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釣鯽魚,久坐無魚咬鉤,原因未必是天冷,問題可能在這裡

2021-01-09 釣魚技巧

冬至過後進入數九寒天,真正的寒冬時節來臨。所謂獨釣寒江雪,大致也就是這個時候了。氣溫更低魚情更差,但是鯽魚始終是可以釣的。匯總一些寒冬時節冬釣的細節問題,釣不到魚其實基本都不是天冷造成的,往往都是這些細節。

一、子線要細,不能忽視主線

釣鯽魚比較注重釣組搭配,其實不止在冬季,就算魚進食正常的夏秋季節也是如此,原因就在於鯽魚進食比較文靜膽小,釣組稍粗就會檔口,檔口就會放棄進食。在氣溫更低的寒冬時節,鯽魚進食狀況變得很差,開口幅度很小,對釣組就會有更高要求。簡單來說。冬釣鯽魚時釣組越細魚口越好一些,所以子線儘量細,0.4的子線都很少跑魚。一定不能忽略主線,因為主線的粗細會影響到信號傳遞,此時漂相比較微弱,主線過粗會因為阻力大傳遞不出來。

二、魚鉤要小,也要輕;浮漂要小,但要適中

魚鉤是比較容易被忽視的,很多釣友只選擇小鉤但是會忽略魚鉤本身的重量,魚鉤雖然小但是如果很重,也會影響到魚口,畢竟魚進食力度很小,容易吃不進去。相同大小的魚鉤,鉤條粗細不同漁獲會有極大影響;浮漂的選擇才是最有誤區的,不少釣友以為浮漂吃鉛越小越好,但是浮漂吃鉛小的話本身靈敏度高,不過不表示釣組整體靈敏度高。因為水線的粗細、是否被拉直繃緊都會影響靈敏度,所以浮漂大小要適中,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

三、餌料要活,也要輕和小

寒冬時節用餌主要是蟲餌為主,或者面餌加蟲餌的方法,活餌在氣溫更低的季節效果會更好一些。使用活餌也要注意餌料不能大也不能重,否則也會出現魚吃比進去餌料的情況。使用蚯蚓要細小一些,超過鉤尖部分一定不能長。使用紅蟲最好是肉夾饃,在搭配的使用要選擇比重輕的面餌,紅蟲佔比不能多,否則拉出來的餌團就會過大過重,會比較檔口。

四、不要忽視小信號

冬季的魚情就是抓小信號,較大的漂相反而中魚率不高。從漂相的角度來說,通常小頓口居多,這種漂相中魚率也會比較高。頂漂出現的不多,因為此時魚活性不足,進食之後在原地或者不抬頭,導致頂漂出現的不多。也因為在原地進食,漂相還會出現持續的點動,這個也是冬釣的有效漂相。為了看清楚漂相,在調漂時一定要注意釣目不能高,否則任何漂相都難以察覺。

五、拋竿要準,注意餌料落點

冬季魚活動範圍比較小,就算進窩之後也主要集中在窩點中間,所以冬季有說法叫做窩點面積要小,這樣魚所在位置才會比較集中,會更利於垂釣。所以在冬季玩臺釣時一定要注意餌料的落點,最好在浮漂所在位置前後,這樣窩點會比較集中,餌料的落點也會在窩點中間,上魚效率會提升不少。如果打滿竿,餌料往回擺動時會形成較大的窩點,魚進窩之後會比較分散,上魚效率會大打折扣。魚距離餌料50釐米,都會需要較長時間遊過來,甚至是乾脆不過來,所以偏離窩點半天沒口,原因就出在這裡。

最後建議使用偏軟的魚竿,好處就是可以搭配更細的釣組,更細的釣組對魚口是絕對有改善效果的。但是問題在於魚竿軟,釣組輕,精準拋竿十分不容易。所以天選擇應該以微風天為宜,有風就儘量釣順風。請關注收藏點讚,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相關焦點

  • 寒冬時節釣鯽魚,對餌料要求極高,滿足了這4點,大鯽魚連竿上!
    數九寒天,一年中氣溫最低的一段時間,自然還是釣鯽魚為主。此時用餌極為講究,不但需要考慮餌料本身是否對魚更有吸引力,能夠讓魚順利開口,還需要注意餌料的狀態、大小,是否能讓鯽魚順利吃餌,畢竟此時氣溫最低,鯽魚進食比較差。所以什麼樣的餌料才是更受到大鯽魚歡迎,大致匯總下,供各位釣友參考,話說還有個配方。
  • 寒冬時節鯽魚在深水,這些釣法更適合釣遠,釣獲大鯽魚更容易!
    來到寒冬時節,氣溫到了一年中最低的一段時間,氣溫的差異導致了魚所在位置的不同,這時候魚群基本都在深水。當魚群進入深水,釣深釣遠就成了常態,並且不會因為偶爾的幾天晴好高溫就遷回到淺水,釣深就成了主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釣鯽魚不需要太深太遠,在釣點深淺選擇上一定要得當,通常在4米以內就行。
  • 天冷後,釣點有魚卻不咬鉤?按我說的做,輕輕鬆鬆就搞定
    ,它們的食慾也不是很強,有時就算看到釣點有魚,也未必會咬鉤!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以下這3點,雖然本人算不上是老釣手,可現在就根據二十多年的作釣經驗,來詳談一些原因與解決方案。   二、線組搭配不合理   雖然平時線組搭配大一點,也會有鯽鯉魚咬鉤,可在如此寒冷的季節裡,使用過粗的線組,難免會影響魚訊或者漂相的傳遞,以及影響整套釣組的靈敏度
  • 釣鯽魚用幾號的鉤?
    1.這個問題問得很籠統,釣鯽魚用幾號的鉤則要看釣多大的鯽魚,還有要看是釣休閒還是打競技,釣得是生口魚還是猾口魚,魚速快慢如何,什麼季節釣,是夏天還是冬天等,這些都是要納入考慮範疇的;2.一般而言,釣魚釣休閒野釣佔絕大多數,那就從休閒野釣這個範疇來回答
  • 寒冬時節釣鯽魚,常用這些釣法,釣到鯽魚個頭更大
    寒冷的冬天,冬至後進入數九寒天,反而是大鯽魚釣魚的好時機。由於鯽魚在冬天都不會停下來吃,所以大塊頭的鯽魚在冬天更需要吃,為了保持能量的平衡或者為了養活魚籽,總之就是需要吃。因此老釣友常說,溫度越低,釣大鯽魚越容易。當心溫度低時漁獲量可能較少,但魚質可能較高,並非溫度越低鯽魚能釣得越多。
  • 長得像鯽魚,咬鉤卻比鯽魚狠太多,河裡釣的這種魚誰認識叫啥?
    淡水魚的種類應該是有很多了,我們最常見的像鯽魚、鯉魚、草魚這種,也是我們經常釣上來的。就因為這些魚比較常見,所以當我們在野塘或者河流中釣上一些與其長相相似的魚兒時,會自覺的就認為這是其中的一種魚,導致很多時候,一些稀有的魚類被我們誤認為是這些的一種,說來也是比較慚愧的。而我現在正在慢慢地避免這種情況。
  • 又到了釣大鯽魚的好時節,這些酒米窩料先備好,大鯽魚都是你的
    想必提到鯽魚這種常見的淡水魚,多數釣魚人都對它興趣十足吧,其主要原因除了鯽魚的分布範圍較為廣泛,同時一年四季皆可垂釣外,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而在一年中的四個季節中,自秋季降溫開始,鯽魚們便日漸肥美起來,此時平時日難以釣獲的野生大板鯽,在這個時節到來之後,也是頻頻被釣魚人釣獲上岸。如今正值初秋時節,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都已經有所降低,此時自然水域中的鯽魚們已經開始行動起來,它們為了能順利地渡過即將到來的寒冬,此時往往會逐步增加自己的食量,從而儲備足夠的體能。
  • 冬至過後氣溫更低,釣鯽魚一定不要死守,這些技巧讓魚咬鉤更猛!
    從氣溫低的角度來說,魚所在位置會變得更加深遠一些,所以要注意釣法,比較推薦長竿短線釣法,適合釣深遠下鉤準。從釣法的角度來說建議多窩點走釣,多窩點的好處就在於更可能碰上魚窩。當然此時氣溫低,魚進食狀況更差,逗魚咬鉤的相關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 寒冬季節釣鯽魚,遇上颳風天「很頭疼」,注意換個思路找魚窩!
    寒冬時節,颳風還是比較常見的,冬季只要颳風,對垂釣的影響就會非常大。因為冬釣主要以釣鯽魚為主,講究的是細線小鉤小墜小漂,釣組會比較輕盈。其次還需要使用較長的魚竿,使用長竿搭配輕盈的釣組,基本就很難拋竿了,毫無精準度可言。如果拋竿不準,就算窩點中有魚,也肯定是釣不到的。
  • 冬釣大鯽魚,蚯蚓餌料的升級用法,魚咬鉤更猛,萬能釣餌不是蓋的
    但是更換上蚯蚓之後就很快有口,還是比較有意思的,除了蚯蚓更為天然,動態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在冬季小水面中釣鯽魚,也存在這個問題,所以很多時候都是酒米打窩蚯蚓掛鈎,蚯蚓除了直接使用之外還有幾種比較另類用法,用好蚯蚓餌料才是真的釣魚老司機。
  • 河裡釣魚,魚兒瘋狂咬鉤,今天狂釣100多條鯽魚
    接著來了一個小高潮,魚鉤下去,魚兒咬鉤,提杆中魚,接連不斷。老伴提著一小桶鯽魚來到了我的釣點,好傢夥,老伴釣的更瘋,小桶已有十幾條鯽魚,比我釣的還多了許多,個頭還大大。老伴講今天魚兒口好,好釣。這條河老釣友一看就知道,七八月份經常來這裡釣魚,帖子肯定發的多,一看便知。
  • 釣點有魚,卻總是不咬鉤!慶幸我換用了這3招,接連中魚忙不停
    「釣點有魚,卻總是不肯咬鉤」,其實這種魚情已經跟釣友們分析過很多次了,但在寒冷的冬季裡邊,魚的活性本來就很差,再加上魚情的複雜性,所以解決方案需要從多方面考慮。儘管本人算不上是老釣手,可根據以往的作釣經驗,覺得在冬季碰到「有魚不咬鉤」時,可以嘗試以下這3大招式,只要問題得到解決,保你三天兩頭就想釣一釣。
  • 冬釣聚魚技巧,打窩誘魚只是基本,以魚誘魚,才能做到魚口不間斷
    冬季天冷水溫低,魚的活性很差,受到低溫影響變得身體僵硬,不愛活動。覓食範圍和覓食量都會減少,開始成群在相對舒適的位置。所以冬季如何聚魚非常不容易,打窩效果不好,但是又不能不打窩。冬季打窩有句話比較經典,叫做把窩點周圍的鯽魚聚一聚,打窩的效果可想而知。
  • 釣鯽魚用幾號鉤分析,一張圖告訴你
    突然間想到釣鯽魚用幾號鉤這樣的問題,釣魚新手總是在容易的問題上迷惑不解,為讓新手能夠更好的理解一下到底該用幾號鉤,今專門整理一篇文章,共享給新釣友們。以前我認識的一位朋友就問我,你用這麼小的鉤,能釣到大魚嗎?
  • 鯽魚咬鉤的四種常見漂相,看到這些動作的時候提竿,中魚率100%!
    鯽魚吃餌的動作非常的標準,在95%以上的情況下,鯽魚的吃餌動作都是先吸後吐,覺得餌料沒有任何問題的時候才會吞入口中,然後抬頭遊走,所以我們浮漂在作釣鯽魚時一般出現的動作都是:首先一上一下,一下一上的點動幾次,然後又徐徐上升,此時提竿必中鯽魚!
  • 冬釣鯽魚,提升上魚率的5個方法,魚口輕不用怕,方法總比困難多
    到了冬季氣溫低魚情差,主要表現就是進食範圍變小,所以講究找魚窩再打窩聚魚,然後才開釣,這樣才能事半功倍。魚開口幅度小,所以就需要想辦法誘魚咬鉤,魚口輕是冬季低溫下的常態,如何應對?方法肯定比困難多。冬季釣鯽魚打窩要集中,下鉤要準確,因為偏離了窩點一點可能就沒口。如果做到下鉤準確,這個跟釣法有一定的關係。傳統的長竿短線釣法下鉤精確而且輕盈,對窩點中的魚影響最小,所以每當到了晚秋初冬釣鯽魚,很多釣魚老手就開始玩起來傳統釣,在垂釣效率上確實很高。如果玩臺釣,就需要注意拋竿的手法問題了,儘量做到餌料落點跟浮漂落點相差不大,也就是儘量不打滿竿。
  • 有魚咬鉤卻還是釣不上來魚?要找對方法,改變思路!
    #釣魚#大家在野釣的時候經常會碰到有魚咬鉤卻怎麼都釣不起來,魚口很好卻就是不中魚,那麼我們該如何來應對這種有魚咬鉤卻釣不起的情況呢?我們在釣鯽魚的時候,裝鉤的餌粒一般都以黃豆大小最為合適,化散速度快的可搓花生米大小。如果餌粒太大了,鯽魚是吞不進的,這就是我們經常見到浮漂有吃餌的信號,卻總是拉不上來魚的主要原因之一。2,餌粒是否過硬,釣魚初學者對餌性的不熟悉,往往是生怕餌料化得散太快了而把餌開得過硬,這樣的話狡猾的魚兒是一咬就吐,自然是拉不上魚的了。
  • 春釣鯽魚技巧
    水域宜小不宜大早春,釣小水面要優於大水面,因小水面窩風,水體不受什麼風吹浪打的影響,在陽光照射下,易於聚熱,水溫上升快,魚兒會更活躍;小水面一般水質肥沃,在氣溫相同的條件下,肥水水溫高於瘦水;小水面魚的密度相應大一些,從多魚兒的遊動,既容易使水質變渾,增加水色的隱蔽性,又能使魚兒進入興奮狀態,刺激魚兒咬鉤,提高上鉤率。
  • 冬季很多魚都不咬鉤,我是如何釣到大鯽魚
    又一個冬天來臨了,很多釣友都封竿等待來年春暖花開之時了。而我卻不會放棄這好機會,在長江以南,通常冬天還是可以釣魚的,只是天氣冷了,很多魚都不咬鉤或者開口小,垂釣相對難一些。我一直喜歡釣魚,並以此休閒,其樂無窮。
  • 魚咬鉤時浮漂是如何動作的?如何讓魚咬鉤?釣魚時看漂抓口的方法
    新手在釣魚時,經常抓不到魚口,提竿不是早了就是晚了,主要是因為釣魚新手不了解魚的咬鉤動作,很難從魚漂的動作上分辨出魚咬鉤的動作信號,對抓口時間就把握不準確,造成空竿或者跑魚。那麼,魚咬鉤時浮漂是如何動作的?實際上,不同的魚類吃餌動作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