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小班幼兒的家長怒氣衝衝地走進我的辦公室,二話沒說,要求換班,否則將轉園;並將幼兒園發放的家長調查表直接交給了我。一看,他對該班教師的評價全部是最差的。經孩子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愷愷自從入園以來,一直被老師冷落,一點看不見進步的跡象;兒歌不會背,故事不會講,加減算術更不行!他認為是教師不負責任,不能再把孩子放在這個班了……
聽了這位家長的話,我對他的評價觀念和尺度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對該班教師的綜合素質也是心中有數的。即便如此,我還是誠懇地向他表示:儘快調查此事,下午就給他答覆。
我到該班詳細了解愷愷的發展狀況,教師反映:愷愷是一個性格較為內向的孩子,平時很少說話,從不主動與小夥伴交往,但他最大的特點是對結構遊戲很感興趣,能拼搭出各種各樣的造型,有的連老師也不知道是怎麼搭出來的,顯示出驚人的耐力和創造力,為此還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不少小朋友都很羨慕呢。但孩子對教師實施的教育活動不太感興趣,從不和大家一起說兒歌、講故事。愷愷的家人很少和教師交流孩子在園或在家的情況,匆匆忙忙來接完孩子就走。有一次教師興奮地告訴愷愷的父親孩子在結構遊戲中的出色表現,誰知他沒好氣地說了聲:「這算什麼本事?」拉著孩子就走了,教師很是尷尬。
下午,愷愷的父親又來到辦公室,泡茶、讓坐,交流得知,他是高中文化,在一家企業打工。「雖然家庭經濟比較困難,但我還是要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所以就送到你們這裡來了。」他誠懇地說。我首先對他的信任表示感謝,然後慢慢地跟他聊起了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告訴他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智力和獨特的智力組合,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點,現在愷愷的老師已經發現了他的優勢,也就是在結構遊戲中的出色表現,並在試圖用適合愷愷的風格和特點的方式來促進其學習與發展。我又跟他講了小班幼兒的發展目標,他所說的加減運算完全不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最後我問他:「你是需要一把磨得閃亮的刀,將來使孩子具有較強的分析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需要一個會吃飯、會走路的圖書館,只知道很多的知識,而沒有任何創造能力的人?」同時我也對家長說明了在我們目前的工作中也存在不足;就是沒有及時很好地誘導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並表示我們今後一定抓好這方面的工作,讓孩子能在各方面都出現明顯的進步。最後愷愷的父親若有所悟,再沒提調班的事情,並願意以後多與我們交流。
我園作為一所新型體制的幼兒園,對教師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是促進教師進步與成長的關鍵,我們是從自評、同事評、領導評、家長評幾個途徑去對教師的工作進行全面綜合性的評價,並與教師的結構工資掛鈎。但每位家長由於所接受的教育層次不同,育兒觀念不一,對教師工作的評價也有不同的尺度,雖然家長評價的基點都是來自孩子的進步,但對衡量孩子發展的標準卻是千差萬別的,有的明顯存在著對幼兒發展水平評價的誤區。
幼兒園管理者如果不尊重事實,一味地順從家長的意見,按照有些家長的評價去管理教師,難免會出現各種偏差,使教師產生消極情緒,嚴重影響其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現有的先進教育理念產生動搖,教師自身的素質會不斷下降,幼兒園的整體保教質量就會出現滑坡,如此嚴重的負面效應促使我們要慎重對待家長給教師的各種評價,以客觀科學的態度來進行細緻的核實,吸取家長建議的合理之處,在工作中加以改進,方能得出較為公正的結論。同時這也提醒我們應該把更新家長的育兒觀念、建立新的人才觀作為家長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不斷改變社會和家長對孩子聰明才智看法的片面性、單一性、等級性,讓家長對孩子以及教師的評價從鑑別性向發展性轉化。使其以「平等」「欣賞」和「發展」(變化)的態度來對待被評價者——教師,營造一個客觀公正、民主和諧、增進理解的評價環境,促使每位教師最大可能地實現自身的潛能和優勢,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幼兒、教師、家長共同獲得雙贏的良好功效。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內容來源網絡,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