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開放萊豬後,民眾聽到進口豬就害怕,引發餐飲店漲價風波

2021-01-13 海峽導報

臺灣開放萊豬(含瘦肉精豬肉)後,新北市板橋福記便當昨天開出漲價第一槍,店內公告使用臺灣豬,「為反映成本,三寶飯調漲五元(新臺幣,下同),豬肉類便當調漲十元」,引發質疑惡意漲價。新北主任消保官王治宇昨天到場調查後說,沒有和競爭同業合意漲價事證,尚不構成足以扭曲市場機制的聯合行為。

「政府」:臺灣豬大盤價未上漲

萊豬進口衝擊市場,消費者擔心豬價「漲」聲響起,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明天將視察進口豬肉查驗作業。行政機構秘書長李孟諺昨天說,已調出臺灣豬資料,大盤價沒有上漲,所以業者不能以臺灣豬漲價的說法提高便當價格。「政府」也會對比進口、臺灣豬肉的價差問題,持續了解業者漲價狀況,究竟是因為薪水、店租,還是改用臺灣豬造成的價差。

業者:臺豬比進口豬貴50元

福記便當老闆李偉英表示,便當價格原維持八十元左右,近三至四年都沒波動,肉品來源原本是加拿大檢驗合格的豬肉,也是「政府」合格進口,因民眾有疑慮,「不要說美豬不美豬,聽到進口豬心裡就會有疙瘩。」

李偉英說,以五花肉為例,臺灣A級的比進口豬貴上五十至六十元,差距很大;即便成本有差距,仍堅持改用臺灣豬,至於香腸、臘腸等加工製品便當就停賣。

消保官:無聯合漲價行為

新北主任消保官王治宇指出,店家提供資料,原本用加拿大豬肉每公斤約一百二十五元,改用臺灣豬肉漲至一百七、八十元。連鎖店或小型便當店漲價,消費者還是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要購買,不會影響交易秩序,除非有獨佔地位或很多店家串聯、扭曲市場功能,就會介入處罰。

新北市長侯友宜昨視察泰山公有市場時表示,不管豬肉品價格、消費市場,一定要穩定市價,如果有乘機哄抬,絕對不予寬待。

若原用臺灣豬 漲價就不合理

臺灣「禽肉行銷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春來則說,「根本不會有萊豬」,美國豬肉不管有無含萊劑,價格相仿,民眾若有疑慮,業者又何必自找麻煩?自從政策宣布後,其實就沒有業者再下美豬的訂單了。

臺灣「家畜肉類公會聯合會」秘書長袁仁琦說,若店家本來用進口豬肉,現在改用臺灣豬,漲價就是反映成本,但假設一直都是用臺灣豬,這一波漲價就不合理。

「消基會」:「政府」思考不周才擾民

針對有便當店調漲,臺灣「消基會」昨天表示,這是「政府」思考不周的結果,「現在才會這麼擾民」。「消基會」認為,重點是萊劑,不是產地,若「中央」不願標萊劑豬,建議地方政府可以自辦無萊劑豬肉販售證明。

「消基會」董事長黃怡騰指出,漲價是反映成本,不能給店家扣上「哄抬價格」帽子,就看消費者能不能接受。該事件顯示,「政府」標示制度無法顧及民眾需要。

臺灣自元旦開放萊豬進口,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一日推文稱,臺灣移除對美牛豬進口限制,對美國農民來說是受歡迎的舉動,還稱期待在2021年進一步強化美臺經濟關係。不過,負責臺美經貿談判的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至今尚未發表看法。

海峽導報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萊豬要來,本土豬肉價格也起飛,臺灣民眾如何招架得住?!
    據臺媒報導,今年元旦起萊豬正式開放進口,不過去年12月24日立法部門才表決通過萊豬「行政」命令,依運輸時程推估,萊豬最快也要3、4個月後才會抵臺。國民黨「立委」葉毓蘭實際到市場考察,豬肉卻已從原本1斤130元新臺幣漲到160元新臺幣,甚至連雞鴨魚菜也都跟著漲了。
  • 美豬「萊」襲,臺灣消費者食難安
    林女士說,為了家人健康,避免誤食「萊豬」,全家人決定減少購買豬肉。去年8月底,臺當局無預警宣布開放使用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的美國豬肉與30月齡以上牛肉自2021年1月1日進口臺灣。這種豬肉被臺灣民眾稱為「萊豬」,儘管各界對之強烈反對,但開放決定仍於今年1月正式生效。在阻擋無效後,社會各界發出「最卑微的請求」,希望當局在進口「萊豬」時能明確標識,但仍遭當局拒絕。
  • 美國安委為島內開放萊豬「叫好」,網友諷刺:吃毒豬換假訂單?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邊子豪】島內今年元旦起正式開放「萊豬」 (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當地時間1月1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官方帳號發布了一則推特,聲稱此舉是「受歡迎的一步」,還宣稱期待加強臺美經濟聯繫云云。
  • 蔡英文要民眾體諒開放萊豬,臺灣學者:現在說太晚了
    蔡英文在新年談話提到開放萊豬(瘦肉精美豬)進口,是歷經三任「政府」的難題,請臺灣人體諒。對此,臺師大曲兆祥教授3日受訪提到,「體諒」是想凸顯這是「政府」不得已的選擇;廖達琪教授認為,現在談體諒太晚了;「綠委」鍾佳濱則認為,民眾應監督「政府」是否落實把關和邊境管理。
  • 「臺灣豬」肉價飛漲 臺灣名嘴斷言未來會「更慘」
    華夏經緯網1月7日綜合媒體報導:臺灣今年元旦起正式開放美豬進口,依運輸時程推估,最快也要3、4個月後才會抵臺,但臺灣豬價格近日已漲超過一成。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卻評估說「消費者負擔得起」,認為仍在合理範圍內,讓島內民眾聽到感覺格外刺耳,引來臺灣各界一片鞭撻之聲。
  • 開放「萊豬」進口 臺當局真能討好美國?
    為討好美國,臺灣地區開放「萊豬」進口進入倒計時。明年元旦 「萊豬」進「口」臺灣幾成定局12月24日下午,臺灣立法機構表決通過共九項「行政命令」,其中依據規定,臺灣將允許從美國進口肌肉、內臟內殘留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的豬肉,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謂的「萊豬」。
  • 開放「萊豬」進口臺灣 嘴上說謙卑手段卻蠻橫
    針對萬夫所指的開放「萊豬」(含瘦肉精美豬),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元旦談話中說,我要用最謙卑的心情,請所有同胞體諒;對照前一天台行政機構宣示所有縣市政府自治條例對「萊劑」零檢出的規定無效,甚至提出「移送懲戒」形同恫嚇基層公務員的說法,民眾只見識到蔡「政府」「口說謙卑、但手段蠻橫」。
  • 開放美豬進口,馬英九嗆聲蔡英文:難道臺灣人不如豬?
    開放美豬進口,馬英九嗆聲蔡英文:難道臺灣人不如豬?此前臺灣民進黨憑藉人多的優勢,在立法院12月24日有關「萊豬」的議題上勝出。這也就意味從2021年1月1日開始,臺灣地區的豬農禁止生產出售含有瘦肉精的豬,但如果是從國外進口的豬,即使含有瘦肉精也沒有任何的限制。
  • 進口萊豬SOP全得改 餐飲業怨:被迫換臺豬
    華夏經緯網1月1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元旦起,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正式開放進口,然而臺灣當局執意實行「豬肉源頭標示不清」的政策,除了逼得消費者只敢吃臺灣豬,肉類進口商哀鴻遍野,小吃攤、便當店有苦難言,就連從飼養、加工到銷售採取「一條龍模式」的臺產豬肉品產線,也人仰馬翻。
  • 「萊豬」來了 蔡英文的「美國爸爸」滿意了嗎?
    但拜登當選後,蔡英文卻180度大轉彎,發推祝賀他,並稱拜登提名的國務卿人選布林肯是「老朋友」,以此套近乎,但被拜登團隊「已讀不回」。在「獨派」勢力秀存在感的同時,民進黨強行開放「萊豬」引發民怨沸騰。「萊豬」指的是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臺灣豬農被禁止使用這種可能導致食用者罹患心臟病以及睪丸縮小的飼料添加劑,但是美國豬農可以。
  • 馬英九辦公室痛批蔡英文開放萊豬談話:信口開河、隨意胡說
    對此,馬英九辦公室1月2日上午發聲明稱,馬英九當局從未承諾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馬英九也明確表示反對萊豬進口,蔡英文應該說清楚,所謂「過去『政府』做出了開放的承諾」,到底從何而來?豈可信口開河、隨意胡說?
  • 臺灣開放「萊豬」後,收到美國「大禮」,被加徵反傾銷稅
    根據臺媒消息,臺灣當局不顧民眾的反對,毅然決然地開放『萊豬「,結果沒有換回蔡英文夢想的」支持「,還受到了美國的」打擊「,被加徵了反傾銷稅。1月2日,臺灣《中時新聞》報導,民進黨推測,開放」萊豬「以後,可以換到」臺美貿易協定「,結果美國反其道而行,不僅不給「獎勵」,還送上了開年第一份「大禮」,加徵了98%的反傾銷重稅。這種結果立刻讓臺當局傻眼了,此前蔡英文一直強調,「萊豬」有問題民眾可以選擇不吃,但是臺灣必須進口,這關係到臺灣的整體利益,因此「萊豬」問題在臺灣鬧得不可開交。
  • 臺灣公布萊豬進口5大管理機制 民眾黨批做半套
    華夏經緯網11月26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行政院」今公布萊豬進口的5大管理機制,包括赴美查廠、新增貨號、逐批查驗、清楚標示、嚴格稽查等5大把關機制。對此,民眾黨「立委」邱臣遠痛批,無法接受「行政院」「做半套」的施政方式,當局至今仍不願明確回應民眾訴求,讓民眾無法清楚標示萊豬,也未落實源頭管理,讓民眾有吃到萊豬的風險。
  • 豬肉「萊」襲,臺灣消費者食難安
    林女士說,為了家人健康,避免誤食「萊豬」,全家人決定減少購買豬肉。去年8月底,臺當局無預警宣布開放使用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的美國豬肉與30月齡以上牛肉自2021年1月1日進口臺灣。這種豬肉被臺灣民眾稱為「萊豬」,儘管各界對之強烈反對,但開放決定仍於今年1月正式生效。臺北市光復北路一家賣場內,肉品區懸掛有「臺灣豬」標識,表明不含萊克多巴胺。
  • 今起臺灣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馬英九:難道蔡英文認為臺灣人不如豬?
    (觀察者網訊)今起,罔顧民意的臺灣當局正式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1月1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和前領導人馬英九分別發表元旦致辭,均提到從美國進口「萊豬」(即瘦肉精豬)一事。其中,馬英九痛批,萊克多巴胺就連臺灣豬都不準吃,臺灣人卻要被迫吃「萊豬」,「難道蔡英文認為臺灣人不如豬?」
  • 「萊豬」來了!臺島怎一個亂字了得
    標章亂作一團  開放「萊豬」後,新北市板橋區福記便當就開出漲價第一槍,店內公告使用「臺灣豬」,相關食品漲價5到10元新臺幣。  面對「哄抬價格」質疑,島內「消基會」董事長黃怡騰認為,漲價是反映成本,不能給店家亂扣帽子。在餐飲業界看來,臺產豬需求提升,漲價難免,未來成本恐持續增加。有專家分析稱,廉價的「萊豬」來臺後,臺產豬的市場佔有率難逃被蠶食命運。
  • 「強行開放萊豬」責任推給前任?
    新年伊始,臺當局不顧6成主流民意,強行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豬進口。而蔡英文為推卸責任,新年講話中把責任統統推給前任說要大家體諒。對此,馬英九6日出席中國國民黨公教警消委員會成立大會活動時,嚴詞批評蔡英文不顧民意開放「萊豬」,還把責任推給前任。馬英九強調,在他任內根本沒向美國承諾過,蔡英文應舉證到底是哪一位?哪一年?不能無的放矢,信口開河。
  • 蔣萬安邀臺灣民眾連署:大陸也禁止進口瘦肉精美豬
    為反制民進黨當局堅持開放萊豬(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政策,中國國民黨發起反萊豬公投,「藍委」蔣萬安今天一早也前往臺北市松山區草埔市場旁擺攤,邀全民一起連署反萊豬公投。
  • 臺灣近20萬人聯署「拒萊豬」 消費者團體籲當局懸崖勒馬
    新華社臺北12月22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臺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22日在臺北舉行記者會,宣布「嚴拒萊豬/牛進口」活動已獲得近20萬人聯署支持。該團體呼籲臺當局懸崖勒馬,立即宣布暫停萊豬進口。
  • 川普敗選萊豬進口喊卡?前「立委」:饒了臺灣人民吧
    [新聞頁-臺海網] 華夏經緯網11月9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美國總統大選開票一度陷入僵局,終於塵埃落定,由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當選下一任總統。川普敗選,臺灣地區有沒有機會停止進口萊豬?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建議先緩緩,民進黨桃園市議員王浩宇則認為,萊豬仍會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