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有銀行把網點開進了咖啡館。日前,招商銀行與韓國連鎖品牌「咖啡陪你」共同創建「咖啡銀行」新商業模式,雙方有意進行客戶資源互換,增加消費體驗。據悉,招商銀行目前正在杭州選址,不久杭城街頭也會出現「咖啡銀行」。
除了「咖啡銀行」,目前包括銀行「旗艦店」、銀行「智能廳堂「等等新花樣,都開始出現在街頭巷尾。在不少銀行業內人士看來,物理網點向電子化、智能化、休閒化的變革,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不僅可以解決成本與擴張的問題,更是適應用戶生活習慣、提升用戶體驗的必然要求。從銀行業發展的趨勢來看,未來銀行的「零售化經營」將成為一種全新的嘗試。
一邊喝咖啡一邊辦業務
銀行搬進咖啡店
「咖啡+銀行」,這樣的組合以後可能更多地會出現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日前,招商銀行宣布聯合「咖啡陪你」,將銀行「搬進」咖啡店,創造新的銀行服務體驗,「咖啡陪你」是韓國品牌咖啡店,目前在國內已開設近400家店。雙方發揮各自渠道優勢,打造全新的「咖啡銀行」模式。
「咖啡銀行」到底是什麼模樣?從北京已開設的「咖啡銀行」來看,就是在咖啡館的一個角落裡放置了一臺「可視化櫃檯」機具、兩臺ATM和一間金葵花理財經理的辦公室。最重要的是,咖啡館裡的年輕、有知識、有消費能力的小資人群,正好和招行的目標客戶群相吻合,因此,這是銀行貼近目標客戶群的好機會。客戶可在享受休閒、舒適、小資的咖啡店環境之餘,還能得到銀行的專業金融服務。
「一邊喝咖啡,一邊就能把銀行業務辦好,『咖啡銀行』的目標群體是年輕人。」據悉,招行和咖啡陪你將陸續在北京、上海、杭州等打造咖啡銀行網點,杭州網點正在加緊選址中,快的話,上半年就能開張。
看書、喝咖啡、吃蛋糕……其實不止招商銀行,中信銀行也重視客戶體驗,上個月,中信銀行國內首家旗艦店落戶廣州,這也是業內首次運用「旗艦店」的模式打造物理網點,以此提升服務體驗。
在中信銀行的旗艦店,客戶可以吃著蛋糕、喝著咖啡辦業務,還可以選擇閱讀書籍打發等待業務的時間,如遇上喜歡的新書,還可憑中信銀行的銀行卡借閱回家閱讀,或以優惠價購書。客戶進入旗艦店大堂,第一步是在大堂經理櫃檯上刷中信的銀行卡,此時立即在所有大堂經理的PAD上顯示出該客戶購買了什麼銀行產品,在中信銀行屬於哪個細分層次的客戶,如目標客戶、金卡客戶或私人銀行客戶,這將有助於大堂經理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服務。
搶灘「最後一公裡」
銀行借外力快速擴張
業內人士表示,從銀行業發展的趨勢來看,未來銀行的「零售化經營」將成為一種全新的嘗試。不過,「咖啡銀行」目前依然是大多數銀行正在嘗試的社區銀行的一種。
實際上,去年民生銀行曾提出「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讓服務直接切入社區終端。此後,不光是民生銀行,華夏、光大等多家銀行紛紛開始布局社區銀行。渠道下沉、貼近社區,把金融服務做到「家」,社區金融已然成為銀行爭搶的新藍海。儘管銀監會在去年年底卻叫停了民生銀行的社區銀行模式,社區銀行聲勢不再,但這種「搶佔社區資源」的想法卻在銀行間埋下種子。
為了搶佔社區資源,有銀行乾脆與物業聯手,把銀行卡「植入」小區。最近,杭州銀行和文鼎苑物業合作,將居民家裡門禁卡換成IC晶片銀行卡,把小區業主變成了自己的客戶。一卡通可以激活,也可以不激活。激活了就是銀聯卡,儲戶可以存取錢,交物業費也有折扣,到合作商戶消費也能享受優惠;如不激活,那麼就是一張純粹的門禁卡。文鼎苑小區3000多戶人家,門禁系統升級後,一夜間小區上萬人就成為杭州銀行客戶。而在此之前,綠城物業服務的桂花城和田園牧歌等小區也和杭州銀行合作推進門禁系統升級。同時,農行和建行省分行營業部則針對產業園區和企業發行加載門禁及食堂就餐結算等應用的借記卡。
業內人士表示,既要搶灘「最後一公裡」,又要考慮擴張的成本,物理網點變革的背後是商業銀行對網點渠道和零售業務的重新布局與定位,也是商業銀行在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大環境下借力擴張的重要途徑。本報記者 俞萍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