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經始於乾坤,而終於坎離。六十四卦代表六十四種不同的情境,而在這些情景之中又包羅著各式各樣的變化。人之所以要讀易經,通曉易理,就是為了在這些不同的情境和變化中,能夠順其自然,把握人生。然而人們要讀懂易經,就需要遵循一定的體例。
讀了上經以後,我們對每一個卦怎麼安排,它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有了初步的認識。所以可以看出整部易經有一個體例,因為它的每個卦,它的每個部分都是按照那個次序,一個一個呈現出來的。
易經六十四卦它的體例都完全是一樣的,就是由五個大部分所構成的。
第一部分叫做卦畫或者卦象。它是由陰陽兩個符號,然後六個不同的組合,就成為一個卦。打開易經首先看到乾坤兩卦,乾卦全部都是陽這個符號所構成的,它的卦象就是從頭到尾都是連續的,沒有那種間斷的。坤卦剛好相反,所以這兩個卦叫做相錯。天地所有的變化只是陰陽二氣的互動跟交合。
這個陰陽的互動跟交合,我們可以在人,事,生活,在人生裡面全部把他體會到。就是有兩性的交感,如果男的看到女的完全不理會,完全沒有興趣。女的看男的也是一樣的話,那人類很快就滅絕了。天地可以有純陰純陽,人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男人,百分之百的女人。所以男性身體裡面有女性荷爾蒙,女性身體裡面也有男性荷爾蒙,它就沒有純陰純陽。這樣的安排,完全符合科學所研究出來的成果。
六十四卦除了乾坤兩卦之外,其他六十二卦都是乾坤二氣的交感。易者,象也。易經通過乾坤兩卦以及乾坤二氣的互動交合,展現出六十四種不同的卦象,而這些卦象幾乎包羅了天地間萬事萬物所有的變化。人們通過研究卦象,可以更好的了解自然與自身,從而走向天人合一的和諧境界。
第二部分叫卦辭,也叫繫辭。卦辭是綜合的來說明一個卦的現象。相傳周文王被商紂王抓去,關起來。然後周文王就把六十四卦演出來,加上卦辭。來讓後世的人,能夠清楚地把每一卦的內容都看得明白。
乾卦就是元亨利貞,簡單明了。但是夠你去體會的。為什麼叫元?為什麼叫亨?為什麼叫利?為什麼叫貞?為什麼它的次序又是這樣的?它們彼此間有什麼關係?
坤卦稍微有點不一樣,元亨,利牝馬之貞。它就加上一些條件。因為兩個氣完全相同的話,它就不會互動了。我們知道有一個力叫向心力,有一個力叫離心力。其實它只是方向不同而已,都是力,都是能量的變化。所以我們讀卦辭,它是非常簡單的,就幾個字,但是當中有很多奧妙之處,要靠我們自己去體會。
通過學習卦辭,人們可以了解不同卦象所隱含的不同內容,有一個綜合性的了解。並且通過對不同卦的卦辭的對比,人們也可以懂得,在不同的情景下,實現不同的目標,需要擁有怎樣的不同條件或前提。人們在讀易經的時候也會看到與卦辭緊密相連的還有彖辭。
第三部分叫做彖辭,這個彖就是切斷的斷,當機立斷的斷,判斷的斷。相傳它是一種牙齒非常利的獸,它一咬就斷了。所以把它拿到這裡來,就是判斷整個卦的卦名,卦辭還有全卦的要義,都把它說出來。
每個卦在卦辭之後都有一個彖辭,這個彖辭都是根據卦辭是什麼,就開始解釋一段,再把這句話連下來又解釋一段,最後說不定加上一個總結。要把它跟卦辭連著看,因為它是解釋卦辭的。它不是單獨發揮的。
易經是從象開始的,所以我們也不能排斥象。不能不根據象來講,只講你的道理,那表示沒有根據。
第四部分叫象辭,卦整體的象就叫大象。因為爻裡面的象叫小象。大象是解釋全卦的卦象,它把上下卦合在一起看。比如鹹卦,把整個卦合在一起看,可以看出來上面是女的,下面是男的。可是,你千萬不要在解釋爻辭的時候以為上面四五上爻完全是講女性的,下面初二三爻完全是講男性的。那就錯了,因為小象它是解釋每個爻的現象,這時候你要回歸原點。凡是陰的都是代表女性,凡是陽的都代表男性,你這樣才有辦法去解釋。
如果它跟性別沒有關係,它就表示把陽當作君子,把陰當作小人。或者你也可以把它當作人生的六個階段。每個階段它都有不同的變化。同樣看易經,同樣看一個陰一個陽,兩個爻的變化,但是你要從不同的角度,才有辦法掌握到它的真相。
在易經中不同卦有著不同的卦象,卦辭,彖辭以及象辭。而每一卦,人們從不同的角度看,也會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對於學習易經的人來說,單單從每一卦的整體上進行綜合研究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深入細化到每一爻,因為每一爻在不同的情境下,也都會隱含著不同的玄機。
第五部分叫爻辭,爻辭是解釋每一個爻不同的用意。為了讓我們對爻辭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所以每個爻的爻辭後面就配上一個小象。就是說再根據這一爻的象,看它的上下關係,看它的對應關係。還有看這兩爻,它到底是同是陽的,還是同是陰的,還是一陰一陽。就算一陰一陽,到底陰在上還是陽在上,這當中有很多奧妙的地方。
所以我們把這五個部分都掌握到以後,我們就開始要對每一爻做一個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