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第四醫院:保「膽」取石 打破切除膽囊「金標準」

2021-01-08 紅網

紅網時刻6月24日訊(通訊員 李青蘭)膽囊器官雖小,但功能不少。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飲食結構和內容的變化等,膽囊結石的發病率逐漸升高。

今年46歲的彭先生是一名公務員,4年前發現有膽囊結石,多家醫院建議行膽囊切除手術。但彭先生及家人都一直擔心膽囊切除後對身體的影響,猶豫不決,經多處打聽找到長沙市第四醫院副院長兼普外科主任胡國潢教授。

胡國潢教授了解患者病情及強烈要求保膽的想法後,帶領團隊研究治療方案,建議行「保膽取石術」。彭先生了解手術方案後,當即同意手術治療。

術前準備完善後,胡國潢教授為彭先生實施「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保膽取石術」。術後,彭先生恢復良好,不日將康復出院。

保膽取石的主要目的就是取盡結石,保留膽囊功能。胡國潢教授介紹,長期以來,對於膽囊結石,臨床上一直奉行膽囊切除「金標準」為唯一的治療方式。然而,隨著膽囊切除的開展,其手術併發症和後遺症也不容小覷,如膽管損傷、血管損傷、胃腸等空腔臟器損傷、返流性胃炎及食管炎、消化不良、腹脹腹瀉、膽囊切除術後症候群、以及遠期膽總管結石、結腸癌發病率增高等等。

現在,隨著人們對膽囊功能認識的提高,要求保留膽囊的呼聲越來越高,膽囊結石的治療方式應與時俱進,以患者的受益最大化作為臨床治療決策的依據,目前,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設備可取淨結石,並保留膽囊。如果膽囊功能良好、且患者有保膽願望和要求的,就應儘量保留膽囊,去除結石,術後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並加強身體鍛鍊,預防和減少膽囊結石復發;對無功能的膽囊及癌前病變、甚至膽囊癌,要毫不猶豫的切除。保膽與切膽是膽囊結石、息肉等良性疾病不同階段的兩種治療手段,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採取個性化、人性化的處理方式。

相關焦點

  • 膽囊結石是保膽取石好還是膽囊切除好?
    膽囊結石是保膽取石好還是膽囊切除好?保膽取石是手術取出膽囊內結石,而保留膽囊的方法。其優點是保留了膽囊的功能。但由於發生膽囊結石的內環境沒有改變,術後結石復發率較高。2016年發表的一項中國1002例「保膽取石」薈萃分析顯示,保膽取石術後膽囊結石的復發率高達30%,即使術後藥物治療亦無法避免。而且膽囊結石的病變不在結石而在於膽囊。
  • 患了膽囊結石,該選擇保膽取石還是膽囊切除?
    而對於有膽囊結石的患者而言,常會面臨這樣的抉擇:切除膽囊還是保膽取石。「膽囊沒了會不會影響健康?」「為什麼你們不做保膽手術?」...這些疑問,就請武漢市第六醫院肝膽胰血管外科行政主任崔軍凱來給大家解答一下。
  • 四川結石病醫院:保膽取石的利與弊是什麼
    直到1882年,德國的外科醫生Langenbuch為一位膽絞痛病人實施了世界上首例開腹膽囊切除手術,膽囊切除術迅速成為治療膽囊結石的「金標準」手術。小膽囊,大功能,切除需謹慎!4、近端結腸癌的發生率升高了4倍;5、膽囊切除後,膽道擴張可使肝細胞癌發生率增加;6、切除膽囊需要解剖膽囊三角,有可能引起膽道損傷併發症,被稱為外科大夫永遠的痛。權威專家怎麼評價保膽取石?
  • 得了膽結石,到底是該保膽取石?還是該切除膽囊呢?
    我們每位肝膽胰外科醫生都有這樣的感覺,每次門診總會有大量膽囊結石的病人問我們:「醫生,真的需要切除膽囊嗎?別人都說切了膽囊,是不是以後消化功能就不行啦?」、「醫生,我本來膽子就小,切了膽囊以後豈不是膽子更小了嗎?」、「醫生,我想做保膽取石行嗎?」等等。
  • 「保膽取石」市第三人民醫院肝膽外科:不可忽視的「膽囊結石」
    近期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肝膽外科來了一位特殊職業的患者——一位國內某民航的飛行員。他體檢時發現膽囊結石,無明顯症狀,但嚴格的飛行制度規定患有膽囊結石,就不能駕駛飛機飛行。他曾於多家醫院就診,醫生給予的答覆多是現在膽囊無症狀,不必管它,等痛的時候切除就可以了,或者現在就切除膽囊,就可以上機飛行了。
  • 四川結石病醫院何明剛主任好不好 患者稱讚「膽石一把刀」
    周先生兩年前在體檢中查出膽囊內有泥沙型結石,因無症狀便沒管它,誰知道兩個月前結石突然發作,痛得不得不來醫院。當地醫生建議切膽,但周先生考慮到人體器官怎麼能隨便切除,不想切膽,便來到四川結石病醫院想做保膽取石術。  經系統檢查後,何明剛主任認為周先生的膽囊功能不太理想,保膽的機率不高。
  • 保膽取石術是怎麼回事?有利有弊,切勿過於糾結
    保膽取石術在肝膽界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尚未達成共識。從技術難度上講,國內三級甲等醫院開展均沒有問題,關鍵是醫生對於該手術的認可程度。關於膽結石保膽取石的利弊,是一個長久的話題,也是一個爭議了幾十年,並且還會一直爭議下去的話題。
  • 得了膽結石後該切膽還是保膽?看完我震驚了
    實際上,不僅是患者,甚至包括一些同行醫生,也對保膽取石手術心存疑慮。關於保膽與切膽的爭議,一直存在著。 對此,我們應拋去舊有的刻板偏見,秉承科學的態度,以事實為準繩,客觀地分析保膽取石與膽囊切除的利弊所在,然後再來探討保膽取石到底好或不好,對患者是否更有益處。
  • 膽結石保膽取石手術靠譜嗎?成熟嗎?來看看真相!
    保膽取石顧名思義就是保留膽囊,取出結石。如今,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意識到膽囊的重要性,它是人體消化器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儲存膽汁的重要器官,切除膽囊後會引發消化不良、腹脹腹瀉一系列後遺症。所以,保膽取石已成為治療膽囊結石的新方法,並且非常成熟。為什麼要保膽?
  • 濟南顯微外科醫院苗慶松教授「保膽取石」成功,患者送錦旗致謝
    12月14日,家住章丘市的牛女士將一面印有「醫德高尚挽救茫茫眾生,華佗在世普度世間惡疾」的錦旗送到我院微創外科苗慶松教授的手中,感謝他高超的雙鏡聯合超微創保膽取石術,在取淨膽結石的同時,保住了她的膽囊。
  • 膽囊結石不再一刀切,濟南顯微外科醫院醫生妙手「保膽取石」
    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將膽囊與結石「一刀切」,但人的膽囊極其重要,膽囊切除有諸多隱患,甚至可能影響整個身體器官的正常運行。那麼,能否在取出膽囊結石的同時保留膽囊呢?看看以下案例就知道了!保膽取石案例74歲的郭大爺在五年前就查出來有膽囊結石,平時進食油膩食物後就會感到右上腹不適,到當地醫院看過建議其做切除手術,但郭大爺對手術一直有深深的顧慮。
  • 洛陽男子體檢得知膽囊被切除,自稱僅在13年前「切過闌尾」
    老盧叫盧軍(化名),今年56歲,一個多月前,他在洛陽一家體檢中心體檢時,醫務人員通過彩超檢查,告知他的膽囊被切除了。老盧很震驚,自己的膽被切除了?什麼時間?為何自己一點兒都不知情?他說,在此之前,他僅在2006年在洛陽市商業職工醫院(現洛陽市第九人民醫院)做過一次闌尾切除手術。
  • 不痛的膽囊結石要治療嗎?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那些看不見的膽囊結石危害更應受到重視首當其衝的危害就是膽囊功能受到損害。不痛的膽結石並不代表無害,結石長期刺激膽囊壁,可出現炎症、感染,損害膽囊功能,甚至可導致膽囊萎縮失去保膽取石的機會。直到今年8月10日再次體檢發現結石已填滿膽囊,並且出現膽囊萎縮情況,才趕來長沙京石結石醫院就診。然而遺憾的是已萎縮的膽囊失去了其原有的收縮、排洩膽汁的功能,最終只能遺憾切膽。郭女士術後非常悔恨,如果當初發現結石後積極治療,也不至於37歲便失去了唯一的膽囊。在膽囊結石的危害中,更為危險的是,一旦膽囊結石位置發生變化,堵塞膽管,可誘發急性膽囊炎、膽管炎的發生。
  • 女子與家人團聚開心涮火鍋 誰知引爆結石把自己「吃」進了醫院
    於是在老公的陪同下趕到長沙京石結石醫院,順利保膽取石。 一頓火鍋一時爽,引爆結石就醫忙 身為全職太太的謝女士,前年突然出現上腹痛,就近檢查後發現膽囊裡有一顆小結石。由於無人幫忙照顧小孩,謝女士一直抽不出空手術處理,每次結石發作,只能服藥緩解,有時腹痛劇烈服藥無效,就只能硬抗。
  • 女子醫院做切除膽囊手術 術後複查膽囊結石仍在
    西部網訊 (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商洛市洛南縣李女士前段時間在洛南縣婦幼保健院做了膽囊切除手術,術後不見症狀好轉,反倒更加疼痛難忍。於是她在另外兩家醫院複查,結果卻是膽囊和結石仍舊在她體內。李女士很是害怕,3月份做的膽囊切除手術,醫生到底切走了哪兒?手術後為什麼還會疼痛難忍?
  • 膽疼久拖成「葫蘆」青島第三人民醫院微創手術保功能
    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肝膽外科門診迎來的許多膽囊結石伴有膽囊炎發作的病人。40多歲的王大叔,多年前查體發現膽囊結石,沒有在意,右上腹疼痛曾時不時地發作。這次他到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行CT和彩超檢查,發現膽囊已經變成「葫蘆」狀,「葫蘆」的上半部分還包裹有結石,下半部分則形成一個相對正常的「小膽囊」。這種表現,就是典型的膽囊腺肌症。
  • 11歲男孩半夜突發腹痛,險遭膽囊切除!都是因為這個生活習慣
    11歲男童長期不吃早飯 險遭膽囊切除近日,一位11歲的男孩越越(化名)半夜突發右上腹疼痛,被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急診收入外一科病房,經詢問病史發現,原來是患兒經常不吃早餐引起的。據了解,越越之前就反覆出現過上腹疼痛這樣的情況,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膽囊結石合併膽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