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覺醒》:你是否「醒著的睡著的人」?

2021-01-10 書評人流櫻

什麼是醒著的睡著的人?

如果你只靠「慣性」度過每一天,如果你覺得自己並沒有越活越明白,如果你在繁忙的本職工作之外沉溺於眼前的安逸,如果你渾然不知工作之外的世界,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能做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樣的你即使每天忙忙碌碌,看似醒著,卻終究只是睡著的人。

《認知覺醒》的作者周嶺,曾經就是這樣的人。

直到有一天,因為意外,他身邊的好朋友生命的軌跡發生巨變,周嶺不禁問自己,如果這些意外發生在自己身上,如果現在的一切被「剝奪」,自己還有什麼,會什麼,又曾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什麼?

問題的答案蒼白無力。伴隨著油然而生的焦慮感,作者深刻意識到,務必要讓腦子更清晰,不再糊裡糊塗,要掌握多元的技能,不再遇事迷茫,要主動創造成就,不再被動承受現狀。

《認知覺醒》便是作者在研究了腦科學,認知科學,心理學,行為科學,社會學等學科後理清的方法和路徑。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為原理層,從大腦的起源開始,介紹了本能腦,情緒腦和理智腦的成型和發展。解釋了我們看不見摸不著卻又對「是否醒著」起決定性作用的潛意識和元認知。下篇為應用層,介紹了對專注力,學習力,行動力,情緒力和人生五件套的管控和發揮。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有一半篇幅為原理。我知道在快餐式社會,大家關心的其實都是怎麼做,而不是為什麼這麼做是對的。但沒有經過理解去學習方法只是囫圇吞棗,就像武俠小說裡不知道心經口訣去比劃招式一樣,收效甚微。在我看來,要善用大腦,就要懂得它的天性,技巧性引導大腦,知己知彼,無往不勝。

一、大腦的前世今生

影響我們日常生活和決策的主要有三個腦區發揮作用,它們是本能腦,情緒腦和理智腦。

三重腦區在物種進化中成形時期不同:

在數十億年前,遠古的海洋裡出現了單細胞生物。

約3.6億年前,地球進入爬行動物時代,爬行動物演化出了「本能腦」。

約2億年前,哺乳動物開始登場,身體恆溫,進化出情緒的它們有著「情緒腦」。

直到距今250萬年前,從哺乳動物中演化而來的人類才擁有「新皮層」——也稱「理智腦」。

我們知道物競天擇,新腦區的產生必定是長時間適應了環境的影響,應運而生,所以,三個腦區的功能不同。

本能腦主導最原始的,潛意識的反射,如呼吸,五感和反射動作。比如動物遇到危險要逃跑,肚子餓了要狩獵,人類一遇到危險就就雙手冰涼,血液迅速集中到腿部準備逃跑。

情緒腦處理恐懼,焦慮,興奮,開心,憤怒等情緒。動物吃飽了就滿足,生命不受到威脅就開心,人類容易沉浸於即時滿足。

理智腦主導理智,智力,是科學發明,文化傳承,藝術創造的源泉,是人類從哺乳動物中脫穎而出的絕對原因,也是千年以來世界發展日新月異的根源。

三重腦區在個體的發育時間不同:

嬰兒生下來就具備本能腦。

到青春期早期,情緒腦發育完善。

到成年早期,理智腦才發育成熟。

用個大約的數字對比,每個腦區在人體成熟的時間間隔約10年。

三重腦區擁有的「下屬人數」不同:

大腦的860億個神經元細胞中,約80%是屬於本能腦和情緒腦的,同時這兩個腦區離心臟更近,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可以優先得到供血。這也是我們一緊張,腦海就一片空白的原因,就是因為最外層的理智腦缺血了。

由上可知,三重腦區各自負責的領域,「勢力」範圍不同。如果將人的大腦比做公司,相當於有三名高級管理層,分別從3.6億年前,2億年前,和250萬前入職,各自的「下屬」(神經元細胞)數量不同,獲取公司資源的速度不同。儘管理智腦更年輕,高級,有智慧,懂輕重,卻不一定能戰勝另外兩位元老的影響。所以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本能腦和情緒腦輕易能佔據主導地位。

本能腦和情緒腦為了保存身體能量以應對生存威脅,不喜做高耗能的事情,比如思考和鍛鍊身體。不用動腦的娛樂消遣行為則深受它們的歡迎。所以:

不愛思考,喜歡避難趨易,是正常的。

缺乏耐心,喜歡即時滿足,是正常的。

明明知道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是正常的。。

我們不必對好吃懶做,貪圖玩樂這些特點感到自責,人類天性如此罷了。這樣一直過下去似乎也沒有什麼天大的問題,人類250萬年來就是這樣生存的。但,時不時地,理智腦會跳出來提醒我們應該怎麼做。

捫心自問,你真的要順從這「原始人」的天性去過這一生嗎?我們真的可以接受沒有追求,糊裡糊塗地活下去嗎?

對我來說,不行,不可以,不允許。

那我們要怎麼做呢?

認知覺醒。

二、元認知

元認知其實就是調用上帝視角觀察自己的能力。如下圖

具有元認知能力的人有4個角度:

對過去:學習前人智慧,反思自身經歷,舉一反三,總結經驗。

對未來:眼光長遠,不聚焦於短期得失。

有高度:擁有全局視角,權衡各方。

有深度:通曉底層規律,掌握原理。

怎麼啟動元認知?

第一步:暫停

我第一次下載抖音的時候就在床上看了快1個小時小視頻不自知,嚇了我一跳,趕緊把這個軟體卸載了。小視頻容易讓我們沉浸其中,因為看完一條緊接著下一條就滑進屏幕,大腦被本能和情緒劫持,理智腦來不及啟動。如果你希望從娛樂中抽出身,你只需要告訴自己,這裡結束後暫停幾秒。給理智腦留下介入的間隙,我們就能及時控制自己。

暫停不僅能幫助我們從娛樂中抽身,還能培養我們耐心,和幫助學習。

缺乏耐心是我們的天性,一旦察覺自己開始急於求成時,不妨對自己說:「你看,我身體裡的那個原始又出來了,讓他離開叢林到城市生活,確實挺不容易的,要理解他。」只要你願意與自己對話,就能安撫內心的焦躁。暫停一下,讓我們更有耐心。

用暫停學習。你聽說過「熔斷不讀書法」嗎?意思是讀書時一旦讀到讓自己有感觸的內容,就合上書,暫停下來,圍繞這個觸發點問自己:

1. 為什麼剛才這個點對我有啟發?

2. 我能夠把這個啟發點用在3個不同的事情上嗎?

3. 這個啟發點有沒有其他類似的知識?

我們經常覺得理性思考很難,其實只是我們選擇了錯誤的打開方式,理性思考的調用不需要嚴陣以待,只需要從暫停開始。

第二步:重視元時間

什麼是元時間?在作者看來一天24小時,1440分鐘,不是平等重要的。有些時間的權重比其他時間更大。權重更大的時間作者稱為元時間。元時間分布在「選擇的節點」上,一件事/一天的開始或結束時。善用這些時間會極大程度地優化後續時間的質量。

這和我們的第一步相連,我們要在元時間幹嘛呢?一件事——想清楚。如果不在這些節點想清楚,我們會喪失對下一段時間的控制權,本能地想拿起手機消遣娛樂。所以我們要在元時間調用理智腦,想清楚下一步幹什麼,這會極大增加行動力。

元認知能力強的人就是這樣:無論是當下的注意力、當天的日程安排,還是長期的人生目標,它們都力求想清楚意義、進行自我審視和主動控制,而不是隨波逐流。

結語

如果你問我怎樣是幸福的人生?

大富大貴嗎?

我認為不是。幸福的人生具備富足的心智。

心智富足的人知道什麼時候要奮力爭取,什麼時候休養生息,知道「懂得百點不如改變一點」,知道如何掌控自己的心態和節奏,不因旁人平步青雲,自己看似原地踏步而焦慮,也不因自己暫時遙遙領先而沾沾自喜。這一切,都因元認知的覺醒。

心智富足的人活得最清醒,我願不斷努力去做這樣的人,《認知覺醒》是把鑰匙,你要上車嗎?

書評人流櫻

只點讚收藏容易忘忘記哦 關注我,持續分享好書精華。精進職場思維,共同勉勵~

相關焦點

  • 「桌遊推薦」打臉就是這麼刺激——《覺醒:第七 十字》
    這一盒中我最喜歡的是「烏米娜」,覺醒前擅長強攻,覺醒後效果詭異,而她的發揮主要依靠專屬卡牌「幻夢境」。部分角色會有類似法陣、召喚獸的特殊牌,例如「烏米娜」的「幻夢境」、「尤金妮婭」的「奇境」等等。「烏米娜」可以將攻擊卡塞入「幻夢境」,使用「幻夢境」中的攻擊卡(及其同名卡)發起戰鬥時免疫擊暈。覺醒後發起戰鬥時可以附加「幻夢境」中攻擊卡的效果,往往能打出非常詭異的招式。
  • 1.7版本「銀狼覺醒」更新公告
    歡迎來到《崩壞3》V1.7「銀狼覺醒」戰艦升級已經完成,感謝艦長的耐心等待。布洛妮婭靈魂覺醒「銀狼的黎明」「異度黑核侵蝕」加入戰鬥,布洛妮婭外傳等待艦長探索,全新武器、聖痕加入補給,周年祭限定武器、聖痕、皮膚敬請期待!
  • 《黑色沙漠》手遊開放梅花覺醒職業「青蓮」
    《黑色沙漠》手遊開放梅花覺醒職業「青蓮」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02-03 分享到:
  • 天竺鼠「寶寶式討抱」眯眼睡著 網友融化羨慕:別人家的
    天竺鼠「嘟嘟」這天跳到小主人「唯唯」身上撒嬌,最後就用小寶寶般的趴姿睡著了。飼主陳百合拍下女兒和毛孩日常相處的甜蜜畫面並分享上網,讓許多網友看了都羨慕直呼,「都是別人家的天竺鼠啊!」(圖/飼主陳百合)陳百合受訪時表示,嘟嘟是今年7月底領養的,「那時候的主人說它6個多月大了,所以現在應該是8個多月大了。」女兒唯唯很疼愛嘟嘟,總是把它當成家裡的狗狗一樣照顧,「女兒常和它玩,跟它講話有時候也聽得懂,只是今天教會的明天有可能又忘記了。」
  • 支付寶螞蟻森林四周年:1 號林發來消息,梭梭「被迫睡著」
    IT之家8月30日消息 今天是支付寶螞蟻森林四周年,今天有一些人的夢想實現了,螞蟻森林第一個地塊1號林的用戶收到了他們的護林員發來的訊息。1 號林的梭梭,作為螞蟻森林的第一個地塊、第一個樹種,是最「資深」的見證者。它抗旱抗寒耐鹽鹼,在惡劣環境下也不掩「沙漠植被之王」的本色。
  • 何謂靈性覺醒?
    諸如此類看起來曾經是虛無縹緲的話題,但是卻開啟了不斷探尋真相和實相的過程,偶爾我們也會睡著,但是我們知道我們在睡覺,我們始終沒有睡著,我們始終是醒著的。所謂覺醒,就是認識到了自己所處的夢境或者幻境,並由此開啟了不斷探尋真相和實相的人生旅程。
  • 靈性覺醒篇18:覺醒會失敗嗎,覺醒後能得到什麼,人為什麼要覺醒
    覺醒的初期是反思,反問,問自己現在的生活是否開心是否滿意。無論結果如何,你都將得到一個真正的結果。而能否坦然的面對心中的答案卻是另一個問題。初次的覺醒會有短暫的迷茫期,在這個迷茫期中,人很容易再次回到覺醒之前的狀態。
  • 《妖精的尾巴》覺醒系統怎麼玩!手遊覺醒系統介紹!
    妖精的尾巴手遊覺醒是遊戲中新推出的一個玩法,我們在遊戲中想要能夠順利的進行遊戲,那麼在遊戲中的各種提升我們戰鬥力的內容是不能夠缺少的,下面小編帶來的就是妖精的尾巴手遊覺醒系統介紹,一起來看看吧!覺醒簡介覺醒系統將為魔導士提供三類新的能力,分別對應攻擊、輔助、防禦三種傾向。提升覺醒能力的等級,解鎖不同的覺醒技能,能夠在戰鬥中使用更加豐富的技能和新的對抗策略。
  • 橘貓守浴室陪伴「等到睡著」 熟睡萌臉融化網
    實習記者楊喬詅/採訪報導好暖心的一幕~飼主Anita Pai發現家中的橘貓「小不點」,很喜歡進浴室陪自己洗澡。不過這天因為洗澡的時間太長,小不點居然等到睡著,只見它熟睡的臉龐靠在馬桶上,連媽媽開門的聲音都沒聽見,可愛的模樣讓網友融化直呼,「太窩心了吧!」
  • 女孩睡著後被貓打了4個小時,但小貓咪可能沒什麼壞心思
    沒想到罪魁禍首就這樣被找到了,原來是她睡覺的時候——只見畫面中受害人睡得正香,突然一對「燈泡」出現在黑暗當中:然後伸出了自己的罪惡爪子,開始不斷扒拉Susie:一下,兩下,打個哈欠繼續。下手倒是也沒有多狠,但這隻小貓有著充足耐心,就這麼從晚上11點打到凌晨3點。
  • 從這本書開始改變自我,做一個百分百擁有學習力的人《認知覺醒》
    如果你想學習,卻總是缺乏耐心、急於求成?如果你想努力,卻總是拼搏毅力、咬牙死撐?如果你想精進,卻總是頻頻受阻、迷茫無助?若你也位列其中,這本書《認知覺醒》可以幫助你擺脫困境,實現從這一刻開始改變自我,做一個100%擁有學習力的人!
  • 丁香醫生攜手騰訊,《忘不了餐廳》共同發起「520認知障礙關愛日」
    5月20日,丁香醫生、《忘不了餐廳》、騰訊視頻、騰訊公益共同倡議發起「520認知障礙關愛日」,丁香醫生特別推出《如果只能許一個願,我想讓她記得我》視頻短片和《記憶博物館》公益H5,目的只為引起社會對認知障礙老人群體的關懷,以平等尊重的方式對待他們,促進認知障礙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 《認知覺醒》:越享樂越心虛,別讓你的焦慮,拖垮你的人生
    心裡一直有個聲音告訴自己:你現在是特殊時期,懶一些美食的。伴著身邊人無微不至的照顧,自己過上了幾乎不用帶腦子的生活。可時間久了,這樣的日子反而沒有讓我多快樂,反而越來越累,越來越焦慮不安。直到我翻開了《認知覺醒》這本書,我發現我的這些行為都能在書中找到合理的行為解釋與確切的行動指南,這讓我心安了不少。《認知覺醒》一書,它適合所有正在迷茫混沌的人閱讀。
  • 什麼是「好」問題?賈伯斯每天問員工這句話
    來談談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你在此之前是否想過,有些人比較善於提問,而這是一種可以靠學習來培養的技能?如果你認同你應該可以把這樣的能力擴大到自己甚至身邊的人身上,你有沒有想過應該怎麼做?現在你有了這個想法,我猜你也會開始注意到,極富創意的人常常提到這種能力,而且他們總是具備這樣的能力。
  • 來,動手殺死你的「讀書焦慮」與「閱後即忘」|老顯S5E2
    估計一年也就這麼一天,你會看到人們在網絡世界尬聊讀書,這突然的扎堆,仿佛這一天你要是不說點關於讀書的東西,就不是同一時代的人。「讀書日」過去好幾天了,那些喊著口號「熱愛讀書」、表態接下來的日子要「天天讀書、睡前讀書半小時」的人,你會一直堅持嗎?喜歡讀書的人,如果剛好留意到4月23日,可能如初遇情人節一樣,需要裝點些類似「曬書單、拍書店」的儀式感來紀念。
  • 過了10點開始對你笑!阿緯「心發寒」 爸媽網友秒懂:必經過程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阿緯(劉峻緯)結婚2年多,2016年底迎來女兒「錢錢」,2019年元旦更迎來寶貝兒子,全家沉浸於喜悅當中,但他3月初坦言親自照顧小寶寶1個多月來,「最讓人害怕的,莫過於兒子的作息時間。」
  • 怎麼會有這麼沒節操的小貓,看到人就這樣趴在背包上睡著了!
    網友魏先生日前和太太到圖文創園區走走,看見一間店家外頭寫著貓店長「花花」的介紹,決定進去一探究竟。沒想到,花花竟然直接爬到他的後背包上罷工睡翻,無論魏先生怎么半蹲、彎腰改變姿勢,它都沒有要起身的意思,這讓夫妻倆哭笑不得!
  • 「妖怪少爺」披著妖怪外皮的極道動畫(二)
    但在主流的動漫畫市場中,依舊出了許多有名的極道類作品,如木村太彥老師所執筆,把「任俠」精神直接放進劇中,大膽進行惡搞的爆笑動畫「瀨戶之花嫁」;北條老師的城市獵人續篇「天使心」,就是圍繞著城市獵人冴羽獠與臺灣正道會培育的殺手李香瑩一起生活並解決案件的故事。
  • 稻盛和夫:想出人頭地,並不在於知識多少,關鍵是這3個認知覺醒
    尤其是走上社會以後,很多人知識量很大,卻在職場上困難重重;有的人奮鬥多年,依然籍籍無名;有的人小有成就,但難再更上一層樓……在這個時候,你真正需要考慮的,是自己的認知和思考。同樣的事情,不同認知的人所做的事情,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因此,有時改變人生命運或者使你快速成長的,不是知識,智商,情商,而是你對思想的認知。認識到這一點,你才能突破生命的瓶頸。
  • 靈性覺醒篇17:覺醒是什麼,覺醒前有哪些徵兆,每個人都會覺醒嗎
    靈性覺醒也可以稱之為靈魂的覺醒。每個人在經歷靈性覺醒前,都只能看到現實世界這一個維度,覺得人只有一輩子,很多人不相信輪迴,只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東西。靈魂寄居於人的身體,在未覺醒的身體中時,靈魂並沒有多少自由。因為它的所有想法都被現實世界所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