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果浪浪
後來,當再擱置下熱血數年的歐美電音,把靈魂放進回憶的匣子裡。熟悉的前奏與曲調,卻忘記了如何哼唱。
餘生遙遙,天銘昭昭。因為一部《粉紅女郎》喜歡上劉若英,再因為《後來的我們》愛上《後來》。從稚嫩到青澀,成為迎接詞中「總算」的甜澀並含的過程。
如今再聽《後來》,它遠離了僅僅是對旋律的契合。蛻變為對成長的詮說,成為生活的墓志銘。成長,毫無疑問,需要付出代價。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歌詞本身描述的是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意指人生中有很多次出發點與目地的不相契合的情感。免不了在歲月中慢慢變淡,留下的清香卻始終不曾抹去。
我們都是,一邊受傷,一邊爬起來繼續成長。留下的遺憾造就了完美的人生。故事沒有結尾往往才令人難以忘記。正因為缺憾,成長才更彰顯韌性。
歲月中,總有一些人,走著走著就丟了。蒼蒼人間,墜落星河。慢慢的被距離衝淡,被時光隱沒。他們,可能是從小到大的玩伴,求學路上的手足情誼,有或者是天涯四處的「相見恨晚」。在特定的時間的荒蕪裡,我們總能得到寬慰。陪伴過後,恰逢其實,不經意顧盼間,都變成最美的過往。
走進大學,能閒下來靜靜地看書的時間很多,卻很少去看。大多時間把手機抱著,麻木地刷著,暈黃的燈機械地映襯著臉龐。我們在手機上刷著知乎,微博,抖音朋友圈。再無餘力地去向曾經的摯友發去問候,給家人撥通電話的次數一次次減少。
這是後來,我翻山越嶺跨過了以前竭力生長的一切障礙。極力睜開雙眼伸展了所見一切的皮囊。回過頭看,我們把「愛」的權利灑了一地,人心被掏得形殘影晦。
每個人都會經歷一段黑暗孤獨無人問津的歲月。有一段時間我活在茫然裡,世界的渡口沒有了舟船,在河岸邊怕得失聲。面對朋友,我失去了耐心,變得暴躁,把孤獨踐行為自以為是的清高。
在花樣的青春,我全心全意竭盡心力地追逐本以為適合的情感,到頭來的結局卻只是「竹籃打水」。那段時間裡,我跌進的暗口,被黑夜一點點滲透,吞噬。
我都如何回憶?你得相信,即使是陰天,可還是看得見。「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從一群人的幼兒園,到一個班的小學,經歷了幾個人的中學,我邁入了只有我一個人的大學。
彼時已經歷了數次分離,迎來了無數相聚。在分分合合一次又一次的際遇車站,在走向回憶和未來的十字路口,我駐足了,但不曾猶豫。不是在一段美好時光裡遇見了生命中的駐足者,而是有了彼此的停留,才有了最美的時光。
剎那間我想到了後來,想起了劉若英。有一句很恰當的話形容她再美不過:你來時冬至,但眉上風止。想起了她的乾淨,有如做夢般的淡淡憂傷。
想起了她《後來》的背景。忍不住繼十多年前進一步再了解,再以不同的視角去了解她溫柔的外表,以及內藏深入骨髓的剛毅。有人把她和張愛玲同放在一個平臺比較因其都有著獨立的人格。而我看,她的剛毅不同於張愛玲的熱烈,後來,她也能不拘就於閒散的人生。
星河滾燙,人間理想。風要真走,雲也留不住。只是後來,你還在嗎?
你可能喜歡:
一季秋涼,不訴離殤
即便時光老去,青春依然不朽
人生最難走的路,是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