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尿管為什麼會導致血流感染呢?

2021-01-11 護士網

這是一起真實的案例,患者因為尿管到期予以更換,卻導致細菌入血引起血流感染,出現寒戰、高熱、感染性休克等症狀,臨床檢驗報告顯示雙側外周血培養陽性(患者無中心靜脈導管)。患者現在病情危重,那麼換個尿管為什麼會導致他出現血流感染呢?

石老是個長期臥床的病人,是我們科的老熟人了,今年已經算是「三進宮」了。每次都會因為肺部感染到我們科住幾天,長期留置尿管。

碰巧,他的尿管到期已經14天了,需要更換,科室裡唯一的男同胞又不在(平時男性導尿都會有男護或者請外科醫生完成),當班護士「臨危受命」去換尿管。其實平時大家經常換,唯一不同的是男女性別而已,但至少操作沒少考,早已經駕輕就熟了。

果不其然,從拔出到消毒再到插入一氣呵成,尿袋裡也引出了黃色的液體,事情告一段落。

患者出現病情變化是在下午兩點左右(上午9點鐘換的尿管),患者開始出現血尿,立即匯報醫生,繼續觀察,之前也有過換尿管導致尿道黏膜損傷而出現血尿的情況,所以沒有特殊處理。

到4點多的時候患者開始寒戰、高熱,最高燒到了40度,予立即留取了血培養送檢,繼而患者開始出現休克的症狀,血壓低,呼吸頻率加快,心率快,尿量減少。又立即予對症處理,勉強折騰到晚夜間,患者體溫才降下來,生命體徵總算穩定。

這期間,我們都在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他病情突然變化?唯一的特殊情況,就是白天的血尿。可是,當班護士說過,插完尿管患者並未有任何反應,生命體徵也是很穩定的,這些都是有記錄可循的。

一時間科室群裡鴉雀無聲,大家心有疑慮,卻也不敢造次盲目猜測。

三天後,血培養出結果了,雙側外周陽性!

就這這時,另一個病人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同樣是剛換的尿管,患者出現血尿、寒戰、高熱,只是休克的症狀比較輕,這引起科裡很大的重視。所幸第二個病人血培養是陰性,後來請了泌尿外科醫生會診,他們說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長期留置尿管,導致尿管周圍細菌定植,拔出尿管時細菌殘存尿道,再插入時如果不小心導致黏膜破損,那周圍的細菌就會侵入黏膜甚至入血,引起全身症狀。

所以,像這種需要長期留置尿管的男性病人,建議做膀胱造瘻。否則,這種情況是不可避免的。

此時,我們才恍然大悟,找到了真正的病因,立即給患者做了造瘻。在我們精心治療和看護下,石老已經好多了。

相關焦點

  • 醫生上門不合規、淘寶服務不放心……難道給臥床老人換尿管必須叫...
    「抬上抬下老人實在受不住,我諮詢了新村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想要申請護士上門服務,但他們要我打120接送老人去漢口醫院換導尿管。」「我們也很無奈!有不少居民想要我們上門進行換導尿管等有創操作,這可能會導致感染,所以我們無法提供。」
  • 拔尿管前定時夾閉尿管訓練到底有沒有意義?
    為什麼隨著膀胱不斷充盈,逼尿力量越來越弱?下面這張草圖可以解釋。S:膀胱流出道橫截面積P1:膀胱逼尿肌的壓強P2:靜水壓壓強F3:括約肌阻力分析膀胱能不能排尿,關鍵在於分析流出道橫截面的受力,向外的力量△ F。
  • 插尿管後,是什麼原因導致有尿意時感疼痛,該如何解決?
    因此在戴導尿管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對膀胱和尿道黏膜產生刺激,而黏膜下有豐富的神經,被刺激以後會產生不適、甚至疼痛等反應,有些人比較敏感,這種刺激就會變得更明顯。長時間戴導尿管會引起尿路感染院感中有40%是尿路感染,而這尿路感染有80%是和導尿管相關的,可想而知在住院插導尿管的時候會有很高的尿路感染的風險。
  • 長期留置尿管如何護理
    長期留置尿管如何護理 2016-04-11 14:52:09 來源:水母網
  • 護士上門換導尿管三次沒成功 74歲老人猝死(圖)
    12月23日上午10點半左右,四方健民醫院社區門診部的馬護士來到蘇先生家中,為他換導尿管,但是護士試了三次都沒有成功,這時蘇先生因為沒換好導尿管開始出血,「後來我老伴突然感覺不舒服,然後就沒有了心跳,怎麼換個導尿管就換死人了啊?」蘇先生的老伴胡女士哭著說。
  • 病癱婆婆找不到醫生上門換導尿管,記者協調解決問題
    楚天都市報1月8日訊(記者張萬軍 實習生陳如月)84歲的老人因突發腦溢血成為植物人,病情穩定後被家人接回家中照顧,為給其更換尿管,家人向多家醫院求助被拒。楚天都市報記者協調後,武漢市武昌區水果湖街省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同意派醫生上門為老人服務。
  • 插尿管疼不疼,拔出後會有哪些影響?
    做過手術的朋友大部分都有插導尿管的經歷,在術前,護士會給病人尿道裡插入一根橡皮導尿管,在手術過程中和手術後,尿液都流入到導尿袋裡。這樣做可以排空患者膀胱裡的尿液,在手術的過程中防止損傷膀胱影響手術的效果,還可以促進手術後傷口的癒合和體力的恢復。是不是所有的手術都要插導尿管呢?
  • 為什麼全麻手術時要導尿?插尿管痛嗎?
    插導尿管痛不痛也不是絕對的,有很多影響因素。什麼情況下需要導尿?手術時間長:如果預計手術時間比較長,這個時候是需要術前進行導尿的。雖然人體在術中是麻醉狀態,但是腎臟還是會正常的工作,依然會源源不斷的產生尿液,而膀胱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如果預計手術時間比較長,就需要導尿,保證下尿路的通暢,避免膀胱過度充盈。
  • 為什麼綠蘿經常爛根乾枯?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可是很多花友留言說綠蘿經常爛根乾枯,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今天就分享下綠蘿經常爛根死亡的原因以及解決辦法。首先先來說一下導致綠蘿爛根的原因:一、水質太差如果是水培綠蘿爛根,原因一般有兩種,水質和空氣。城市自來水中所含的殺毒氯比較多,如果不經過晾曬而直接使用的話,綠蘿都是會爛根的。水培綠蘿最好是用經過放置幾天的自來水,或者說經過暴曬以後的自來水。
  • 尿管插不進去?咋辦?
    案例來源患者,張大爺、84歲,阿爾茨海默病,長期臥床,骶尾部皮膚敏感,長期留置尿管,是我們科室的「老客戶」了。近日,患者因發熱,尿管不暢,尿液渾濁再次入院,家屬訴尿道口有漏尿現象,要求更換尿管。責任護士小趙評估患者,尿管留置時間35天,尿管型號為18Fr,尿管及引流袋內尿垢較多。與大夫溝通後,擬行更換導尿管。之前大爺由於前列腺增生問題,置尿管較困難,上次更換尿管就是護士長給置的,護士小趙就叫來了護士長共同商量,由於漏尿,計劃留置20Fr尿管,一切準備就緒,護士小趙就拿來了科室常用的矽膠塗層的導尿包進行置管操作,可是當尿管插到十四、五釐米時卻怎麼也插不進去。
  • 88歲老人換導尿管太折騰醫生得知後免費上門服務
    金報訊(通訊員 葉飄 記者 賀豔)前兩天,家住北侖大碶的黃女士冒著酷暑給北侖區人民醫院送去了一份感謝信,感謝該院泌尿外科何民民醫生利用下班時間,免費上門為88歲的老父親換導尿管
  • 88歲老人換導尿管太折騰 醫生得知免費上門服務
    前兩天,家住寧波北侖大碶的黃女士冒著酷暑給北侖區人民醫院送去了一份感謝信,感謝該院泌尿外科何民民醫生利用下班時間,免費上門為88歲的老父親換導尿管。醫院工作人員把感謝信拍了張圖片放到微信朋友圈,瞬間獲得了無數個「贊」。昨天,記者聯繫上了黃大爺的小女兒黃女士。
  • 對這名男患者的導尿操作,為什麼會失敗?
    ,需要反覆插入,引起尿道水腫發生尿道損傷、尿道黏膜挫裂傷造成出血、尿道假道的形成,以及反射性的引起血壓、心率變化等全身改變,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概率,並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療費用,更延誤了患者的手術時機,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儘量一次性插管成功呢?
  • 神經源性膀胱不想插尿管還能怎麼辦?
    經一系列檢查診斷為神經源性膀胱,住院治療4天左右後沒有感到明顯的好轉,還留置了一條尿管,留置尿管後,排尿困難的症狀得到了改善,拔除尿管後,症狀又反覆。駱阿姨有點絕望了,難道要一直插著尿管嗎?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 醫生每月上門為行動不便老人換導尿管
    當天下班後,陳銘醫生第一次來到張女士家,為她叔叔更換導尿管。到了家中才了解到,張女士的叔叔今年 75 歲,由於沒有孩子,一直由侄女張女士照看。去年 6 月,張大爺因為腦梗,不小心滑倒,導致髖部骨折, 由於身體條件較差,無法進行手術,只能臥床保守治療。長期臥床同時還合併前列腺增生,多次拔除尿管後仍無法自排小便,由於體弱不能耐受前列腺微創手術,只能採取內置導尿管,定期更換。
  • 男子運動後倒地,急診科醫生差點誤診,女護士給插尿管後病因浮現
    周邊有幾個同事都準備上前胸外按壓了,被醫生止住了,說患者有心跳有呼吸,不是猝死,不需要心肺復甦。小陳怎麼了?活動負責人火急火燎趕到,問現場情況如何。醫生簡單把情況跟負責人說了一下,然後讓立即送往不遠處的急診科,進一步處理。考慮是什麼原因呢?為什麼小陳會倒下來。活動負責人非常緊張,一直追問醫生。
  • 「網約護士」為百歲老人上門換尿管,線上預約緩解特殊時期就醫難
    楚天都市報3月9日訊(記者 晏雯 通訊員 黃麗華 丁晶)「楊老師,您好,我們是校醫院急診科護士,來給您換尿管,如果有不舒服,請告訴我。」近日,華中科技大學醫院網約護士走進百歲老人家中,上門提供專業醫療護理服務,破解了疫情之下慢性病醫療服務的難點。
  • 小夥把導尿管插進自己心臟,插出個諾貝爾獎
    小夥把導尿管插進自己心臟,插出個諾貝爾獎 2020-05-01 0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剖腹產要插導尿管,不能更尷尬了
    三年前在醫院生大寶的時候,我經歷了所有產婦都最害怕的順轉剖,當我經歷了長達七個多小時強烈的陣痛的催殘之後,卻被護士推進了手術室改成剖腹產,我的心裡無疑是崩潰的。當然難受的程度要次於內檢,可是總覺得不是那麼好意思,唉,畢竟是第一次生孩子,畢竟臉皮薄,讓一大群人看自己的隱私都算了,居然還要給我插尿管,真是臉都紅了。在一個半小時之後,手術結束,我被推出了手術室,被醫生和老公一起抬到病床上,要觀察六個小時。那幾個小時真是昏昏欲睡,聽說打的吊瓶裡面加了一種藥,有催眠的效果,也好,睡著了就不能那麼明確的感知到疼痛了,反正我是這麼想的。
  • 腦積水會導致顱內感染嗎?
    在臨床當中腦積水是不會導致顱內感染這種情況的,但是也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它的腦積水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尋找到根本性質的原因,才能更進一步的來明確是否有顱內感染的相關情況。本身腦積水而言它是顱內腦積液循環代謝的一種紊亂狀態,這個並不具備有感染等相關的情況,但是如果是顱腦腫瘤或者是外傷以及腦內血腫引起的腦積水而言,這個就有可能和顱內外相溝通,這樣就會間接地形成顱內感染,這是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定要區別進行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