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泛舟清溪,這首七律很接地氣,更顯輕鬆愜意

2020-11-29 品詩賞詞

杜甫的詩歌深受讀者喜愛,一方面是因為詩聖的作品沉鬱頓挫,非常善於在詩行中融入個人的愛國情感,讓人們可以感受大唐王朝繁榮和衰落的歷史,得到很多啟迪。另一方面也因為作者的文學造詣非凡,後世的詩歌愛好者可以從中學到很多寫作技巧。

比如北宋的黃庭堅和南宋的楊萬裡,都曾從杜詩中汲取營養,繼承並發揚了其現實主義的風格,最後才成為詩壇的大家。不過老杜的作品風格也不是一成不變,下面介紹的是杜甫泛舟清溪,這首七律很接地氣,更顯輕鬆愜意。

進艇

唐代:杜甫

南京久客耕南畝,北望傷神坐北窗。

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飛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

茗飲蔗漿攜所有,瓷罌無謝玉為缸。

唐肅宗上元二年,杜甫終於暫時結束漂泊多年的流浪生涯,在朋友的資助下定居在成都的一個草堂。此時的詩聖已經人到暮年,歲月滄桑,當年胸懷大志的少年,早已嘗遍了世間的冷暖,如今終於願意放下所有得失與困擾,在浣花溪邊上與妻兒一起安享晚年。

詩人開始學習種菜養花,釣魚捕蝦,還不時地在溪流上進艇(划船)。這首詩就是描寫作者在草堂生活的感受,彰顯出一種恬淡閒適的心境。

詩聖向來憂國憂民,即使暫時安頓下來,依然不忘國事。老杜身在南京(指成都),卻心情不定,他望眼欲穿,而朝堂和國君卻如此遙遠。詩人想像那些宮闕亭臺,在經歷過叛軍踐踏之後,應該早已滿目瘡痍,不僅昔日繁華蕩然無存,而且還顯得搖搖欲墜,也令人黯然神傷。

「久客」,表達了詩人安居之久,也說明了他離開京城已有很長時間,所以心中十分牽掛。而「傷神」,則暗示出詩人一直坐臥不寧,惦記著蒼生和社稷。

不過詩人轉念又一想,自己在此空自掛念,既無人知曉,也不起任何作用,身體反而變得越來越憔悴,不如和家人一起出遊散心。於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他身著布衣,牽著老妻,乘上小艇,在清溪上鼓棹飄蕩。不遠處的水面上,還遇見一些孩子在無憂無慮地嬉戲。

老杜記不得多久沒有如此放鬆了,也期待著以後的日子能夠越來越好。波光雲影,令人心胸開闊;稚子浴江,讓他愉悅舒暢。身邊還有糟糠之妻,一起攜手變老,共同享受鄉野中的寧靜悠閒,即使神仙生活也不過如此。

詩人正沉浸在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中,忽然看見溪岸邊的蝴蝶翩翩雙飛,你追我逐,顯得如此纏綿和溫情;水面上的荷花也似雙棲鴛鴦,並蒂挺立,令人無限愜意。

人生苦短,情誼深長,蛺蝶和芙蓉尚且如此繾綣,老杜也忽然覺得自己虧欠妻子的實在太多。這些年來,他獨自東奔西走,妻兒在家卻缺吃少穿,可是老妻卻默默地用自己柔弱的身體扛起家庭重擔,更無怨無悔地相伴他多年。

詩人想到這裡,覺得自己今天一定要悉心照顧好老妻,於是他趕緊把煮好的茶湯和榨好的甘蔗漿,用瓷壇來盛裝,雖然不比玉缸精緻,但放在艇上,卻可以隨取隨飲。謝,這裡指不亞於。

尾聯寓意深刻,「茗飲」,味道有些澀苦,代表著過往的艱難和窘迫;「蔗漿」,入口甘甜,象徵著未來的幸福生活。「瓷罌」,意味著樸實平淡的日子;「玉缸」,傳達出奢華腐朽的人生。此時杜甫已經超凡脫俗,根本不在意物質條件的豐富,只喜歡恬靜閒適地觀賞夕陽西下、晚霞逸秀。

縱覽杜甫的這首七律,刻畫細膩,寄寓深遠。首聯描寫詩人避亂日久、北窗獨坐,極目北望中頓生一種悲愴的情緒。頷聯展現出在晴朗的日子裡,詩人與老妻幼子暢遊清江,極富情趣。

頸聯描繪出浣花溪畔「俱飛蛺蝶」和「並蒂芙蓉」的美景,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讚美,也象徵著夫妻雙宿雙飛、永不離分。最後詩人與家人一起享用茶漿,雖然容器簡陋,但在漂泊中暫得團圓安穩,既是人生之幸,也顯得恬淡閒適。這樣的詩作更接地氣,也讓讀者讀起來輕鬆!

相關焦點

  • 王安石閒居遣興,這首七律開篇就寫景如畫,尾聯更顯不凡氣概
    下面介紹王安石閒居遣興,這首七律開篇就寫景如畫,尾聯更顯不凡氣概。閒居遣興宋代:王安石慘慘秋陰綠樹昏,荒城高處閉柴門。愁消日月忘身世,靜對溪山憶酒樽。南去幹戈何日解,東來驛騎此時奔。誰將天下安危事,一把詩書子 細論。這是王安石在北宋景祐二年寫的一首詩,這一年詩人15歲,正跟著父親王益在老家臨川服喪。
  • 李白告別此地,帶走家喻戶曉的名詩;杜甫來此,吟出七律之冠
    它確實是一個奇妙的城市,明明只是在西部,遠離中原,歷史上卻有過白帝城託孤的故事,更引得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陸遊等文化名人駐足於此,憑弔懷古,相互唱酬應和。最著名的,當然是李白的那首《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裡江陵一日還。
  • 當白鷺從杜甫詩歌飛向今天
    千年前,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在成都創作的這首七言絕句,語言精粹優美,一句即一景,描繪出了早春成都生機勃勃的畫面,其中「一行白鷺上青天」更是成為千古佳句。實際上,不僅杜甫愛白鷺,自古以來,白鷺這種美麗優雅的鳥兒,就深深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懷著不同的情意,為白鷺寫下了不同的詩篇。
  • 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意境大開大闔,震驚了整個郊野
    杜甫一生艱難坎坷,他既有詩膽豪情,又心繫天下蒼生。年輕時他遊學天下,絲毫不把功名利祿放在眼裡。每次讀到那些千吟不衰的詩句,都能感到詩聖脈搏的激烈跳動。下面就分享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意境大開大闔,震驚了整個郊野。白帝唐代:杜甫白帝城中雲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峽雷霆鬥,古木蒼藤日月昏。
  • 翁清溪一生創作超過500首暢銷流行歌曲
    翁清溪一生創作超過500首暢銷流行歌曲   翁清溪被譽為「上世紀60年代群星會時期」的音樂教父,鄧麗君的《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等多首名曲都出自他之手,其他像《愛神》《大眼睛》等也是他的經典創作。鳳飛飛、餘天、鍾鎮濤、張金利、青山、尤雅等都演唱過他的作品。  《自由時報》報導,翁清溪去年8月過世後,將著作權益全交由太太陳麗花繼承。
  • 跟著王維逐清溪-中國教育新聞網
    這是王維的《青溪》,對於王維,清溪就是他的知音。這條清溪在黃花川,讓人想到杜甫的浣花溪。命名很重要,名字是一個地方的形象代言,黃花川、浣花溪代言的是美。黃花川在陝西鳳縣東北黃花鎮附近,時隔1000多年還能找見,也算是黃花川的幸運。王維每每到黃花川追逐知音,跟著清溪在山中左轉右轉,就是同行了。溪的行程不足百裡,可見王維一送就要將清溪送到底。
  • 七律十二首:自從盤古開渾沌,更繼三皇天地人
    ①《七律 太虛幻境》文/鍾靈毓秀春睏香閨夢魘遊,情天孽海盡風流。輕敲鳳板荷衣舞,款按鸞箏燕樂悠。②《七律 神話》文/樟梓楠(江蘇)自從盤古開渾沌,更繼三皇天地人。清濁陰陽分上下,山川日月律昏晨。有巢架屋華胥卦,夸父追烏曠莽塵。
  • 孩子讀完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表示:這是個病句,家長無力反駁
    因為古詩都是採用最為精煉的文字敘事抒情,所以放開來看的話,即使是同一首詩,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尤其是在孩子們的眼中,在解讀古詩時更是為其賦予了別樣的趣味,畢竟孩子們眼中的世界和我們看到的真的很不一樣。比如在讀到盧綸《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 30首七言律詩,首首經典,字字珠璣,傳唱了千年
    唐代的七律詩,杜甫和李商隱是兩座難以逾越的高峰。杜甫貴在賅博醇厚,李商隱貴在精微幽深。今天,詩詞君精選了30首七律佳作,大家一起來體會七律詩中的渾厚氣質。1、《登高》【唐】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 杜甫難得的一首輕鬆詩作 寫盡了鄉村生活的閒適 我心嚮往之
    人到中年,重讀杜甫的詩集。讀著讀著,一部分的中年人開始把杜甫視為知音。因為在他的詩裡,頻頻出現他的家事,他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熱愛家庭的詩人了。憂傷的時候,他最掛念的是家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快樂的時候,他寫的還是他的家人: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 藝術名家吳洪濱(維也納)六首七律《聖誕節假期遠遊》
    六首七律《聖誕節假期遠遊》1.【七律】聖誕節假期遠遊(五)文/無牽無掛 [奧地利維也納]疫鎖歐洲冷市街,寄情遠水自歡諧。寒城瘴霧方驚夢,峻岭風霜正滿階。出谷凌流新路出,穿林仰竹暗雲埋。【七律】聖誕節假期遠遊(六)(雀屏變格)蝸居半載心憔悴,自駕兜風復自由。波蕩塵間今日事,詩留酒後一時愁。春華偏愛隨潮湧,旅夢安能付水流。得友放歌尋野趣,攜書窮老任閒遊。3. 第七首漸昏老眼墨難磨,向遠還貪景致多。心跡斑斕豐歲月,江湖浩淼泛煙波。每愁萍水情如故,敢問風霜路奈何?
  • 杜甫十首最經典的七言律詩,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詩聖」杜甫,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他在詩歌藝術上的成就,至今無人能及。杜甫的各體詩歌中,又以七律成就最高,今天小樓就輯錄十首杜甫最為經典的七言律詩,與大家一同賞析。 一、《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 《慶餘年》中曾說杜甫《登高》為「古今七律第一」,有何依據?
    杜甫《登高》一詩被評為「古今七律第一」,這個評語是明代胡應麟在《詩藪》中所下的:此詩自當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是說,杜甫的這首詩從唐代開始一直到明代都能算作第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那麼,做出這樣高的評價,其所依據的理由又是什麼呢?何為律詩?
  • 《黎明拾穗15》詩詞38首,報曉無雞鳥代鳴,朝霞入水漾天燈
    【友情提示】點擊本頁面右上角「耳機」符號,系統自動配樂朗讀詩文,輕鬆愜意,趕緊嘗試。熟知師道曾如許,更入洪流作魚潛。16七律·風(平水韻)作者:毛會文(湖南)東西南北自由飛,時弱時強任汝揮。陣陣柔情揉萬物,聲聲怒吼顯千威。
  • 杜甫的這首《客夜》,雖然通篇不見一個夜字,但又全是客夜之景!
    「聖人」的那都是在歷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很顯然杜甫便是這其中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聖人」,他以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不僅書寫了那個時代的痛苦,這也使得他的詩作裡,有一抹濃濃的溫情。縱觀整個大唐的詩人,還真沒有幾個人有杜甫這種高尚的品格,他的詩不僅寫得好,同時表現手法也是非常高明,譬如他的這首《客夜》,那便是他眾多詩作中,一首非常特別的詩作,在這首詩中,雖然詩名是《客夜》,可通篇不見一個夜字,但又全是客夜之景。
  • 《全唐詩》四萬多首,論懟人只服杜甫這首,讓人見識高級的發脾氣
    杜甫一生存詩1500餘首,在這些詩中他發了兩次火,寫出了兩首千古名作。一次是公元761年前後,看不慣大將花敬定賞樂時用天子的禮制,他寫了首《贈花卿》。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諷刺人能到這個程度,讓人以為是誇人,當真是高明!另一次,則是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這首《戲為六絕句.其二》。《全唐詩》一共四萬多首,論懟人小美只服杜甫這首,讓人見識什麼是高級的發脾氣。
  • 杜甫《登高》:「渚清沙白鳥飛回」的「鳥飛回」,是盤旋嗎?
    今天我們談到杜甫的唐詩,會有很多的標籤。比如說有人說他是詩聖,比如說他的律詩寫作已經達到了純熟的境界。不光是詩歌的寫作追求對仗追求韻律的節奏完整,甚至於每一個字詞的遣詞造句之中都是別出心裁,大有深意。就拿我們上學的時候曾經學過的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來說,「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只有兩句14個字,但是其中卻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還有詩人獨特的人生和生命體驗。今天我們重讀這首唐詩,更能深刻懂得其中每一個字的運用,都有其特定的意義。就拿這首唐詩的第二句來講,「渚清沙白鳥飛回」,看上去非常容易理解,但是細究起來其中也還是蘊藏著詩人獨特的感悟。
  • 杜甫有何用意?
    這首從小背到大的詩,可以說是朗朗上口,又十分接地氣,當初安史之亂後,杜甫得知故人的消息,跟隨回到成都草堂,面對生氣勃勃的景象時,情不自禁寫下了一組即景小詩。「兩個黃鸝鳴翠柳」,寫出了鳥兒的成雙成對,但一般來說,鳥不是用「只」的嗎?為什麼杜甫用的是「兩個黃鸝鳴翠柳」,而不是「兩隻黃鸝鳴翠柳」呢?還是說唐代指鳥的量詞是「個」?
  • 10首七言律詩,有唐一代,巔峰之作
    入選理由:唐詩最美的七律。也是唐詩最奇幻最迷人最不可解的七律。如果只要讀一首唐詩七律,我選這首。一首詩寫出一個夢幻般的審美世界。這首詩引發的註解之多,也是其他任何詩詞無法比擬的。這首詩可以說是最美朦朧詩。2.
  • 杜甫氣象最大的10個詩句,後人再也寫不出來!
    韓愈曾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表達了對於李白和杜甫兩位寫詩聖手的極高崇意。詩仙李白善於寫高,而詩聖杜甫善於寫大。杜甫的詩歌,格律嚴謹,氣象浩大,包羅萬象,獨步古今。以下10句杜詩,是杜詩中不朽的名句;其氣象雄蓋古今,吞天吐地,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1.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