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部戰區微信公眾號
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團政委董沈輝,帶頭駕駛新裝備,鑽研帶兵打仗本領——
嘿,這個飛行訓練指揮員是政委
□解放軍報記者 王雁翔陳國全
1月17日,記者走進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部訓練場,碰上該團無人機正在進行實戰環境下的目標偵察演練。
目標進入視野尚未鎖定,操控員突然報告:「一號垂直陀螺報故!」
現場氣氛倏地緊張起來,立在地面站控制席位後的中校指揮員亮聲道:「檢查慣導及航姿是否正常?」
「工作正常!」
「二號垂直陀螺是否正常?」
「工作正常!」
「繼續執行任務,加強狀態監控,減少使用『左盤旋』『右盤旋』。」
「明白!」
……
這個黑不溜秋,身材瘦削,指揮從容的中校是何人?見我們一臉驚奇,團長趙明月低聲解釋說:「今天負責飛行指揮的是政委董沈輝!」
去年12月,董沈輝參加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飛行指揮員集訓,在特情理論和塔臺模擬特情處置考核中,與考場上各路軍事指揮員展開激烈角逐,綜合成績名列榜首,引起一片譁然。
「別人感到意外,卻在我們意料之中。政委是團裡首批改裝人員。」與記者聊起董沈輝,二營副營長黃豆豆一臉自豪。
2015年11月,董沈輝和趙明月奉命籌建這支新型團隊,大考迎面而來:從10多個單位調過來的54名官兵,不少面臨調職調銜和士官選晉,新籌建單位不知何時落編;居住和辦公環境破舊不堪,幾十張鐵床,4張辦公桌椅,2臺電腦;訓練無裝備,沒教材;18名官兵申請要求回原單位……怎樣把官兵的心凝聚在一起攻堅克難?如何跑好首棒,履好首責?
「打鐵先得自身硬,戰鬥力是訓出來的,更是帶出來的。」董沈輝和趙明月不等不靠,從零起步,用行動為官兵們樹立練兵備戰的好樣子。
從早操、體能訓練、專業理論到實操培訓,他倆始終站排頭。五大專業董沈輝一個不落,扎紮實實帶頭學。飛行控制專業性強,亦是安全壓力最大的席位,董沈輝虛心向飛行員出身的趙明月請教飛行邏輯和特情處置,大小難題不搞精通不撒手。廠家帶教培訓結束,董沈輝所學課目全部優秀。
六個月後,他帶著官兵們奔赴某地執行接裝試飛任務。試飛一個月,就和團長提出丟開廠家帶教自己飛。實現首飛歸來,又主動請纓參加上級實裝實彈演習。
他一邊抓政治工作,竭力協調解決官兵調職晉銜、孩子入學、家屬隨軍、公寓住房等現實困難,一邊和團長帶著官兵對操作和指揮流程進行改進和優化,使起飛準備時間比原來縮短近1個小時。
飛行控制、教員、見習指揮員,他一步一個腳印學習指揮打仗本領。別人見習指揮三個場次就接受指揮員資格考核。董沈輝不急,扎紮實實完成八個場次見習後,才提出獨立指揮。
「董沈輝常在班子裡講,帶兵打仗本領的欠缺是帶兵人最致命的欠缺,說自己如果在飛行訓練上插不上嘴,說不上話,就會影響政治工作服務保證作用發揮。」趙明月回憶說,從「有人機」到「無人機」,一字之差,思維方式、知識結構、能力素質等卻截然不同,飛控、機務、情報人員互換崗位,交叉學習,政治與軍事幹部同臺學軍事,練指揮,就是董政委倡導堅持下來的。
聚焦使命,真抓實幹。組建短短一年多時間,該團不光政治工作有聲有色,還自主完成《某型無人機飛行指揮流程》《特情處置手冊》《某型無人機機務維護保障流程》等20餘套教材,向裝備廠家提出40多條改裝建議。探索出10餘種新裝備戰法訓法。
「團長不在位的時候,政委都會主動挑起組訓的擔子,他對訓練技術問題的分析和講評,軍事幹部打心底裡佩服,為我們立起了一個優秀指揮員的榜樣。」從籌建時就一直跟董沈輝在一起拼搏的黃豆豆告訴記者,有一次飛行訓練,現場負責指揮的董沈輝從監控顯示屏上看到,飛機電流與前一天差異較大,低10了近安培,也沒報警顯示,我們都覺得波動在安全範圍內,沒問題。但董政委警覺性很高,立即指揮飛機返航。經地面檢查發現發電機控制器故障。若那天不及時返航,飛行控制計算機異常,飛機就失控了。
新裝備列裝不久,董沈輝和趙明月就要組織高難險課目訓練。
「長航時、升限、大航程等包線課目訓練,都抵近裝備設計極限,發動機高負荷運行,故障率增大,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大事故」「咱們是新組建單位,戰鬥力提升慢情有可原,極限飛行不確定因素多,萬一出了問題誰負得起責」……各種議論不斷,都怕擔風險,出問題。
回憶起當時的爭議,董沈輝告訴記者:「說沒風險和壓力,那是假話,但戰鬥力建設必須爭分奪秒,早一天把打仗本領練強,就早一天掌握戰場主動,帶兵人是帶兵打仗的,如果這也怕,那也怕,沒一點敢於擔當的勇氣和血性,對戰鬥力負責就是一句空話。」
安全風險沒有絆住團黨委「一班人」的腳步。董沈輝和團長輪流指揮,在極限複雜環境下一個不漏地訓完了所有高風險課目。
記者在該團每季度一次的體能考核欄裡看到,40歲的董沈輝體能成績亦十分亮眼:三公裡,11分40秒;30米x2,18秒6;仰臥起坐,2分鐘76個;伏地挺身,2分鐘80個。
「政委不光抓訓練是行家裡手,還是團裡的散打教練和足球明星,現在你們明白我們政委為啥能在模擬特情考核中奪第一了吧!」飛行操控員、團政治處幹事陳亮笑呵呵地這樣反問記者,引得現場官兵一片笑聲。
監 制:王雁翔
責任編輯:羅 煒
實習編輯:陸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