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借淺析:兩種商業銀行的網際網路金融客戶挖掘模式

2021-01-14 中國貿易經濟網

毫無疑問,信貸業務,從始至終都是商業銀行的主要贏利業務。然而,近幾年,我們不難發現,網際網路金融領域不斷出現創新的信貸產品,或是專注現金借貸,或是專注消費分期,例如微粒貸、隨手借、螞蟻花唄、京東白條……,這些產品逐步侵吞商業銀行原有的信貸業務利潤,同時,這些產品的普適性比商業銀行的傳統信貸產品更具優勢,它們走在商業銀行前面,已經在挖掘著商業銀行原來不願涉獵的次級信貸領域。在種種利益驅使下,各大商業銀行也變得蠢蠢欲動。

正逢此時,金融科技的發展,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的逐步成熟,為整個商業銀行界的業務下沉帶來了革新的契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商業銀行在重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同時紛紛向互金領域的標杆產品學習,充分利用自身的渠道、資金、牌照的優勢,進行業務及產品的創新,頻頻推出「現金貸」類別的小微信用貸款產品。

當前市場上,傳統商業銀行的「現金貸」類別產品已經不少,其背後的意義是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思路的變化、服務對象的下沉。那麼,深究內裡,商業銀行究竟做了哪些新探索呢?今天,我們以招聯金融、建行快貸為例,講述商業銀行的兩種不同的網際網路金融探索。

招聯金融
20億籌建體系外的金融新生態圈,開放性挖掘消金市場的次級年輕客戶

招聯金融是由招商銀行與中國聯通共同籌建的消費金融公司,從招聯金融問世以來,就代表招商銀行開始大步在移動網際網路金融方面開拓新生態局面。招聯金融定位於純線上模式的現金貸業務,是屬於輕資產、輕運營的業務模式。

招聯金融的目標群體主要是傳統金融業務沒有完全覆蓋的年輕客戶,它通過支付寶和招行兩大流量入口,低成本獲取年輕客戶;同時,在摒棄傳統抵押貸款模式的情況下,招聯金融利用央行徵信、芝麻信用以及其他非抵押類的資質信息,極其快速的完成了信用評估,優化了整個信貸業務的放款效率,這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從招行體系外的環境中,挖掘合適的客戶群體。

當然,這樣的做法也存在弊端:脫離了自身體系,無疑需要花時間探索新的業務方式,同時,需要針對新的客戶群體設計個性化的風控評估機制。不過,對比起未來可期的業務增長,在體系外籌建新生態圈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據悉,截至2017年6月份,招聯金融累計發放消費貸款超過了1200億元。 

由此看來,在體系外籌建新金融生態,以網際網路的線上消費金融作為切入口,不失為一個成功的嘗試。招聯金融在成立之初就確立下來的純線上輕運營模式,幫助招商銀行大大地降低了獲客成本,還實現業務下沉的目的,無疑值得廣大商業銀行仿效的。

建設快貸
圍繞自身龐大金融體系,二次挖掘體系內的次級客戶

放眼整個金融市場,商業銀行對高淨值客戶的滲透率已經逐步飽和,而反觀徵信記錄少、甚至沒有徵信記錄的用戶,商業銀行的滲透率非常低。為了擴大信貸業務的範圍,商業銀行都挖空心思,從徵信記錄以外的通道進行業務下沉。

建設銀行的業務思路與招商銀行的思路是有區別,這有賴於建設銀行體系內龐大的存量客戶。建行看準了無數新生代消費者對消費現金的需求,推出了一款名為"快貸"的金融產品。它以海量的存量客戶資源作為支撐,只要是建行體系內的房貸款客戶、代發工資客戶、公積金客戶等,就有機會獲得現金借貸服務。目前,快貸服務的客戶有高資產淨值的客戶,有按揭貸款房屋抵押的客戶,有建行代發工資客戶,有在建行繳存公積金的客戶……預授信客戶量達億級。

由於客戶來源於體系內,客戶在建行系統內早已沉澱了一系列的信用數據,這些數據能夠幫助快貸更準確的把控信用風險,加上全流程線上個人自助的產品設計方式,快貸在市場上快速風靡,收穫了無數新生代消費者讚譽。截至2016年末,快貸產品已經累計服務客戶超過200萬戶,貸款投放超過700億元。

這種圍繞自身體系,進行二次挖掘存量客戶的方式,無疑是一種省力省資金的做法,在短期內,能夠快速獲得利潤增長。但是,如果體系內沒有龐大的存量客戶可以挖掘,要想實現業務擴大的目標,從長遠來看,難免會遇到業務天花板。

生活中,消費群體的現金信貸需求是無比旺盛的,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整個金融行業必然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創新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希望挖掘生代消費群體的金融市場。這些企業將會向商業銀行發起最直接的衝擊,商業銀行能否保住原有的優勢,就需要更加積極的探索新的業務模式以及客戶服務方式。

相關焦點

  • 依託金融科技推動商業銀行「四新轉型」
    當前,在槓桿高企、錯配嚴重、套利過度的經營模式難以為繼的情況下,我國商業銀行更須創新思路、發揮優勢,主動擁抱網際網路,用好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手段,做好「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實現「四新轉型」——用新技術升級傳統業務、用新模式優化服務體驗、用新思維搭建開放平臺、用新機制落實轉型戰略。
  • 商業銀行網貸管理進一步優化
    聚焦卓越,中國科技聯盟優勢凸顯網際網路貸款的內在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如網上全流程自動操作、無需人工或少量人工幹預、貸款審批迅速等。此外,隨著近年來我國金融技術的快速發展,商業銀行的網絡貸款業務可謂「遍地開花」,十分火爆。無論是機構貸款還是個人網絡貸款,業務量始終在持續上升。數據顯示,未來5年,我國網際網路貸款業務將進入發展高峰期。
  • 流量變現 隨手記轉型個人金融平臺
    記帳應用已進化為個人金融重要的導流入口,並由此成為各類理財產品的「連接器」,合作者包括基金、證券、保險等金融客戶。  比如隨手記新上線的證券頻道已進駐富途證券、中山證券等券商,覆蓋A股、港股、美股等證券投資類型。目前隨手記已形成穩盈理財、基金、保險、辦卡以及證券五大金融產品體系。
  • 借麼牽手隨手貸,「隨手借錢」So easy!
    核心提示: 12月26日,信和大金融旗下信用借款平臺—借麼牽手隨手貸,正式上線合作!此次合作通過金融科技創新將「隨手借錢」變成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標配行為,將「容易借到」、「借得快速」、「借得方便」、「小額借貸」等借款服務優點發揮到極致,極大的提高了借款用戶體驗!
  •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怎麼能少了馬雲!
    ,為中小企業及個人客戶提供專業、可信賴的投融資服務。2012年4月的「金融四十人年會」上,謝平首次提出網際網路金融概念,被稱為「中國網際網路金融之父」。產學研連動的新商業模式孵化平臺,其個人在包括P2P實證研究、基礎理論與商業模式、家庭財富配置與個人金融行為、立法與監管等方面貢獻卓越。
  • 金融科技正在重塑銀行:溫吞中的新變化
    這兩年,各家銀行新產品雖然也不斷推陳出新,但跟百度阿里騰訊京東(BATJ)產品模式創新相比,銀行的創新很少涉及產品模式的根本變化,即便有也主要是傳統產品的流程再造,算是「新瓶裝舊酒」。在金融科技一統天下,甚至喊出移山填海口號的當下,這種「溫吞」的變化難免讓人覺得不過癮。但一整天的項目集中轟炸下來,還是有很多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觸。
  • 用戶和資本都青睞的隨手借 有什麼神奇之處
    就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一年,作為移動網際網路金融領域一個初創品牌,總部位於深圳的移動現金借貸品牌「隨手借」憑藉自身穩健的業務作風及快速迭代的金融科技能力,在移動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獲得了一席地位,與其同時,獲得了數百萬用戶的支持和使用
  • 疫情下銀行數位化轉型|萬建華: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的路徑選擇
    第二次代際變革是金融網際網路化,體現為傳統物理網點辦理金融業務向客戶網際網路終端或智慧型手機辦理業務方式的遷移,實現了客戶隨時、隨地、隨身辦理業務的極大便利。第三次代際變革是當前的數位化浪潮,體現為經濟數位化與金融數位化的日益融合,數字銀行逐步嵌入產業網際網路之中,經濟活動與金融業務同步實現。
  • 科技金融環境下 「隨手借錢」將變成日常生活標配行為
    長久以來,中國傳統金融服務備受用戶詬病,服務扎堆面向富裕人群,忽略了許多平民百姓;即便是為富裕人群提供金融服務,其服務也並沒有很好地與場景結合,致使金融服務與市場需求不匹配。而隨著科技技術和網際網路及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科技擴大了金融服務的覆蓋面,讓中國偏僻地區的市場也能夠比過去更方便地享受到金融服務。
  • 2020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大賽案例展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YOU生活軟體
    通過多層會員體系、高頻生活服務場景,結合行內帳戶、信用卡、線上貸款、支付等金融服務,依託靈活架構、豐富組件和生物識別、AI、大數據等技術,打造金融生活一體化的綜合平臺,降低獲客成本,增加中間業務收入。創新技術/模式應用:1.模式創新。
  • 兩部門: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開展定期存款等業務
    《通知》要求商業銀行依法合規通過網際網路開展存款業務,不得藉助網絡等手段違反或者規避監管規定。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二是強化風險管理。商業銀行應當加強業務風險評估與監測,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和流動性風險管理,合理控制負債成本。地方性法人銀行要堅守發展定位,立足於服務已設立機構所在區域的客戶。三是加強消費者保護。
  • 最通俗易懂的網際網路金融入門框架
    另外,如果客戶非常微小,融資額也很微小,那麼金融機構能夠瓜分的收入更小,無法覆蓋其成本,那麼金融機構也不會為這樣的客戶服務,於是有「融資難」問題。比如一個小商戶來問銀行借3000元錢用於生意周轉,按2%的利差估計,銀行能從這筆生意中創造利潤60元,而銀行員工開車去實地盡調,汽油錢就可能不止60元了……這類客戶俗稱「屌絲群體」,不雅,我們稱之「長尾市場」。
  • 李夢宇、付宇航:區塊鏈技術在商業銀行的應用分析與展望
    從業務角度來看,數字資產、信貸業務和供應鏈金融是專利數量最多的業務領域。相對其他行業,我國商業銀行對區塊鏈技術的態度轉向積極的了解與探索階段。一方面,國際銀行業的探索塑造了行業整體發展趨勢,對商業銀行的業務應用產生影響;另一方面,科技巨頭對消費者的支付及消費行為產生深刻影響,銀行需要轉型以應對客戶需求。
  • 網際網路金融:心存戒心還是同臺共舞?
    金融業遭遇「網際網路+」風口網際網路技術和電子商務在中國的快速發展,使得金融行業成為最早趕上「網際網路+」風口的新興業態之一。近年來,以P2P、眾籌和網際網路理財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傳統金融也以網際網路為依託加速創新、改造升級。
  • 招商銀行開進咖啡館 稱目標客戶群相吻合
    雙方發揮各自渠道優勢,打造全新的「咖啡銀行」模式。  「咖啡銀行」到底是什麼模樣?從北京已開設的「咖啡銀行」來看,就是在咖啡館的一個角落裡放置了一臺「可視化櫃檯」機具、兩臺ATM和一間金葵花理財經理的辦公室。最重要的是,咖啡館裡的年輕、有知識、有消費能力的小資人群,正好和招行的目標客戶群相吻合,因此,這是銀行貼近目標客戶群的好機會。
  • 胖胖豬理財概念:產業鏈金融提供多樣化資產端
    產業鏈金融的理念並不是新鮮事物,在很多年以前一些商業銀行就已經提出了產業鏈金融的概念。然而,商業銀行由於在傳統業務發展模式方面仍然有利可圖,主動改變經營思路的動力不足等原因,導致至今產業鏈金融未能成為商業銀行金融服務的主導經營理念,而且產業鏈金融的相關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也並不高。
  • [未央研究]本周網際網路金融回顧 | 2018年第48周
    銀保監會表示,商業銀行可以結合戰略規劃和自身條件,按照商業自願原則,通過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展資管業務,也可以選擇不新設理財子公司,而是將理財業務整合到已開展資管業務的其他附屬機構。商業銀行通過子公司展業後,銀行自身不再開展理財業務(繼續處置存量理財產品除外)。同時,理財子公司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有效防範經營風險向母行傳染。3.
  • 解構「螞蟻」:螞蟻集團的商業模式與核心能力深度分析
    商業銀行仍有獲取新客戶的需求,工商銀行有 6.5 億的個人客戶,而零售之王招行也僅有 1.44 億個人客戶,相比螞蟻集團仍有較大的差距。傳統的商業銀行主要依靠網點來獲取客戶,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已經改變了用戶行為,商業銀行的獲客渠道也轉到了線上,通過自建 APP或者在其他平臺進行獲客,都面臨較高的獲客成本。大部分商業銀行需要解決獲客的難題,尤其是如何吸引年輕客戶。2、高用戶粘性優勢。
  • 資易通貓掌APP主打智能清收 網際網路金融下一個獨角獸現身
    2016年6月末,銀行類最大貸款餘額有101.5萬億,2016年第二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81%,銀行類不良資產為1.84萬億元。這塊大生意是國企和擁有牌照企業的領地,旁人不許踏足,但另外一塊也是誘人的蛋糕。
  • 隨手記亮相第六屆慈展會?開創「金融科技+公益」新路徑
    隨手記公益獨特的「金融科技+慈善」創新模式,進一步推動了商業智慧與公益慈善的融合,使公益因此而變得更精準、高效、科學,甚至有趣。從方法論,到產品設計與優化迭代,通過與視障群體的深入溝通,隨手記不惜加大技術力量的投入,讓1700萬視障人士,不再遭受網際網路產品的冷落,使他們也能暢享這個時代便捷的記帳理財服務,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