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入夏,又到了河道清潔人員最為「頭疼」的時節——福壽螺卵又出現了,在駁坎上,在護岸上,在各類水生植物上,難以根除。
什麼是福壽螺?跟飯桌上的田螺不同,福壽螺不僅不適宜食用,更會破壞農田。更為重要的是,福壽螺有寄生蟲,人們一旦食用後,會引起頭痛、頭暈、發熱、頸部僵硬、面神經癱瘓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癱瘓、昏迷等,甚至死亡。
其實,福壽螺是十多年前才出現在杭州的「外來物種」,雖然壽命不長,但繁衍能力強。近年來,杭州「五水共治」成效顯著,水質變好了,但卻給了福壽螺「生機」。為了清理福壽螺,城管部門每天都要花大力氣整治。
拱墅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傳統的清理方法有三種: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但三種方式各有弊端——農業防治流程比較繁瑣,並需要一定的人力成本,很難根治;生物防治則需要利用福壽螺的自然天敵甲魚、黑魚等動物來食螺,農業成本較高,推廣普及率較低;化學防治會產生一定毒副作用,尺度把握較難,不適合大面積使用。
隨著全市啟動百日集中攻堅行動,拱墅治水人針對福壽螺清理的老大難問題,大膽嘗新,真正在「螺螄殼」裡做足「道場」。拱墅區城管局河道保護管理中心聯合下屬養護單位——杭州市路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通過吸塵器原理激發了靈感,結合電動自行車的可攜式電瓶,研究了一款可隨身攜帶、高效的「福壽螺卵清理器」。
「我們通過實際操作後發現,這個設備吸力很大,能夠秒吸福壽螺的卵,不僅適用於駁坎上,連水生植物上的福壽螺卵吸起來也毫不費力。」工作人員介紹,以前通過傳統撈網或者徒手徹底清理一顆卵大概需要半分鐘,而用吸螺器只需幾秒的時間,大大提高了處理效率。另外,設備將福壽螺卵吸入到收集桶時,已被全盤粉碎,免去傳統方法摘除後需要進行二次滅螺的困擾。
據悉,拱墅區城管局還將在此設備基礎上繼續改良,並且尋求更多方法來消滅福壽螺。(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