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難得的一首輕鬆詩作 寫盡了鄉村生活的閒適 我心嚮往之

2021-01-09 天涯之水雲

人到中年,重讀杜甫的詩集。讀著讀著,一部分的中年人開始把杜甫視為知音。因為在他的詩裡,頻頻出現他的家事,他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熱愛家庭的詩人了。

憂傷的時候,他最掛念的是家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快樂的時候,他寫的還是他的家人: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儘管詩人貧困,生病,但一家人團聚之時,詩人是輕鬆的: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公元760年的夏天,杜甫在朋友的資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蓋了一間草堂,在飽經戰亂之苦後,生活暫時得到了安寧,和妻子兒女相聚住在一起,重新獲得了天倫之樂,在這期間,寫下了這首《江村》。

江村

作者: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在初夏時節,村莊裡一條曲曲折折的江水環繞著村子靜靜流淌著,水色清澈,有魚兒在水中戲耍,來去無聲,一切都是那麼幽靜。這時的詩人,歷經磨難後,終於可以暫時忘卻擔憂和煩悶,欣賞起村中的美景!

看看,剛剛新建起的草堂上,就飛來幾隻頑皮的小燕子,沒有人去打擾它們,因而它們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玩得可開心了,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不知不覺走到江邊,江中兩隻白鷗在輕柔地浮遊,它們相親相愛,時而交頸而鳴,時而追逐……好一幅美好的江中圖!

這時候,詩人懷著愉快的心情向家中走去,看見老伴正坐在門前的大樹下,拿著筆正在畫著什麼,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個棋局。「叮叮」的聲音從耳邊傳來,小兒子正在認真地敲著一根針,他這是要做個魚鉤兒,好去江邊釣魚呢生了呢……這樣溫馨的時刻,詩人已好久好久沒有感受到了,這普普通通的鄉村生活,盡顯了親情的溫暖和生活的閒適美好。

正因為如此,詩人最後發出感嘆:生活在草堂,有老朋友贈送我糧食和他的俸祿,我這個平凡的人又還有什麼可求的呢?

可是我們讀起此詩,情不自禁地想到,杜甫這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詩人,怎會滿足於獨善其身?說「微軀此外更何求」其實是一種無奈之語,自慰之詞。可以說,這首詩的欣喜之音中還是透露著悲苦之調。

儘管如此,這首寫盡鄉村生活的輕鬆詩作,特別是「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一句,讓人到中年的我們,無限嚮往。當今社會競爭壓力大,人到中年的我們,都有一個田園夢留在心底,無法忘卻,似乎它就在不遠處,等著我們……

相關焦點

  • 十首詩詞,品詩人的「閒適」生活
    隱娘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已經成為閒適生活的範本,想像一下,隱居在山中,隨意地走著,採摘著菊花,停下來的時候,抬頭就望見了南山。無意見美景,真真是舒適的呢!《送靈澈上人》【唐】劉長卿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隱娘說:劉長卿是寫五言的高手。蒼翠的樹木掩著竹林寺,鐘聲遠遠地傳來。一個人背著鬥笠在的映照下,獨自沿著青山走去。
  • 十首閒適詩詞:最美不過田園生活
    從唐詩到宋詞,詩人們或喜或悲,多是愁苦之態,但只有一個地方例外,那就是在田園鄉村時,在田園鄉村,詩人們的心情都是閒適放鬆的,他們寫下許多名篇,至今讀來,依然讓人對田園之樂心嚮往之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陶淵明嚮往田園生活,當他終於過上田園生活時,一切都是那麼悠閒、舒適。他在南山種了豆子,他每天早上去地裡忙碌,晚上才回來。路邊的雜草太長,露水沾溼了我的衣裳,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內心喜歡這樣的生活,這就足夠了。多麼閒適、可愛的田園生活呀!
  • 杜甫的這首《客夜》,雖然通篇不見一個夜字,但又全是客夜之景!
    杜甫的詩作裡自有一種精神,他也始終保持著一種家國情懷的赤子之心,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奉獻給了當時那個時代比他更為需要關懷的人,這也正是杜甫的偉大之處,雖然他也有很多描寫自身遭遇的詩作,但是在這些詩作中,有時明在描寫自身的遭遇,可是他依舊還是表現得很豁達,始終忘記那些普通的民眾。
  • 杜甫泛舟清溪,這首七律很接地氣,更顯輕鬆愜意
    不過老杜的作品風格也不是一成不變,下面介紹的是杜甫泛舟清溪,這首七律很接地氣,更顯輕鬆愜意。進艇唐代:杜甫南京久客耕南畝,北望傷神坐北窗。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這首詩就是描寫作者在草堂生活的感受,彰顯出一種恬淡閒適的心境。詩聖向來憂國憂民,即使暫時安頓下來,依然不忘國事。老杜身在南京(指成都),卻心情不定,他望眼欲穿,而朝堂和國君卻如此遙遠。詩人想像那些宮闕亭臺,在經歷過叛軍踐踏之後,應該早已滿目瘡痍,不僅昔日繁華蕩然無存,而且還顯得搖搖欲墜,也令人黯然神傷。
  • 杜甫最具諷刺的一首詩,一開篇令人驚豔,最後兩句更是入木三分!
    而且杜甫的人品也的確是無可挑剔,他儘管自己生活的很不如意,一輩子都是顛沛流離,可是他把自己僅有的一點愛心,也都全部的給予了比起更喜歡要關懷的普通民眾,僅僅是這一點,便是足以令人感動。試想一個自己生活都沒有著落的人,可是他卻始終關注那些比自己更加悲慘的人,這個世界上又有幾個人能夠如此呢?
  • 許渾很閒適的一首詩,頸聯大氣磅礴,令人驚嘆
    厭倦了城裡的喧囂,您一定想去鄉村享受一番靜謐恬淡的生活。那裡有蜿蜒流淌的小河,仿佛一條碧染的緞帶,纏繞著一望無際的金色田野。到處都瀰漫著一片醉人的芬芳,連空氣中也飄著青草的味道。各色的野花、繽紛的蝴蝶、以及荷塘裡令人驚豔的芙蓉,讓人不得不停下急匆匆的腳步,陶醉在這夏日的美景之中。
  • 杜甫早期的一首詩,豪情萬丈氣勢磅礴,盡顯少年志氣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分享一首杜甫比較早期的一首詩。我們大家都知道,「詩仙」李白的作品多屬於浪漫主義詩風,特點狂放不羈;而「詩聖」杜甫則屬於批判現實主義,大多敘述家國之念,憂國之嘆,風格整體來說比較沉鬱。但其實詩人詩風的形成必然與其生活經歷、社會環境有著重要的關係。杜甫早期的風格也曾是意氣風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首杜甫盡顯少年志氣的豪情之作。
  • 李白為何不給杜甫回詩 李白成「網紅負心漢」背後真相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於賡哲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指出,其實李白與杜甫是有相互贈詩的。就流傳到今天的資料來看,杜甫贈李白的詩有十幾首,李白贈杜甫的詩「起碼明確的有三首,疑似的有一首」。  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至天寶四年(公元745年)間,李白與杜甫相遇並同遊。
  • 既悲涼,又豪放,醉酒後的杜甫寫下一首詩,讓人心疼,更讓人欽佩
    杜甫是我國唐代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生活在唐朝最為動蕩不安的時代,經歷了著名的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前,杜甫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安史之亂後,給唐王朝和當時的百姓帶來了空前沉重的災難,也讓杜甫飽受長期流離轉徙的痛苦。
  • 杜甫作罷一首五律詩,從此遠離權力中心,題目竟有39字
    這是杜甫詩中,題目最長的一首。共39字,兩句話。第一句話,「至德二載,甫至京金光門,出間道歸鳳翔。」對應了詩的前兩聯「此道昔歸順,西郊胡正繁。至今猶破膽,應有未招魂。」這是杜甫在「追昔」。詩聖杜甫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安置好家人,獨自去投肅宗,希望能受重用、為國效力,結果半道上被叛軍俘獲,被押到長安。這一時期杜甫的生存狀況,他寫的那首我們耳熟能詳的《春望》最能說明問題。
  • 陸遊的一首詠物詩,構思精巧,令人遐思
    比如杜甫就描寫過桃花,也寫過菊花。可是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少陵野老存詩千首,詠物詩也不在少數,卻唯獨不見描寫海棠花的詩作。原來杜甫的母親名叫崔海棠,詩人為了避諱,所以才別有用心。南宋一位詩人也注意到這一點,卻寫了很多關於海棠花的詩。下面介紹陸遊的一首詠物詩,構思精巧,令人遐思。花時遍遊諸家園宋代:陸遊為愛名花抵死狂,只愁風日損紅妝。
  • 杜甫溫暖人心的一首詩,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邀請朋友到自己家做客,白居易寫過溫暖的詩句」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歡迎朋友到自己家,杜甫也寫出了溫暖的詩句「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杜甫的這首詩名為《客至》,一起看一下吧。客至杜甫 〔唐代〕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 杜甫最著名一首冬至七言律詩,立意高遠,體現出他熱愛生活的不俗
    」這只是小絕而已,杜甫卻寫得如此工整,讓人不得不佩服。冬至將近,讓人又不得不想起了杜甫最著名一首七言冬至律詩,立意高遠,體現出他熱愛生活的不俗。舒柳:這詞用的也非常好,微風拂柳很舒服樣子,卻不見風,只用一個舒字,卻將微風拂柳之意寫盡了。而舒更有舒張之意,春來柳發芽,長出了柳芽。山意:對仗岸容。一意一容。河岸的容貌,山的意象、意志。
  • 杜甫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回到長安,眼前滿目瘡痍,寫下一首傷感的詩
    杜甫身上的那種家國情懷,可以說是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也正是他那種高尚的品德,以及對於國家和底層普通民眾關懷,使得他成為了唐朝最偉大的詩人,還被後世稱為「詩聖」,這一個「聖」字可謂是極其難得,只有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才有資格獲得「聖人」的稱號,顯然杜甫無論是才學,還是他身上高尚的品德
  • 唐詩取名男孩名字:取自杜甫的著名詩篇,每一個名字都是經典!
    杜甫的詩作中律詩成就最高,可以說把這種體式寫得渾融流轉,無跡可尋,寫來若不經意,使人忘其為律詩。今天江南易林就帶朋友們感受一下「詩聖」杜甫的詩作,或沉鬱頓挫,或清新淡雅,或氣勢磅礴……本文由江南易林原創。渚(zhǔ)清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 不一樣的詩佛,一首悲壯激昂的出塞作,寫盡了邊關戰士的熱血
    當軍人在我們現在是一個和平年代,為祖國奉獻犧牲的莫過於去守邊塞的這一些軍人了,而且在古詩詞當中,有不少描繪邊塞題材的詩人,例如李白,杜甫,李賀這一些詩人我們都十分的熟悉的。 他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繪的更是千古奇觀了吧,畢竟無數的人想要在沙漠當中看到這一種奇幻的景象,但是王維不僅有寫過十分出名的詩詞,更有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作,雖然是比較冷門,
  • 杜甫不屑與小人爭吵,寫下一首罕見的狂詩,放言自己會名垂千古
    唐代偉大的詩人杜甫《旅夜書懷》有一句詩,言道「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意思是說,自己的名聲,並非是依靠寫文章而得來的,而他辭官不做,是因為衰老與疾病。杜甫從來都不想依靠文章出名,他心中所想的,是做一個良相,為國為民做一番事業。
  • 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意境大開大闔,震驚了整個郊野
    杜甫一生艱難坎坷,他既有詩膽豪情,又心繫天下蒼生。年輕時他遊學天下,絲毫不把功名利祿放在眼裡。每次讀到那些千吟不衰的詩句,都能感到詩聖脈搏的激烈跳動。因為他懷有一顆憂國憂民之心,才能抒寫出流傳萬世的不朽篇章;因為他胸懷寬廣,才可以不顧殘杯冷炙潛悲辛的生活,毅然揮灑憂憤筆墨,鐫刻下一篇篇催人淚下的傳世經典。即使在自己衰微不堪之時,還在高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下面就分享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意境大開大闔,震驚了整個郊野。
  • 李白很獨特的一首詩,他一個人坐在山中自問自答,寫得很是有趣!
    李白是公認的「詩仙」,他一生寫過很多的優美的詩作,大部分的詩作,也都流傳了下來,雖然他的很多詩作裡的一些名句,都被後世的文人修改過,但是總體上來說,也都還保留了原來的意義,並沒有失去文學性。而且他的大部分的詩作,不僅收錄在了《全唐詩》、《唐詩三百首》,另外他的一部分最為經典的詩作,還收錄在了課本裡。這也就是為什麼,唐朝有那麼多的詩人,唯獨李白的名氣是最大。據說李白在當時名氣就很大,不像杜甫等人,只是到了後來人們認識到了他的重要性,從而才使得他的名氣,直逼李白。
  • 從杜甫到北島,我們今天如何讀詩?|世界讀書日
    記者 | 董子琪編輯 | 黃月1詩人北島日前在豆瓣上發出了自己的一首詩歌,題為《進程》:「日復一日/苦難/正如偉大的事業般衰敗/像一個小官僚/我坐在我的命運中/點亮孤獨的國家/死者沒有朋友……我建造我的年代/孩子們憑藉一道口令/穿過書的防線。」