和松柏梅蘭,憑欄瞻仰,長廊逶迤,典雅莊重。石碑採用壁掛式鑲嵌於牆壁上。每幅石碑高1.4米,寬0.8米,內容為黨和國家領導人、軍隊將帥、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為紀念烈士題寫的詩章頌詞。

  紀念園北側,是仿建的福音堂醫院舊址。坐落在甘州區北水橋街的福音堂醫院舊址,始建於1921年,因年久失修,破壞嚴重,周邊均為新建的居民樓,無法利用。為發揮革命歷史文物的作用,2009年經市、區黨委政府同意,對原建築物按1:1.5的比例進行仿建,建築面積996平方米。外觀為青磚帖面,二層全框架結構,為中西合璧式建築。內部房間布局結構從實用角度考慮,全部為大開間,共有4個展廳。擬展出高金城烈士生平事跡圖片和當年營救紅軍的場景復原,並展出《張掖紅色革命史》圖片。

  紀念園南側東段是紀念館辦公活動用房,建築面積1900平方米,共76間房屋。內設機構由:黨政辦、計財室、理論研究室、陳展策劃室、接待部、宣教室、後勤保障部、安保部。紀念園南側西段是9間花架欄,花架欄兩邊全部是木製板凳,兩側均為花壇,內植松柏、國槐、榆葉梅、迎春花等草灌木。盛夏時節,榆柳滿院、影槐撲地。綠蔭蔽日,鬱鬱蔥蔥,可供參觀者休閒納涼,賞景攬勝。在這幽靜之地,遊客們可以俯察萬物,遐思古今,縱覽美景。

  穿過花架欄進入南院,映入眼帘的便是始建於1998年的紅西路軍紀念館大樓,也是該館的主體建築。該樓全框架現代建築,外觀似碉堡,有槍桿、炮眼。直插蒼穹的槍桿上是紀念館標識牌,金黃色銅字,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該紀念館大樓為半地下室三層,地下一層,地上兩層,建築面積2100平方米,每層700平方米,地下一層為紅西路軍徵戰河西甘州史展廳;一層2/3為高金城烈士生平事跡展廳,1/3為貴賓接待室和電教室,三層為書畫展廳。

  這裡展現了75年前,紅西路軍血戰河西寫下悲壯徵程的歷史畫卷,見證了高金城烈士冒死營救紅軍的英雄事跡。融景生情,睹物思人,對亭緬懷,刻骨銘心。

相關焦點

  • 紅色文化:尹靈芝烈士紀念館
    這些遺址蘊含著壽陽人民艱苦奮鬥、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是一筆寶貴的革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載體。尹靈芝烈士紀念館位於壽陽縣城朝陽街東端,佔地面積2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34平方米。整個景區依山而建,東西對稱、設計獨特,全館分停車區、瞻仰區、憑弔區三個部分。
  • 烈士紀念日,江夏人這樣悼念他們!
    9月30日是第五個「烈士紀念日」,當天上午,區領導張利、李新軍、舒基元、韓良炎、任麗英、肖水林、曾建輝、吳建國、明一先等來到江夏區革命烈士紀念館,緬懷先烈豐功偉績,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青松翠柏掩映下革命烈士的銅像巍然屹立、宏偉壯觀。張利一行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緩步來到項英烈士銅像前,靜靜肅立。
  • 山西壽陽:700萬建烈士紀念館竟成豆腐渣工程
    然而,8月21日,距工程竣工剪彩還不足9個月,這一花費近700 萬元的烈士紀念館已經出現多處險情:房屋漏水、牆體裂縫、臺階下沉等情況。    新修的尹靈芝烈士陵園位於壽陽縣城東城郊結合處,如果不是硬傷累累,單從選址、規劃及設計看,這座陵園還算宏偉。作為陵園的主體建築,烈士紀念廳內,房頂正滴滴答答往下滲水,四周牆壁上已有多處斑斑水跡。
  • 九師孫龍珍紀念館——在這裡守望龍珍精神
    九師孫龍珍紀念館   ——在這裡守望龍珍精神   5月的塔爾烈河兩岸山花爛漫,芳香襲人。河北岸有一幢佔地780平方米、造型很普通的房屋,但它又絕不是普通的,這裡記錄了一位兵團女英烈的壯舉,見證著過往的風雲變幻,見證著兵團人的拳拳赤子心。    這裡就是九師孫龍珍紀念館。    一   5月12日,陰雨綿綿。
  • 銘記英烈 傳承精神
    同年,她成為尹靈芝烈士紀念館義務講解員。如果說,成為一名志願講解員是興趣使然,那麼堅持10年依然初心不改就是責任所系。在安然看來,講解不僅僅是講故事,更是傳承紅色精神。  一次次講解中,安然把紅色故事蘊含的強大精神力量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成為紅色故事的精彩講述者、紅色精神的生動詮釋者、紅色文化的忠實傳播者。
  • 南京曉莊學院:弘揚抗戰精神 促進學生成才
    學生用自己的筆和鏡頭,一起去追尋那段刻骨銘心的記憶、學習不朽的革命精神。南京曉莊學院黨委副書記華春說:「學校利用南京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在學生中廣泛開展黨史、地方史、校史教育活動,通過踏尋紅色足跡,接受紅色精神薰陶,激發愛黨愛國情懷。」
  • 紅色記憶 | 28位安南同邊區革命烈士英名錄與簡介
    龍門人民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為了實現崇高的社會理想,他們前僕後繼,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是閩粵贛地區人民學習的榜樣。龍門鎮虎峰山上的革命英雄烈士紀念碑28位安南同邊區革命烈士英名錄安南同邊區革命烈士英名錄           (以犧牲時間為序)1、鄭萍(1901~1935)同安區汀溪鎮汪前村人。是個忠厚農民。
  • ...烈士找到了「家」!孟祥斌烈士妻子葉慶華:我願照亮他們回家的路
    13年間,很少有人知道這位烈士的妻子是怎麼挺過來的。直到幾天前,一位志願者告訴錢報記者,葉慶華這些年一直在默默幫抗美援朝烈士尋親。11年間,她已為數十名抗美援朝烈士找到了家。 21日,金華家中,孟祥斌烈士的妻子葉慶華接受了錢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 2020網上祭英烈活動登錄入口流程 中華英烈網網址烈士英名錄查詢...
    可以通過名字檢索和歸屬地查找兩種方式找到蘇州烈士,再通過在線獻花、鞠躬的方式,向他們致敬。(一)打開中華英烈網「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活動專欄連結。(二)進入英烈紀念館,搜索烈士姓名,點擊進入祭掃頁面;(三)在烈士個人英雄紀念館內點擊祭掃、獻花、留言等不同活動選項,完成祭掃;(四)也可選擇進入陵園祭掃專欄對指定陵園開展網上祭掃
  • 紀念溫籍革命烈士謝文錦犧牲88周年
    南京雨花臺烈士展廳的第一個方陣叫「秦淮寒夜」,說的是1927年「四一二」前夜的「四一0」謝文錦等一批革命烈士血染秦淮河的悲壯事件。   2014年6月烈士故鄉永嘉縣召開紀念謝文錦誕辰120周年會議,張小燕教授赴會作發言。為紀念溫籍革命烈士謝文錦犧牲88周年,今日特意根據錄音整理文稿以作紀念謝文錦烈士。
  • 雪車、鋼架雪車、雪橇國家集訓隊集體參觀平北抗日革命紀念館
    雪車、鋼架雪車、雪橇國家集訓隊集體參觀平北抗日革命紀念館 2020-10-18 2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念浙江烈士原創詩詞楹聯辭賦徵集活動獲獎名單揭曉
    紀念浙江烈士原創詩詞楹聯辭賦徵集活動獲獎名單揭曉 2014年06月16日 11:08:39來源:浙江在線作者:通訊員 鄭錦 【摘要】日前,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明辦、浙江省民政廳、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浙江省文聯、浙江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 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
  • 烈士紀念日向英雄致敬!浙江解放前在冊烈士七千餘人
    2018-09-30 11:3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李鵬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浩然正氣垂青史牆 黃永偉/攝今天是第五個烈士紀念日。每到這一天,英雄的事跡和精神,總能喚醒我們深藏的記憶與情感。心懷崇敬,緬懷浙江英烈時,耳際總能迴響起一句讓人潸然淚下的話:「同志們,勝利的時候,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
  • 榮程時代記憶館與臘子口戰役紀念館相互授牌 「百年百事百館」首個...
    儀式上,時代記憶館為臘子口戰役紀念館授牌"紅色研學示範基地",臘子口戰役紀念館為時代記憶館授牌"紅色教育基地"。  臘子口戰役紀念館傳承的紅軍長徵精神與時代記憶館"追尋時代記憶 傳承時代精神"的建館理念不謀而合。以此次授牌為起點,雙方將在紅色文化內容挖掘、館藏資源互換、文創產品開發、互學互訪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建,通過紅色文化資源聯動、有機串聯,實現雙方的共建共享,更好的傳承、傳播長徵精神,為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貢獻紅色力量。
  • 重溫樹湘精神 爭當新時代「四有」青年——長沙縣第四屆青訓營學員...
    重溫樹湘精神 爭當新時代「四有」青年——長沙縣第四屆青訓營學員組織開展樹湘紀念館現場教學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20日訊(通訊員 易添嬌 王貞瑾 楊柳)「當年的紅34師為黨的革命事業,打光最後一粒子彈。師長陳樹湘犧牲時,年紀和我們一般大,不過是20多歲的年輕人!」
  • 楊靖宇將軍紀念館簡介
    資料圖片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建築面積2785平方米,展陳面積2066平方米。現館藏文物819套,陳列文物資料200餘件,其中,一級文物21件,二級文件9件,三級文物27件,張貼文字、圖片等珍貴資料350餘幅。
  • 緬懷革命英烈 弘揚愛國精神——振安分局組織參觀抗美援朝紀念館
    為深入開展「堅持政治建警 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和「三講三愛」主題實踐活動,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12月9日,丹東市公安局振安分局以「緬懷革命英烈 弘揚愛國精神」為主題,組織分局黨委班子成員參觀
  • 湖北廣水:走進黃繼光紀念館 發揚抗美援朝精神
    連隊大力弘揚黃繼光英雄精神,多次完成重大演訓任務,先後獲得「黃繼光英雄連」「模範空降兵連」等榮譽稱號。他們結合自身學習和工作,發表了對抗美援朝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廣水實驗二小少先隊輔導員秦曉暉說:「我們要銘記歷史,汲取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和鬥爭精神,培育民族風骨、民族力量。」廣水市文華高中學生楊夢群表示,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要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為民族復興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