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寒天,一年中氣溫最低的一段時間,自然還是釣鯽魚為主。此時用餌極為講究,不但需要考慮餌料本身是否對魚更有吸引力,能夠讓魚順利開口,還需要注意餌料的狀態、大小,是否能讓鯽魚順利吃餌,畢竟此時氣溫最低,鯽魚進食比較差。所以什麼樣的餌料才是更受到大鯽魚歡迎,大致匯總下,供各位釣友參考,話說還有個配方。
一、味濃
冬季釣魚餌料味道要濃鬱一些才好,味道傳播的更快,有助於誘魚。低溫季節用餌一般都是講究味道要濃,從秋末初冬略帶腥味,到寒冬時節的濃腥。其實對於野釣來說,尤其是釣比較小的水面,在寒冬時節腥味餌料效果確實要好一些。如果是養殖塘,按小時收費的地方,香腥均可,腥味的未必就比香味的餌料效果好。介紹一個比較通殺的餌料配方,穀物類香味餌料準備100毫升,大蝦準備3、4個,去殼後取出蝦肉,敲成蝦肉泥,相互搭配起來效果就非常不錯。其實腥味的東西釣鯽魚,最好的味型還是蝦腥味道。
二、比重要小
餌料的比重會影響餌料的重量,餌料的重量大小就會影響到魚是否輕鬆就餌,所以餌料過重,鯽魚就很可能吃不進去。這點不少釣友會容易忽視,總以為冬季味型對了就行,往往會忽略餌料重量對魚進食的影響。此時氣溫太低,鯽魚不要說進食,通常呼吸都有點「不死不活」的。餌料比重的大小其實從餌水比上就可以看出來,餌水比越大的餌料往往膨脹效果就更好,相對來說相同大小的餌團肯定會更輕。從性狀的角度來說,幾乎都是細分狀的餌料。冬季千萬給餌料增加比重,比如說加點酒米,這個在冬季反而會起到反效果。
三、餌團小
比重小的目的是讓餌料自重更輕,但是也要注意餌團本身的大小。因為鯽魚開口的幅度比較小,餌料比重小確實輕了不少,但是餌團大還是照樣吃不進去。從外形來看,比重小的小餌團,才是冬釣的最好選擇。不過也有不少釣友喜歡使用稍大的餌團,目的在於釣更大的鯽魚,相當於直接過濾了小鯽魚,如何取捨就需要釣友喜好了。餌團如何才能小,自然是使用拉餌的手法上餌,至少垂釣時要用拉餌。搓餌也可是使用,但是基本是用於前期抽窩誘魚。注意除了拉餌還有刮餌,也是比較適合冬季的一種上餌手法,狀態還會更好一些。
四、軟
最後就是狀態問題了,沒有其他魚類對餌料狀態如同鯽魚這麼挑剔,在氣溫低的冬季對狀態就更挑剔了。首先來說餌料要軟,這樣的餌料才不檔口。其次就是餌料軟,但是要有一定的附鉤性,因為冬季魚口輕,就算餌料小而且輕還是有可能吃不進去,鯽魚啄來啄去餌料就比較容易脫落,所以有一定的附鉤性是釣到鯽魚的重要因素,比較好的狀態是提竿更換餌料時,魚鉤上有一絲殘留,這樣的狀態就比較適合冬季使用。
不過氣溫越低使用紅蟲肉夾饃的釣友就越來越多,搭配肉夾饃要注意對餌料的比重要求跟純面餌一樣。還需要注意紅蟲不能太多,不然狀態難調整也會導致餌團過大過重。最好使用香餌搭配紅蟲,原因其實不在味型上,而是腥味餌料基本都是紅色的,搭配紅蟲使用的話紅蟲的動態就不好顯示了。敬請關注收藏點讚,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